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晏世清:說安王活該,他怎麽還高興上了?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了東宮,太子全當沒看見宮人們緊張的神色,同身邊的人朗聲笑道:“今日得的這株紅珊瑚父皇見了定會高興,且這是祥瑞之物,定能夠保佑父皇龍體安康。”
安王撇撇嘴,嘀咕了一句:“真會演。”
“父皇?”
太子看見屋內的人後,驚訝的站在原地,緊接著想起來要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隆和帝沒有做聲,太子便一直低著頭。
見他一直不抬頭,隆和帝便心知肚明安王所言多半為真。
以他對太子的了解,若是沒做錯事,此時定是要抬頭用眼光詢問為何還不說平身。
隆和帝也知道尚書令定是已經給太子出了主意。
他緩緩道:“太子今日出宮,可知宮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太子低著頭:“迴父皇的話,兒臣不知,兒臣今日出宮為父皇尋紅珊瑚去了。”
“別說為朕,朕可沒說過要什麽紅珊瑚。”
隆和帝看了眼福康公公。
福康公公立刻讓人將楚敨廖帶上來。
“此人率東宮侍衛圍了太醫院,要挾安王和晏侍郎不許將你去賭坊的事情說出去。福康,把他威脅的話,複述一遍。”
福康公公心中叫苦,這番話可怎麽說得出口啊!
“楚敨廖說,卑職……”
隆和帝皺眉:“大點聲,沒吃飯麽?”
安王接過話:“福康公公膽子小,還是兒臣來說吧,楚副率說‘卑職就把話放在這裏,安王和晏侍郎若是把今日見聞忘了,將來還能有條活路,若是捅到陛下那裏,現在能活,將來可就未必了’。”
福康公公向安王投去感激的眼神。
太子猛地抬起頭,這次他的吃驚和惶恐不是演的,而是由內而外、發自內心的:“父皇!兒臣不知啊!楚敨廖他、他平日裏寡言少語,不像是能說出此番話的……”
隆和帝淡淡道:“他親口所說,朕親耳所聞。”
太子冷汗涔涔,他很快做出決定,跪伏下去:“父皇,此人以下犯上,其罪當誅!”
楚敨廖震驚的看著太子:“殿下,可是你——”
他看見太子瞥來那一眼滿是警告的目光,頹敗道:“陛下,臣領罪。”
安王奇道:“誰定罪了,你就領罪?父皇你好像一個字沒說哦。”
太子真想撕了安王這張嘴。
隆和帝問:“今日同太子出行的人,站出來。”
太子低著頭,心中惴惴不安。
隆和帝抬手:“連同楚敨廖一起拖到外麵,杖斃——慢慢打,命東宮上下在一旁看著。另,將朱昭嗣帶來,還有賭坊管事的以及兩名在場的百姓。”
太子握緊了藏在袖中的手,這樣可以肆意生殺予奪的權力,要是早些落在他手,就好了。
他要讓安王嚐盡酷刑!
朱昭嗣被帶來時,杖刑仍在繼續。
微弱的慘叫聲、求饒聲,令他心頭發寒。
來之前,祖父反複叮囑他,今日的賭坊的事情、出言不遜以下犯上的事情,隻能他一人全力擔下,切不可沾染太子分毫。
“草民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昭嗣進了門,頭都不敢抬就趴跪於地,額頭緊緊貼著地麵,渾身簌簌的抖著。
隆和帝讓他抬起頭來。
朱昭嗣膽怯的抬起頭來,眼睛一直往下看,不敢直視天顏。
隆和帝笑了起來,像一個和藹的長輩:“你們瞧瞧,這副怯懦的樣子,也不知是怎麽說出要誅晏家滿門的話。”
朱昭嗣癱軟的趴在地上,不敢說話。
安王指指自己:“父皇,兒臣學給你看啊。”
隆和帝瞥了他一眼:“閉嘴,堂堂親王別一副鸚鵡做派。”
晏世清抿唇掩去笑意,抬眼便對上安王委屈的眼神。
也不知怎的,晏世清張張口,無聲說了兩個字“活該”。
這下安王不委屈了,他又高興起來。
晏世清一頭霧水。
朱昭嗣顫聲道:“今日之事,千錯萬錯都是草民的錯,草民喝了點酒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叫什麽,冒犯了安王殿下和晏侍郎,求陛下責罰!”
