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宗死了!”
“楊承宗死了!”
這樣的唿喊聲,又在戰場上傳開。
楊承宗氣得破口大罵道:“誰說老子死了?
老子這不活得好好的?
趕緊喊,老子沒死!”
他不敢露頭,隻由身邊的護衛高喊辯駁:“將軍沒死,將軍沒死!”
隻可惜,空曠的戰場之上,用喉嚨喊,畢竟傳播距離有限。
軍士們的進退,主要還是看大旗。
亂戰起來,軍士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觀看主帥大旗在哪兒,從而判定自己的方位。
大旗輕易不會倒下,除非主將戰死。
奔雷營的軍士看到自己主帥的戰旗已倒,頓時軍心大亂。
說他們主帥戰死,也大有人相信。
奔雷營的叛軍也跟在後麵,紛紛開始敗逃。
這下兵敗如山倒,叛軍潮水一般向後退去。
若按常理,戰英應該率軍乘勝追擊,但前鋒營也已經損失慘重,想要追擊也難。
正巧這時響起了撤兵的信號。
戰英於是帶領僅剩的手下,撤迴到林鎮北麵前。
“王爺,末將無能,無法殲滅叛軍,眼睜睜看著他們逃走。”
戰英愧疚地說道。
林鎮北掃視眾人一樣,五千前鋒營,已經僅剩千餘人,還幾乎人人帶傷。
尤其戰英,身上跟血葫蘆一樣,已經有數處負傷。
殷紅的鮮血,把戰袍都染透了。
“不必自責,”林鎮北欣慰道,“你前鋒營以一營之力,抗衡兩大營叛軍,還成功將其擊退,已然非常難得。
此戰你當局首功。”
戰英道:“末將不敢貪功,此戰之所以能夠取勝,完全得益於世子贈送末將這張硬弓。
若無這張弓,末將以及前鋒營,恐怕早已喋血疆場了。”
“為何這麽說?”
林鎮北感到滿頭霧水。
戰英解釋道:“世子製作這張弓,射程遠勝於普通硬弓,直可達到二百餘步。
胡海闊不知這張弓厲害,輕敵大意,竟讓末將衝殺至二百步距離。
末將一箭將他射下馬來。
楊承宗也是一樣。
末將雖然沒能取他性命,卻讓他不敢露頭。
然後趁機射斷他大旗,令他軍心大亂,末將險勝。”
“把弓拿來我看,”林鎮北詫異地接過弓弦,輕輕拉了一下,竟然沒拉開,又增加了幾分力氣,這才將弓拉滿。
連拉三次,他才點點頭道:“好弓,又硬又彈,難怪射程如此之遠。
我兒總有一些奇思妙想,令人不得不服氣。
雖說有這張弓助力,但你的功勞不可磨滅。
固然未能全殲敵軍,但那不是你的錯,都怪本王軍兵配備失誤。
若你前鋒營也配備一萬人,今天或許便能取得全勝了。”
戰英道:“王爺不是已經又給末將增加了一千人?”
林鎮北擺了擺手道:“那一千都是新兵,這才訓練沒幾個月,又有什麽用?
不提也罷。”
戰英道:“若普通新兵,訓練幾個月,的確難成大器。
但那一千人,末將讓他們訓練世子贈送的另一件武器,或許能起到奇兵作用。”
林鎮北搖搖頭道:“什麽武器,能在一個月內訓練出精兵?
不提那些,先去行宮內養傷吧。
叛軍隻是退去,並沒有全殲,說不定還會卷土重來。
到時隻能借助宮牆守衛了。”
“遵命!”
戰英帶領剩餘的軍士,全都撤入行宮之內,然後緊閉宮門。
這座行宮並不大,本來是為了給曆代燕王打獵歇腳用的。
此時卻成了大家最後的依仗。
陳青芸帶領一眾人給將士們包紮傷口。
林舒衝著戰英挑起大拇指道:“阿英哥,你太勇猛了,剛才我在宮牆上觀戰,你的戰績,堪比常山趙子龍。”
“趙子龍是誰?常山又是哪裏?”
戰英滿頭霧水。
林舒隨口道:“我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
傳說有位常山名叫趙子龍的將軍,在萬馬軍中殺個七進七出,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戰英苦笑道:“我可沒那本事。
如果不是你送我的這張弓,我恐怕早就死於非命了。”
林舒擺了擺手道:“弓的事不值一提,最主要的還是你勇猛。
不知道我給你的火器,訓練得怎麽樣了?”
