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天啟十年的春季作戰1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喜就有憂,張獻忠這邊興奮的同時,李鴻基叔侄和他們所在的小旗,自然是格外的鬱悶。
見終於分出勝負的曹文詔,朝一眾下屬說道:“看到沒有,一力破十會,以後隻要不死人,都給老子往死裏操練,隻有硬功夫上去了,什麽敵人殺不死?”
“是,將軍!”眾人答應曹文詔的同時,心裏也對張獻忠多了幾分恨意。
媽的,你好端端地為何去挑釁李鴻基?
你挑釁也就挑釁了,幹嘛還要連累我們跟著遭罪。
等張獻忠終於可以站起來後,葛雲磊朝李鴻基與張獻忠兩人說道:“三局兩勝,張獻忠獲勝,願賭服輸,張獻忠鬥毆六十軍棍再加上偷藏石頭加罰三十軍棍。
李鴻基鬥毆三十軍棍,偷藏石頭加罰三十軍棍,輸掉比試再加罰三十軍棍,加在一起也是九十軍棍。
你兩可有不服?”
張獻忠贏得了比試,自然挨打挨得心服口服,“稟葛鎮撫,卑職甘願受罰!”
“很好,李鴻基,你呢?”
李鴻基一臉鬱悶地答道:“卑職甘願受罰!”
“既然如此,下午申時,還是在這個地方,前來領罰!”
“是!”雖然迴答的是同一個字,但張獻忠的語氣格外堅定,而李鴻基顯得有氣無力。
等葛雲磊走後,張獻忠洋洋得意地看著李鴻基道:“李鴻基,怎麽樣,還是額厲害吧,額再給你個機會,以後是否願意跟著額?”
“呸,你個驢求子玩意兒,額是有多瞎,才會跟著你這麽個不是玩意兒的玩意兒!”
“哈哈,你就嘴巴厲害,但額贏了你,額不跟你計較,等你什麽時候想通了,再來跟額磕頭,哈哈哈......”
看著囂張離去的張獻忠,李過朝其背後吐了兩口口水後,十分不甘地朝李鴻基問道:“二叔,我們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下午申時過來領罰!”
“可你輸掉了比試?”
“輸就輸了,額願賭服輸,以後有的是機會再重新比試!”
說完,李鴻基徑直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比試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餓得呱呱響了。
下午申時到操場領了罰的三人,各自被所在小旗的戰友給抬了迴去。
九十軍棍下來,李鴻基與張獻忠兩人不得歇個十天半個月,而隻有挨六十軍棍的李過,倒是三天後又生龍活虎了起來。
二月初二,龍抬頭的那日,曹文詔帶著勇士營大軍再次踏上了東征建奴的道路。
而傷愈歸來的李鴻基與張獻忠兩人,也已經於六日之前歸隊,同其他人一道進行了操練。
此時二月初二,雖然是處於春季,但在小冰河的影響下,依然還是處於寒冷的冬季。
雖然寒冬還沒有結束,但春天已經不遠了,而且京城距離錦州有著近千裏距離。
雖然他們一人雙馬,但為了戰馬不掉膘,他們必須得提前趕路。
到了錦州之後,他們還需要幾天的休整時間,所以,選擇二月二這一日,不僅寓意好,還能讓大軍從容奔赴戰場。
在他們到達寧遠後,接上了在此駐紮的騰驤左衛,之後一同奔赴錦州。
到達錦州後,勇士營與騰驤左衛在此見到了一個冬季沒見的京營第一營及滿桂的遼西騎兵營。
去年下半年在秋收破襲戰結束之後,滿桂帶著他的遼西騎兵從遼南半島沿著遼東灣重新返迴了闊別一年有餘的遼西。
過去這一年的戰事,算是徹底擺脫了壓在他們身上的恐奴症,不再像之前那樣遇到建奴就畏縮不前,甚至是龜縮堅城防守。
此次以破壞建奴春耕為目的的春季作戰,戰場統帥依然是王之臣這個薊遼督師出任。
不是朱由校不想任命武將為戰場統帥,而是可出任主帥的人選太多,或者說沒有一人能夠壓服其他人,任命誰都不合適。
滿桂的資曆與武職品級雖然最高,但曹文詔卻是最近兩年火得發燙的將領,並且還因飲馬河一戰獲得了定虜侯的爵位。
