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晏世清:安王為何不擋自己的臉?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康公公跟著點頭。
隆和帝抬手讓他起身。
“二十歲生辰是大事,朕身為父親確實不該忘。”
隆和帝站起身,福康公公連忙取來大氅替他披上。
他走到安王身邊抬起手掌心向上。
安王試探著把手搭在隆和帝的掌心,小心翼翼的,完全不似平時的懶散隨意。
隆和帝微微使勁。
安王便順勢站了起來,乖的不行。
隆和帝的心柔軟了一瞬,對於這個從小就不哭不鬧、不爭不搶的兒子,他確實忽略太多。
“走,朕帶你去庫房挑幾件你喜歡的。”
安王眨了兩下眼睛,像是向他確認一番:“那,兒臣能搬空嗎?”
隆和帝掃了他一眼:“你若是一個人一趟能搬空,亦可。”
安王眉眼舒展,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隆和帝,孺慕之情溢於言表:“那兒臣拿不下就兜著走!”
隆和帝被他給逗樂了:“行,都行!”
福康公公跟在後頭,心中泛起嘀咕:安王爺今兒轉性了?從未見他這般孩子氣的模樣。
到了庫房,安王東摸摸西摸摸,什麽都想要什麽都想拿。
看得隆和帝不禁反思,自己是否過於苛待這孩子了,堂堂皇室子孫,卻跟沒見過好東西似的。
安王拿起一方硯台,小聲嘀咕:“這方硯台不錯,拿迴去送給晏侍郎,肯定比老八昨晚送的好,不讓他用老八送的。”
隆和帝聽的不甚清楚,他好笑道:“拿朕的東西,轉送晏侍郎?”
安王緊緊抓著硯台,得意的揚起眉毛:“他昨兒給兒臣送賀禮了,其中還有一副他親手寫的祝壽詞。”
“這樣。”隆和帝拿出一支狼毫:“不如挑一套文房四寶……你剛才說,昨夜老八送了硯台給晏侍郎,你是如何得知的?”
安王臉上閃過一絲赧然:“昨兒酒喝多了,上街頭敲了幾家人的大門……”
他轉過身去,撥弄著架子上的劍穗:“晏侍郎正好在家,把兒臣迎了進去。”
隆和帝臉上笑意淡了不少,其他幾家都去赴太子宴了吧。
拜高踩低,跟紅頂白。
“醉酒敲人門,別是在晏侍郎家中撒酒瘋了。”
安王矢口否認:“沒有!”
他又低低了說了句:“應該……沒有,後來也是有點清醒的,兒臣聽見晏侍郎的小廝說太子到訪,留下一方硯台,由此可見兒臣沒撒酒瘋,沒有!”
隆和帝語帶笑意:“不大清醒的時候,定是撒了。”
安王半晌不說話,背對著隆和帝佯裝挑選寶物。
從隆和帝的角度正巧能看見他赤紅的耳朵。
二十歲的年紀,心思還不如十三歲的太子來的深沉。
安王挑了十多件東西,他脫下披風兜著。
隆和帝好笑的搖搖頭,他看了福康公公一眼:“福康,讓人把這些送去安王府上。那套文房四寶送去晏府,就說朕替安王昨日失禮賠個不是。”
安王嘀咕了一句:“沒失禮,真沒有。”
他就是看見晏世清送禮,心裏高興。
酒勁上來,就大著膽子借酒裝一迴瘋。
和晏世清同床共枕,這瘋裝的值!
隆和帝也不戳穿他:“是,沒有。行了,時辰也不早了,在宮裏用個午膳。”
用膳時,安王比隆和帝多了一碗麵。
安王吃的很小心,長長的一根麵,沒有斷。
隆和帝看著他這般,心中感慨萬千,一眨眼,二十了。
安王離開後。
送文房四寶去晏府的宮人迴來了,說昨夜先是醉醺醺的安王進入晏府,而後太子也去了,聽聞晏世清已經休息便留下硯台離開。
隆和帝揮退宮人。
暗衛跪在殿中:“陛下,屬下查到太子殿下命人監視安王府的一舉一動,要求將安王殿下落魄的樣子畫出來。得知安王殿下離開王府後,太子殿下便出宮了。另外……太子殿下還派人盜走幾份晏侍郎的書稿。”
隆和帝麵上看不出表情:“安王昨日生辰過的如何?”
暗衛:“送賀禮者寥寥,賓客亦是不多,生辰宴結束的倉促。之後安王兀自喝酒拆禮物,拆到晏侍郎送的禮物後,看著唯一的一份祝壽詞,喝了三壇酒,而後便出府了。”
“朕知道了,退下吧。”
大殿裏,隆和帝一人獨坐其中。
半晌,他輕歎一聲:“才十三……”
就如此容不得人,定是受身邊親近的人影響。
如果老三沒有出事毀了容貌,就好了。
有些人,光敲打起不到作用,得動上一動。
-
皇帝尋著錯處,接連動了好幾個太子身邊的人,或貶或罷。
最嚴重的當屬太子舍人鄭冠勉,身背兩條人命,證據確鑿,判斬立決。
晏世清心中隻覺痛快!
