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珊瑚的銷路
開局賣侄女?極品小姑靠係統暴富 作者:豌豆兒姑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望看著木匣中的那株白色珊瑚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張家海貨鋪在縣城雖說算是個老店,但一直以來也隻是收些魚獲,最珍貴的也隻是些海參等物。
像珊瑚、珍珠這些珍品不是張家海貨鋪不收,而是附近村落極少有人會下海采珠,更不要說深海中的珊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海貨鋪做的更多是縣城中的生意,府城中的顧客屈指可數。
“小姑姑,您這株珊瑚真要賣給我們鋪子?其實您自己拿到府城去賣,銀兩隻會得的更多。”
白洛溪白了張望一眼,“你這個小子心眼忒多,甭在這試探我,就當用這株珊瑚給你探探路,去府城多張羅點生意迴來。”
張望有些臉紅,他也是怕白家以後反悔,會對他、對大丫產生怨懟,這才提了一嘴。
“多謝小姑姑,我一定給您賣個好價錢。”
“行,東西交給你了,賣多賣少無所謂,隻是別讓你自己白跑一趟。”
白洛溪不是個墨跡的人,說好了事情也就走了,今天族學裏有小考,她還惦記著買些好菜迴去犒勞水生一番。
張望收好珊瑚,這一天在鋪子裏總是頻頻走神,索性提前迴了家。
抱著珊瑚剛剛進門,恰好和他爹碰了個對臉,兩父子都稀奇怎麽今天對方這麽早迴了家。
“你懷裏抱著啥東西?”
張川這麽一問,張望也迴了神,神秘兮兮的拉著他爹去了前廳。
“爹,今天白家小姑姑給我送了一株白珊瑚,讓我拿到府城去賣。”
聞言,剛坐在凳子上的張川一下子彈了起來。
“珊瑚?什麽樣的珊瑚?你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遞枕頭,最近張川正愁要擴大自家的海貨鋪,可卻沒有能支撐門麵的顧客。
打開木匣,映入眼簾是高六寸的白色珊瑚,說它是白色可能不太貼切,乳白色更符合這株珊瑚的顏色。
張川沒敢輕易去觸摸,隻是捧著木匣看了又看,心裏既高興又惋惜。
“阿爹可是覺得這株珊瑚價值不大?”
張川搖了搖頭,因為有心教子他說的更是仔細。
“珊瑚乃是佛教七寶之一,自然是有價值的。
你也知紅珊瑚名貴,不少達官顯貴對其更是趨之若鶩,卻不知白珊瑚也不逞多讓,潔白無瑕的白珊瑚更是價值幾千兩白銀。
這株珊瑚雖顏色上次之,但油潤光澤卻屬上層,若尋個巧匠雕刻一座佛像定會受人爭搶。”
張望這才明白他爹在可惜什麽,畢竟幾千兩和幾百兩可是十倍之差。
“那依阿爹您的意思,咱們要不要找個匠人雕刻出佛像再拿到府城去賣。”
“自然不行,一是咱們找不到有名望的巧匠,二是富貴人家供佛都有自己的規矩,親自尋人雕刻的佛像才顯心誠。”
又看了一會兒珊瑚,張川這才把木匣合上。
“明日我和你跑一趟府城去見見蘇掌櫃,若他能作為中人讓咱們見到東家老夫人,那咱們得的實惠可不止是一株珊瑚的銀錢。”
張望收好珊瑚,自是連聲應是,他雖已獨立掌管海貨鋪,但府城中的人脈熟悉的可沒幾個,要想成事還得靠他爹。
正在這時,大丫過來喊父子倆用飯,張望不等他爹應聲,自己先跑了出去,一天沒見他都想媳婦兒了。
張川跟在後頭笑的慈和,兒子、兒媳感情好他自是樂得其成,不僅家宅安寧也能讓張家生意更上一層樓。
這麽想著,對王氏的怨氣也消了些,雖說王氏人糊塗了些,但在兒子這樁親事上起碼沒糊塗。
晚間,王氏見當家的難得有了笑模樣,心裏也安穩了些。
自從王月華母女惹了那攤子事後,張川就沒給過她好臉子。
幸好自家男人給她留了臉麵,沒在兒子、兒媳麵前表現出來,不然她以後在家裏哪裏還有處事的餘地。
正想著,就聽男人說道:“明天我和老大去趟府城辦事,碼頭那邊就讓老三過去看著。”
“老三能行嗎?”
