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兵源誕生地
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 作者:呂不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半個月裏,呂屠除了在這裏監工外,也騎著馬在附近轉悠巡邏,繪製出了方圓50裏的地形圖。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工事已經完全修築完畢,包括在1裏外用來守夜的茅屋。
做完了這些活,呂屠命令聶雲和孫家兄弟長期駐守在這裏。
兩村的百姓們,從來沒做過這麽爽的差事,不光每天的工錢用糧食兌現,而且品質不錯裏麵還沒沙子。
現在眼看著工事修完,村民們的心裏不禁有些擔憂。
“老李啊你幹活那麽賣力幹啥?不如磨會洋工多幹幾天,你說這裏做完之後,夥長還會給咱們發工錢嗎?”
“你長得醜想得倒挺美的,咱們不幹活,夥長憑啥給咱發工錢?”
“我就是這個意思,我家還有倆小子,正是胃口好飯量大的時候,你說這每天沒有糧食迴家,怎麽夠吃的,哎。”
“別擔心那麽多了,餓肚子總比被烏丸人殺了強,你沒聽說咱們這些糧食,都是夥長自掏腰包買來的嗎?”
“我還以為是上麵發的呢!理是這麽個理。”
兩人的對話幾乎是整個村民建築隊的縮影,呂屠當然知道大家是怎麽想的,不過他並不打算讓這些家夥閑下來。
通過這半個月以來的接觸,呂屠算是了解到武川這地方的複雜性了,說起來民風彪悍,實際上就是因為這裏物資匱乏,土地貧瘠,糧食不足夠養活那麽多人。
偏偏又是連年征戰,加上邊軍貪腐之氣盛行,層層下來魚肉百姓,這裏的人也就越發沒有道德約束。
畢竟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誰跟你講道德啊?
但呂屠也發現了武川百姓的優點,那就是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骨子裏就有一種極為堅韌的品格,隻要糧食給夠,吃苦耐勞方麵真沒的說。
尤其是武川的男人們,這樣的漢子不好好訓練一下,那才是真的暴殄天物。
中午時分,劉陽帶著人推車過來送午飯,趁著大家吃飯的時間,呂屠拍了拍手,高聲道:“大家先吃著,我簡單講兩句。”
眾人聞言紛紛放下手裏的窩頭,好奇地望著呂屠。
“今天咱們的工事就要修完了,以後這裏隻會留下5個常駐的兵丁。”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不由得一聲輕歎,好日子果然快要沒了,以後還得去想其他飯轍,可現在這大雪封山,哪裏有在這幹活來得強?
不光每天有一斤小米拿,還管兩頓飯,雖說都是窩頭,可窩頭卻不限量,任由大家敞開肚子吃,這對於餓習慣了的村民們來說,完全就是神仙日子,而且呂屠還從不克扣工人的酬勞,隻要不是故意偷懶,都會兌現。
呂屠將眾人的表情看在眼裏,笑道:“這個工事修築完之後,大家也不要走,繼續留在這裏幹活,工錢我照付!”
村民們顧不得往嘴裏塞窩頭了,紛紛跳了起來歡欣鼓舞。
“夥長大人對我們太好啦,你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隻要跟著夥長大人,讓我幹什麽我都願意,別說隻是挖工事了,就是讓我上陣殺烏丸人我都幹!”
隻有身旁的劉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呂屠繼續說道:“大家待會分出一半的人去西邊的樹林裏伐木,另一半的人則拿鎬子去修路!”
“修路?”伐木他們當然沒意見,木材作為日常最常用的材料,那肯定是多多益善,可修路他們還是頭一迴聽說。
要知道現在武川的官道,那也是一百多年前大虞的開國皇帝讓人修建的,這百餘年來從來沒聽說過要修路的事。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路哪用得著修啊,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呂屠看出他們的疑惑,但是懶得跟他們解釋,高聲道:“按照咱們推車的寬度,挖出四條平整的車軸!要保證奎山村和鬆山村之間,能夠讓推車平穩且快速地通過!明白嗎?”
在場人當中有個別聰明人,立即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妙啊,什長的主意真妙啊!這樣一來,兩村之間運輸東西就方便很多了。”
旁邊人像看傻子似的看他:“能過車有什麽妙的?又不是能長糧食出來。”
呂屠吩咐完之後,這才走到一旁,把劉陽叫了過來:“你剛想跟我說什麽?”
