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倚老賣老
師妹結婚了,新郎不是我 作者:靈清毓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隻關注增強劍身硬度,忽略了不同材料的內部結構需要仔細規劃的事實,現在被楚陽指出這一漏洞,讓他啞口無言。
“好吧,我承認你說得對,這把初級飛劍確實不可用,但是剩下的兩把呢?”
羅克敵不甘心地說道:“中級飛劍我隻是改變了鍛造方法,而高級飛劍使用的星辰隕鐵和萬年玄鐵粉。
它們的內部結構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不存在結構破壞的問題,為什麽你也一起否定了?”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無論你怎麽解釋,它還是不行。”
楚陽拿起另外兩把劍身:“中級飛劍的鍛造方法我很讚賞,但仍不夠完美,因為我有更好的方法。
至於這把高級飛劍,你的思路是對的,但比例不對。”
“你到底什麽意思?”羅克敵問道。
“星辰隕鐵和萬年玄鐵都是製作劍身的好材料,前者延展性好但堅韌度稍差,後者則相反。將兩者結合確實可以互補,但比例不應是八比二。”
說著,他又用手指彈了彈那把高級飛劍,飛劍發出了響聲卻沒有損壞。
眾人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直到楚陽展示了劍身上細微的凹痕,眾人才明白過來。
“看到了吧,我輕輕一彈就有了痕跡,這說明飛劍韌性足夠,但硬度不足。”
他直視著羅克敵,正色道:“羅長老,你加的萬年玄鐵太少了。”
羅克敵連番受挫,臉色難看,而楚陽接著說道:“倚老賣老不是不可以,但總得有點真本事,否則就是在誤導年輕人。”
楚陽淡然一笑,聳了聳肩:“我隻是想說,飛劍,真的不是這樣煉製的!”
羅長老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接著就那樣無力地坐倒在地,先前的傲慢消失得無影無蹤。
羅克敵畢竟是鎮西王府的老臣子,楚陽起初因他言語不敬而教訓了他。
然而此刻看到他如此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憐憫,好言安慰了幾句。
但此人並不領情,隻是起身向李慕白行了一禮說:“世子殿下,老夫身體不適,今日就不參與鑄造劍坯了。”
說完,不顧李慕白的挽留,徑直離開了。
“這……”
楚陽與李慕白對視一眼,兩人無奈苦笑——看來羅長老的心胸確實不夠寬廣。
既然否決了羅克敵的方案,那就隻能重新規劃飛劍的煉製方法了。
初級飛劍方麵,楚陽決定重新研究百年玄鐵和青碳粉的結構,優化它們的組合,並設計相應的融合陣法。
這樣既能保證強度也能兼顧韌性。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實驗和數據收集,因此安排給王府的符文師們完成。
對於中級飛劍,楚陽打算親自上手製作劍坯,這是大楚軍方最看重的部分,他也有了初步構思。
至於高級飛劍,由於自身修為不足無法煉製,加上僅憑王府符文師難以對抗葉家,所以這一部分由薑家負責。
就這樣,楚陽帶領王府符文師專注於初級和中級飛劍的研發,而薑璃則帶著薑家的符文師致力於高級飛劍的研究。
等拿到法寶配額後,兩家再進行分配,畢竟葉家是共同的對手。
隨後,薑璃也將薑家的符文師調到了鎮西王府的煉劍閣,兩大家族的符文師聯合起來可以互補長短。
一個時辰內,超過百名符文師匯聚於煉劍閣,周圍還有下人忙碌地提供茶水服務。
李慕白負責調配實驗所需的材料,各種昂貴的符文材料堆滿了小院。
楚陽不僅主導中級飛劍的研發,還需監督三個項目的進展,忙得團團轉。
大家都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一塊重達五百斤的千年玄鐵價值八萬兩紋銀,僅僅用於製作一柄中級飛劍的劍胎。
在安排好其他工作後,楚陽獨自攜這塊玄鐵來到煉劍閣三層並將門鎖緊。
接下來的工作需要用到人皇筆以及特定的星辰排列陣法,因此楚陽格外小心,避免被人發現秘密。
其他人並未多想,畢竟符文師研發時最需要的就是安靜的環境。
楚陽要攻克中級飛劍自然也需要這樣一個僻靜之處。他拿出人皇筆,仔細端詳那塊千年玄鐵,心中迅速推算著。
飛劍是修真界最常見的法寶,中級飛劍的製作方法已經廣為人知。
楚陽早就掌握了這些圖紙,但他有個大膽的想法:他想設計一種全新的飛劍。
在一次探索中,楚陽見識到了一種可以自動攻擊的飛劍。他心想,要是每位修士都能擁有這樣的飛劍,實力肯定能大幅提升。
想象一下,一柄能自主作戰的飛劍,如果還能與主人配合默契,那不就像多了一個得力助手嗎?