戰英道:“我把那些兵器都交給新兵訓練。
隻不過時間太短,使用恐怕還不純熟。”
“沒辦法,情況危急,到最後不純熟也隻能硬頂上。”
林舒無奈地道。
……
話說楊承宗跟隨一眾潰兵,敗退出去數十裏,這才穩住陣腳。
他親自出現在眾軍兵麵前,氣急敗壞地道:“誰說本將死了?
你們睜大狗眼看看,本將難道是鬼不成?”
眾校尉們麵麵相覷,全都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
有人小聲道:“當時我們迴頭一看,將軍大旗倒了。
戰場上又有將軍戰死的傳言,所以信以為真。
我們本來應該知道,將軍福大命大,武藝高強,怎麽能輕易死呢?”
楊承宗哼了一聲,怒斥道:“大好的局勢,功虧一簣,現在再說這些有什麽用?
人馬數倍於敵,卻敗得如此淒慘,迴去怎麽跟二王子交代?”
將士們不敢搭話。
有人岔開話題道:“胡海闊將軍是真的死了,我親口問過赤羽營的軍士。
他們先開始逃,咱們才開始逃的。”
楊承宗皺眉道:“赤羽營也算得上兵強馬壯,老胡他怎麽能輕易戰死?”
剛才那人答道:“小人問過赤羽營的人,他們都說,戰英將軍手上有一把硬弓,能在幾百步外殺敵於無形。
胡將軍就是因為輕敵,這才不小心中箭身亡。”
“我想起來了,”楊承宗道,“戰英差點也用那張弓,取了我的性命。
幸虧有人替我擋了一箭。
他見我身邊護衛圍上來,所以才開始射旗杆。
想來當時距離,也足足有兩百多步。
我兩大營精心準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沒想到竟然敗在一張弓上。”
楊承宗一拍大腿,懊惱無不。
這個時候,突然有侍從趕過來稟報道:“胡海闊將軍邀請將軍前去議事。”
“老胡還沒死?”楊承宗不由眼睛一亮。
那侍從道:“雖然三支箭都射中身軀,但胡將軍福大命大,沒有射中要害,勉強保了一命。”
“楊承宗死了!”
這樣的唿喊聲,又在戰場上傳開。
楊承宗氣得破口大罵道:“誰說老子死了?
老子這不活得好好的?
趕緊喊,老子沒死!”
他不敢露頭,隻由身邊的護衛高喊辯駁:“將軍沒死,將軍沒死!”
隻可惜,空曠的戰場之上,用喉嚨喊,畢竟傳播距離有限。
軍士們的進退,主要還是看大旗。
亂戰起來,軍士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觀看主帥大旗在哪兒,從而判定自己的方位。
大旗輕易不會倒下,除非主將戰死。
奔雷營的軍士看到自己主帥的戰旗已倒,頓時軍心大亂。
說他們主帥戰死,也大有人相信。
奔雷營的叛軍也跟在後麵,紛紛開始敗逃。
這下兵敗如山倒,叛軍潮水一般向後退去。
若按常理,戰英應該率軍乘勝追擊,但前鋒營也已經損失慘重,想要追擊也難。
正巧這時響起了撤兵的信號。
戰英於是帶領僅剩的手下,撤迴到林鎮北麵前。
“王爺,末將無能,無法殲滅叛軍,眼睜睜看著他們逃走。”
戰英愧疚地說道。
林鎮北掃視眾人一樣,五千前鋒營,已經僅剩千餘人,還幾乎人人帶傷。
尤其戰英,身上跟血葫蘆一樣,已經有數處負傷。
殷紅的鮮血,把戰袍都染透了。
“不必自責,”林鎮北欣慰道,“你前鋒營以一營之力,抗衡兩大營叛軍,還成功將其擊退,已然非常難得。
此戰你當局首功。”
戰英道:“末將不敢貪功,此戰之所以能夠取勝,完全得益於世子贈送末將這張硬弓。
若無這張弓,末將以及前鋒營,恐怕早已喋血疆場了。”
“為何這麽說?”