劉陽支支吾吾猶豫了半天,這才鼓足勇氣開口:“呂大哥,咱們倉庫裏的糧食已經不多了,嫂夫人已經給了我100銀子去買糧食了,現在的糧食最多還能吃三天。”
呂屠大手一揮:“不用擔心銀子的事情,很快就會有人給我們送銀子來了。”
“誰啊?”劉陽茫然問道。
順著呂屠的目光,他看向了挖掘出來的工事,雖說他也認可呂屠的想法,可武川修建的土長城都沒能擋住烏丸人,這個戰壕就是個加強版的陷阱,殺也殺不了幾個烏丸人,可這話他隻敢在心裏想想,並不敢說出來。
呂屠的話不是空穴來風,他估摸盤算了下日子,從冬至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正所謂三九四九凍死老狗。
武川百姓都沒什麽糧食吃,而烏丸人苦居漠北荒蕪之地,應該早就沒有多少口糧了,這段時間他偶爾也去武川城裏的茶館打聽消息。
得知其他村子都或多或少遭到過烏丸的侵擾,都被邊軍以人數優勢擊退。
可偏偏奎山村和鬆山村沒有烏丸人來,想必是之前呂屠連續殺退兩波烏丸人,讓他們有些忌憚了。
但是以烏丸人有仇必報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恐怕此時兩村早就被烏丸人記恨上了。
眼下越是風平浪靜,就越是需要百般注意,烏丸人下一次行動,人數可能會很多。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呂屠指揮著村民們,用石頭做了個簡易的夯土裝置,將地麵夯實平整,又修建了單雙杠、靶場等等訓練器材,完全是按照現代化的設施規格。
而多出來的木頭,則是用來搭建了七八間新木屋,用來給守衛兄弟們住。
村民們看著這些花裏胡哨,造型古怪的家夥事一陣眼暈,壓根就不知道呂屠讓他們修出來幹什麽的。
呂屠看出了他們的疑慮,叫來了眾人道:“你們當中有人想參軍嗎?”
村民們紛紛說道:“邊軍不參,但如果是在夥長大人麾下,我等願意!”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工事已經完全修築完畢,包括在1裏外用來守夜的茅屋。
做完了這些活,呂屠命令聶雲和孫家兄弟長期駐守在這裏。
兩村的百姓們,從來沒做過這麽爽的差事,不光每天的工錢用糧食兌現,而且品質不錯裏麵還沒沙子。
現在眼看著工事修完,村民們的心裏不禁有些擔憂。
“老李啊你幹活那麽賣力幹啥?不如磨會洋工多幹幾天,你說這裏做完之後,夥長還會給咱們發工錢嗎?”
“你長得醜想得倒挺美的,咱們不幹活,夥長憑啥給咱發工錢?”
“我就是這個意思,我家還有倆小子,正是胃口好飯量大的時候,你說這每天沒有糧食迴家,怎麽夠吃的,哎。”
“別擔心那麽多了,餓肚子總比被烏丸人殺了強,你沒聽說咱們這些糧食,都是夥長自掏腰包買來的嗎?”
“我還以為是上麵發的呢!理是這麽個理。”
兩人的對話幾乎是整個村民建築隊的縮影,呂屠當然知道大家是怎麽想的,不過他並不打算讓這些家夥閑下來。
通過這半個月以來的接觸,呂屠算是了解到武川這地方的複雜性了,說起來民風彪悍,實際上就是因為這裏物資匱乏,土地貧瘠,糧食不足夠養活那麽多人。
偏偏又是連年征戰,加上邊軍貪腐之氣盛行,層層下來魚肉百姓,這裏的人也就越發沒有道德約束。
畢竟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誰跟你講道德啊?
但呂屠也發現了武川百姓的優點,那就是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骨子裏就有一種極為堅韌的品格,隻要糧食給夠,吃苦耐勞方麵真沒的說。
尤其是武川的男人們,這樣的漢子不好好訓練一下,那才是真的暴殄天物。
中午時分,劉陽帶著人推車過來送午飯,趁著大家吃飯的時間,呂屠拍了拍手,高聲道:“大家先吃著,我簡單講兩句。”
眾人聞言紛紛放下手裏的窩頭,好奇地望著呂屠。
“今天咱們的工事就要修完了,以後這裏隻會留下5個常駐的兵丁。”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不由得一聲輕歎,好日子果然快要沒了,以後還得去想其他飯轍,可現在這大雪封山,哪裏有在這幹活來得強?