前世朝堂上對晏家的處理分兩派,一派認為抄家流放即可,一派則堅持應當斬首,以起到震懾的作用。
鄭冠勉言之鑿鑿說晏家罪大惡極,隻有滿門抄斬方能讓天下人臣服。
行刑的時候,晏世清去看了。
身帶鐐銬枷鎖的鄭冠勉忽然發瘋似的掙脫官兵的手,慌不擇路的往外跑:“我沒罪,我罪不至死!太子殿下呢?我要見太子殿下!”
圍觀的人群紛紛讓開。
晏世清不動聲色的抬腳絆倒鄭冠勉,又彎腰扶起他,低聲道:“那些罪證是你親口說的,鄭大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前世,喝醉酒的鄭冠勉炫耀似的說自己殺過人,連埋在哪都說了。
那時晏世清隻當這人喝醉酒胡說的,他重生的時間尚短,很多事情暫時無法一一查證。
便將消息轉了間接的透露給鄭冠勉的死對頭。
加上此前安王一番狀告,隆和帝更容不得這種人留在太子身邊。
鄭冠勉猛地抬頭看向晏世清:“是你——”
官兵一把拽住鐵鏈,直接把鄭冠勉拖著走。
鄭冠勉死死的盯著晏世清:“不是我殺的,那兩個人是他殺的!是他!”
官兵罵罵咧咧的一鞭子抽在他身上:“證據確鑿,屍骨都在你家挖出來的,死到臨頭還想攀扯人!有什麽要說的,到閻羅殿去嚎吧你!”
晏世清不喜血腥,今日他要睜著眼睛看鄭冠勉人頭落地。
劊子手刀子高高舉起時
晏世清握緊拳頭,心中恨意與快意交織翻騰。
忽的,一把折扇在展開擋在他的麵前。
折扇上畫著一隻撲蝶的狸奴,憨態可掬。
晏世清偏頭看見一臉害怕卻還要從手指縫裏看刑場的安王。
“……殿下害怕可以用扇子擋自己的臉,而非下官的。”
安王抬手遮在嘴邊,用隻有他們兩人能聽見的聲音道:“他畢竟是老八的人,晏侍郎你一臉期待又憤恨的樣子叫人看了去可不好。”
---
有這演技,安崽做什麽都會成功的~
隆和帝抬手讓他起身。
“二十歲生辰是大事,朕身為父親確實不該忘。”
隆和帝站起身,福康公公連忙取來大氅替他披上。
他走到安王身邊抬起手掌心向上。
安王試探著把手搭在隆和帝的掌心,小心翼翼的,完全不似平時的懶散隨意。
隆和帝微微使勁。
安王便順勢站了起來,乖的不行。
隆和帝的心柔軟了一瞬,對於這個從小就不哭不鬧、不爭不搶的兒子,他確實忽略太多。
“走,朕帶你去庫房挑幾件你喜歡的。”
安王眨了兩下眼睛,像是向他確認一番:“那,兒臣能搬空嗎?”
隆和帝掃了他一眼:“你若是一個人一趟能搬空,亦可。”
安王眉眼舒展,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隆和帝,孺慕之情溢於言表:“那兒臣拿不下就兜著走!”
隆和帝被他給逗樂了:“行,都行!”
福康公公跟在後頭,心中泛起嘀咕:安王爺今兒轉性了?從未見他這般孩子氣的模樣。
到了庫房,安王東摸摸西摸摸,什麽都想要什麽都想拿。
看得隆和帝不禁反思,自己是否過於苛待這孩子了,堂堂皇室子孫,卻跟沒見過好東西似的。
安王拿起一方硯台,小聲嘀咕:“這方硯台不錯,拿迴去送給晏侍郎,肯定比老八昨晚送的好,不讓他用老八送的。”
隆和帝聽的不甚清楚,他好笑道:“拿朕的東西,轉送晏侍郎?”
安王緊緊抓著硯台,得意的揚起眉毛:“他昨兒給兒臣送賀禮了,其中還有一副他親手寫的祝壽詞。”
“這樣。”隆和帝拿出一支狼毫:“不如挑一套文房四寶……你剛才說,昨夜老八送了硯台給晏侍郎,你是如何得知的?”
安王臉上閃過一絲赧然:“昨兒酒喝多了,上街頭敲了幾家人的大門……”
他轉過身去,撥弄著架子上的劍穗:“晏侍郎正好在家,把兒臣迎了進去。”
隆和帝臉上笑意淡了不少,其他幾家都去赴太子宴了吧。
拜高踩低,跟紅頂白。
“醉酒敲人門,別是在晏侍郎家中撒酒瘋了。”
安王矢口否認:“沒有!”
