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太後,唐州刺史李爽治下,匪寇猖獗,羌、氐為亂,勳貴慘死,百姓不安。還請太後下旨,停止剿匪之事,罷黜李爽,將其押赴洛陽問罪。”
顯陽殿中,以丞相元雍為首的一幹朝臣,集體站出來了,對胡後施壓。
大量勳貴慘死,徹底惹怒了在洛陽城中的這一幹老天龍人。
在他們看來,李爽這哪裏是在剿匪,分明是在打他們臉啊!
眾口一詞,胡後看向了李神軌,問道:
“衛將軍,你怎麽看?”
“稟太後,臣所聽聞,與丞相等人所言完全不同。”
“哦?”
“臣聽聞,唐州刺史治下,平陽郡百姓安然,吐京等郡賊寇漸止。如何有罪?”
見李神軌這幅偏袒的樣子,元雍火氣很大,質問道:
“如何安然,如何漸止,若是真如你所說,那些勳貴是如何死的?他剿匪,越剿匪越多,難道不是他之無能麽?”
“這正是臣要說的,李爽隻是唐州刺史,下轄的隻有平陽、西河、吐京三郡,汾州劉蠡升、河東陳雙熾作亂,中條山上羌、氐肆虐,如何能怪他頭上?”
“難道不是他擔任唐州刺史後,才有的這些亂事麽?”
“若如你說,六鎮作亂,恆、朔、幽、燕等州的官員都要問罪麽?”
元雍還從來沒有想到,李神軌能夠這麽有鋒芒。
就是胡後,看了之後,心中也是突突的。
“究竟如何,派人去看看!”
說完,胡後看向了身旁的小皇帝。
“陛下覺得如何?”
“朕以為可以!”
元詡雖然這麽說,可是卻表現出一絲的不耐煩。朝廷之中,事事先問太後,再來問他。這樣的狀況,讓元詡內心漸漸不滿。
胡後看著朝堂之上,涇渭分明的兩人,最終將目光放在了另一個人身上。
“酈道元!”
“臣在!”
“你去一趟,看看李爽那剿匪事宜,究竟如何?”
“臣遵旨!”
胡後派遣酈道元,便是因為酈道元是出了名的剛猛,執法嚴厲。
無論豪強、皇族,但凡犯法,他都不給麵子。朝中百官,都有些怵他。
因此,派他去,元雍和李神軌都沒有話說。
下了朝,李神軌剛出宮殿,就聽到府中來人了。
“公子,郡公快不行了!”
李神軌一聽,也顧不上其他人,趕迴陳留郡公府。
李崇躺在床榻之上,周圍都是李氏親屬和李府妻妾。
見李神軌來了,李崇揮了揮手,讓其他人都出去了。
等到屋中沒有了他人,李崇握住了李神軌的手,氣若遊絲。
“兒啊,為父有一句話要囑咐你,你千萬要記住了。”
李神軌麵露哀愁之色,開口道:
“父親,您說!”
“這洛陽繁華,卻遲早會變成囚牢,你找機會,就離開吧!”
“去哪?”
“最好是關中,若是去不成,盡量往南逃吧!”
李神軌聽了,很是不解。
“父親,你糊塗了,哪有人放著好好的洛陽不待,去關中那種窮地方的。”
李崇此時十分虛弱,也意外的有些耐心,他摸著李神軌的臉,彌留之際,臉上露出了微笑。
“傻孩子!”
說完,李崇的手無力的垂落下來。
“父親、父親!”
——
平陽,白馬城。
“主公,陳留郡公薨了!”
侯景將洛陽傳來的消息告訴了李爽,正在處理公文的他站了起來,麵色凝重。
“舉喪!”
“諾!”
侯景說完,又道:
“主公,還有一個消息,朝廷派了禦史中尉酈道元前來,巡視河東。據說,便是為了來考察咱們的剿匪事宜。”
“你說什麽?”
如果說上一個消息讓李爽有些哀戚,那麽這個消息讓他震驚了。
愛寫《水經注》的他可不隻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猛男。
猛到什麽程度?
那年他在冀州為官,整治地方,為政嚴酷。這滿冀州的盜匪被他整的怨聲載道,卻又弄不死他,隻能逃到別的地方去了,可謂匪不聊生!
冀州由是大治!
“告訴劉蠡升,讓他最近消停點。”
“諾!”
——
“酈禦史,馬上就要到平陽郡了。”
酈道元沒有大張旗鼓的前往平陽,而是帶著隨從,一路喬裝打扮。
如今朝廷對於河東等地的情況完全不了解,隻能依靠當地的官僚係統。
他們怎麽說,朝廷也就隻能怎麽信!
