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謠言
種田養崽:重生後娘帶飛全家 作者:墨染瞑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誰呀?”
“不知道,沒見過?”
“咱們村裏最近沒啥外人吧,難道誰家的親戚?”
“看方向應該是宋采薇家那邊過來的。”
“她家?”
那婦人說完,啐了一口,“說起這個就來氣,要不是這個沒倫常的,我男人也不至於到還在床上躺著!”
幾個婦人岔了話題。
“說起來,那件事也好幾天了,現在到底怎麽個結果,怎麽沒見動靜呢?”
那天程家那老頭找人逼嫁兒媳婦,最後什麽沒撈著,還賠了大筆銀子。
村子裏早傳遍了,那天去的人,全都橫著出來,身上沒一處是完好的。
這事兒早成了十裏八鄉的奇聞。
……
有人說程家的老五媳婦鬼上身了。
還有的說,是程業川死的不甘心,化成厲鬼要報複程家那些欺負他們的人。
更離譜的是,有人說宋采薇是天上下凡曆劫的神仙,身上有仙光庇佑。
這話最初來自趙獵戶的兒子趙無疾。
趙無疾是趙獵戶唯一的兒子,他從小體弱,趙獵戶害怕養不活,半路夭折,所以從小就把他送去了迴元觀,做了居士童子。
前天,趙無疾迴來看望爹娘,聽人說起村裏這件怪事,便講了一段典故,說天上的神仙有時候會下凡曆劫。
神仙曆劫通常命運坎坷,比如早年喪母喪父,中年喪夫,經曆苦難,其心不改,仁義慈善,最後功德圓滿,迴歸仙位。
他話說的有引導性,聽的人不由得把宋采薇往故事裏神仙上套。
早年喪母對上了,喪夫也對上了。
仁義慈善這點有點不對不上。
但是在場有個村民指出來,她對待兩個繼女和繼子盡心盡力就是慈善,寧死不肯改嫁是仁義。
這麽一番胡扯下去,當時在場的幾個村民都驚了。
宋娘子死後要做神仙?
就在村民不可置信的時候,趙無疾繼續胡謅,不,傳道。
他說,神仙在人間曆劫的期間,會與凡人產生因果。對她施恩的人,能積攢福氣,來生投胎到富貴人家;欺負作惡的,來生便會遭到業報,投胎成乞丐。
不管來生能不能富貴,反正是沒人想做乞丐的。
有村民說趙無疾胡謅,不肯信。
但還有人反駁,說一個七歲的小孩,不可能懂天上的事。趙無疾卻能把天上的事說的頭頭是道,肯定不是普通的小孩。
說不定也是神仙轉世。
越是鄉野民間,百姓越是迷信鬼神之說,加上趙無疾居士童子的身份,這個說法總之,有人相信,有人不信,還有人半信半疑。
現如今,村裏的人都在觀望,想知道宋采薇到底是鬼上身還是神仙轉世。
鄉下的婦人平時裏最大的消遣就是說些閑話。
可惜,現在不僅宋采薇那邊沒有動靜,程家似乎也沒有再整出事端。
……
“你們說,宋采薇是不是真的什麽神仙轉世?”
“我看未必!”說話的婦人高仰著頭。
通常,這種表情意味著她有第一手消息,能得到其他人最崇敬的目光。
果然,其他幾人都對她投以最熾熱的目光,七嘴八舌地問:“好嫂子,你知道什麽消息,快說呀!”
那嫂子沒有賣關子,“昨天我看見程老頭家的老二夫妻,還有老四媳婦給宋采薇幹活呢?”
“給她幹活?”
在場好幾個人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那可不?我們兩家地頭離得近,昨天我和我家那口子在田裏施肥,親眼看見的程家那三個在宋采薇家田裏拔草,還用犁耙翻地,兩畝地的活,他們仨一天就幹完了!”
眾人齊聲感歎:“程家人的腦子沒毛病吧?”
“腦子有沒有病不知道,但身上肯定是有毛病!”
說話的是另一個嫂子,“我家就在程家隔壁,他家院子裏一天到晚都是藥味,我男人說,都是那天被宋采薇傷的。”
在場幾人感慨連連,有的說狠辣,有的說中邪,還有的紛紛不平。
一個頭戴如意雲紋銀簪子的婦人露出譴責的表情,晃著腦袋,倨傲地嘖嘖兩聲,“真是個心狠手辣的,程家人怎麽不報官?”