他又低低了說了句:“應該……沒有,後來也是有點清醒的,兒臣聽見晏侍郎的小廝說太子到訪,留下一方硯台,由此可見兒臣沒撒酒瘋,沒有!”
隆和帝語帶笑意:“不大清醒的時候,定是撒了。”
安王半晌不說話,背對著隆和帝佯裝挑選寶物。
從隆和帝的角度正巧能看見他赤紅的耳朵。
二十歲的年紀,心思還不如十三歲的太子來的深沉。
安王挑了十多件東西,他脫下披風兜著。
隆和帝好笑的搖搖頭,他看了福康公公一眼:“福康,讓人把這些送去安王府上。那套文房四寶送去晏府,就說朕替安王昨日失禮賠個不是。”
安王嘀咕了一句:“沒失禮,真沒有。”
他就是看見晏世清送禮,心裏高興。
酒勁上來,就大著膽子借酒裝一迴瘋。
和晏世清同床共枕,這瘋裝的值!
隆和帝也不戳穿他:“是,沒有。行了,時辰也不早了,在宮裏用個午膳。”
用膳時,安王比隆和帝多了一碗麵。
安王吃的很小心,長長的一根麵,沒有斷。
隆和帝看著他這般,心中感慨萬千,一眨眼,二十了。
安王離開後。
送文房四寶去晏府的宮人迴來了,說昨夜先是醉醺醺的安王進入晏府,而後太子也去了,聽聞晏世清已經休息便留下硯台離開。
隆和帝揮退宮人。
暗衛跪在殿中:“陛下,屬下查到太子殿下命人監視安王府的一舉一動,要求將安王殿下落魄的樣子畫出來。得知安王殿下離開王府後,太子殿下便出宮了。另外……太子殿下還派人盜走幾份晏侍郎的書稿。”
隆和帝麵上看不出表情:“安王昨日生辰過的如何?”
暗衛:“送賀禮者寥寥,賓客亦是不多,生辰宴結束的倉促。之後安王兀自喝酒拆禮物,拆到晏侍郎送的禮物後,看著唯一的一份祝壽詞,喝了三壇酒,而後便出府了。”
“朕知道了,退下吧。”
大殿裏,隆和帝一人獨坐其中。
半晌,他輕歎一聲:“才十三……”
就如此容不得人,定是受身邊親近的人影響。
如果老三沒有出事毀了容貌,就好了。
有些人,光敲打起不到作用,得動上一動。
-
皇帝尋著錯處,接連動了好幾個太子身邊的人,或貶或罷。
最嚴重的當屬太子舍人鄭冠勉,身背兩條人命,證據確鑿,判斬立決。
晏世清心中隻覺痛快!
前世朝堂上對晏家的處理分兩派,一派認為抄家流放即可,一派則堅持應當斬首,以起到震懾的作用。
鄭冠勉言之鑿鑿說晏家罪大惡極,隻有滿門抄斬方能讓天下人臣服。
行刑的時候,晏世清去看了。
身帶鐐銬枷鎖的鄭冠勉忽然發瘋似的掙脫官兵的手,慌不擇路的往外跑:“我沒罪,我罪不至死!太子殿下呢?我要見太子殿下!”
圍觀的人群紛紛讓開。
晏世清不動聲色的抬腳絆倒鄭冠勉,又彎腰扶起他,低聲道:“那些罪證是你親口說的,鄭大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前世,喝醉酒的鄭冠勉炫耀似的說自己殺過人,連埋在哪都說了。
那時晏世清隻當這人喝醉酒胡說的,他重生的時間尚短,很多事情暫時無法一一查證。
便將消息轉了間接的透露給鄭冠勉的死對頭。
加上此前安王一番狀告,隆和帝更容不得這種人留在太子身邊。
鄭冠勉猛地抬頭看向晏世清:“是你——”
官兵一把拽住鐵鏈,直接把鄭冠勉拖著走。
鄭冠勉死死的盯著晏世清:“不是我殺的,那兩個人是他殺的!是他!”
官兵罵罵咧咧的一鞭子抽在他身上:“證據確鑿,屍骨都在你家挖出來的,死到臨頭還想攀扯人!有什麽要說的,到閻羅殿去嚎吧你!”
晏世清不喜血腥,今日他要睜著眼睛看鄭冠勉人頭落地。
劊子手刀子高高舉起時
晏世清握緊拳頭,心中恨意與快意交織翻騰。
忽的,一把折扇在展開擋在他的麵前。
折扇上畫著一隻撲蝶的狸奴,憨態可掬。
晏世清偏頭看見一臉害怕卻還要從手指縫裏看刑場的安王。
“……殿下害怕可以用扇子擋自己的臉,而非下官的。”
安王抬手遮在嘴邊,用隻有他們兩人能聽見的聲音道:“他畢竟是老八的人,晏侍郎你一臉期待又憤恨的樣子叫人看了去可不好。”
---
有這演技,安崽做什麽都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