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代購種子
被趕出村,我靠烤冷麵成了誥命夫人 作者:蘭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村子裏,趙明珠得到好種的消息迅速被傳播出去,不少村民來到她家,捧著種子嘖嘖讚歎。
“明珠,這麽好的種子你是從哪裏得來的。”王嬸子問道,愛不釋手的揉搓著手裏的小麥。
趙明珠自然不會告訴她是從係統買的。
“這是糧店老板今年新進的種子,聽說是外地種出來的,一共就先拿來這些。”
頓了頓,她繼續說道。
“糧店老板說了,明天他要進一批新貨,但是都被州府的富戶定了。”
“我求了求他,讓他給外麵趙家村留一些,老板答應了,讓我明天拿錢去找他,但是隻能讓我一個讓我一個人去,因為人多了太惹眼,他擔心那些富戶找他的麻煩。”
王大嬸頓時激動的抓住趙明珠:“你是說我們也能買到這樣好的種子?”
趙明珠點點頭,隻要給她錢就行,係統裏麵要多少有多少。
“糧價是4文錢一斤,大家如果想要,可以把錢交給我,我明天還要去府城,正好幫大家捎來。”
村民們一聽趙明珠要先要錢,頓時有些猶豫,說要先迴家商量一下。
畢竟麥種大家都有的,隻不過幹癟一些,而且這些種子隻是看著好看,萬一種出來的麥子收成並沒有那麽好呢。
趙明珠表示理解,讓鄉親們迴家商量清楚了再過來。
村民走後,趙明珠便去山裏又砍了一些竹子,這次將竹子扔給了趙金寶。
“給自己編個書筐,明天帶著束修,和王大嬸一起去拜夫子。”
趙金寶愣了愣,忽然感覺心頭一熱,剛想感動的落下淚來,就聽見趙明珠繼續說道。
“不過學費二十兩銀子是我先給你墊付的,你今年也好,明年也罷,總歸有一天,必須還我。”
趙金寶抽抽鼻子,點了點頭,興高采烈的拿著竹子去找隔壁王鵬編書筐。
王大嬸知道趙金寶也要去讀書,當即高興的說道。
“好阿,以後你們倆也算有個伴了,到時候咱們村說不定能處倆秀才呢。”
兩個孩子撓撓腦袋,嗬嗬的笑。
躲在王大嬸門外麵頭偷聽的錢婆子卻咬了咬牙。
上學多貴阿,趙明珠居然把錢花在這上麵!
真是個敗家娘們。
她又想到趙明珠專門從鎮上買的麥種,聽說四文錢一斤,真是瞎花錢,明明家裏有麥種,還出去買。
這些可都是她的錢阿!
不行,她要趁明天趙明珠不在家,給拿迴來,賣出去。
此時的趙明珠正在給趙成易換藥,經過這幾天,趙成易的褥瘡已經大好,原本腥臭的濃痂已經清理幹淨,創麵也越來越小。
趙明珠換好藥後,拿出在城裏新買的衣褲,就要往下拽趙成易的褲子。
趙成易趴著雙手拽住褲腰,臉色通紅的說道。
“你...你幹什麽!”
“你的褲子都臭了,脫下來讓趙金寶給你洗一洗,明天他就要去上學了,今天得讓他連夜幹完。”
趙成易拉著褲子死不鬆手:“你....你是女人嗎!”
“趙明珠你是得了瘋牛病了吧,我是你小叔!”
趙明珠撇撇嘴,說出的話毫不留情:“等你下半身能用了在管我是不是女人吧。”
說著,伸手在趙成易胳膊上掐了一把,趙成易吃痛,收了手。
趙明珠趁機將他的褲子扯下,扔到一邊。
卻有些微愣。
她以為趙成易長時間不動彈,下半身應該已經萎縮,但是入目的確實健壯的下肢。
也就是說,趙成易的癱瘓,並不是肌肉問題,而且,在他沒有運動的這十幾年,他的腿還發育到了正常的模樣。
趙成易的臉紅的要滴出血,咬牙說道:“你....你在看什麽,還不快給我穿上。”
趙明珠反應過來,也有些尷尬,忙拿來新衣服給他換上,快步離開了小屋。
她迴到主屋,找出趙成安留下的紙筆。
從係統裏麵買了一本竹製輪椅的製作方法,找到裏麵的精華製作方法,用筆細細的抄寫下來。
趙金寶馬上就要去上學,趙成易如果繼續癱在床上會耗費她大量的時間。
她打算用竹子做一把輪椅,為什麽不用木頭,因為木頭太難砍了,而且製作起來要用榫卯結構,會更難掌握。
為了避免將印刷本帶到趙成易麵前,趙明珠描畫的很認真,她省略了那些枯燥的原理,隻將製作步驟臨摹下來。
等趙明珠臨摹完畢,天色已經黑了,趙金寶捧著一個書筐興高采烈的迴家。
趙明珠讓他去做飯後,又來到趙成易的小屋,將謄抄好的副本交給他。
“這本書上麵記錄了竹製輪椅的製造過程,你好好看,院子裏還有一些竹子,明天試試看能不能做一個輪椅出來。”
“輪椅?”
