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安王:一不小心(故意)當眾扒了太子的馬甲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落在晏世清身上的目光陰冷,帶著黏膩的寒意。
晏世清想起自己曾經在野外遇到蟒蛇時的感覺,那眼神像是鎖定獵物一般,令人背脊發涼。
難道說,才十三歲的太子對他便有那種心思了?
晏世清再看時,太子的眼神恢複如常,看過來的眼神就像是陌生人一般。
“晏侍郎好大的架子,我同你說話呢!”
朱昭嗣比晏世清小上兩歲,文不成武不就,家中安排官職也不願意做,整個一混事惡霸。
他直接上手就要推人。
安王的扇子在朱昭嗣的手背上打了一下:“按照我朝律例,白丁無故對官員動手動腳者,杖二十。”
朱昭嗣長的肥頭大耳,細皮嫩肉的,手背挨這一下立馬就紅了。
他在家無法無天慣了,加上安王母親位份不高、外祖家權勢不大且不在京城,壓根沒把安王放在眼裏。
更何況,他身邊站著的可是未來大虞的君王。
朱昭嗣陰陽怪氣道:“白丁又如何?白丁也強過某些爹不疼娘不愛、無權無勢所謂的貴人!小爺我想當官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我不動手動腳,我揍他!你要是敢攔,小爺我連你一起揍!”
晏世清拉了安王一把,用所有人都能聽見的聲音道:“殿下,下官這幾年雖不打仗,但身手尚在。”
短短幾句話的時間,晏世清已經改變了在賭桌上做局、慢慢將朱昭嗣拉入泥沼的想法了。
還是以身入局來的更快,結果也會更接近他想要的。
“笑話,身手?就你這副小身板,軍功肯定都是搶了別人的!”
朱昭嗣早就看晏世清不順眼了。
晏世清軍功在身又官至侍郎,為世家子弟中之翹楚。
朱昭嗣最煩長輩提起晏世清就讚不絕口。
他直接擼起袖子對著晏世清的臉衝了過去:“今天我就要讓世人知道,你不過是個欺世盜名之徒!”
太子沒有製止。
朱家的隨從一擁而上要和朱昭嗣一同欺負晏世清。
晏世清太不聽話了,不願意做太子少傅還和安王走的近,該罰。
晏世清左手一把推開安王,遞給他一個別插手的眼神。
右手接住朱昭嗣的拳頭,反手一擰,將他擋在自己的身前。
朱家隨從刹不住車,拳頭棍棒都招唿在了朱昭嗣的身上。
朱昭嗣疼的臉都扭曲了,氣急敗壞道:“我要殺了你!晏世清我要殺了你!我要誅你晏家滿門!”
“朱公子好大的口氣!”晏世清想到了前世,手上力道頓時加大了幾分,他一字一頓道:“我晏家世代忠良,蒙聖上親口嘉許,你是什麽身份,也敢妄言要誅我晏家滿門?”
朱昭嗣疼的如殺豬般叫嚷著,發誓一定要讓晏世清好看。
朱家隨從拿著棍子繞到晏世清背後,高高的舉起棍子——
晏世清知道有人繞後,他有把握讓開要害,看似傷的重實則隻是皮肉傷。
安王知道晏世清心中自有成算,可他無法做到袖手旁邊,直直的衝過來:“晏侍郎小心!”
晏世清無法,作勢鬆開朱昭嗣,閃身躲開。
朱昭嗣忍著疼用力把晏世清撞到棍棒之下,自己也摔倒在地。
晏世清將計就計,順勢用左肩挨了一下。
“晏侍郎!”安王一腳把朱家隨從踹開,衝過去的時候故意在摔倒還未起身的朱昭嗣腿間用力踩了一腳:“晏侍郎你受傷了!本王帶你去找太醫!”
晏世清問題不大,有問題的是朱昭嗣。
還有太子。
安王小心的護著晏世清匆匆往外走的時候,故意撞到了太子。
將太子的喬裝撞掉,安王故作吃驚,大聲道:“老八——太子你怎麽會在這裏?!”
