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虎兒的學伴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 作者:捕鼠隊隊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聚集完大田堡五十名軍戶壯丁後,李老三先行檢查了總旗內所有出征人員的武器、鎧甲與幹糧等行軍必備的東西。
雖然他們大田堡有一半的人都參加過前年平定奢安之亂的戰事,但他們基本都沒有真刀真槍地跟叛匪幹過仗。
盡管他們都參與過戰後補刀,但肯定比不上主要由遵義軍組成的中軍中戶所。
而且,他們當中的另一半還都是去年陸續新加入的陝西饑民,雖有農閑時的操練,但戰力不但比不上中軍中戶所,就連原先的貴州軍也比不上。
所以,有自知之明的李老三,對此次出征之事格外的認真。
五十個下屬,他親自一個個地進行了認真檢查。
要是有錯漏或遺漏,除了及時更正,還將軍棍懲罰記在了戰後執行。
要是當場執行,肯定會嚴重影響他整個總旗的正常行軍。
檢查完所有人的裝備後,李老三帶頭唱起了軍歌,而這也意味著他們正式踏上了雲南平叛之路。
處在人群中的虎兒與小定國,看著越走越遠的父親,除了不舍還有羨慕。
十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對新事物格外好奇的時候。
“虎哥兒,聽說你爹想讓你考武舉人?”
李老三的大兒子虎兒點頭答道:“對,額爹說了,以後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要考武舉!”
“那你知道考武舉要考哪些東西嗎?”
“知道,聽說當今天子定為三科,每三年一考,分別是初場試武藝,有馬步弓箭、刀、槍、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火藥、戰車、地雷等項;三場試兵法、天象、地理等策論。”虎兒脫口而出道。
居然要考這麽多,小定國皺著眉頭問道:“這麽多,你學得過來嗎?”
“額爹說了,先讓額學好三百千和初場武藝,剩下兩場等額滿了十六再送去貴陽另學!”
“你能不能帶上額?額也想考武舉?”
“你?你家出得起束修嗎?”
李定國憋了許久後,這才悻悻地低聲答道:“出不起,隻能識幾年字!”
“你出不了束修,可沒人願意教你哦!”
“額可以偷著學,武藝那些額現在已經會了射箭和揮砍樸刀!”
虎兒想了一下道:“你真想學?”
小定國拍著自己胸膛高聲答道:“對,額一定要考武舉,一定要當大將軍!”
“那行,每次額學完後,你來額家找額,額教你,但你要當額陪練!”
小定國滿臉興奮地答道:“好,好,額一定來!”
“三百千你有嗎?”
“額隻有先生給的三字經!”
“那你來額家抄寫百家姓和千字文!”
“好,額去去就來,你等額一會兒!”說完,小定國撒丫子就往家裏跑。
在把自己十分珍惜的毛筆和竹紙拿出來後,又取出了平時收集的鍋底灰,這才匆忙跑到了剛才與虎兒分開的地方。
小定國揚了揚手上的東西道:“虎哥兒,額拿了紙筆,額現在就去你家抄寫百家姓和千字文!”
“你會抄嗎?”
小定國頓時懵了,對啊,他連三字經上的字都沒認全,怎麽抄寫百家姓和千字文?
“不太會,但額會模仿,先抄下來,之後再去問先生!”
“這樣好了,你先抄下來,之後額再教你任額認識的字!”
李定國興奮地連連點頭道:“好,虎哥兒,你人真好!”
虎兒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沒事,額也是看你和你爹經常來額家幹活,這才願意幫你!”
“嗯嗯,以後額還去你家幫忙幹活!”
“好,那咱們現在就去額家吧!”
“好!”
剛到家裏,李老三媳婦看到虎兒和小定國迴來了,朝他們打招唿道:“虎兒,你爹臨走的時候一直囑咐你要好好念書與練習武藝,你可不能偷懶!”
“娘,你放心,額現在長大了,肯定好好念書和練習武藝的!”
“嗯,那就好,定國怎麽來咱家了?”
小定國趕忙十分嘴甜地喊道:“嬸子,額以後還經常來你家幫忙幹活!”