說完目光投向那個說男人受傷的婦人,一臉不解地問:“七嫂子,你不是說你男人就是被宋采薇打傷的嗎?你家怎麽不去報官呢?”
七嫂子語塞,氣唿唿道:“官府那有功夫管我們這種小事?”
戴如意雲紋銀簪子的婦人繼續道:“官府管不了,你們程氏的族長總能管吧?怎麽不去找你們族長主持公道?”
七嫂子更氣了。
她倒是想去找,可是自家公公攔著,放下狠話,她要是敢去叨擾族長,就讓她男人休了她。
不能出氣,可治傷的賠償總得有吧。
那件事本來就是程家人起的頭,她男人受傷,程家人於情於理都該給他們補償。
可是,她公公還是攔著,讓她男人罵她,說都是一個姓程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要銀子麵上不好看。
硬生生要吃下這啞巴虧。
當真是窩囊,一家老小,都是隻敢拿捏女人的玩意兒!
不管七嫂子心裏如何嫌棄家裏的男人,但在外麵卻還是死命維護他們。
“這種事自然有我男人做主,你管的著嗎?”
銀簪婦人好脾氣地笑道:“這不是替你著急嗎?聽說你男人傷的不輕,家裏的大小活全壓在你身上,真是難為你了。”
說著她微微低下頭,從懷裏取出帕子擦起了眼角。
七嫂子的臉有些扭曲,既覺得這話受用,又覺得這人不安好心,拿眼睛狐疑地瞧她。
旁邊的人打圓場,“好了,你們說剛才那人會不會是宋采薇家的親戚?”
“應該不會吧,聽說她娘家那邊的親戚早就不來往了。”
“去問有福媳婦不就行了,她可是和宋采薇一個村子的。”
幾個人為了八卦,背著簍子一起去找宋玉萍。
七嫂子不想去,她得去挖野菜。
她男人如今在床上養傷,幹不了活,公公又是個不幹活的,一家子吃喝全指望她一個人,實在沒閑工夫。
見她不肯去,另外幾個人也不強求。
“迴頭等我們打聽清楚了再告訴你。”
鄉下的婦人,平日裏除了幹活就是幹活,能用來消遣的事情不多,打聽別人的家長裏短,說些小道消息就是她們的樂趣。
“不知道,沒見過?”
“咱們村裏最近沒啥外人吧,難道誰家的親戚?”
“看方向應該是宋采薇家那邊過來的。”
“她家?”
那婦人說完,啐了一口,“說起這個就來氣,要不是這個沒倫常的,我男人也不至於到還在床上躺著!”
幾個婦人岔了話題。
“說起來,那件事也好幾天了,現在到底怎麽個結果,怎麽沒見動靜呢?”
那天程家那老頭找人逼嫁兒媳婦,最後什麽沒撈著,還賠了大筆銀子。
村子裏早傳遍了,那天去的人,全都橫著出來,身上沒一處是完好的。
這事兒早成了十裏八鄉的奇聞。
……
有人說程家的老五媳婦鬼上身了。
還有的說,是程業川死的不甘心,化成厲鬼要報複程家那些欺負他們的人。
更離譜的是,有人說宋采薇是天上下凡曆劫的神仙,身上有仙光庇佑。
這話最初來自趙獵戶的兒子趙無疾。
趙無疾是趙獵戶唯一的兒子,他從小體弱,趙獵戶害怕養不活,半路夭折,所以從小就把他送去了迴元觀,做了居士童子。
前天,趙無疾迴來看望爹娘,聽人說起村裏這件怪事,便講了一段典故,說天上的神仙有時候會下凡曆劫。
神仙曆劫通常命運坎坷,比如早年喪母喪父,中年喪夫,經曆苦難,其心不改,仁義慈善,最後功德圓滿,迴歸仙位。
他話說的有引導性,聽的人不由得把宋采薇往故事裏神仙上套。
早年喪母對上了,喪夫也對上了。
仁義慈善這點有點不對不上。
但是在場有個村民指出來,她對待兩個繼女和繼子盡心盡力就是慈善,寧死不肯改嫁是仁義。
這麽一番胡扯下去,當時在場的幾個村民都驚了。
宋娘子死後要做神仙?