說完,他也不停留,護著晏世清上了馬車,直奔宮裏。
太子注意到周圍窺伺的目光,看也不看在地上哀嚎的朱昭嗣,低聲吩咐自己的人:“不能讓安王帶著晏世清進宮,設法攔下他們;另外讓今天在場的所有人都閉嘴,孤不希望聽到什麽不好的風聲。”
他來賭場,又縱著表哥仗著人多意圖毆打朝廷官員,這事一旦被父皇知道,少不了一通責罰。
安王讓無疾換一條人多的路,一拐彎就抱著晏世清跳了下去:“你自己見機行事,一旦有人攔車立刻棄車混進人流裏逃走。”
晏世清叮囑無疾:“一切以自身性命為首。”
安王抱著晏世清閃身進了一家成衣鋪子,不一會兒就有兩隊人馬疾馳而過,引得路人謾罵不止。
兩人換了一身衣裳,隨手買了鬥笠戴上。
重新買了一匹馬,安王與晏世清共乘一騎往皇宮趕去。
凜冽的寒風無孔不入。
晏世清的後背緊貼著安王的胸膛,隱隱透出令人安心的熱度。
安王的聲音傳進他的耳朵:“帶你走一條小路,保準在老八的人之前進宮。”
進了皇宮不能騎馬,安王也不讓晏世清下來,就抱著他一路狂奔,有不少宮人和官員都看見了。
晏世清知道安王此舉的用意,卻還是會有羞恥感,於是把頭埋進安王的懷裏。
他隻有小時被長輩抱過,約莫七八歲後就不曾有過了。
兩人到太醫院時,隆和帝也已經聽到消息了。
說是晏侍郎病危,安王跑的鞋子都掉了一隻。
隆和帝看向坐在自己對麵,手執白子的晏啟。
晏啟愣在那裏:“你說誰病危?”
宮人:“晏侍郎。”
晏啟看著隆和帝:“大虞,有幾個晏侍郎?”
隆和帝:“隻有一個,晏世清,晏侍郎。”
晏啟慌忙起身,不慎打翻棋盤。
“且慢。”隆和帝拉住晏啟:“朕與你同去,這其中或許有誤會。”
一個人不會好端端的,就“病危”。
看晏啟的態度,是全然不知的。
隆和帝與晏啟往太醫院去時,太子身邊的人追到空馬車後,便筆直往皇宮來了。
進了宮門得知安王去向後,也直奔太醫院而來。
竟是比隆和帝還要快上一步。
隆和帝到時,太醫院外有東宮侍衛把守著。
見到皇帝,他們紛紛跪下行禮。
隆和帝抬手:“不許做聲。”
說完,他也不說平身,直接走了進去。
晏世清想起自己曾經在野外遇到蟒蛇時的感覺,那眼神像是鎖定獵物一般,令人背脊發涼。
難道說,才十三歲的太子對他便有那種心思了?
晏世清再看時,太子的眼神恢複如常,看過來的眼神就像是陌生人一般。
“晏侍郎好大的架子,我同你說話呢!”
朱昭嗣比晏世清小上兩歲,文不成武不就,家中安排官職也不願意做,整個一混事惡霸。
他直接上手就要推人。
安王的扇子在朱昭嗣的手背上打了一下:“按照我朝律例,白丁無故對官員動手動腳者,杖二十。”
朱昭嗣長的肥頭大耳,細皮嫩肉的,手背挨這一下立馬就紅了。
他在家無法無天慣了,加上安王母親位份不高、外祖家權勢不大且不在京城,壓根沒把安王放在眼裏。
更何況,他身邊站著的可是未來大虞的君王。
朱昭嗣陰陽怪氣道:“白丁又如何?白丁也強過某些爹不疼娘不愛、無權無勢所謂的貴人!小爺我想當官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我不動手動腳,我揍他!你要是敢攔,小爺我連你一起揍!”
晏世清拉了安王一把,用所有人都能聽見的聲音道:“殿下,下官這幾年雖不打仗,但身手尚在。”
短短幾句話的時間,晏世清已經改變了在賭桌上做局、慢慢將朱昭嗣拉入泥沼的想法了。
還是以身入局來的更快,結果也會更接近他想要的。
“笑話,身手?就你這副小身板,軍功肯定都是搶了別人的!”
朱昭嗣早就看晏世清不順眼了。
晏世清軍功在身又官至侍郎,為世家子弟中之翹楚。
朱昭嗣最煩長輩提起晏世清就讚不絕口。
他直接擼起袖子對著晏世清的臉衝了過去:“今天我就要讓世人知道,你不過是個欺世盜名之徒!”
