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離陌掛帥查辦白蓮教,又是太子欽點的人選。
戶部的專項撥款,那可是及時到位,不帶一絲折扣。
離陌也由此大方了一迴,盡數撥出一部分交由副指揮使黃敬齋開支。
至於皇城這部分的開支,毫不用說,相當數額的款項,已經被用於開玉器行了。
在皇城選最好的地址,盤下最寬敞的店麵,耗資那當然是不會少的。
離開了京畿地界的黃敬齋,自然沒有向他當時給離陌說的那樣,而是行軍一百多裏地後,突然改變了方向。
這一改變,行程就比預定的緩慢了一日。
“大人,我軍何故舍近求遠去秦城?”
麵對部下的疑問,黃敬齋笑道:“要是我軍如此大張旗鼓地到了西州和隴郡,白蓮教亂黨早都跑得沒影了。”
“那去秦城何意?”
部下不解,有問。
黃敬齋望著前麵的岔道,繼續說道:“恐怕白蓮教會在我們之前,得到消息後轉移到秦城,如此一來,我軍這次改道秦城,正好將白蓮教亂黨一網打盡,他們以為,秦城駐軍被調往西州和隴郡二地,而秦城空虛,正好用來藏身,如此,正好中了本將的圈套。”
此言一出,部下懂了。
這副指揮使,原來信不過三皇子,從而改變了行軍路線和作戰部署。
“末將明白了!”
從步軍衙門調來的這名老部下,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立刻就去安排下去。
離開京畿地界的兩日行軍途中,黃敬齋那可是大張旗鼓,盡顯震懾作用的一路造勢。
但進入了通向秦城地界的岔道後,沿途一路急行軍,安營紮寨,也是打尖小憩為主,喝開水吃幹糧,很少埋鍋造飯。
如此一來,由於繞道的行程,隻比原計劃到達隴郡晚一天而已。
領會到黃敬齋的意圖,做好了部署安排的部下,迴到黃敬齋身邊低聲問道:“將軍,皇城?”
“燈下黑。”
黃敬齋隻吐了三個字,就不再言語。
良久,黃敬齋又道:“如果沒估計錯的話,還會有白蓮教亂黨餘孽,向京畿地界逃竄,皇城也許是他們最好的藏身之地。”
此言一出,部下大驚。
“將軍,你是說?”
“嗯!”
黃敬齋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這隻是本將的猜測而已,前段時間抓的那些白蓮教亂黨,本就是些乞丐、流民和雜耍藝人而已,裏麵甚至還有外地來京的小商販,真正的白蓮教亂黨,隱匿於常人想不到的地方。”
到底是刑部的人,分析起來一針見血。
“那如何是好?”
大驚失色的部下,一臉茫然地望向黃敬齋。
“有人在玩火,養虎為患,隻是他身在其中渾然不知而已,但我等不能背這個鍋,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個黑鍋,我們背不起。”
黃敬齋一語道破天機,望著手下,神色凝重說道:“安排兩名可靠弟兄,沿太子開拔時的路線,一路去迎太子殿下……此事重大,務必要稟知太子殿下……”
黃敬齋又是一番吩咐,手下心腹即刻行動起來。
……
在西州、隴郡二地,隱藏在各處的白蓮教眾,突然間行動起來,趁著夜色向與兩地接壤的秦城方向移動。
多股白蓮教的教眾們,幾乎都選擇走水路和山道,極力避開官道進行轉移。
看來,這是得到了緊急消息。
與此同時,同樣選擇捷徑行軍的黃敬齋,在打尖的空閑裏,把一份地圖在地上鋪開。
“明日天亮,我軍就會進入秦城地界。”
“你們務必記住了,重點不要放在官道兩側,秦城城內,自有地方駐軍對白蓮教亂黨進行清查。”
“而我們,采取包圍方式,沿途的岩穴、山洞、道觀、寺院這些放為清查的重點,但凡十人以上的商旅、勞工、行鏢人員,走腳的腳戶,包括送葬、迎親的隊伍,一律嚴加盤查,但凡攜帶武器者,一律就地斬殺。”
有著步軍作戰經驗,又有著刑部偵查技術的黃敬齋,在地圖上指指畫畫,一口氣部署了方案下去。
……
“太子爺!”