就在村民不可置信的時候,趙無疾繼續胡謅,不,傳道。
他說,神仙在人間曆劫的期間,會與凡人產生因果。對她施恩的人,能積攢福氣,來生投胎到富貴人家;欺負作惡的,來生便會遭到業報,投胎成乞丐。
不管來生能不能富貴,反正是沒人想做乞丐的。
有村民說趙無疾胡謅,不肯信。
但還有人反駁,說一個七歲的小孩,不可能懂天上的事。趙無疾卻能把天上的事說的頭頭是道,肯定不是普通的小孩。
說不定也是神仙轉世。
越是鄉野民間,百姓越是迷信鬼神之說,加上趙無疾居士童子的身份,這個說法總之,有人相信,有人不信,還有人半信半疑。
現如今,村裏的人都在觀望,想知道宋采薇到底是鬼上身還是神仙轉世。
鄉下的婦人平時裏最大的消遣就是說些閑話。
可惜,現在不僅宋采薇那邊沒有動靜,程家似乎也沒有再整出事端。
……
“你們說,宋采薇是不是真的什麽神仙轉世?”
“我看未必!”說話的婦人高仰著頭。
通常,這種表情意味著她有第一手消息,能得到其他人最崇敬的目光。
果然,其他幾人都對她投以最熾熱的目光,七嘴八舌地問:“好嫂子,你知道什麽消息,快說呀!”
那嫂子沒有賣關子,“昨天我看見程老頭家的老二夫妻,還有老四媳婦給宋采薇幹活呢?”
“給她幹活?”
在場好幾個人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那可不?我們兩家地頭離得近,昨天我和我家那口子在田裏施肥,親眼看見的程家那三個在宋采薇家田裏拔草,還用犁耙翻地,兩畝地的活,他們仨一天就幹完了!”
眾人齊聲感歎:“程家人的腦子沒毛病吧?”
“腦子有沒有病不知道,但身上肯定是有毛病!”
說話的是另一個嫂子,“我家就在程家隔壁,他家院子裏一天到晚都是藥味,我男人說,都是那天被宋采薇傷的。”
在場幾人感慨連連,有的說狠辣,有的說中邪,還有的紛紛不平。
一個頭戴如意雲紋銀簪子的婦人露出譴責的表情,晃著腦袋,倨傲地嘖嘖兩聲,“真是個心狠手辣的,程家人怎麽不報官?”
說完目光投向那個說男人受傷的婦人,一臉不解地問:“七嫂子,你不是說你男人就是被宋采薇打傷的嗎?你家怎麽不去報官呢?”
七嫂子語塞,氣唿唿道:“官府那有功夫管我們這種小事?”
戴如意雲紋銀簪子的婦人繼續道:“官府管不了,你們程氏的族長總能管吧?怎麽不去找你們族長主持公道?”
七嫂子更氣了。
她倒是想去找,可是自家公公攔著,放下狠話,她要是敢去叨擾族長,就讓她男人休了她。
不能出氣,可治傷的賠償總得有吧。
那件事本來就是程家人起的頭,她男人受傷,程家人於情於理都該給他們補償。
可是,她公公還是攔著,讓她男人罵她,說都是一個姓程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要銀子麵上不好看。
硬生生要吃下這啞巴虧。
當真是窩囊,一家老小,都是隻敢拿捏女人的玩意兒!
不管七嫂子心裏如何嫌棄家裏的男人,但在外麵卻還是死命維護他們。
“這種事自然有我男人做主,你管的著嗎?”
銀簪婦人好脾氣地笑道:“這不是替你著急嗎?聽說你男人傷的不輕,家裏的大小活全壓在你身上,真是難為你了。”
說著她微微低下頭,從懷裏取出帕子擦起了眼角。
七嫂子的臉有些扭曲,既覺得這話受用,又覺得這人不安好心,拿眼睛狐疑地瞧她。
旁邊的人打圓場,“好了,你們說剛才那人會不會是宋采薇家的親戚?”
“應該不會吧,聽說她娘家那邊的親戚早就不來往了。”
“去問有福媳婦不就行了,她可是和宋采薇一個村子的。”
幾個人為了八卦,背著簍子一起去找宋玉萍。
七嫂子不想去,她得去挖野菜。
她男人如今在床上養傷,幹不了活,公公又是個不幹活的,一家子吃喝全指望她一個人,實在沒閑工夫。
見她不肯去,另外幾個人也不強求。
“迴頭等我們打聽清楚了再告訴你。”
鄉下的婦人,平日裏除了幹活就是幹活,能用來消遣的事情不多,打聽別人的家長裏短,說些小道消息就是她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