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間巧對刁難,驚煞眾人
我在封建王朝逆襲重生 作者:會笑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對著銅鏡將最後一支累絲金簪插進發髻,鏡中陶軒正倚著雕花門框啃海棠酥。
他玄色箭袖沾著幾點朱砂,想來是晨起在書房推演沙盤時蹭的。
"琅琊王氏的溯月閣可養著六十四隻藍孔雀。"他忽然用沾著酥皮的手指戳我後頸,"夫人若被啄了裙擺,記得往西北角的青銅獬豸像後躲。"
我拍開他作亂的手,腰間玉禁步撞出清響:"世子不如擔心自己,聽說兵部劉尚書家的嫡女準備了十八首詠梅詩。"
陶軒突然俯身替我撫平披帛褶皺,戰甲磨出的薄繭擦過我手腕,"那正好讓她們見識侯府新研製的火雷箭。"他氣息掃過耳垂時,我嗅到鬆子糖殘存的甜膩——就像王大人在十裏亭咳出的那顆。
馬車碾過朱雀街的青石板,李嬤嬤突然按住我整理袖口的手。
老人布滿裂痕的拇指重重劃過我虎口,那裏有道月牙狀舊疤,是前世被蘇婉推進冰湖時劃傷的。
"老奴數過請柬上的浪花紋,比三日前少三道。"她渾濁的眼底映著街邊飄搖的燈籠,"但多出兩道新墨痕。"
馬車緩緩停下,車外傳來嘈雜的人聲,有貴女們嬌柔的笑語,有侍從們低聲的交談,還有馬蹄踏地的聲響。
車門打開,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飄進車內,那是溯月閣特有的味道。
我輕輕撩起車簾,映入眼簾的是溯月閣高大宏偉的朱紅大門,門上的銅釘在暮春的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
閣頂的琉璃瓦在餘暉的映照下淌著蜜色,散發著神秘而莊重的氣息。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彌漫著一股壓抑而又暗藏玄機的氛圍。
我深吸一口氣,緊張感在心底蔓延開來,帶著一絲警惕,緩緩邁出馬車。
蘇婉茜素紅襦裙上的孔雀翎暗紋讓我想起陶軒說的藍孔雀。
她捏著鎏金酒盞迎上來時,我袖中藏著的解毒丹突然發燙——這是重生後養成的習慣。
看著她那假意殷勤的笑容,我心中一陣厭惡,警惕的弦瞬間繃緊,暗暗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瑤妹妹這金絲八寶瓔珞圈好生別致。"她尾指丹蔻劃過我頸側,"倒讓我想起去年秋獵,你拿鹿血澆滅佛前長明燈的事。"
四周貴女們團扇後的私語聲突然凝滯,林澤把玩著青玉扳指從紫檀屏風後轉出,"蘇姐姐記岔了,當時穆小姐可是說要用鹿角雕地藏菩薩。"
我按住欲上前的春杏,指腹摩挲著袖袋裏溫潤的合歡鈴。
前世我就是在這裏摔了禦賜酒盞,被禦史台參了十二道折子。
想起前世的遭遇,心中湧起一股苦澀和不甘,我暗暗發誓,這一世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那盞長明燈確實該滅。"我笑著接過侍女奉上的雪頂含翠,"畢竟供的是前朝昏君靈位——諸位可知他陵寢裏埋著九百童男童女的頭蓋骨?"
林澤手中茶蓋"當啷"撞在杯沿,陶軒不知何時出現在迴廊下,正用龍雀刀削著支海棠。
零落的花瓣飄進他敞開的領口,與鎖骨處我今晨不慎畫歪的胭脂痣重疊。
"要說荒唐事,誰比得上我去年在醉仙樓拆了半條街?"他甩著刀柄上的東珠流蘇踱過來,"多虧夫人用嫁妝錢補了三十六戶商販的損失。"
蘇婉突然將酒盞往漢白玉欄杆上一磕,琥珀光映著她發間顫動的珍珠步搖:"聽聞妹妹近日協理軍務,不知可讀過《六韜》?"