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的滿臉毛大叔,望著前麵的驛站,向馬車的車窗說道:“前麵驛站歇息一晚,明日沿秦城地界邊緣行軍三日,可達京畿地界。”
馬車中的離風,隔著車窗道:“如此來看,我們離開皇城,也有一月時間了。”
說話間,驛站轉眼就到了。
在滿臉毛大叔向驛站的驛臣出示過一麵腰牌後,驛臣在驛站門口就地跪了,“下官董禕,參見太子殿下。”
此言一出,驛站院子裏忙碌著的雜役們,紛紛跪地高唿“小的們見過太子殿下。”
不一刻,離風和玥玨,被讓進一間幹淨的房間坐了。
突然,門外傳來了一陣爭執。
“我倆有要事向太子殿下稟報,已經在此等候半天了。”
“誰派你們來的?敢說半句假話,老子擰下你倆的腦袋。”
“這位大人,事關緊急,小的必須麵見太子,才能稟明實情。”
門外的爭執聲,讓離風眉頭一挑。
攔路稟報,不會是皇城有大事發生了?
不對,就是皇城突發變故,孫耀庭不會不知。
再說,要是皇城真有變故,派出送信的必定是大內密探,而大內密探不會不認識荊奎。
除此之外,還沒有什麽人和他如此對路,皇後的人?那更不可能,就是東宮殿蘇白夢,她也無法派人出來送信給他。
聞言來人不願輕易稟明身份,離風知道此事不會小了。
“帶他們進來!”
隔著門簾,離風吩咐一句。
門外的二人,解下腰間佩刀交給錦衣衛,然後在滿臉毛大叔的帶領下,這才進得屋內。
“步軍衙門領兵僉事牛壯,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刑部司偵主事溫虎,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門外二人進屋,當即跪地向離風行禮。
“行了!”
離風目光淩厲,望著二人沉聲道:“步軍衙門和刑部的人,如何得知本宮由此迴城?”
“太子殿下明鑒!”
牛壯抬頭抱拳,繼續道:“小的二人,奉刑部左侍郎、剿匪副指揮使黃敬齋大人之令,沿途恭迎太子殿下凱旋,沒曾想到,在此驛站,還真迎得太子殿下大駕。”
黃敬齋?
離風心頭一凜,此人雖然不屬蘇嵩嵐集團,但也和他這個太子並無瓜葛。
按慣例,就是有事,那也是刑部尚書稟報,哪輪得一個左侍郎安排手下攔路?
再說,這還有步軍衙門的人也摻和了進來。
難道皇城,真發生了重大變故不成?
不應該啊!
荊莽的一萬千羽軍,把皇城內外控製得密不透風,就是宮中,也有崔正帶領的兩千東廠錦衣衛。
按理說,如此緊急攔路稟報,是不該有這等事情發生。
戶部的專項撥款,那可是及時到位,不帶一絲折扣。
離陌也由此大方了一迴,盡數撥出一部分交由副指揮使黃敬齋開支。
至於皇城這部分的開支,毫不用說,相當數額的款項,已經被用於開玉器行了。
在皇城選最好的地址,盤下最寬敞的店麵,耗資那當然是不會少的。
離開了京畿地界的黃敬齋,自然沒有向他當時給離陌說的那樣,而是行軍一百多裏地後,突然改變了方向。
這一改變,行程就比預定的緩慢了一日。
“大人,我軍何故舍近求遠去秦城?”
麵對部下的疑問,黃敬齋笑道:“要是我軍如此大張旗鼓地到了西州和隴郡,白蓮教亂黨早都跑得沒影了。”
“那去秦城何意?”
部下不解,有問。
黃敬齋望著前麵的岔道,繼續說道:“恐怕白蓮教會在我們之前,得到消息後轉移到秦城,如此一來,我軍這次改道秦城,正好將白蓮教亂黨一網打盡,他們以為,秦城駐軍被調往西州和隴郡二地,而秦城空虛,正好用來藏身,如此,正好中了本將的圈套。”
此言一出,部下懂了。
這副指揮使,原來信不過三皇子,從而改變了行軍路線和作戰部署。
“末將明白了!”
從步軍衙門調來的這名老部下,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立刻就去安排下去。
離開京畿地界的兩日行軍途中,黃敬齋那可是大張旗鼓,盡顯震懾作用的一路造勢。
但進入了通向秦城地界的岔道後,沿途一路急行軍,安營紮寨,也是打尖小憩為主,喝開水吃幹糧,很少埋鍋造飯。
如此一來,由於繞道的行程,隻比原計劃到達隴郡晚一天而已。
領會到黃敬齋的意圖,做好了部署安排的部下,迴到黃敬齋身邊低聲問道:“將軍,皇城?”
“燈下黑。”
黃敬齋隻吐了三個字,就不再言語。
良久,黃敬齋又道:“如果沒估計錯的話,還會有白蓮教亂黨餘孽,向京畿地界逃竄,皇城也許是他們最好的藏身之地。”
此言一出,部下大驚。
“將軍,你是說?”
“嗯!”