不光每天有一斤小米拿,還管兩頓飯,雖說都是窩頭,可窩頭卻不限量,任由大家敞開肚子吃,這對於餓習慣了的村民們來說,完全就是神仙日子,而且呂屠還從不克扣工人的酬勞,隻要不是故意偷懶,都會兌現。
呂屠將眾人的表情看在眼裏,笑道:“這個工事修築完之後,大家也不要走,繼續留在這裏幹活,工錢我照付!”
村民們顧不得往嘴裏塞窩頭了,紛紛跳了起來歡欣鼓舞。
“夥長大人對我們太好啦,你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隻要跟著夥長大人,讓我幹什麽我都願意,別說隻是挖工事了,就是讓我上陣殺烏丸人我都幹!”
隻有身旁的劉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呂屠繼續說道:“大家待會分出一半的人去西邊的樹林裏伐木,另一半的人則拿鎬子去修路!”
“修路?”伐木他們當然沒意見,木材作為日常最常用的材料,那肯定是多多益善,可修路他們還是頭一迴聽說。
要知道現在武川的官道,那也是一百多年前大虞的開國皇帝讓人修建的,這百餘年來從來沒聽說過要修路的事。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路哪用得著修啊,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呂屠看出他們的疑惑,但是懶得跟他們解釋,高聲道:“按照咱們推車的寬度,挖出四條平整的車軸!要保證奎山村和鬆山村之間,能夠讓推車平穩且快速地通過!明白嗎?”
在場人當中有個別聰明人,立即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妙啊,什長的主意真妙啊!這樣一來,兩村之間運輸東西就方便很多了。”
旁邊人像看傻子似的看他:“能過車有什麽妙的?又不是能長糧食出來。”
呂屠吩咐完之後,這才走到一旁,把劉陽叫了過來:“你剛想跟我說什麽?”
劉陽支支吾吾猶豫了半天,這才鼓足勇氣開口:“呂大哥,咱們倉庫裏的糧食已經不多了,嫂夫人已經給了我100銀子去買糧食了,現在的糧食最多還能吃三天。”
呂屠大手一揮:“不用擔心銀子的事情,很快就會有人給我們送銀子來了。”
“誰啊?”劉陽茫然問道。
順著呂屠的目光,他看向了挖掘出來的工事,雖說他也認可呂屠的想法,可武川修建的土長城都沒能擋住烏丸人,這個戰壕就是個加強版的陷阱,殺也殺不了幾個烏丸人,可這話他隻敢在心裏想想,並不敢說出來。
呂屠的話不是空穴來風,他估摸盤算了下日子,從冬至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正所謂三九四九凍死老狗。
武川百姓都沒什麽糧食吃,而烏丸人苦居漠北荒蕪之地,應該早就沒有多少口糧了,這段時間他偶爾也去武川城裏的茶館打聽消息。
得知其他村子都或多或少遭到過烏丸的侵擾,都被邊軍以人數優勢擊退。
可偏偏奎山村和鬆山村沒有烏丸人來,想必是之前呂屠連續殺退兩波烏丸人,讓他們有些忌憚了。
但是以烏丸人有仇必報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恐怕此時兩村早就被烏丸人記恨上了。
眼下越是風平浪靜,就越是需要百般注意,烏丸人下一次行動,人數可能會很多。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呂屠指揮著村民們,用石頭做了個簡易的夯土裝置,將地麵夯實平整,又修建了單雙杠、靶場等等訓練器材,完全是按照現代化的設施規格。
而多出來的木頭,則是用來搭建了七八間新木屋,用來給守衛兄弟們住。
村民們看著這些花裏胡哨,造型古怪的家夥事一陣眼暈,壓根就不知道呂屠讓他們修出來幹什麽的。
呂屠看出了他們的疑慮,叫來了眾人道:“你們當中有人想參軍嗎?”
村民們紛紛說道:“邊軍不參,但如果是在夥長大人麾下,我等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