第213章 建奴的救命糧1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學生遼陽寧完我,見過吳將軍!”
吳襄皺著眉頭問道:“寧完我,本官沒記錯的話,你應該是遼陽的大族吧,為何甘願受建奴的驅使?”
寧完我痛苦地迴道:“若非楊鎬無能,學生又豈能淪落於建州韃虜!”
對於寧完我的遭遇,吳襄自然不會同情,“雖有原由,讀聖賢書的你,也不該受建奴驅使!”
“哈哈,吳將軍說得輕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若不是為了苟活,誰願意受外族驅使,吳將軍就不要說風涼話了,若我們互換身份,不知吳將軍可否能比學生做得更好?”
“大膽!”吳襄厲聲嗬斥道。
“忠言逆耳,還望吳將軍見諒!”被吳襄嗬斥,寧完我馬上態度又變得十分謙卑。
“你此次前來開平,到底所為何事?”
看著色厲內荏假惺惺的吳襄,寧完我內心雖然很看不起吳襄,但現在有事相求,他也不得不藏住內心的譏諷。
“奉大金汗之命,特來開平商議商貿之事!”
“你可知我們大明皇帝陛下是十分痛恨建奴韃子的,你這時候來找本官談商貿之事,就不怕本官率軍將你們一網打盡嗎?”
誰還不清楚誰的底細似的,你吳襄又不是什麽白蓮花!
“吳將軍,大明給你們的任務是守住開平衛,又不是讓你們去剿殺建奴,更何況朝廷的那點俸祿和獎賞,哪有跟大金做生意來得實在。
想必大金的現狀,吳將軍應該很清楚,物資都非常昂貴,尤其是其中活命的糧食。
你們中原糧食隻要一兩一石,可能還不到,而遼東現在卻去到了十兩一石,要是吳將軍肯賣糧食,學生願出五兩一石,四倍的利潤,一年下來,吳將軍和祖將軍便能賺到不下百萬兩銀子。
而且,吳將軍別忘了,要是朝廷剿滅了大金,你們又從哪去找這麽高利潤的生意!”
“哈哈,或許遼東的生意利潤的確很高,但大寧有左良玉和毛承祿,糧食如何運去你們遼東?”
“這個請吳將軍放心,隻要你們肯賣糧食,我們自然有辦法運迴遼東,你們隻用將糧食運到烏珠穆沁即可!”
“烏珠穆沁什麽時候跟建奴有來往了?”
“這個恕學生不能相告!”
“哼,賣糧之事可是殺頭的重罪,五兩就想打發我們,做夢吧!”
做過買賣的都知道,隻要肯談價格,說明有戲。
要是價格談都懶得談,表明買賣很可能要黃。
深諳生意之道的寧完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知吳將軍想賣什麽價格?”
“既然你們遼東的糧食高達十兩,那就按十兩算!”
“吳將軍,您這價格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而且,我們又不是非得從您這買糧,要是東江、遼西和薊州那邊知道大金願意出五兩買糧,您猜會不會有人賣糧給我們?”
正因為吳襄太了解遼西與薊州那些邊關武將的操守,他反而對寧完我的話信了幾分。
考慮了好一會後,吳襄開口道:“此事需要本官好好思考一番,你先迴吧!”
見吳襄心動,寧完我不卑不亢地拱手告別道:“好,學生告退,不過,學生不會在開平久待,希望吳將軍能在三日內答複!”
“你敢威脅本官?”
“學生不敢,隻是我們此次過來帶的人不少,被人發現了,怕朝廷誤會吳將軍就不好了!”
吳襄不耐煩地揮手道:“知道了,你可以滾了!”
“學生告退!”再次行了一禮後,寧完我這才退出了吳襄的大帳。
半個多時辰後,吳襄出現在了祖大壽的大帳內,“複宇,遼陽寧完我剛才來找我,想讓我們以一石糧五兩的價格賣給他們!鐵器之類的,也以五倍價格購買!”
還沒等祖大壽發話,祖大弼趕忙問道:“這建奴是餓瘋了吧,居然五兩銀子一石的價格求我們賣糧?”
吳襄輕捋著他的美髯,笑著說道:“的確是餓瘋了,他們遼東現在一石糧食要賣十兩銀子!”
祖大弼驚唿道:“這麽貴?!看來朝廷去年發動的廣寧之戰,對他們的農事影響不是一般的大!”
