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又立功
四合院閻家老二的幸福生活 作者:蘇打水199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閻解義設計的新版電風扇就在電風扇廠正式生產了,軋鋼廠生產的都是自用,沒有那麽多的要求,主要耐用就行。
電風扇廠生產出來的就更適合家用,用於本國售賣,或者出口賺取外匯。
剛投入市場後,立刻引起了轟動,它不僅性能優越,風力強勁、噪音低、耗電量小,而且價格比原來降低了近一半,讓廣大貧苦大眾也能夠買得起、用得上。
一時間,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電風扇工廠的生產線上一片繁忙景象。
閻解義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軋鋼廠廠裏領導的高度認可,為了表彰他的突出貢獻,廠裏不僅給予了他豐厚的物質獎勵,還破格提拔他為技術科的副科長。
同時,工業部也對他的創新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授予他“工業立功獎章”。
這一榮譽不僅是對閻解義個人的肯定,也是對整個軋鋼廠工廠技術創新能力的認可。
甚至有報社的記者前來采訪他,在接受采訪時,閻解義感慨地說:“我隻是做了一名技術人員應該做的事情,能夠讓更多的人在夏天享受到清涼,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我相信,隻要我們不斷努力創新,中國的工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閻解義設計新版電風扇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關於技術創新和個人奮鬥的傳奇,更是新中國工業發展曆程中的一個縮影。
它見證了中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辛曆程,也激勵著無數的後來者為實現中國工業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閻解義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之後,並沒有驕傲自滿。
他深知還有許多技術難題等待攻克,在擔任技術科副科長期間,他將目光投向了軋鋼廠的其他設備改進。
閻解義從工業部領獎迴來,手裏攥著那枚沉甸甸的“工業立功獎章”,心情仍激蕩難平。
他在胡同口停下腳步,望著熟悉又略顯破舊的四合院,深吸一口氣,抬腳邁進了院子。
剛一進門,就聽見閻埠貴扯著嗓子喊:“解義,可算把你盼迴來了!”
閻埠貴滿臉堆笑,小碎步緊趕,一把拉住閻解義的胳膊,那熱情勁兒就好像兩人從來沒紅過臉、拌過嘴。“我的好兒子啊,這次可給咱家長臉啦!”
閻埠貴的態度讓閻解義有些不適應,他剛要開口,就被一大爺跟一大媽打斷。“解義啊,可太了不起了!大爺大媽早就知道你有出息。”
一大爺跟一大媽笑得眼睛眯成了縫,臉上的褶子裏都透著驕傲。
三大媽這時候也湊了過來,手裏還端著一碗剛煮好的綠豆湯,“快,兒子,喝口綠豆湯,解解渴。”
閻解義被大家圍在中間,心裏暖烘烘的,卻又覺得有些恍惚。
“大家別這樣,我這也是為了國家做貢獻,是應該的,大家都是好樣的。我還要迴家看媳婦跟孩子,大家都散了吧!”
正說著話,四合院的門又被推開,街道辦的王主任走了進來。
“閻解義同誌,恭喜你為咱街道爭了光啊!”
王主任滿麵春風,快步走上前握住閻解義的手,用力地晃了晃。“街道上決定,要把你的事跡在宣傳欄裏好好宣傳宣傳,讓大家夥兒都向你學習。”
眾人紛紛附和,閻解義趕忙謙虛道:“王主任,我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都是工人兄弟們一起努力的結果。”
王主任笑著擺擺手:“別謙虛,你的創新精神和鑽研勁兒,就是咱們街道的榜樣。以後有什麽困難,盡管跟街道說,能幫的我們一定幫。”
閻埠貴眼睛一轉,湊到王主任身邊:“王主任,您瞧咱家解義這次又立了大功,我們街道也跟著沾光。您看能不能給咱們四合院送點福利,改善改善環境啥的?”