雖然這比不上傳說中的“人劍合一”,但也足夠讓人眼前一亮了。
如果楚陽真的能設計出這樣的飛劍,那麽市麵上現有的所有飛劍都將黯然失色。
想到這裏,他不禁笑了,葉秋那些人拿什麽跟他競爭呢?
然而,現實總是充滿挑戰。
最大的問題是,這種自主攻擊的法寶很難與修士達到完美契合。
它們往往我行我素,不會聽從修士的指揮。這是因為控製這些飛劍的核心陣法——神識感應陣法和統籌陣法無法接受外界指令。
楚陽深知,解決之道在於這兩種陣法:“統陣”能夠分析靜態信息:“籌陣”則負責解析動態變化。
兩者的結合使飛劍具備了自主攻擊的能力。
對於常人來說,這可能是難以逾越的障礙,但對楚陽而言並非難事。
他已經破解了這兩種陣法的秘密,並且不需要重新學習如何鐫刻它們。
真正的難題在於,如何讓飛劍既能自主攻擊,又能響應修士的命令。
這意味著需要找到一種方法,在兩種指揮方式間無縫切換。
經過長時間思考,楚陽依然沒有頭緒。這個問題不解開,他就無法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更別說開始製造了。
“算了,這種事情急不來,我還是先去走走,換換腦子吧。”
“好吧,我承認你說得對,這把初級飛劍確實不可用,但是剩下的兩把呢?”
羅克敵不甘心地說道:“中級飛劍我隻是改變了鍛造方法,而高級飛劍使用的星辰隕鐵和萬年玄鐵粉。
它們的內部結構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不存在結構破壞的問題,為什麽你也一起否定了?”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無論你怎麽解釋,它還是不行。”
楚陽拿起另外兩把劍身:“中級飛劍的鍛造方法我很讚賞,但仍不夠完美,因為我有更好的方法。
至於這把高級飛劍,你的思路是對的,但比例不對。”
“你到底什麽意思?”羅克敵問道。
“星辰隕鐵和萬年玄鐵都是製作劍身的好材料,前者延展性好但堅韌度稍差,後者則相反。將兩者結合確實可以互補,但比例不應是八比二。”
說著,他又用手指彈了彈那把高級飛劍,飛劍發出了響聲卻沒有損壞。
眾人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直到楚陽展示了劍身上細微的凹痕,眾人才明白過來。
“看到了吧,我輕輕一彈就有了痕跡,這說明飛劍韌性足夠,但硬度不足。”
他直視著羅克敵,正色道:“羅長老,你加的萬年玄鐵太少了。”
羅克敵連番受挫,臉色難看,而楚陽接著說道:“倚老賣老不是不可以,但總得有點真本事,否則就是在誤導年輕人。”
楚陽淡然一笑,聳了聳肩:“我隻是想說,飛劍,真的不是這樣煉製的!”