我望著她裙裾下隱約的浪花紋繡鞋,突然記起前世她兄長正是在落鷹澗私運鐵礦。
袖中解毒丹的灼熱蔓延到指尖,我借著整理鬢發的動作擦去額角薄汗。
蘇婉這是想在眾人麵前讓我出醜,可她不知道我重生歸來,知曉她家族的秘密。
我略作思考,決定以一種巧妙又出其不意的方式迴應她。
"兵書倒是讀過幾卷。"我示意春杏展開隨身攜帶的輿圖,"不過真正教我排兵布陣的,是去年冬在慈幼局幫忙時,看流民孩子們用石子擺的八卦陣。"
陶軒突然往我掌心塞了顆溫熱的鬆子糖,他指尖殘留的火藥味衝淡了蘇婉身上飄來的龍涎香。
感受到陶軒的支持,心裏湧起一股暖意,也更加堅定了應對刁難的決心。
幾位年長命婦湊近細看輿圖上朱砂標注的屯田位置,她們髻間的點翠鳳釵在春風裏漾出漣漪。
林澤突然輕笑出聲:"說起慈幼局,上月我家族學剛收容了十二名..."
"作詩吧!"蘇婉突然拔高的聲音驚飛簷角白鴿,她染著鳳仙花汁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春日雅集豈能無詩?
少夫人既然通曉兵法,想來七步成詩也不在話下。"
陶軒削到一半的海棠枝"哢嚓"斷在青石磚縫裏,我望著他刀柄上晃動的東珠,突然想起今晨替他係護腕時,他說東珠映著血光最好看。
蘇婉又想出作詩這一招來刁難我,可我也不是毫無準備,前世的詩詞就是我最好的武器。
(接上文)
我舌尖抵著鬆子糖的碎屑,甜味混著陶軒指尖的火藥味在唇齒間漫開。
蘇婉繡鞋上的浪花紋隨著她逼近的腳步晃動,像極了前世冰湖裂開的紋路。
"既然要作詩——"我將糖塊抵在頰邊,藏書閣積灰的《樂府集》突然浮現在腦海。
前世被禁足時,我曾用金簪在窗欞上刻過整卷的邊塞詩,"不如以''春狩''為題?"
林澤的扳指突然停住轉動,陶軒的龍雀刀發出細微嗡鳴。
我望著迴廊外新抽的柳枝,想起上巳節那日流民孩子們用草莖編的兔子,聲音不自覺地放輕:"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春杏突然扯了扯我袖擺,這才驚覺自己竟背出了前世的《兵車行》。
蘇婉團扇上的流蘇穗子劇烈顫動:"少夫人這是剽竊哪位大家的詩作?"
"這是去年冬..."我瞥見陶軒刀柄上晃動的東珠,突然記起他曾在雪夜披著大氅闖進我書房,"是世子剿匪途中作的殘句,我不過續寫幾行。"
陶軒眉峰微挑,沾著海棠汁的指尖突然在我掌心畫圈:"夫人倒是記得比軍報還清楚。"他尾指勾住我腕間的合歡鈴,金屬涼意激得我頸後泛起細栗——這動作分明是昨夜我偷看他密信時,被他當場捉住的模樣。
被陶軒調侃,我的臉微微發燙,心中卻也滿是甜蜜,他總是在關鍵時刻幫我解圍。
幾位翰林院老學士的夫人提著裙擺擠到輿圖前,她們髻間的博山釵撞出清脆聲響:"老身記得聖上春狩時,世子爺三箭射穿了七片柳葉?"
"可不是麽!"陶軒突然扯開衣領,露出鎖骨處嫣紅的胭脂痣,"當時我家夫人站在擂鼓台上..."他故意拖長的尾音讓我耳尖發燙,那日分明是我被他騙去當箭靶,還說什麽"東珠配紅妝最襯血性"。
蘇婉的珍珠步搖突然"哢"地斷在青磚上,她茜色裙擺掃過林澤沾了茶漬的衣角。
我望著滾落的珍珠鑽進紫檀屏風底部,突然想起前世這屏風後藏著位彈琵琶的盲眼樂師——正是他後來在禦前指認我"毀壞聖物"。
想起前世的陷害,心中充滿了恨意,這一世我一定要讓那些陷害我的人付出代價。
"少夫人大才。"林澤突然撫掌而笑,腰間玉佩卻將案幾上的汝窯茶盞碰出裂痕,"不知可願為家母壽宴題幅賀聯?"