“你爹都出征了,家裏的活肯定不少,你可以不用來額家幫忙!”
這這時,虎兒出來救場道:“娘,定國想跟額一起考武舉,但他家又出不起束修,便想著來咱們家幹活,從而換取跟額一起學習!”
原來是這麽迴事,對於十分聰明機智且經常來家裏幫忙幹農活的小定國,李老三媳婦心裏也十分喜歡。
“好,你以後可要加倍努力,不可被定國給比下去了!”
“娘,你放心,額肯定會很努力的,一定要要考上武舉人,還要進京考武進士!”
兒子這麽追求上進,這可把李老三媳婦高興得不行,“好,虎兒真乖,等你爹迴來了,你一定要讓他好好看你學的東西。”
“嗯,娘!”
這時,李老三的大女兒從房內走出來道:“娘,龍哥兒又尿了!”
聽到李老三大女兒聲音的小定國,趕忙躲到了虎兒的身後,臉上還不知怎的開始紅了起來。
雖然大丫從小就跟著爹娘下地幹活,但自從天啟七年冬遷徙到川貴之後,李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不僅能吃飽肚子了,偶爾還能吃上一兩餐葷腥。
這不,十二歲的大丫不說國色天香,但在大田堡這一畝三分地,也是數一數二好看的小姑娘。
雖然小定國的年齡跟虎兒差不多,但也到了開始知道男女之事的朦朧年紀。
“給他換尿布了沒有?”
“剛換了,正準備幫他洗一下呢!”
“二丫呢?”
“正在裏麵逗龍哥兒呢!”
“好,你留在家裏照看二丫和龍哥兒,額去地裏翻會兒地!”
“好,娘,你盡管去,中午做好飯後,額再去喊你!”
“好,以後定國會經常來咱家跟著虎兒一起學習,額先去地裏了!”說完,李老三媳婦兒拿起放在牆角的鋤頭,朝房後李老三未挖完的土地走去。
地多雖然好,但挖起來也很累。
好在她家男人是大田堡的總旗,平時有很多人家會主動過來幫忙,這才減了李老三夫婦不少的辛苦。
雖然他們大田堡有一半的人都參加過前年平定奢安之亂的戰事,但他們基本都沒有真刀真槍地跟叛匪幹過仗。
盡管他們都參與過戰後補刀,但肯定比不上主要由遵義軍組成的中軍中戶所。
而且,他們當中的另一半還都是去年陸續新加入的陝西饑民,雖有農閑時的操練,但戰力不但比不上中軍中戶所,就連原先的貴州軍也比不上。
所以,有自知之明的李老三,對此次出征之事格外的認真。
五十個下屬,他親自一個個地進行了認真檢查。
要是有錯漏或遺漏,除了及時更正,還將軍棍懲罰記在了戰後執行。
要是當場執行,肯定會嚴重影響他整個總旗的正常行軍。
檢查完所有人的裝備後,李老三帶頭唱起了軍歌,而這也意味著他們正式踏上了雲南平叛之路。
處在人群中的虎兒與小定國,看著越走越遠的父親,除了不舍還有羨慕。
十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對新事物格外好奇的時候。
“虎哥兒,聽說你爹想讓你考武舉人?”
李老三的大兒子虎兒點頭答道:“對,額爹說了,以後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要考武舉!”
“那你知道考武舉要考哪些東西嗎?”
“知道,聽說當今天子定為三科,每三年一考,分別是初場試武藝,有馬步弓箭、刀、槍、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火藥、戰車、地雷等項;三場試兵法、天象、地理等策論。”虎兒脫口而出道。
居然要考這麽多,小定國皺著眉頭問道:“這麽多,你學得過來嗎?”
“額爹說了,先讓額學好三百千和初場武藝,剩下兩場等額滿了十六再送去貴陽另學!”
“你能不能帶上額?額也想考武舉?”
“你?你家出得起束修嗎?”
李定國憋了許久後,這才悻悻地低聲答道:“出不起,隻能識幾年字!”
“你出不了束修,可沒人願意教你哦!”
