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天啟十年的春季作戰5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豪格帶著鑲黃旗兵馬來到長山堡時,被圍困了差不多一整個白天的嶽讬,才終於敢走出長山堡。
因天色漆黑,嶽讬與豪格也不敢帶人過河逼退明軍,而是隻敢繼續待在長山堡原地不動,等明早天亮後再去查看明軍的動向。
曹文詔帶著大軍離開巨流河站後,並沒有走多遠,而是連夜來到了北麵遼河支流秀水河東岸駐紮。
在此囫圇吞棗地度過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飯的大軍,繼續沿著遼河西岸北上。
在刁蹕山渡過一夜後,第二天淩晨,趁著夜色尚未完全消散,曹文詔帶著大軍攻下了鐵嶺衛西麵門戶鎮西堡。
將鎮西堡劫掠一空後,借著黎明的微弱之光,搶渡遼河上的大橋,將鐵嶺衛城圍得個水泄不通。
雖然鐵嶺衛城內的建奴守軍不多,但曹文詔並沒有因此輕易攻打堅城,而是留下一部分軍隊繼續圍困鐵嶺衛城後,再派出其它大軍向四周肆意劫掠與破壞。
當南麵的鑲黃旗與鑲紅旗援軍還沒前來阻擊時,曹文詔大軍在鐵嶺衛搶得差不多後,果斷選擇了渡過北麵的柴河,迎戰從北麵開原城南下的正紅旗援軍。
在中固城擊潰代善的正紅旗後,曹文詔大軍繼續北上,並將沿途的正紅旗牛祿村落劫掠一空。
而開原城內的建奴守軍與後麵遠遠尾隨的代善,隻能看著曹文詔大軍在他的地盤內肆意破壞。
在遠遠看到南麵的鑲黃與鑲紅旗前來救援時,曹文詔再次聚攏軍隊,不疾不徐地往北撤去。
若是後麵的建奴大軍跟得太急,曹文詔就令大軍停下來與其交戰。
將追兵擊退後,他們又洋洋灑灑地向北撤離。
雙方就這樣你追我打中來到了東西遼河的交匯處,看著前方依然不窄的河道,曹文詔果斷選擇了停下大軍。
準備擊潰追軍的同時,分出一部分人前去架橋。
好在此時的遼東不是後世的遼東,現在的遼河河畔長滿了參天大樹,大軍並不缺架橋的樹料。
眼見著將明軍逼到了絕路,但代善和他帶領的三旗大軍就是不敢靠近近在咫尺的他們。
豪格朝代善問道:“大貝勒,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代善看著前方悠然自得的明軍,神情凝重地答道:“還能怎麽辦,等,等他們撤走後,我們趕緊迴去補上春耕!”
年輕氣盛的豪格自然不願打這麽窩囊的仗,他十分不甘地質問道:“難道我們就讓他們這樣大搖大擺地在我們麵前逃走?”
“難不成豪格貝勒還想上去碰一鼻子灰?”代善揶揄道。
吃過兩次虧的豪格自然不會再吃代善的激將法,但就這樣幹看著,他心裏又實在不舒服。
豪格鬱鬱道:“總這樣幹看著也不是什麽辦法,要是我們什麽都不做,汗阿瑪肯定會治我們的罪!”
“那敢問豪格貝勒,我們能擊潰眼前的明軍嗎?”
豪格神情一滯,表情凝重地答道:“不能,敵我雙方五五開,要是他們沒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火器,我們有七八成把握!”
“既然如此,那我們現在就是多做多錯,他們遠道而來,身上並沒有帶多少糧食,過不了兩日,他們隻能渡河離開!
我現在反而擔心的是他們突然背水一戰,向我們主動發起攻擊。
明狗人多,死多少都無所謂,而我們大金勇士就這麽點,死一個就少一個,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與他們的強軍拚命!”
對於代善的教訓,豪格並不領情,語氣不耐煩地迴道:“好,我知道了!”
看著建奴大軍遲遲不動,楊崇猷來到曹文詔身邊道:“定虜侯,這建奴既不向我們發起進攻,也不退走,到底什麽意思?”
曹文詔笑道:“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他們想逼我們快點渡河!”
“那咱們怎麽辦?”
“你們京營還有幾日糧草?”