這時,賭坊管事的趙財以及兩名當時在場的商人被帶進來。
隆和帝坐於高位,淡淡的看著跪在地上的三個身上臉上都掛了彩的百姓:“朕命你們將今日賭坊裏發生的事情一一寫下來,包括你們這身傷的由來。來人,讓他們一人一間屋子去寫。”
太子聞言險些就要站不住了,當時應該叫人直接滅了口的,而不是心慈隻讓人叫他們閉嘴!
若是他們敢說些不該說的,他日他定要滅了他們全家!
三份供詞呈到隆和帝麵前。
所述內容相差無兩。
最詳細的是趙財那一份,將幾人的對話一字不落的寫了下來,打鬥的場景寫的跟說書似的,他還寫了太子和朱昭嗣離開後,有人將在場的人都“敲打”了一番,告誡今日之事就咽在肚子裏帶進墳墓。
隆和帝點點供詞:“爹不疼、娘不愛無權無勢的貴人?”
安王指著自己:“兒臣咯,父皇,他說他想當官就是一句話的事兒,這話的分量有點重哦。”
朱昭嗣嚇的幾次張口想要辯駁都說不出話來,麵上慘白一片,多次將求助的目光看向太子。
太子低著頭,誰也不看,在心中已是將安王千刀萬剮了。
隆和帝問晏世清:“晏侍郎,可有想說的?”
晏世清隻是說:“此事需慎重處理,以免有損皇家顏麵,另外臣希望能夠保全今日在場百姓的性命。”半句不提自己所受委屈。
朱昭嗣是朱家人。
朱家為皇後母族,太子外家。
朱昭嗣縱人毆打朝廷命官、對親王出言不遜以下犯上,當時太子還在場。
旁人聽了隻會認為他受太子意。
是太子尚未登基就對肱股之臣起了殺心、是太子蔑視兄長縱人出言侮辱。
晏世清此番言論看似是為皇家顏麵著想,實則是再次提醒隆和帝太子言行有失。
往大點了說,就是失德失行。
晏世清站的不遠。
隆和帝還能聞到傷藥的味道,他看了眼垂立一旁,眼中心疼之色難掩的晏啟。
他說了一句讓太子以及剛到門外的皇後聞聲變色的話:“當年若非晏侍郎拚死救下老八,何來今日的太子、何來今日外戚之榮耀?古人雲大恩即大仇,誠不欺我也。”
皇後忐忑的看了眼身旁的太後,她好不容易說動早就不理外事的太後出麵,哪成想剛來就聽到陛下這句話。
安王撇撇嘴,嘀咕了一句:“真會演。”
“父皇?”
太子看見屋內的人後,驚訝的站在原地,緊接著想起來要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隆和帝沒有做聲,太子便一直低著頭。
見他一直不抬頭,隆和帝便心知肚明安王所言多半為真。
以他對太子的了解,若是沒做錯事,此時定是要抬頭用眼光詢問為何還不說平身。
隆和帝也知道尚書令定是已經給太子出了主意。
他緩緩道:“太子今日出宮,可知宮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太子低著頭:“迴父皇的話,兒臣不知,兒臣今日出宮為父皇尋紅珊瑚去了。”
“別說為朕,朕可沒說過要什麽紅珊瑚。”
隆和帝看了眼福康公公。
福康公公立刻讓人將楚敨廖帶上來。
“此人率東宮侍衛圍了太醫院,要挾安王和晏侍郎不許將你去賭坊的事情說出去。福康,把他威脅的話,複述一遍。”
福康公公心中叫苦,這番話可怎麽說得出口啊!