趙成易知道輪椅,之前趙成安給他提起過,但是那東西很貴,是達官貴人才有的東西。
他也可以有嗎?
有了輪椅,他就可以離開床鋪,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了嗎?
這樣想著,趙成易不由攥緊了趙明珠給他的書。
卻聞到了新鮮的墨香味道。
這是新抄的,趙成易翻了翻,在裏麵甚至看到了因為墨痕未幹留下的花痕。
他有些疑惑的看著趙明珠。
她從哪裏抄的這些書,還有,她怎麽突然會認字了。
趙明珠不知道趙成易已經開始懷疑她的身份,她正在給趙金寶整理衣服。
雖然給他買了一身成衣,但是總不能隻有一件衣服,因此趙明珠收撿了幾件能看的,統統塞進了他的書箱裏。
第二天,趙明珠和王嬸子坐上牛車,再次前往府城。
昨天和鄉親們說了之後,趙明珠等到入睡,才隻有五戶人家願意買良種。
她表示理解,畢竟嚐試新鮮事物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趙明珠決定先送孩子去拜師再去買種子。
濟州府原本隻有一個大學堂叫做濟行學堂,建於城北知文山上,因此知文山山腳下有不少紙筆書鋪,後來一些想要教書的夫子也搬到了這裏,開了大大小小的私塾。
在趙明珠看來,就類似於後世的大學城,隻是教授的大學,而是什麽類型都有。
陳夫子的學堂位於文知山山腳下一個比較顯眼的位置,幾人趕到的時候,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
“明珠,這麽好的種子你是從哪裏得來的。”王嬸子問道,愛不釋手的揉搓著手裏的小麥。
趙明珠自然不會告訴她是從係統買的。
“這是糧店老板今年新進的種子,聽說是外地種出來的,一共就先拿來這些。”
頓了頓,她繼續說道。
“糧店老板說了,明天他要進一批新貨,但是都被州府的富戶定了。”
“我求了求他,讓他給外麵趙家村留一些,老板答應了,讓我明天拿錢去找他,但是隻能讓我一個讓我一個人去,因為人多了太惹眼,他擔心那些富戶找他的麻煩。”
王大嬸頓時激動的抓住趙明珠:“你是說我們也能買到這樣好的種子?”
趙明珠點點頭,隻要給她錢就行,係統裏麵要多少有多少。
“糧價是4文錢一斤,大家如果想要,可以把錢交給我,我明天還要去府城,正好幫大家捎來。”
村民們一聽趙明珠要先要錢,頓時有些猶豫,說要先迴家商量一下。
畢竟麥種大家都有的,隻不過幹癟一些,而且這些種子隻是看著好看,萬一種出來的麥子收成並沒有那麽好呢。
趙明珠表示理解,讓鄉親們迴家商量清楚了再過來。
村民走後,趙明珠便去山裏又砍了一些竹子,這次將竹子扔給了趙金寶。
“給自己編個書筐,明天帶著束修,和王大嬸一起去拜夫子。”
趙金寶愣了愣,忽然感覺心頭一熱,剛想感動的落下淚來,就聽見趙明珠繼續說道。
“不過學費二十兩銀子是我先給你墊付的,你今年也好,明年也罷,總歸有一天,必須還我。”
趙金寶抽抽鼻子,點了點頭,興高采烈的拿著竹子去找隔壁王鵬編書筐。
王大嬸知道趙金寶也要去讀書,當即高興的說道。
“好阿,以後你們倆也算有個伴了,到時候咱們村說不定能處倆秀才呢。”
兩個孩子撓撓腦袋,嗬嗬的笑。
躲在王大嬸門外麵頭偷聽的錢婆子卻咬了咬牙。
上學多貴阿,趙明珠居然把錢花在這上麵!