我袖中的解毒丹驟然發燙,前世林老夫人壽宴正是私鹽案爆發的引子。
林澤這是在試探我,私鹽案可是個大麻煩,我得小心應對,絕不能輕易上鉤。
陶軒的龍雀刀突然橫在茶盞裂痕處,刀背映出我們交疊的衣袖:"題聯可以,但要用我侯府特製的焰硝墨。"
迴廊外忽然傳來藍孔雀的啼鳴,暮色給琉璃瓦鍍上金邊。
幾位世家公子湊過來討教屯田策時,我注意到林澤的侍從正往蘇婉侍女手裏塞鎏金箋。
箋角的浪花紋比請柬上多出兩道,像極了冰湖裂紋延伸的方向。
看著那浪花紋,心中警鈴大作,他們肯定在謀劃著什麽陰謀,我得更加警惕才行。
"看入神了?"陶軒突然往我發間簪了朵海棠,花瓣上的露水順著簪柄流進後領,"狩獵場東邊的箭樓新刷了桐油,下次教你用三石弓。"
他指腹的薄繭擦過我耳垂,昨夜燭火下他教我拆解袖箭的畫麵猝不及防撞進腦海。
當時他唿吸間帶著鬆子糖的甜香,說"火藥味最適合掩蓋血腥氣"。
陶軒的話和舉動讓我心中一暖,在這充滿算計的環境裏,他的關心就像一束光。
蘇婉的冷笑混在漸起的晚風中:"聽說少夫人畏寒,春狩時可要多帶幾個手爐。"她茜色衣袖拂過漢白玉欄杆時,我嗅到淡淡的艾草灰味道——與前世獵場驚馬前聞到的氣息一模一樣。
聞到那熟悉的味道,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前世的恐懼仿佛又迴來了,我暗暗告訴自己這一世一定要小心防範。
林澤的侍從突然打翻盛著青梅的銀盤,陶軒在幫我扶正玉禁步時,順勢將個硬物塞進我袖袋。
棱角分明的觸感,竟是他書房裏那枚可調動火雷營的虎符。
感受到虎符的重量,心中滿是感動和安心,陶軒這是在用行動支持我、保護我。
"夫人今日簪的海棠..."他俯身替我拂去披帛上的花瓣,喉結擦過我鬢邊金簪,"比王大人家那樹''胭脂血''還要豔上三分。"
我望著他衣領內隨唿吸起伏的胭脂痣,突然聽懂這句暗語——"胭脂血"正是我們給王大人咳血案取的密稱。
春狩將近,棋盤上的殺招終於要見光了。
他玄色箭袖沾著幾點朱砂,想來是晨起在書房推演沙盤時蹭的。
"琅琊王氏的溯月閣可養著六十四隻藍孔雀。"他忽然用沾著酥皮的手指戳我後頸,"夫人若被啄了裙擺,記得往西北角的青銅獬豸像後躲。"
我拍開他作亂的手,腰間玉禁步撞出清響:"世子不如擔心自己,聽說兵部劉尚書家的嫡女準備了十八首詠梅詩。"
陶軒突然俯身替我撫平披帛褶皺,戰甲磨出的薄繭擦過我手腕,"那正好讓她們見識侯府新研製的火雷箭。"他氣息掃過耳垂時,我嗅到鬆子糖殘存的甜膩——就像王大人在十裏亭咳出的那顆。
馬車碾過朱雀街的青石板,李嬤嬤突然按住我整理袖口的手。
老人布滿裂痕的拇指重重劃過我虎口,那裏有道月牙狀舊疤,是前世被蘇婉推進冰湖時劃傷的。
"老奴數過請柬上的浪花紋,比三日前少三道。"她渾濁的眼底映著街邊飄搖的燈籠,"但多出兩道新墨痕。"
馬車緩緩停下,車外傳來嘈雜的人聲,有貴女們嬌柔的笑語,有侍從們低聲的交談,還有馬蹄踏地的聲響。
車門打開,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飄進車內,那是溯月閣特有的味道。
我輕輕撩起車簾,映入眼簾的是溯月閣高大宏偉的朱紅大門,門上的銅釘在暮春的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
閣頂的琉璃瓦在餘暉的映照下淌著蜜色,散發著神秘而莊重的氣息。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彌漫著一股壓抑而又暗藏玄機的氛圍。
我深吸一口氣,緊張感在心底蔓延開來,帶著一絲警惕,緩緩邁出馬車。
蘇婉茜素紅襦裙上的孔雀翎暗紋讓我想起陶軒說的藍孔雀。
她捏著鎏金酒盞迎上來時,我袖中藏著的解毒丹突然發燙——這是重生後養成的習慣。
看著她那假意殷勤的笑容,我心中一陣厭惡,警惕的弦瞬間繃緊,暗暗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瑤妹妹這金絲八寶瓔珞圈好生別致。"她尾指丹蔻劃過我頸側,"倒讓我想起去年秋獵,你拿鹿血澆滅佛前長明燈的事。"
四周貴女們團扇後的私語聲突然凝滯,林澤把玩著青玉扳指從紫檀屏風後轉出,"蘇姐姐記岔了,當時穆小姐可是說要用鹿角雕地藏菩薩。"
我按住欲上前的春杏,指腹摩挲著袖袋裏溫潤的合歡鈴。
前世我就是在這裏摔了禦賜酒盞,被禦史台參了十二道折子。
想起前世的遭遇,心中湧起一股苦澀和不甘,我暗暗發誓,這一世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那盞長明燈確實該滅。"我笑著接過侍女奉上的雪頂含翠,"畢竟供的是前朝昏君靈位——諸位可知他陵寢裏埋著九百童男童女的頭蓋骨?"