羅長老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接著就那樣無力地坐倒在地,先前的傲慢消失得無影無蹤。
羅克敵畢竟是鎮西王府的老臣子,楚陽起初因他言語不敬而教訓了他。
然而此刻看到他如此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憐憫,好言安慰了幾句。
但此人並不領情,隻是起身向李慕白行了一禮說:“世子殿下,老夫身體不適,今日就不參與鑄造劍坯了。”
說完,不顧李慕白的挽留,徑直離開了。
“這……”
楚陽與李慕白對視一眼,兩人無奈苦笑——看來羅長老的心胸確實不夠寬廣。
既然否決了羅克敵的方案,那就隻能重新規劃飛劍的煉製方法了。
初級飛劍方麵,楚陽決定重新研究百年玄鐵和青碳粉的結構,優化它們的組合,並設計相應的融合陣法。
這樣既能保證強度也能兼顧韌性。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實驗和數據收集,因此安排給王府的符文師們完成。
對於中級飛劍,楚陽打算親自上手製作劍坯,這是大楚軍方最看重的部分,他也有了初步構思。
至於高級飛劍,由於自身修為不足無法煉製,加上僅憑王府符文師難以對抗葉家,所以這一部分由薑家負責。
就這樣,楚陽帶領王府符文師專注於初級和中級飛劍的研發,而薑璃則帶著薑家的符文師致力於高級飛劍的研究。
等拿到法寶配額後,兩家再進行分配,畢竟葉家是共同的對手。
隨後,薑璃也將薑家的符文師調到了鎮西王府的煉劍閣,兩大家族的符文師聯合起來可以互補長短。
一個時辰內,超過百名符文師匯聚於煉劍閣,周圍還有下人忙碌地提供茶水服務。
李慕白負責調配實驗所需的材料,各種昂貴的符文材料堆滿了小院。
楚陽不僅主導中級飛劍的研發,還需監督三個項目的進展,忙得團團轉。
大家都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一塊重達五百斤的千年玄鐵價值八萬兩紋銀,僅僅用於製作一柄中級飛劍的劍胎。
在安排好其他工作後,楚陽獨自攜這塊玄鐵來到煉劍閣三層並將門鎖緊。
接下來的工作需要用到人皇筆以及特定的星辰排列陣法,因此楚陽格外小心,避免被人發現秘密。
其他人並未多想,畢竟符文師研發時最需要的就是安靜的環境。
楚陽要攻克中級飛劍自然也需要這樣一個僻靜之處。他拿出人皇筆,仔細端詳那塊千年玄鐵,心中迅速推算著。
飛劍是修真界最常見的法寶,中級飛劍的製作方法已經廣為人知。
楚陽早就掌握了這些圖紙,但他有個大膽的想法:他想設計一種全新的飛劍。
在一次探索中,楚陽見識到了一種可以自動攻擊的飛劍。他心想,要是每位修士都能擁有這樣的飛劍,實力肯定能大幅提升。
想象一下,一柄能自主作戰的飛劍,如果還能與主人配合默契,那不就像多了一個得力助手嗎?
雖然這比不上傳說中的“人劍合一”,但也足夠讓人眼前一亮了。
如果楚陽真的能設計出這樣的飛劍,那麽市麵上現有的所有飛劍都將黯然失色。
想到這裏,他不禁笑了,葉秋那些人拿什麽跟他競爭呢?
然而,現實總是充滿挑戰。
最大的問題是,這種自主攻擊的法寶很難與修士達到完美契合。
它們往往我行我素,不會聽從修士的指揮。這是因為控製這些飛劍的核心陣法——神識感應陣法和統籌陣法無法接受外界指令。
楚陽深知,解決之道在於這兩種陣法:“統陣”能夠分析靜態信息:“籌陣”則負責解析動態變化。
兩者的結合使飛劍具備了自主攻擊的能力。
對於常人來說,這可能是難以逾越的障礙,但對楚陽而言並非難事。
他已經破解了這兩種陣法的秘密,並且不需要重新學習如何鐫刻它們。
真正的難題在於,如何讓飛劍既能自主攻擊,又能響應修士的命令。
這意味著需要找到一種方法,在兩種指揮方式間無縫切換。
經過長時間思考,楚陽依然沒有頭緒。這個問題不解開,他就無法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更別說開始製造了。
“算了,這種事情急不來,我還是先去走走,換換腦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