要是任命曹文詔為主帥,那滿桂肯定非常不服,畢竟他曾經是高曹文詔好幾個品級的直屬上官。
所以,朱由校幹脆繼續任命了王之臣這麽個文官為統帥。
或許王之臣不是非常好的統帥人選,但主持一個以破壞春耕為目的的春季破襲戰,應該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而且,從朱由校對王之臣的多年了解下來,此人比較善守,就算春季作戰不利,也不至於讓遼西像王化貞主政時的大潰敗。
勇士營到達錦州後,因天氣依然寒冷,而且也需要讓戰馬快速迴膘,所以他們並沒有急著出兵,而是選擇了先在錦州城外休養幾日。
當然,王之臣自然也不能什麽都不幹,而是讓滿桂與楊崇猷不斷派出夜不收四麵出擊,打探建奴的最新動向。
此次春季對建奴的作戰,除了遼西這一個方向,還有遼東半島南端的錦州旅順以及東江鎮,以及漠南蒙古上的左良玉與毛承祿同蒙古右翼諸部聯軍。
不過漠南蒙古聯軍不會去直接攻打遼沈一帶的建奴大本營,而是繼續去攻打他們的盟友科爾沁、奈曼敖漢與投降建奴的喀爾喀諸部。
對於這種有利可圖的戰事,不管是朵顏還是喀喇沁,亦或是東土默特等蒙古右翼諸部,甚或是已經投降大明的察哈爾部,他們自然很願意跟隨左良玉作戰,或者說是搶劫更合適一點。
至於同族不得相殺的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存在的。
隻有將他們殺死或趕走,才能給自己的部族爭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間。
而受盧象升節製的登萊與遼南駐軍,依然在遵從朱由校給他們定下的戰略計劃,從遼南半島的西部沿海台地,從海陸兩個方向同時向蓋州與三岔河一帶發起進攻。
至於基本不受盧象升節製的東江鎮,他們依然是聽調不聽宣,走他們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路。
這不剛上岸,就跟建奴做起了倒賣糧食的買賣。
但為了好給皇帝和朝廷交差,他們也會象征性地派出軍隊深入遼南半島東海岸各地。
不過不是為了攻打建奴的堅堡,而是四散到各地去挖人參。
見終於分出勝負的曹文詔,朝一眾下屬說道:“看到沒有,一力破十會,以後隻要不死人,都給老子往死裏操練,隻有硬功夫上去了,什麽敵人殺不死?”
“是,將軍!”眾人答應曹文詔的同時,心裏也對張獻忠多了幾分恨意。
媽的,你好端端地為何去挑釁李鴻基?
你挑釁也就挑釁了,幹嘛還要連累我們跟著遭罪。
等張獻忠終於可以站起來後,葛雲磊朝李鴻基與張獻忠兩人說道:“三局兩勝,張獻忠獲勝,願賭服輸,張獻忠鬥毆六十軍棍再加上偷藏石頭加罰三十軍棍。
李鴻基鬥毆三十軍棍,偷藏石頭加罰三十軍棍,輸掉比試再加罰三十軍棍,加在一起也是九十軍棍。
你兩可有不服?”
張獻忠贏得了比試,自然挨打挨得心服口服,“稟葛鎮撫,卑職甘願受罰!”
“很好,李鴻基,你呢?”
李鴻基一臉鬱悶地答道:“卑職甘願受罰!”
“既然如此,下午申時,還是在這個地方,前來領罰!”
“是!”雖然迴答的是同一個字,但張獻忠的語氣格外堅定,而李鴻基顯得有氣無力。
等葛雲磊走後,張獻忠洋洋得意地看著李鴻基道:“李鴻基,怎麽樣,還是額厲害吧,額再給你個機會,以後是否願意跟著額?”
“呸,你個驢求子玩意兒,額是有多瞎,才會跟著你這麽個不是玩意兒的玩意兒!”
“哈哈,你就嘴巴厲害,但額贏了你,額不跟你計較,等你什麽時候想通了,再來跟額磕頭,哈哈哈......”
看著囂張離去的張獻忠,李過朝其背後吐了兩口口水後,十分不甘地朝李鴻基問道:“二叔,我們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下午申時過來領罰!”
“可你輸掉了比試?”
“輸就輸了,額願賭服輸,以後有的是機會再重新比試!”