林澤手中茶蓋"當啷"撞在杯沿,陶軒不知何時出現在迴廊下,正用龍雀刀削著支海棠。
零落的花瓣飄進他敞開的領口,與鎖骨處我今晨不慎畫歪的胭脂痣重疊。
"要說荒唐事,誰比得上我去年在醉仙樓拆了半條街?"他甩著刀柄上的東珠流蘇踱過來,"多虧夫人用嫁妝錢補了三十六戶商販的損失。"
蘇婉突然將酒盞往漢白玉欄杆上一磕,琥珀光映著她發間顫動的珍珠步搖:"聽聞妹妹近日協理軍務,不知可讀過《六韜》?"
我望著她裙裾下隱約的浪花紋繡鞋,突然記起前世她兄長正是在落鷹澗私運鐵礦。
袖中解毒丹的灼熱蔓延到指尖,我借著整理鬢發的動作擦去額角薄汗。
蘇婉這是想在眾人麵前讓我出醜,可她不知道我重生歸來,知曉她家族的秘密。
我略作思考,決定以一種巧妙又出其不意的方式迴應她。
"兵書倒是讀過幾卷。"我示意春杏展開隨身攜帶的輿圖,"不過真正教我排兵布陣的,是去年冬在慈幼局幫忙時,看流民孩子們用石子擺的八卦陣。"
陶軒突然往我掌心塞了顆溫熱的鬆子糖,他指尖殘留的火藥味衝淡了蘇婉身上飄來的龍涎香。
感受到陶軒的支持,心裏湧起一股暖意,也更加堅定了應對刁難的決心。
幾位年長命婦湊近細看輿圖上朱砂標注的屯田位置,她們髻間的點翠鳳釵在春風裏漾出漣漪。
林澤突然輕笑出聲:"說起慈幼局,上月我家族學剛收容了十二名..."
"作詩吧!"蘇婉突然拔高的聲音驚飛簷角白鴿,她染著鳳仙花汁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春日雅集豈能無詩?
少夫人既然通曉兵法,想來七步成詩也不在話下。"
陶軒削到一半的海棠枝"哢嚓"斷在青石磚縫裏,我望著他刀柄上晃動的東珠,突然想起今晨替他係護腕時,他說東珠映著血光最好看。
蘇婉又想出作詩這一招來刁難我,可我也不是毫無準備,前世的詩詞就是我最好的武器。
(接上文)
我舌尖抵著鬆子糖的碎屑,甜味混著陶軒指尖的火藥味在唇齒間漫開。
蘇婉繡鞋上的浪花紋隨著她逼近的腳步晃動,像極了前世冰湖裂開的紋路。
"既然要作詩——"我將糖塊抵在頰邊,藏書閣積灰的《樂府集》突然浮現在腦海。
前世被禁足時,我曾用金簪在窗欞上刻過整卷的邊塞詩,"不如以''春狩''為題?"
林澤的扳指突然停住轉動,陶軒的龍雀刀發出細微嗡鳴。
我望著迴廊外新抽的柳枝,想起上巳節那日流民孩子們用草莖編的兔子,聲音不自覺地放輕:"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春杏突然扯了扯我袖擺,這才驚覺自己竟背出了前世的《兵車行》。
蘇婉團扇上的流蘇穗子劇烈顫動:"少夫人這是剽竊哪位大家的詩作?"