太子沒有製止。
朱家的隨從一擁而上要和朱昭嗣一同欺負晏世清。
晏世清太不聽話了,不願意做太子少傅還和安王走的近,該罰。
晏世清左手一把推開安王,遞給他一個別插手的眼神。
右手接住朱昭嗣的拳頭,反手一擰,將他擋在自己的身前。
朱家隨從刹不住車,拳頭棍棒都招唿在了朱昭嗣的身上。
朱昭嗣疼的臉都扭曲了,氣急敗壞道:“我要殺了你!晏世清我要殺了你!我要誅你晏家滿門!”
“朱公子好大的口氣!”晏世清想到了前世,手上力道頓時加大了幾分,他一字一頓道:“我晏家世代忠良,蒙聖上親口嘉許,你是什麽身份,也敢妄言要誅我晏家滿門?”
朱昭嗣疼的如殺豬般叫嚷著,發誓一定要讓晏世清好看。
朱家隨從拿著棍子繞到晏世清背後,高高的舉起棍子——
晏世清知道有人繞後,他有把握讓開要害,看似傷的重實則隻是皮肉傷。
安王知道晏世清心中自有成算,可他無法做到袖手旁邊,直直的衝過來:“晏侍郎小心!”
晏世清無法,作勢鬆開朱昭嗣,閃身躲開。
朱昭嗣忍著疼用力把晏世清撞到棍棒之下,自己也摔倒在地。
晏世清將計就計,順勢用左肩挨了一下。
“晏侍郎!”安王一腳把朱家隨從踹開,衝過去的時候故意在摔倒還未起身的朱昭嗣腿間用力踩了一腳:“晏侍郎你受傷了!本王帶你去找太醫!”
晏世清問題不大,有問題的是朱昭嗣。
還有太子。
安王小心的護著晏世清匆匆往外走的時候,故意撞到了太子。
將太子的喬裝撞掉,安王故作吃驚,大聲道:“老八——太子你怎麽會在這裏?!”
說完,他也不停留,護著晏世清上了馬車,直奔宮裏。
太子注意到周圍窺伺的目光,看也不看在地上哀嚎的朱昭嗣,低聲吩咐自己的人:“不能讓安王帶著晏世清進宮,設法攔下他們;另外讓今天在場的所有人都閉嘴,孤不希望聽到什麽不好的風聲。”
他來賭場,又縱著表哥仗著人多意圖毆打朝廷官員,這事一旦被父皇知道,少不了一通責罰。
安王讓無疾換一條人多的路,一拐彎就抱著晏世清跳了下去:“你自己見機行事,一旦有人攔車立刻棄車混進人流裏逃走。”
晏世清叮囑無疾:“一切以自身性命為首。”
安王抱著晏世清閃身進了一家成衣鋪子,不一會兒就有兩隊人馬疾馳而過,引得路人謾罵不止。
兩人換了一身衣裳,隨手買了鬥笠戴上。
重新買了一匹馬,安王與晏世清共乘一騎往皇宮趕去。
凜冽的寒風無孔不入。
晏世清的後背緊貼著安王的胸膛,隱隱透出令人安心的熱度。
安王的聲音傳進他的耳朵:“帶你走一條小路,保準在老八的人之前進宮。”
進了皇宮不能騎馬,安王也不讓晏世清下來,就抱著他一路狂奔,有不少宮人和官員都看見了。
晏世清知道安王此舉的用意,卻還是會有羞恥感,於是把頭埋進安王的懷裏。
他隻有小時被長輩抱過,約莫七八歲後就不曾有過了。
兩人到太醫院時,隆和帝也已經聽到消息了。
說是晏侍郎病危,安王跑的鞋子都掉了一隻。
隆和帝看向坐在自己對麵,手執白子的晏啟。
晏啟愣在那裏:“你說誰病危?”
宮人:“晏侍郎。”
晏啟看著隆和帝:“大虞,有幾個晏侍郎?”
隆和帝:“隻有一個,晏世清,晏侍郎。”
晏啟慌忙起身,不慎打翻棋盤。
“且慢。”隆和帝拉住晏啟:“朕與你同去,這其中或許有誤會。”
一個人不會好端端的,就“病危”。
看晏啟的態度,是全然不知的。
隆和帝與晏啟往太醫院去時,太子身邊的人追到空馬車後,便筆直往皇宮來了。
進了宮門得知安王去向後,也直奔太醫院而來。
竟是比隆和帝還要快上一步。
隆和帝到時,太醫院外有東宮侍衛把守著。
見到皇帝,他們紛紛跪下行禮。
隆和帝抬手:“不許做聲。”
說完,他也不說平身,直接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