真是個敗家娘們。
她又想到趙明珠專門從鎮上買的麥種,聽說四文錢一斤,真是瞎花錢,明明家裏有麥種,還出去買。
這些可都是她的錢阿!
不行,她要趁明天趙明珠不在家,給拿迴來,賣出去。
此時的趙明珠正在給趙成易換藥,經過這幾天,趙成易的褥瘡已經大好,原本腥臭的濃痂已經清理幹淨,創麵也越來越小。
趙明珠換好藥後,拿出在城裏新買的衣褲,就要往下拽趙成易的褲子。
趙成易趴著雙手拽住褲腰,臉色通紅的說道。
“你...你幹什麽!”
“你的褲子都臭了,脫下來讓趙金寶給你洗一洗,明天他就要去上學了,今天得讓他連夜幹完。”
趙成易拉著褲子死不鬆手:“你....你是女人嗎!”
“趙明珠你是得了瘋牛病了吧,我是你小叔!”
趙明珠撇撇嘴,說出的話毫不留情:“等你下半身能用了在管我是不是女人吧。”
說著,伸手在趙成易胳膊上掐了一把,趙成易吃痛,收了手。
趙明珠趁機將他的褲子扯下,扔到一邊。
卻有些微愣。
她以為趙成易長時間不動彈,下半身應該已經萎縮,但是入目的確實健壯的下肢。
也就是說,趙成易的癱瘓,並不是肌肉問題,而且,在他沒有運動的這十幾年,他的腿還發育到了正常的模樣。
趙成易的臉紅的要滴出血,咬牙說道:“你....你在看什麽,還不快給我穿上。”
趙明珠反應過來,也有些尷尬,忙拿來新衣服給他換上,快步離開了小屋。
她迴到主屋,找出趙成安留下的紙筆。
從係統裏麵買了一本竹製輪椅的製作方法,找到裏麵的精華製作方法,用筆細細的抄寫下來。
趙金寶馬上就要去上學,趙成易如果繼續癱在床上會耗費她大量的時間。
她打算用竹子做一把輪椅,為什麽不用木頭,因為木頭太難砍了,而且製作起來要用榫卯結構,會更難掌握。
為了避免將印刷本帶到趙成易麵前,趙明珠描畫的很認真,她省略了那些枯燥的原理,隻將製作步驟臨摹下來。
等趙明珠臨摹完畢,天色已經黑了,趙金寶捧著一個書筐興高采烈的迴家。
趙明珠讓他去做飯後,又來到趙成易的小屋,將謄抄好的副本交給他。
“這本書上麵記錄了竹製輪椅的製造過程,你好好看,院子裏還有一些竹子,明天試試看能不能做一個輪椅出來。”
“輪椅?”
趙成易知道輪椅,之前趙成安給他提起過,但是那東西很貴,是達官貴人才有的東西。
他也可以有嗎?
有了輪椅,他就可以離開床鋪,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了嗎?
這樣想著,趙成易不由攥緊了趙明珠給他的書。
卻聞到了新鮮的墨香味道。
這是新抄的,趙成易翻了翻,在裏麵甚至看到了因為墨痕未幹留下的花痕。
他有些疑惑的看著趙明珠。
她從哪裏抄的這些書,還有,她怎麽突然會認字了。
趙明珠不知道趙成易已經開始懷疑她的身份,她正在給趙金寶整理衣服。
雖然給他買了一身成衣,但是總不能隻有一件衣服,因此趙明珠收撿了幾件能看的,統統塞進了他的書箱裏。
第二天,趙明珠和王嬸子坐上牛車,再次前往府城。
昨天和鄉親們說了之後,趙明珠等到入睡,才隻有五戶人家願意買良種。
她表示理解,畢竟嚐試新鮮事物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趙明珠決定先送孩子去拜師再去買種子。
濟州府原本隻有一個大學堂叫做濟行學堂,建於城北知文山上,因此知文山山腳下有不少紙筆書鋪,後來一些想要教書的夫子也搬到了這裏,開了大大小小的私塾。
在趙明珠看來,就類似於後世的大學城,隻是教授的大學,而是什麽類型都有。
陳夫子的學堂位於文知山山腳下一個比較顯眼的位置,幾人趕到的時候,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