林鎮北感到滿頭霧水。
戰英解釋道:“世子製作這張弓,射程遠勝於普通硬弓,直可達到二百餘步。
胡海闊不知這張弓厲害,輕敵大意,竟讓末將衝殺至二百步距離。
末將一箭將他射下馬來。
楊承宗也是一樣。
末將雖然沒能取他性命,卻讓他不敢露頭。
然後趁機射斷他大旗,令他軍心大亂,末將險勝。”
“把弓拿來我看,”林鎮北詫異地接過弓弦,輕輕拉了一下,竟然沒拉開,又增加了幾分力氣,這才將弓拉滿。
連拉三次,他才點點頭道:“好弓,又硬又彈,難怪射程如此之遠。
我兒總有一些奇思妙想,令人不得不服氣。
雖說有這張弓助力,但你的功勞不可磨滅。
固然未能全殲敵軍,但那不是你的錯,都怪本王軍兵配備失誤。
若你前鋒營也配備一萬人,今天或許便能取得全勝了。”
戰英道:“王爺不是已經又給末將增加了一千人?”
林鎮北擺了擺手道:“那一千都是新兵,這才訓練沒幾個月,又有什麽用?
不提也罷。”
戰英道:“若普通新兵,訓練幾個月,的確難成大器。
但那一千人,末將讓他們訓練世子贈送的另一件武器,或許能起到奇兵作用。”
林鎮北搖搖頭道:“什麽武器,能在一個月內訓練出精兵?
不提那些,先去行宮內養傷吧。
叛軍隻是退去,並沒有全殲,說不定還會卷土重來。
到時隻能借助宮牆守衛了。”
“遵命!”
戰英帶領剩餘的軍士,全都撤入行宮之內,然後緊閉宮門。
這座行宮並不大,本來是為了給曆代燕王打獵歇腳用的。
此時卻成了大家最後的依仗。
陳青芸帶領一眾人給將士們包紮傷口。
林舒衝著戰英挑起大拇指道:“阿英哥,你太勇猛了,剛才我在宮牆上觀戰,你的戰績,堪比常山趙子龍。”
“趙子龍是誰?常山又是哪裏?”
戰英滿頭霧水。
林舒隨口道:“我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
傳說有位常山名叫趙子龍的將軍,在萬馬軍中殺個七進七出,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戰英苦笑道:“我可沒那本事。
如果不是你送我的這張弓,我恐怕早就死於非命了。”
林舒擺了擺手道:“弓的事不值一提,最主要的還是你勇猛。
不知道我給你的火器,訓練得怎麽樣了?”
戰英道:“我把那些兵器都交給新兵訓練。
隻不過時間太短,使用恐怕還不純熟。”
“沒辦法,情況危急,到最後不純熟也隻能硬頂上。”
林舒無奈地道。
……
話說楊承宗跟隨一眾潰兵,敗退出去數十裏,這才穩住陣腳。
他親自出現在眾軍兵麵前,氣急敗壞地道:“誰說本將死了?
你們睜大狗眼看看,本將難道是鬼不成?”
眾校尉們麵麵相覷,全都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
有人小聲道:“當時我們迴頭一看,將軍大旗倒了。
戰場上又有將軍戰死的傳言,所以信以為真。
我們本來應該知道,將軍福大命大,武藝高強,怎麽能輕易死呢?”
楊承宗哼了一聲,怒斥道:“大好的局勢,功虧一簣,現在再說這些有什麽用?
人馬數倍於敵,卻敗得如此淒慘,迴去怎麽跟二王子交代?”
將士們不敢搭話。
有人岔開話題道:“胡海闊將軍是真的死了,我親口問過赤羽營的軍士。
他們先開始逃,咱們才開始逃的。”
楊承宗皺眉道:“赤羽營也算得上兵強馬壯,老胡他怎麽能輕易戰死?”
剛才那人答道:“小人問過赤羽營的人,他們都說,戰英將軍手上有一把硬弓,能在幾百步外殺敵於無形。
胡將軍就是因為輕敵,這才不小心中箭身亡。”
“我想起來了,”楊承宗道,“戰英差點也用那張弓,取了我的性命。
幸虧有人替我擋了一箭。
他見我身邊護衛圍上來,所以才開始射旗杆。
想來當時距離,也足足有兩百多步。
我兩大營精心準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沒想到竟然敗在一張弓上。”
楊承宗一拍大腿,懊惱無不。
這個時候,突然有侍從趕過來稟報道:“胡海闊將軍邀請將軍前去議事。”
“老胡還沒死?”楊承宗不由眼睛一亮。
那侍從道:“雖然三支箭都射中身軀,但胡將軍福大命大,沒有射中要害,勉強保了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