說完,李鴻基徑直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比試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餓得呱呱響了。
下午申時到操場領了罰的三人,各自被所在小旗的戰友給抬了迴去。
九十軍棍下來,李鴻基與張獻忠兩人不得歇個十天半個月,而隻有挨六十軍棍的李過,倒是三天後又生龍活虎了起來。
二月初二,龍抬頭的那日,曹文詔帶著勇士營大軍再次踏上了東征建奴的道路。
而傷愈歸來的李鴻基與張獻忠兩人,也已經於六日之前歸隊,同其他人一道進行了操練。
此時二月初二,雖然是處於春季,但在小冰河的影響下,依然還是處於寒冷的冬季。
雖然寒冬還沒有結束,但春天已經不遠了,而且京城距離錦州有著近千裏距離。
雖然他們一人雙馬,但為了戰馬不掉膘,他們必須得提前趕路。
到了錦州之後,他們還需要幾天的休整時間,所以,選擇二月二這一日,不僅寓意好,還能讓大軍從容奔赴戰場。
在他們到達寧遠後,接上了在此駐紮的騰驤左衛,之後一同奔赴錦州。
到達錦州後,勇士營與騰驤左衛在此見到了一個冬季沒見的京營第一營及滿桂的遼西騎兵營。
去年下半年在秋收破襲戰結束之後,滿桂帶著他的遼西騎兵從遼南半島沿著遼東灣重新返迴了闊別一年有餘的遼西。
過去這一年的戰事,算是徹底擺脫了壓在他們身上的恐奴症,不再像之前那樣遇到建奴就畏縮不前,甚至是龜縮堅城防守。
此次以破壞建奴春耕為目的的春季作戰,戰場統帥依然是王之臣這個薊遼督師出任。
不是朱由校不想任命武將為戰場統帥,而是可出任主帥的人選太多,或者說沒有一人能夠壓服其他人,任命誰都不合適。
滿桂的資曆與武職品級雖然最高,但曹文詔卻是最近兩年火得發燙的將領,並且還因飲馬河一戰獲得了定虜侯的爵位。
要是任命曹文詔為主帥,那滿桂肯定非常不服,畢竟他曾經是高曹文詔好幾個品級的直屬上官。
所以,朱由校幹脆繼續任命了王之臣這麽個文官為統帥。
或許王之臣不是非常好的統帥人選,但主持一個以破壞春耕為目的的春季破襲戰,應該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而且,從朱由校對王之臣的多年了解下來,此人比較善守,就算春季作戰不利,也不至於讓遼西像王化貞主政時的大潰敗。
勇士營到達錦州後,因天氣依然寒冷,而且也需要讓戰馬快速迴膘,所以他們並沒有急著出兵,而是選擇了先在錦州城外休養幾日。
當然,王之臣自然也不能什麽都不幹,而是讓滿桂與楊崇猷不斷派出夜不收四麵出擊,打探建奴的最新動向。
此次春季對建奴的作戰,除了遼西這一個方向,還有遼東半島南端的錦州旅順以及東江鎮,以及漠南蒙古上的左良玉與毛承祿同蒙古右翼諸部聯軍。
不過漠南蒙古聯軍不會去直接攻打遼沈一帶的建奴大本營,而是繼續去攻打他們的盟友科爾沁、奈曼敖漢與投降建奴的喀爾喀諸部。
對於這種有利可圖的戰事,不管是朵顏還是喀喇沁,亦或是東土默特等蒙古右翼諸部,甚或是已經投降大明的察哈爾部,他們自然很願意跟隨左良玉作戰,或者說是搶劫更合適一點。
至於同族不得相殺的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存在的。
隻有將他們殺死或趕走,才能給自己的部族爭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間。
而受盧象升節製的登萊與遼南駐軍,依然在遵從朱由校給他們定下的戰略計劃,從遼南半島的西部沿海台地,從海陸兩個方向同時向蓋州與三岔河一帶發起進攻。
至於基本不受盧象升節製的東江鎮,他們依然是聽調不聽宣,走他們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路。
這不剛上岸,就跟建奴做起了倒賣糧食的買賣。
但為了好給皇帝和朝廷交差,他們也會象征性地派出軍隊深入遼南半島東海岸各地。
不過不是為了攻打建奴的堅堡,而是四散到各地去挖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