“應該如此,不然寧完我也不會冒著嚴寒奔襲千裏來求我們賣糧!”
“那為何不直接出價十兩?”祖大弼不解地問道。
“要是十兩,他們也不會來找我們!”
祖大弼輕點額頭道:“倒也是!”接著,他看向祖大壽道:“大哥,這麽高的利潤,我們賣不賣?”
祖大壽朝祖大弼輕聲嗬斥道:“現在漠南蒙古到處都是歸順大明的部落,要是走漏了消息,如何交代?”
吳襄笑著迴道:“複宇,這個你放心,寧完我說了,隻要我們將糧食送給烏珠穆沁人就行!”
“你可別忘了,我們的開平或許會有錦衣衛或東廠的探子!”
“這個簡單,讓烏珠穆沁人來我們這買糧就成,大不了我們讓點利給他們,還免得我們擔風險了!”
祖大弼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我們隻是將糧食賣給烏珠穆沁人,朝廷又怎麽會知道糧食最終是賣去了遼東!”
見祖大壽一直不說話,祖大弼急道:“大哥,這麽好的生意為何不做?我們每年都不用幹別的了,光賣糧食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麵對祖大弼的催促,祖大壽依然不為所動,他再次問道:“寧完我有沒有說要買多少糧食?”
“具體數字沒談,不過他說能讓我們一年的利潤超過百萬兩!”
“百萬兩,那就是二十五萬石糧食!”祖大弼脫口而出道。
“我們上哪去弄這二十五萬石糧食?朝廷現在對宣大的馬市和關卡管得很嚴,就算能在中原買來這麽多糧食,但又如何運來我們開平?
這裏不像寧遠靠近大海,東南的糧食無法從海上運來!”
聽完祖大壽的話,剛剛還十分激動的祖大弼,頓時蔫了。
是啊,怎麽把糧食運來伸出漠南腹心的開平?
運個幾萬石,沿途的關卡或許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一下子多出了二十五萬石,卻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人沉默了一會兒後,吳襄突然開口道:“複宇,你說我們有沒有可能請孫閣老照顧一二?孫閣老對你可是非常看重的!”
聽到吳襄又想到了解決辦法,祖大弼立馬又殷切地看向了自己大哥。
吳襄皺著眉頭問道:“寧完我,本官沒記錯的話,你應該是遼陽的大族吧,為何甘願受建奴的驅使?”
寧完我痛苦地迴道:“若非楊鎬無能,學生又豈能淪落於建州韃虜!”
對於寧完我的遭遇,吳襄自然不會同情,“雖有原由,讀聖賢書的你,也不該受建奴驅使!”
“哈哈,吳將軍說得輕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若不是為了苟活,誰願意受外族驅使,吳將軍就不要說風涼話了,若我們互換身份,不知吳將軍可否能比學生做得更好?”
“大膽!”吳襄厲聲嗬斥道。
“忠言逆耳,還望吳將軍見諒!”被吳襄嗬斥,寧完我馬上態度又變得十分謙卑。
“你此次前來開平,到底所為何事?”
看著色厲內荏假惺惺的吳襄,寧完我內心雖然很看不起吳襄,但現在有事相求,他也不得不藏住內心的譏諷。
“奉大金汗之命,特來開平商議商貿之事!”
“你可知我們大明皇帝陛下是十分痛恨建奴韃子的,你這時候來找本官談商貿之事,就不怕本官率軍將你們一網打盡嗎?”
誰還不清楚誰的底細似的,你吳襄又不是什麽白蓮花!
“吳將軍,大明給你們的任務是守住開平衛,又不是讓你們去剿殺建奴,更何況朝廷的那點俸祿和獎賞,哪有跟大金做生意來得實在。
想必大金的現狀,吳將軍應該很清楚,物資都非常昂貴,尤其是其中活命的糧食。
你們中原糧食隻要一兩一石,可能還不到,而遼東現在卻去到了十兩一石,要是吳將軍肯賣糧食,學生願出五兩一石,四倍的利潤,一年下來,吳將軍和祖將軍便能賺到不下百萬兩銀子。
而且,吳將軍別忘了,要是朝廷剿滅了大金,你們又從哪去找這麽高利潤的生意!”
“哈哈,或許遼東的生意利潤的確很高,但大寧有左良玉和毛承祿,糧食如何運去你們遼東?”