“之前從廣寧帶了五日的糧草,這幾日又從建奴那搶了一些,應該還能供大軍食用五天左右!”
“我們勇士營的情況也差不多,看來這建奴料定了我們所剩糧草不多,就幹脆守在那裏看著我們渡河返迴廣寧!”
“應該是了,但我們就這麽被他們送走,是不是缺了點什麽?”
曹文詔看向楊崇猷笑道:“彰武侯,你們京營該搶的東西都搶了,首級也砍了不少,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哈哈,沒有什麽不滿足的,每次跟著定虜侯作戰,總能有不小的收獲,就是讓建奴這樣看著我們離開,心裏有點不舒服罷了!”
“他們這樣禮送我們離開不是挺好的嘛,總比被他們一路撚著狼狽逃跑要強上不少!”
“說的也是,那我就不亂想了,對了,迴廣寧後,我們還要不要再次過來?”
“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等我們迴去休整一番,還是正忙於春耕的三月底或四月初,來肯定是要來的,怎麽,彰武侯搶了不少好東西就不想再來了?”
“那不能夠,陛下的旨意我們京營肯定不敢忘的,到時候我們還隨著勇士營繼續過來破壞建奴的春耕!”
“經我們這麽一鬧,建奴肯定又要撤走不少靠近遼河的定居點了,到時候我們突襲可就沒有這次這麽順利了!”
“沒事,隻要我們讓建奴的壯丁疲於奔命,他們的農田肯定就沒有足夠的青壯去播種施肥!”
“說的也是,倒是我杞人憂天了!”
不疾不徐地在遼河上架好木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
這兩天內,雙方一直相隔兩裏之地互不侵犯。
第三日一早,麵對所剩糧草不多的現狀,曹文詔不得不帶著大軍依次從新修的木橋上渡過遼河,退到了原先內喀爾喀的主要駐牧區。
不過現在的這裏已經幾乎沒了內喀爾喀的牧民,隻有零散的少量散戶在四處遊蕩。
三天後,曹文詔大軍不疾不徐地穿越遼河套,帶著尚算不錯的繳獲,終於返迴了廣寧城。
當他們在此休整好後,將會再次東出遼河套,繼續破壞遼東中遊東岸的建奴春耕之事,讓他們這個冬季依然在缺糧中艱難苦熬。
因天色漆黑,嶽讬與豪格也不敢帶人過河逼退明軍,而是隻敢繼續待在長山堡原地不動,等明早天亮後再去查看明軍的動向。
曹文詔帶著大軍離開巨流河站後,並沒有走多遠,而是連夜來到了北麵遼河支流秀水河東岸駐紮。
在此囫圇吞棗地度過了一晚後,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飯的大軍,繼續沿著遼河西岸北上。
在刁蹕山渡過一夜後,第二天淩晨,趁著夜色尚未完全消散,曹文詔帶著大軍攻下了鐵嶺衛西麵門戶鎮西堡。
將鎮西堡劫掠一空後,借著黎明的微弱之光,搶渡遼河上的大橋,將鐵嶺衛城圍得個水泄不通。
雖然鐵嶺衛城內的建奴守軍不多,但曹文詔並沒有因此輕易攻打堅城,而是留下一部分軍隊繼續圍困鐵嶺衛城後,再派出其它大軍向四周肆意劫掠與破壞。
當南麵的鑲黃旗與鑲紅旗援軍還沒前來阻擊時,曹文詔大軍在鐵嶺衛搶得差不多後,果斷選擇了渡過北麵的柴河,迎戰從北麵開原城南下的正紅旗援軍。
在中固城擊潰代善的正紅旗後,曹文詔大軍繼續北上,並將沿途的正紅旗牛祿村落劫掠一空。
而開原城內的建奴守軍與後麵遠遠尾隨的代善,隻能看著曹文詔大軍在他的地盤內肆意破壞。
在遠遠看到南麵的鑲黃與鑲紅旗前來救援時,曹文詔再次聚攏軍隊,不疾不徐地往北撤去。
若是後麵的建奴大軍跟得太急,曹文詔就令大軍停下來與其交戰。
將追兵擊退後,他們又洋洋灑灑地向北撤離。
雙方就這樣你追我打中來到了東西遼河的交匯處,看著前方依然不窄的河道,曹文詔果斷選擇了停下大軍。
準備擊潰追軍的同時,分出一部分人前去架橋。
好在此時的遼東不是後世的遼東,現在的遼河河畔長滿了參天大樹,大軍並不缺架橋的樹料。
眼見著將明軍逼到了絕路,但代善和他帶領的三旗大軍就是不敢靠近近在咫尺的他們。
豪格朝代善問道:“大貝勒,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代善看著前方悠然自得的明軍,神情凝重地答道:“還能怎麽辦,等,等他們撤走後,我們趕緊迴去補上春耕!”