“有啥不行的,老大、老二不都是十三、四就開始在鋪子裏幫忙,正好讓他收收玩心。”
王氏不敢反駁隻得應了下來,但心裏卻打算明天自己跟過去照應小兒子些,別真出了紕漏,迴來挨他老子揍。
“明天你帶著老大媳婦去牙行挑兩個人迴來,以後家裏的事情就別讓老大媳婦沾手了。”
王氏看了看自家男人,忍了又忍還是道:“我在家裏操持了十幾年也沒見你這麽心疼過。”
“胡咧咧啥?”
張川看了看媳婦兒那雙布滿繭的手,到底緩和了些口氣。
“家裏好過之後,我不也是找了兩個仆婦過來幫忙。
更何況今天親家小姑給鋪子送了一株珊瑚,你以為人家為啥放棄府城的大鋪子卻選了咱們小海貨鋪,還不是看在老大媳婦的麵子上。
咱家生意你不是不了解,若按以往來說,再怎麽幹也就這樣了,如今既然有了契機,就要好好把握住。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若能把海貨鋪子開去府城,老二、老三的日子也就不用愁了。”
王氏不是不懂道理的人,自然也知道男人為了這個家百般籌謀。
“你和老大忙你們的事,家裏就不用惦記了。”
至於小兒子那裏,她隻能說自求多福吧。
天色才蒙蒙亮,張家父子就出了家門,因為二人走陸路,又去車馬行租了輛驢車。
陸路雖沒有水路快,但無論是住宿還是吃食上都要比在船上舒服的多。
在第二天下午兩人便到了府城,張川沒有急著去找湘福樓的蘇掌櫃,而是在府城各大海貨鋪子和珠寶行轉了一下午。
心裏有了數,另一天清晨才帶著張望去了湘福樓。
湘福樓在府城不算是最頂端的酒樓,但在張川還是個打漁小子的時候,這座酒樓就在府城主街經營著。
這麽多年過去,主街起起落落的商家不在少數,可湘福樓卻一直穩妥經營著,其中自然少不了東家老太太的權勢。
據張川得知,這位老夫人的侄子在京城為官,品級似乎不低。
他以前和蘇掌櫃有過兩次生意往來,但更多的交際卻是沒有的,也不知今天能不能有幸見到那位老夫人。
張家海貨鋪在縣城雖說算是個老店,但一直以來也隻是收些魚獲,最珍貴的也隻是些海參等物。
像珊瑚、珍珠這些珍品不是張家海貨鋪不收,而是附近村落極少有人會下海采珠,更不要說深海中的珊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海貨鋪做的更多是縣城中的生意,府城中的顧客屈指可數。
“小姑姑,您這株珊瑚真要賣給我們鋪子?其實您自己拿到府城去賣,銀兩隻會得的更多。”
白洛溪白了張望一眼,“你這個小子心眼忒多,甭在這試探我,就當用這株珊瑚給你探探路,去府城多張羅點生意迴來。”
張望有些臉紅,他也是怕白家以後反悔,會對他、對大丫產生怨懟,這才提了一嘴。
“多謝小姑姑,我一定給您賣個好價錢。”
“行,東西交給你了,賣多賣少無所謂,隻是別讓你自己白跑一趟。”
白洛溪不是個墨跡的人,說好了事情也就走了,今天族學裏有小考,她還惦記著買些好菜迴去犒勞水生一番。
張望收好珊瑚,這一天在鋪子裏總是頻頻走神,索性提前迴了家。
抱著珊瑚剛剛進門,恰好和他爹碰了個對臉,兩父子都稀奇怎麽今天對方這麽早迴了家。
“你懷裏抱著啥東西?”
張川這麽一問,張望也迴了神,神秘兮兮的拉著他爹去了前廳。
“爹,今天白家小姑姑給我送了一株白珊瑚,讓我拿到府城去賣。”
聞言,剛坐在凳子上的張川一下子彈了起來。
“珊瑚?什麽樣的珊瑚?你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遞枕頭,最近張川正愁要擴大自家的海貨鋪,可卻沒有能支撐門麵的顧客。
打開木匣,映入眼簾是高六寸的白色珊瑚,說它是白色可能不太貼切,乳白色更符合這株珊瑚的顏色。
張川沒敢輕易去觸摸,隻是捧著木匣看了又看,心裏既高興又惋惜。
“阿爹可是覺得這株珊瑚價值不大?”