王主任笑了笑:“老閻,你這算盤打得挺精啊。行,隻要合理,街道會考慮的。”
眾人聊了一會兒,王主任還有事要忙,便先離開了。
閻解義這才迴到自己屋裏,還沒來得及去看女兒閻羽裳,三大爺又跟了進來。
“老二啊,你現在可是大功臣了,咱家以後可都靠你了。”閻埠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臉上堆滿了滿意的笑容。
閻解義無奈地笑了笑:“爸,您這說的什麽話,都是一家人,有事兒您就直說。”
隨後父子二人又說了一會話,直到閻羽裳哭了起來,“爸,您孫女哭了,我要去看看了。”
三大爺起身走了,閻解義這時候才有時間跟自己的媳婦跟女兒說話,“老婆,羽裳今天在家乖不乖?有沒有很鬧人?”
何雨水迴答道:“老公,辛苦你了,羽裳很乖的,基本沒有鬧人。”
晚上,閻家一大家子又吃了一頓好的,每個人都很高興。
飯後躺在床上,閻解義望著窗外的月光,思緒萬千。
這次立功迴來,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家人和鄰裏的溫暖,也讓他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了。
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閻解義依舊每天按時去工廠上班。
街道辦王主任也按照承諾,為四合院申請到了一些改善環境的福利。
院子裏的道路重新修繕,裝上了路燈,還添置了一些健身器材。
居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四合院也煥發出新的生機。
隨著閻解義的名聲越來越大,來找他請教問題、尋求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解答,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他人。在他的影響下,四合院的年輕人都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整個院子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氛圍。
有一次,工廠裏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需要緊急攻關。閻解義連續幾天幾夜泡在實驗室裏,和團隊成員一起研究解決方案。
就在大家感到絕望的時候,閻解義突然想起了之前在一本技術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從中獲得了靈感,最終成功解決了問題。
這件事也傳到了四合院,大家都為閻解義感到驕傲。
三大爺閻埠貴更是逢人就說:“這是我二兒子,厲害吧!”
雖然還是那副愛顯擺的樣子,但閻解義知道,三大爺是真心為他高興。
在這個小小的四合院裏,閻解義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努力、創新和責任的意義,成為了大家心中永遠的榜樣。
電風扇廠生產出來的就更適合家用,用於本國售賣,或者出口賺取外匯。
剛投入市場後,立刻引起了轟動,它不僅性能優越,風力強勁、噪音低、耗電量小,而且價格比原來降低了近一半,讓廣大貧苦大眾也能夠買得起、用得上。
一時間,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電風扇工廠的生產線上一片繁忙景象。
閻解義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軋鋼廠廠裏領導的高度認可,為了表彰他的突出貢獻,廠裏不僅給予了他豐厚的物質獎勵,還破格提拔他為技術科的副科長。
同時,工業部也對他的創新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授予他“工業立功獎章”。
這一榮譽不僅是對閻解義個人的肯定,也是對整個軋鋼廠工廠技術創新能力的認可。
甚至有報社的記者前來采訪他,在接受采訪時,閻解義感慨地說:“我隻是做了一名技術人員應該做的事情,能夠讓更多的人在夏天享受到清涼,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我相信,隻要我們不斷努力創新,中國的工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閻解義設計新版電風扇的故事,不僅是一個關於技術創新和個人奮鬥的傳奇,更是新中國工業發展曆程中的一個縮影。
它見證了中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辛曆程,也激勵著無數的後來者為實現中國工業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閻解義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之後,並沒有驕傲自滿。
他深知還有許多技術難題等待攻克,在擔任技術科副科長期間,他將目光投向了軋鋼廠的其他設備改進。
閻解義從工業部領獎迴來,手裏攥著那枚沉甸甸的“工業立功獎章”,心情仍激蕩難平。
他在胡同口停下腳步,望著熟悉又略顯破舊的四合院,深吸一口氣,抬腳邁進了院子。
剛一進門,就聽見閻埠貴扯著嗓子喊:“解義,可算把你盼迴來了!”