年輕氣盛的豪格自然不願打這麽窩囊的仗,他十分不甘地質問道:“難道我們就讓他們這樣大搖大擺地在我們麵前逃走?”
“難不成豪格貝勒還想上去碰一鼻子灰?”代善揶揄道。
吃過兩次虧的豪格自然不會再吃代善的激將法,但就這樣幹看著,他心裏又實在不舒服。
豪格鬱鬱道:“總這樣幹看著也不是什麽辦法,要是我們什麽都不做,汗阿瑪肯定會治我們的罪!”
“那敢問豪格貝勒,我們能擊潰眼前的明軍嗎?”
豪格神情一滯,表情凝重地答道:“不能,敵我雙方五五開,要是他們沒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火器,我們有七八成把握!”
“既然如此,那我們現在就是多做多錯,他們遠道而來,身上並沒有帶多少糧食,過不了兩日,他們隻能渡河離開!
我現在反而擔心的是他們突然背水一戰,向我們主動發起攻擊。
明狗人多,死多少都無所謂,而我們大金勇士就這麽點,死一個就少一個,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與他們的強軍拚命!”
對於代善的教訓,豪格並不領情,語氣不耐煩地迴道:“好,我知道了!”
看著建奴大軍遲遲不動,楊崇猷來到曹文詔身邊道:“定虜侯,這建奴既不向我們發起進攻,也不退走,到底什麽意思?”
曹文詔笑道:“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他們想逼我們快點渡河!”
“那咱們怎麽辦?”
“你們京營還有幾日糧草?”
“之前從廣寧帶了五日的糧草,這幾日又從建奴那搶了一些,應該還能供大軍食用五天左右!”
“我們勇士營的情況也差不多,看來這建奴料定了我們所剩糧草不多,就幹脆守在那裏看著我們渡河返迴廣寧!”
“應該是了,但我們就這麽被他們送走,是不是缺了點什麽?”
曹文詔看向楊崇猷笑道:“彰武侯,你們京營該搶的東西都搶了,首級也砍了不少,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哈哈,沒有什麽不滿足的,每次跟著定虜侯作戰,總能有不小的收獲,就是讓建奴這樣看著我們離開,心裏有點不舒服罷了!”
“他們這樣禮送我們離開不是挺好的嘛,總比被他們一路撚著狼狽逃跑要強上不少!”
“說的也是,那我就不亂想了,對了,迴廣寧後,我們還要不要再次過來?”
“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等我們迴去休整一番,還是正忙於春耕的三月底或四月初,來肯定是要來的,怎麽,彰武侯搶了不少好東西就不想再來了?”
“那不能夠,陛下的旨意我們京營肯定不敢忘的,到時候我們還隨著勇士營繼續過來破壞建奴的春耕!”
“經我們這麽一鬧,建奴肯定又要撤走不少靠近遼河的定居點了,到時候我們突襲可就沒有這次這麽順利了!”
“沒事,隻要我們讓建奴的壯丁疲於奔命,他們的農田肯定就沒有足夠的青壯去播種施肥!”
“說的也是,倒是我杞人憂天了!”
不疾不徐地在遼河上架好木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
這兩天內,雙方一直相隔兩裏之地互不侵犯。
第三日一早,麵對所剩糧草不多的現狀,曹文詔不得不帶著大軍依次從新修的木橋上渡過遼河,退到了原先內喀爾喀的主要駐牧區。
不過現在的這裏已經幾乎沒了內喀爾喀的牧民,隻有零散的少量散戶在四處遊蕩。
三天後,曹文詔大軍不疾不徐地穿越遼河套,帶著尚算不錯的繳獲,終於返迴了廣寧城。
當他們在此休整好後,將會再次東出遼河套,繼續破壞遼東中遊東岸的建奴春耕之事,讓他們這個冬季依然在缺糧中艱難苦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