張川搖了搖頭,因為有心教子他說的更是仔細。
“珊瑚乃是佛教七寶之一,自然是有價值的。
你也知紅珊瑚名貴,不少達官顯貴對其更是趨之若鶩,卻不知白珊瑚也不逞多讓,潔白無瑕的白珊瑚更是價值幾千兩白銀。
這株珊瑚雖顏色上次之,但油潤光澤卻屬上層,若尋個巧匠雕刻一座佛像定會受人爭搶。”
張望這才明白他爹在可惜什麽,畢竟幾千兩和幾百兩可是十倍之差。
“那依阿爹您的意思,咱們要不要找個匠人雕刻出佛像再拿到府城去賣。”
“自然不行,一是咱們找不到有名望的巧匠,二是富貴人家供佛都有自己的規矩,親自尋人雕刻的佛像才顯心誠。”
又看了一會兒珊瑚,張川這才把木匣合上。
“明日我和你跑一趟府城去見見蘇掌櫃,若他能作為中人讓咱們見到東家老夫人,那咱們得的實惠可不止是一株珊瑚的銀錢。”
張望收好珊瑚,自是連聲應是,他雖已獨立掌管海貨鋪,但府城中的人脈熟悉的可沒幾個,要想成事還得靠他爹。
正在這時,大丫過來喊父子倆用飯,張望不等他爹應聲,自己先跑了出去,一天沒見他都想媳婦兒了。
張川跟在後頭笑的慈和,兒子、兒媳感情好他自是樂得其成,不僅家宅安寧也能讓張家生意更上一層樓。
這麽想著,對王氏的怨氣也消了些,雖說王氏人糊塗了些,但在兒子這樁親事上起碼沒糊塗。
晚間,王氏見當家的難得有了笑模樣,心裏也安穩了些。
自從王月華母女惹了那攤子事後,張川就沒給過她好臉子。
幸好自家男人給她留了臉麵,沒在兒子、兒媳麵前表現出來,不然她以後在家裏哪裏還有處事的餘地。
正想著,就聽男人說道:“明天我和老大去趟府城辦事,碼頭那邊就讓老三過去看著。”
“老三能行嗎?”
“有啥不行的,老大、老二不都是十三、四就開始在鋪子裏幫忙,正好讓他收收玩心。”
王氏不敢反駁隻得應了下來,但心裏卻打算明天自己跟過去照應小兒子些,別真出了紕漏,迴來挨他老子揍。
“明天你帶著老大媳婦去牙行挑兩個人迴來,以後家裏的事情就別讓老大媳婦沾手了。”
王氏看了看自家男人,忍了又忍還是道:“我在家裏操持了十幾年也沒見你這麽心疼過。”
“胡咧咧啥?”
張川看了看媳婦兒那雙布滿繭的手,到底緩和了些口氣。
“家裏好過之後,我不也是找了兩個仆婦過來幫忙。
更何況今天親家小姑給鋪子送了一株珊瑚,你以為人家為啥放棄府城的大鋪子卻選了咱們小海貨鋪,還不是看在老大媳婦的麵子上。
咱家生意你不是不了解,若按以往來說,再怎麽幹也就這樣了,如今既然有了契機,就要好好把握住。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若能把海貨鋪子開去府城,老二、老三的日子也就不用愁了。”
王氏不是不懂道理的人,自然也知道男人為了這個家百般籌謀。
“你和老大忙你們的事,家裏就不用惦記了。”
至於小兒子那裏,她隻能說自求多福吧。
天色才蒙蒙亮,張家父子就出了家門,因為二人走陸路,又去車馬行租了輛驢車。
陸路雖沒有水路快,但無論是住宿還是吃食上都要比在船上舒服的多。
在第二天下午兩人便到了府城,張川沒有急著去找湘福樓的蘇掌櫃,而是在府城各大海貨鋪子和珠寶行轉了一下午。
心裏有了數,另一天清晨才帶著張望去了湘福樓。
湘福樓在府城不算是最頂端的酒樓,但在張川還是個打漁小子的時候,這座酒樓就在府城主街經營著。
這麽多年過去,主街起起落落的商家不在少數,可湘福樓卻一直穩妥經營著,其中自然少不了東家老太太的權勢。
據張川得知,這位老夫人的侄子在京城為官,品級似乎不低。
他以前和蘇掌櫃有過兩次生意往來,但更多的交際卻是沒有的,也不知今天能不能有幸見到那位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