可能寫《水經注》的人,又怎麽會是一個隻會待在衙門裏聽奏報的官僚呢?
千山萬水,他都走過來了。
酈道元從洛陽啟程,一路前往河東,隻見各地的景象,可不如當地的官員說的那樣。
盜匪猖獗,胡人肆虐,可謂民不聊生。
“走,我倒是要看看,這個李爽是不是真如元雍所說的那麽大奸大惡!”
“諾!”
一行人啟程,快要到平陽郡的界碑時,官道兩旁忽然衝出了一股劫匪。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酈道元笑了。
“老夫若是不給,你待如何?”
“不給?”
一名匪寇冷笑一聲,作勢便揮刀要砍酈道元。
可他抬著手,卻始終揮舞不下去。
酈道元五十多了,可身軀強健,蒲扇般的大手扣住了盜匪的手腕,便像是捏小雞一般,一下子就把他手中的刀奪過來了。
“你…你這老家夥!”
酈道元打量手中這把刀,道:
“這河東的匪寇看來也不怎麽樣,用的刀都是次品。”
說完,酈道元就將手中的這把刀折成了兩段,扔在了地上。
“兄弟們,硬茬子!”
酈道元本以為這幫匪寇吃了虧,便會退卻,可沒有想到,這幫匪寇中有人拿出了一個號角,吹響之後,更多的匪寇從四周湧了出來。看樣子,足有上千。
“禦史,這幫匪寇人多勢眾,我們快走吧!”
酈道元也不是個莽夫,見此情況,也不強留,騎上馬,便向前而奔,衝破了匪寇設下的路障。
酈道元雖然得脫,可心中卻是惱怒至極。
“其他地方雖亂,盜寇也不敢如此猖獗。平陽郡外就有這麽多的盜匪,李爽是如何治理地方的?“
酈道元騎馬奔馳,過了平陽郡的界碑後,他的侍從忽然道:
“禦史,這幫匪寇不追了!”
酈道元勒馬,隻見身後湧出來成百上千的匪寇,紛紛止步於平陽郡的界碑之前,一動也不動。
那道界碑仿佛有什麽力量一樣,讓這些狡詐的亡命之徒,不敢跨進一步。
……
“太後,唐州刺史李爽治下,匪寇猖獗,羌、氐為亂,勳貴慘死,百姓不安。還請太後下旨,停止剿匪之事,罷黜李爽,將其押赴洛陽問罪。”
顯陽殿中,以丞相元雍為首的一幹朝臣,集體站出來了,對胡後施壓。
大量勳貴慘死,徹底惹怒了在洛陽城中的這一幹老天龍人。
在他們看來,李爽這哪裏是在剿匪,分明是在打他們臉啊!
眾口一詞,胡後看向了李神軌,問道:
“衛將軍,你怎麽看?”
“稟太後,臣所聽聞,與丞相等人所言完全不同。”
“哦?”
“臣聽聞,唐州刺史治下,平陽郡百姓安然,吐京等郡賊寇漸止。如何有罪?”
見李神軌這幅偏袒的樣子,元雍火氣很大,質問道:
“如何安然,如何漸止,若是真如你所說,那些勳貴是如何死的?他剿匪,越剿匪越多,難道不是他之無能麽?”
“這正是臣要說的,李爽隻是唐州刺史,下轄的隻有平陽、西河、吐京三郡,汾州劉蠡升、河東陳雙熾作亂,中條山上羌、氐肆虐,如何能怪他頭上?”
“難道不是他擔任唐州刺史後,才有的這些亂事麽?”
“若如你說,六鎮作亂,恆、朔、幽、燕等州的官員都要問罪麽?”
元雍還從來沒有想到,李神軌能夠這麽有鋒芒。
就是胡後,看了之後,心中也是突突的。
“究竟如何,派人去看看!”
說完,胡後看向了身旁的小皇帝。
“陛下覺得如何?”
“朕以為可以!”
元詡雖然這麽說,可是卻表現出一絲的不耐煩。朝廷之中,事事先問太後,再來問他。這樣的狀況,讓元詡內心漸漸不滿。
胡後看著朝堂之上,涇渭分明的兩人,最終將目光放在了另一個人身上。
“酈道元!”
“臣在!”
“你去一趟,看看李爽那剿匪事宜,究竟如何?”
“臣遵旨!”