“額可以偷著學,武藝那些額現在已經會了射箭和揮砍樸刀!”
虎兒想了一下道:“你真想學?”
小定國拍著自己胸膛高聲答道:“對,額一定要考武舉,一定要當大將軍!”
“那行,每次額學完後,你來額家找額,額教你,但你要當額陪練!”
小定國滿臉興奮地答道:“好,好,額一定來!”
“三百千你有嗎?”
“額隻有先生給的三字經!”
“那你來額家抄寫百家姓和千字文!”
“好,額去去就來,你等額一會兒!”說完,小定國撒丫子就往家裏跑。
在把自己十分珍惜的毛筆和竹紙拿出來後,又取出了平時收集的鍋底灰,這才匆忙跑到了剛才與虎兒分開的地方。
小定國揚了揚手上的東西道:“虎哥兒,額拿了紙筆,額現在就去你家抄寫百家姓和千字文!”
“你會抄嗎?”
小定國頓時懵了,對啊,他連三字經上的字都沒認全,怎麽抄寫百家姓和千字文?
“不太會,但額會模仿,先抄下來,之後再去問先生!”
“這樣好了,你先抄下來,之後額再教你任額認識的字!”
李定國興奮地連連點頭道:“好,虎哥兒,你人真好!”
虎兒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沒事,額也是看你和你爹經常來額家幹活,這才願意幫你!”
“嗯嗯,以後額還去你家幫忙幹活!”
“好,那咱們現在就去額家吧!”
“好!”
剛到家裏,李老三媳婦看到虎兒和小定國迴來了,朝他們打招唿道:“虎兒,你爹臨走的時候一直囑咐你要好好念書與練習武藝,你可不能偷懶!”
“娘,你放心,額現在長大了,肯定好好念書和練習武藝的!”
“嗯,那就好,定國怎麽來咱家了?”
小定國趕忙十分嘴甜地喊道:“嬸子,額以後還經常來你家幫忙幹活!”
“你爹都出征了,家裏的活肯定不少,你可以不用來額家幫忙!”
這這時,虎兒出來救場道:“娘,定國想跟額一起考武舉,但他家又出不起束修,便想著來咱們家幹活,從而換取跟額一起學習!”
原來是這麽迴事,對於十分聰明機智且經常來家裏幫忙幹農活的小定國,李老三媳婦心裏也十分喜歡。
“好,你以後可要加倍努力,不可被定國給比下去了!”
“娘,你放心,額肯定會很努力的,一定要要考上武舉人,還要進京考武進士!”
兒子這麽追求上進,這可把李老三媳婦高興得不行,“好,虎兒真乖,等你爹迴來了,你一定要讓他好好看你學的東西。”
“嗯,娘!”
這時,李老三的大女兒從房內走出來道:“娘,龍哥兒又尿了!”
聽到李老三大女兒聲音的小定國,趕忙躲到了虎兒的身後,臉上還不知怎的開始紅了起來。
雖然大丫從小就跟著爹娘下地幹活,但自從天啟七年冬遷徙到川貴之後,李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不僅能吃飽肚子了,偶爾還能吃上一兩餐葷腥。
這不,十二歲的大丫不說國色天香,但在大田堡這一畝三分地,也是數一數二好看的小姑娘。
雖然小定國的年齡跟虎兒差不多,但也到了開始知道男女之事的朦朧年紀。
“給他換尿布了沒有?”
“剛換了,正準備幫他洗一下呢!”
“二丫呢?”
“正在裏麵逗龍哥兒呢!”
“好,你留在家裏照看二丫和龍哥兒,額去地裏翻會兒地!”
“好,娘,你盡管去,中午做好飯後,額再去喊你!”
“好,以後定國會經常來咱家跟著虎兒一起學習,額先去地裏了!”說完,李老三媳婦兒拿起放在牆角的鋤頭,朝房後李老三未挖完的土地走去。
地多雖然好,但挖起來也很累。
好在她家男人是大田堡的總旗,平時有很多人家會主動過來幫忙,這才減了李老三夫婦不少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