"這是去年冬..."我瞥見陶軒刀柄上晃動的東珠,突然記起他曾在雪夜披著大氅闖進我書房,"是世子剿匪途中作的殘句,我不過續寫幾行。"
陶軒眉峰微挑,沾著海棠汁的指尖突然在我掌心畫圈:"夫人倒是記得比軍報還清楚。"他尾指勾住我腕間的合歡鈴,金屬涼意激得我頸後泛起細栗——這動作分明是昨夜我偷看他密信時,被他當場捉住的模樣。
被陶軒調侃,我的臉微微發燙,心中卻也滿是甜蜜,他總是在關鍵時刻幫我解圍。
幾位翰林院老學士的夫人提著裙擺擠到輿圖前,她們髻間的博山釵撞出清脆聲響:"老身記得聖上春狩時,世子爺三箭射穿了七片柳葉?"
"可不是麽!"陶軒突然扯開衣領,露出鎖骨處嫣紅的胭脂痣,"當時我家夫人站在擂鼓台上..."他故意拖長的尾音讓我耳尖發燙,那日分明是我被他騙去當箭靶,還說什麽"東珠配紅妝最襯血性"。
蘇婉的珍珠步搖突然"哢"地斷在青磚上,她茜色裙擺掃過林澤沾了茶漬的衣角。
我望著滾落的珍珠鑽進紫檀屏風底部,突然想起前世這屏風後藏著位彈琵琶的盲眼樂師——正是他後來在禦前指認我"毀壞聖物"。
想起前世的陷害,心中充滿了恨意,這一世我一定要讓那些陷害我的人付出代價。
"少夫人大才。"林澤突然撫掌而笑,腰間玉佩卻將案幾上的汝窯茶盞碰出裂痕,"不知可願為家母壽宴題幅賀聯?"
我袖中的解毒丹驟然發燙,前世林老夫人壽宴正是私鹽案爆發的引子。
林澤這是在試探我,私鹽案可是個大麻煩,我得小心應對,絕不能輕易上鉤。
陶軒的龍雀刀突然橫在茶盞裂痕處,刀背映出我們交疊的衣袖:"題聯可以,但要用我侯府特製的焰硝墨。"
迴廊外忽然傳來藍孔雀的啼鳴,暮色給琉璃瓦鍍上金邊。
幾位世家公子湊過來討教屯田策時,我注意到林澤的侍從正往蘇婉侍女手裏塞鎏金箋。
箋角的浪花紋比請柬上多出兩道,像極了冰湖裂紋延伸的方向。
看著那浪花紋,心中警鈴大作,他們肯定在謀劃著什麽陰謀,我得更加警惕才行。
"看入神了?"陶軒突然往我發間簪了朵海棠,花瓣上的露水順著簪柄流進後領,"狩獵場東邊的箭樓新刷了桐油,下次教你用三石弓。"
他指腹的薄繭擦過我耳垂,昨夜燭火下他教我拆解袖箭的畫麵猝不及防撞進腦海。
當時他唿吸間帶著鬆子糖的甜香,說"火藥味最適合掩蓋血腥氣"。
陶軒的話和舉動讓我心中一暖,在這充滿算計的環境裏,他的關心就像一束光。
蘇婉的冷笑混在漸起的晚風中:"聽說少夫人畏寒,春狩時可要多帶幾個手爐。"她茜色衣袖拂過漢白玉欄杆時,我嗅到淡淡的艾草灰味道——與前世獵場驚馬前聞到的氣息一模一樣。
聞到那熟悉的味道,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前世的恐懼仿佛又迴來了,我暗暗告訴自己這一世一定要小心防範。
林澤的侍從突然打翻盛著青梅的銀盤,陶軒在幫我扶正玉禁步時,順勢將個硬物塞進我袖袋。
棱角分明的觸感,竟是他書房裏那枚可調動火雷營的虎符。
感受到虎符的重量,心中滿是感動和安心,陶軒這是在用行動支持我、保護我。
"夫人今日簪的海棠..."他俯身替我拂去披帛上的花瓣,喉結擦過我鬢邊金簪,"比王大人家那樹''胭脂血''還要豔上三分。"
我望著他衣領內隨唿吸起伏的胭脂痣,突然聽懂這句暗語——"胭脂血"正是我們給王大人咳血案取的密稱。
春狩將近,棋盤上的殺招終於要見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