胡後派遣酈道元,便是因為酈道元是出了名的剛猛,執法嚴厲。
無論豪強、皇族,但凡犯法,他都不給麵子。朝中百官,都有些怵他。
因此,派他去,元雍和李神軌都沒有話說。
下了朝,李神軌剛出宮殿,就聽到府中來人了。
“公子,郡公快不行了!”
李神軌一聽,也顧不上其他人,趕迴陳留郡公府。
李崇躺在床榻之上,周圍都是李氏親屬和李府妻妾。
見李神軌來了,李崇揮了揮手,讓其他人都出去了。
等到屋中沒有了他人,李崇握住了李神軌的手,氣若遊絲。
“兒啊,為父有一句話要囑咐你,你千萬要記住了。”
李神軌麵露哀愁之色,開口道:
“父親,您說!”
“這洛陽繁華,卻遲早會變成囚牢,你找機會,就離開吧!”
“去哪?”
“最好是關中,若是去不成,盡量往南逃吧!”
李神軌聽了,很是不解。
“父親,你糊塗了,哪有人放著好好的洛陽不待,去關中那種窮地方的。”
李崇此時十分虛弱,也意外的有些耐心,他摸著李神軌的臉,彌留之際,臉上露出了微笑。
“傻孩子!”
說完,李崇的手無力的垂落下來。
“父親、父親!”
——
平陽,白馬城。
“主公,陳留郡公薨了!”
侯景將洛陽傳來的消息告訴了李爽,正在處理公文的他站了起來,麵色凝重。
“舉喪!”
“諾!”
侯景說完,又道:
“主公,還有一個消息,朝廷派了禦史中尉酈道元前來,巡視河東。據說,便是為了來考察咱們的剿匪事宜。”
“你說什麽?”
如果說上一個消息讓李爽有些哀戚,那麽這個消息讓他震驚了。
愛寫《水經注》的他可不隻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猛男。
猛到什麽程度?
那年他在冀州為官,整治地方,為政嚴酷。這滿冀州的盜匪被他整的怨聲載道,卻又弄不死他,隻能逃到別的地方去了,可謂匪不聊生!
冀州由是大治!
“告訴劉蠡升,讓他最近消停點。”
“諾!”
——
“酈禦史,馬上就要到平陽郡了。”
酈道元沒有大張旗鼓的前往平陽,而是帶著隨從,一路喬裝打扮。
如今朝廷對於河東等地的情況完全不了解,隻能依靠當地的官僚係統。
他們怎麽說,朝廷也就隻能怎麽信!
可能寫《水經注》的人,又怎麽會是一個隻會待在衙門裏聽奏報的官僚呢?
千山萬水,他都走過來了。
酈道元從洛陽啟程,一路前往河東,隻見各地的景象,可不如當地的官員說的那樣。
盜匪猖獗,胡人肆虐,可謂民不聊生。
“走,我倒是要看看,這個李爽是不是真如元雍所說的那麽大奸大惡!”
“諾!”
一行人啟程,快要到平陽郡的界碑時,官道兩旁忽然衝出了一股劫匪。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酈道元笑了。
“老夫若是不給,你待如何?”
“不給?”
一名匪寇冷笑一聲,作勢便揮刀要砍酈道元。
可他抬著手,卻始終揮舞不下去。
酈道元五十多了,可身軀強健,蒲扇般的大手扣住了盜匪的手腕,便像是捏小雞一般,一下子就把他手中的刀奪過來了。
“你…你這老家夥!”
酈道元打量手中這把刀,道:
“這河東的匪寇看來也不怎麽樣,用的刀都是次品。”
說完,酈道元就將手中的這把刀折成了兩段,扔在了地上。
“兄弟們,硬茬子!”
酈道元本以為這幫匪寇吃了虧,便會退卻,可沒有想到,這幫匪寇中有人拿出了一個號角,吹響之後,更多的匪寇從四周湧了出來。看樣子,足有上千。
“禦史,這幫匪寇人多勢眾,我們快走吧!”
酈道元也不是個莽夫,見此情況,也不強留,騎上馬,便向前而奔,衝破了匪寇設下的路障。
酈道元雖然得脫,可心中卻是惱怒至極。
“其他地方雖亂,盜寇也不敢如此猖獗。平陽郡外就有這麽多的盜匪,李爽是如何治理地方的?“
酈道元騎馬奔馳,過了平陽郡的界碑後,他的侍從忽然道:
“禦史,這幫匪寇不追了!”
酈道元勒馬,隻見身後湧出來成百上千的匪寇,紛紛止步於平陽郡的界碑之前,一動也不動。
那道界碑仿佛有什麽力量一樣,讓這些狡詐的亡命之徒,不敢跨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