黃敬齋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這隻是本將的猜測而已,前段時間抓的那些白蓮教亂黨,本就是些乞丐、流民和雜耍藝人而已,裏麵甚至還有外地來京的小商販,真正的白蓮教亂黨,隱匿於常人想不到的地方。”
到底是刑部的人,分析起來一針見血。
“那如何是好?”
大驚失色的部下,一臉茫然地望向黃敬齋。
“有人在玩火,養虎為患,隻是他身在其中渾然不知而已,但我等不能背這個鍋,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個黑鍋,我們背不起。”
黃敬齋一語道破天機,望著手下,神色凝重說道:“安排兩名可靠弟兄,沿太子開拔時的路線,一路去迎太子殿下……此事重大,務必要稟知太子殿下……”
黃敬齋又是一番吩咐,手下心腹即刻行動起來。
……
在西州、隴郡二地,隱藏在各處的白蓮教眾,突然間行動起來,趁著夜色向與兩地接壤的秦城方向移動。
多股白蓮教的教眾們,幾乎都選擇走水路和山道,極力避開官道進行轉移。
看來,這是得到了緊急消息。
與此同時,同樣選擇捷徑行軍的黃敬齋,在打尖的空閑裏,把一份地圖在地上鋪開。
“明日天亮,我軍就會進入秦城地界。”
“你們務必記住了,重點不要放在官道兩側,秦城城內,自有地方駐軍對白蓮教亂黨進行清查。”
“而我們,采取包圍方式,沿途的岩穴、山洞、道觀、寺院這些放為清查的重點,但凡十人以上的商旅、勞工、行鏢人員,走腳的腳戶,包括送葬、迎親的隊伍,一律嚴加盤查,但凡攜帶武器者,一律就地斬殺。”
有著步軍作戰經驗,又有著刑部偵查技術的黃敬齋,在地圖上指指畫畫,一口氣部署了方案下去。
……
“太子爺!”
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的滿臉毛大叔,望著前麵的驛站,向馬車的車窗說道:“前麵驛站歇息一晚,明日沿秦城地界邊緣行軍三日,可達京畿地界。”
馬車中的離風,隔著車窗道:“如此來看,我們離開皇城,也有一月時間了。”
說話間,驛站轉眼就到了。
在滿臉毛大叔向驛站的驛臣出示過一麵腰牌後,驛臣在驛站門口就地跪了,“下官董禕,參見太子殿下。”
此言一出,驛站院子裏忙碌著的雜役們,紛紛跪地高唿“小的們見過太子殿下。”
不一刻,離風和玥玨,被讓進一間幹淨的房間坐了。
突然,門外傳來了一陣爭執。
“我倆有要事向太子殿下稟報,已經在此等候半天了。”
“誰派你們來的?敢說半句假話,老子擰下你倆的腦袋。”
“這位大人,事關緊急,小的必須麵見太子,才能稟明實情。”
門外的爭執聲,讓離風眉頭一挑。
攔路稟報,不會是皇城有大事發生了?
不對,就是皇城突發變故,孫耀庭不會不知。
再說,要是皇城真有變故,派出送信的必定是大內密探,而大內密探不會不認識荊奎。
除此之外,還沒有什麽人和他如此對路,皇後的人?那更不可能,就是東宮殿蘇白夢,她也無法派人出來送信給他。
聞言來人不願輕易稟明身份,離風知道此事不會小了。
“帶他們進來!”
隔著門簾,離風吩咐一句。
門外的二人,解下腰間佩刀交給錦衣衛,然後在滿臉毛大叔的帶領下,這才進得屋內。
“步軍衙門領兵僉事牛壯,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刑部司偵主事溫虎,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門外二人進屋,當即跪地向離風行禮。
“行了!”
離風目光淩厲,望著二人沉聲道:“步軍衙門和刑部的人,如何得知本宮由此迴城?”
“太子殿下明鑒!”
牛壯抬頭抱拳,繼續道:“小的二人,奉刑部左侍郎、剿匪副指揮使黃敬齋大人之令,沿途恭迎太子殿下凱旋,沒曾想到,在此驛站,還真迎得太子殿下大駕。”
黃敬齋?
離風心頭一凜,此人雖然不屬蘇嵩嵐集團,但也和他這個太子並無瓜葛。
按慣例,就是有事,那也是刑部尚書稟報,哪輪得一個左侍郎安排手下攔路?
再說,這還有步軍衙門的人也摻和了進來。
難道皇城,真發生了重大變故不成?
不應該啊!
荊莽的一萬千羽軍,把皇城內外控製得密不透風,就是宮中,也有崔正帶領的兩千東廠錦衣衛。
按理說,如此緊急攔路稟報,是不該有這等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