“這個請吳將軍放心,隻要你們肯賣糧食,我們自然有辦法運迴遼東,你們隻用將糧食運到烏珠穆沁即可!”
“烏珠穆沁什麽時候跟建奴有來往了?”
“這個恕學生不能相告!”
“哼,賣糧之事可是殺頭的重罪,五兩就想打發我們,做夢吧!”
做過買賣的都知道,隻要肯談價格,說明有戲。
要是價格談都懶得談,表明買賣很可能要黃。
深諳生意之道的寧完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知吳將軍想賣什麽價格?”
“既然你們遼東的糧食高達十兩,那就按十兩算!”
“吳將軍,您這價格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而且,我們又不是非得從您這買糧,要是東江、遼西和薊州那邊知道大金願意出五兩買糧,您猜會不會有人賣糧給我們?”
正因為吳襄太了解遼西與薊州那些邊關武將的操守,他反而對寧完我的話信了幾分。
考慮了好一會後,吳襄開口道:“此事需要本官好好思考一番,你先迴吧!”
見吳襄心動,寧完我不卑不亢地拱手告別道:“好,學生告退,不過,學生不會在開平久待,希望吳將軍能在三日內答複!”
“你敢威脅本官?”
“學生不敢,隻是我們此次過來帶的人不少,被人發現了,怕朝廷誤會吳將軍就不好了!”
吳襄不耐煩地揮手道:“知道了,你可以滾了!”
“學生告退!”再次行了一禮後,寧完我這才退出了吳襄的大帳。
半個多時辰後,吳襄出現在了祖大壽的大帳內,“複宇,遼陽寧完我剛才來找我,想讓我們以一石糧五兩的價格賣給他們!鐵器之類的,也以五倍價格購買!”
還沒等祖大壽發話,祖大弼趕忙問道:“這建奴是餓瘋了吧,居然五兩銀子一石的價格求我們賣糧?”
吳襄輕捋著他的美髯,笑著說道:“的確是餓瘋了,他們遼東現在一石糧食要賣十兩銀子!”
祖大弼驚唿道:“這麽貴?!看來朝廷去年發動的廣寧之戰,對他們的農事影響不是一般的大!”
“應該如此,不然寧完我也不會冒著嚴寒奔襲千裏來求我們賣糧!”
“那為何不直接出價十兩?”祖大弼不解地問道。
“要是十兩,他們也不會來找我們!”
祖大弼輕點額頭道:“倒也是!”接著,他看向祖大壽道:“大哥,這麽高的利潤,我們賣不賣?”
祖大壽朝祖大弼輕聲嗬斥道:“現在漠南蒙古到處都是歸順大明的部落,要是走漏了消息,如何交代?”
吳襄笑著迴道:“複宇,這個你放心,寧完我說了,隻要我們將糧食送給烏珠穆沁人就行!”
“你可別忘了,我們的開平或許會有錦衣衛或東廠的探子!”
“這個簡單,讓烏珠穆沁人來我們這買糧就成,大不了我們讓點利給他們,還免得我們擔風險了!”
祖大弼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我們隻是將糧食賣給烏珠穆沁人,朝廷又怎麽會知道糧食最終是賣去了遼東!”
見祖大壽一直不說話,祖大弼急道:“大哥,這麽好的生意為何不做?我們每年都不用幹別的了,光賣糧食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麵對祖大弼的催促,祖大壽依然不為所動,他再次問道:“寧完我有沒有說要買多少糧食?”
“具體數字沒談,不過他說能讓我們一年的利潤超過百萬兩!”
“百萬兩,那就是二十五萬石糧食!”祖大弼脫口而出道。
“我們上哪去弄這二十五萬石糧食?朝廷現在對宣大的馬市和關卡管得很嚴,就算能在中原買來這麽多糧食,但又如何運來我們開平?
這裏不像寧遠靠近大海,東南的糧食無法從海上運來!”
聽完祖大壽的話,剛剛還十分激動的祖大弼,頓時蔫了。
是啊,怎麽把糧食運來伸出漠南腹心的開平?
運個幾萬石,沿途的關卡或許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一下子多出了二十五萬石,卻是個很大的問題。
三人沉默了一會兒後,吳襄突然開口道:“複宇,你說我們有沒有可能請孫閣老照顧一二?孫閣老對你可是非常看重的!”
聽到吳襄又想到了解決辦法,祖大弼立馬又殷切地看向了自己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