閻埠貴滿臉堆笑,小碎步緊趕,一把拉住閻解義的胳膊,那熱情勁兒就好像兩人從來沒紅過臉、拌過嘴。“我的好兒子啊,這次可給咱家長臉啦!”
閻埠貴的態度讓閻解義有些不適應,他剛要開口,就被一大爺跟一大媽打斷。“解義啊,可太了不起了!大爺大媽早就知道你有出息。”
一大爺跟一大媽笑得眼睛眯成了縫,臉上的褶子裏都透著驕傲。
三大媽這時候也湊了過來,手裏還端著一碗剛煮好的綠豆湯,“快,兒子,喝口綠豆湯,解解渴。”
閻解義被大家圍在中間,心裏暖烘烘的,卻又覺得有些恍惚。
“大家別這樣,我這也是為了國家做貢獻,是應該的,大家都是好樣的。我還要迴家看媳婦跟孩子,大家都散了吧!”
正說著話,四合院的門又被推開,街道辦的王主任走了進來。
“閻解義同誌,恭喜你為咱街道爭了光啊!”
王主任滿麵春風,快步走上前握住閻解義的手,用力地晃了晃。“街道上決定,要把你的事跡在宣傳欄裏好好宣傳宣傳,讓大家夥兒都向你學習。”
眾人紛紛附和,閻解義趕忙謙虛道:“王主任,我就是做了自己該做的,都是工人兄弟們一起努力的結果。”
王主任笑著擺擺手:“別謙虛,你的創新精神和鑽研勁兒,就是咱們街道的榜樣。以後有什麽困難,盡管跟街道說,能幫的我們一定幫。”
閻埠貴眼睛一轉,湊到王主任身邊:“王主任,您瞧咱家解義這次又立了大功,我們街道也跟著沾光。您看能不能給咱們四合院送點福利,改善改善環境啥的?”
王主任笑了笑:“老閻,你這算盤打得挺精啊。行,隻要合理,街道會考慮的。”
眾人聊了一會兒,王主任還有事要忙,便先離開了。
閻解義這才迴到自己屋裏,還沒來得及去看女兒閻羽裳,三大爺又跟了進來。
“老二啊,你現在可是大功臣了,咱家以後可都靠你了。”閻埠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臉上堆滿了滿意的笑容。
閻解義無奈地笑了笑:“爸,您這說的什麽話,都是一家人,有事兒您就直說。”
隨後父子二人又說了一會話,直到閻羽裳哭了起來,“爸,您孫女哭了,我要去看看了。”
三大爺起身走了,閻解義這時候才有時間跟自己的媳婦跟女兒說話,“老婆,羽裳今天在家乖不乖?有沒有很鬧人?”
何雨水迴答道:“老公,辛苦你了,羽裳很乖的,基本沒有鬧人。”
晚上,閻家一大家子又吃了一頓好的,每個人都很高興。
飯後躺在床上,閻解義望著窗外的月光,思緒萬千。
這次立功迴來,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家人和鄰裏的溫暖,也讓他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了。
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閻解義依舊每天按時去工廠上班。
街道辦王主任也按照承諾,為四合院申請到了一些改善環境的福利。
院子裏的道路重新修繕,裝上了路燈,還添置了一些健身器材。
居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四合院也煥發出新的生機。
隨著閻解義的名聲越來越大,來找他請教問題、尋求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解答,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他人。在他的影響下,四合院的年輕人都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整個院子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氛圍。
有一次,工廠裏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需要緊急攻關。閻解義連續幾天幾夜泡在實驗室裏,和團隊成員一起研究解決方案。
就在大家感到絕望的時候,閻解義突然想起了之前在一本技術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從中獲得了靈感,最終成功解決了問題。
這件事也傳到了四合院,大家都為閻解義感到驕傲。
三大爺閻埠貴更是逢人就說:“這是我二兒子,厲害吧!”
雖然還是那副愛顯擺的樣子,但閻解義知道,三大爺是真心為他高興。
在這個小小的四合院裏,閻解義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努力、創新和責任的意義,成為了大家心中永遠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