“楚敨廖說,卑職……”
隆和帝皺眉:“大點聲,沒吃飯麽?”
安王接過話:“福康公公膽子小,還是兒臣來說吧,楚副率說‘卑職就把話放在這裏,安王和晏侍郎若是把今日見聞忘了,將來還能有條活路,若是捅到陛下那裏,現在能活,將來可就未必了’。”
福康公公向安王投去感激的眼神。
太子猛地抬起頭,這次他的吃驚和惶恐不是演的,而是由內而外、發自內心的:“父皇!兒臣不知啊!楚敨廖他、他平日裏寡言少語,不像是能說出此番話的……”
隆和帝淡淡道:“他親口所說,朕親耳所聞。”
太子冷汗涔涔,他很快做出決定,跪伏下去:“父皇,此人以下犯上,其罪當誅!”
楚敨廖震驚的看著太子:“殿下,可是你——”
他看見太子瞥來那一眼滿是警告的目光,頹敗道:“陛下,臣領罪。”
安王奇道:“誰定罪了,你就領罪?父皇你好像一個字沒說哦。”
太子真想撕了安王這張嘴。
隆和帝問:“今日同太子出行的人,站出來。”
太子低著頭,心中惴惴不安。
隆和帝抬手:“連同楚敨廖一起拖到外麵,杖斃——慢慢打,命東宮上下在一旁看著。另,將朱昭嗣帶來,還有賭坊管事的以及兩名在場的百姓。”
太子握緊了藏在袖中的手,這樣可以肆意生殺予奪的權力,要是早些落在他手,就好了。
他要讓安王嚐盡酷刑!
朱昭嗣被帶來時,杖刑仍在繼續。
微弱的慘叫聲、求饒聲,令他心頭發寒。
來之前,祖父反複叮囑他,今日的賭坊的事情、出言不遜以下犯上的事情,隻能他一人全力擔下,切不可沾染太子分毫。
“草民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昭嗣進了門,頭都不敢抬就趴跪於地,額頭緊緊貼著地麵,渾身簌簌的抖著。
隆和帝讓他抬起頭來。
朱昭嗣膽怯的抬起頭來,眼睛一直往下看,不敢直視天顏。
隆和帝笑了起來,像一個和藹的長輩:“你們瞧瞧,這副怯懦的樣子,也不知是怎麽說出要誅晏家滿門的話。”
朱昭嗣癱軟的趴在地上,不敢說話。
安王指指自己:“父皇,兒臣學給你看啊。”
隆和帝瞥了他一眼:“閉嘴,堂堂親王別一副鸚鵡做派。”
晏世清抿唇掩去笑意,抬眼便對上安王委屈的眼神。
也不知怎的,晏世清張張口,無聲說了兩個字“活該”。
這下安王不委屈了,他又高興起來。
晏世清一頭霧水。
朱昭嗣顫聲道:“今日之事,千錯萬錯都是草民的錯,草民喝了點酒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叫什麽,冒犯了安王殿下和晏侍郎,求陛下責罰!”
這時,賭坊管事的趙財以及兩名當時在場的商人被帶進來。
隆和帝坐於高位,淡淡的看著跪在地上的三個身上臉上都掛了彩的百姓:“朕命你們將今日賭坊裏發生的事情一一寫下來,包括你們這身傷的由來。來人,讓他們一人一間屋子去寫。”
太子聞言險些就要站不住了,當時應該叫人直接滅了口的,而不是心慈隻讓人叫他們閉嘴!
若是他們敢說些不該說的,他日他定要滅了他們全家!
三份供詞呈到隆和帝麵前。
所述內容相差無兩。
最詳細的是趙財那一份,將幾人的對話一字不落的寫了下來,打鬥的場景寫的跟說書似的,他還寫了太子和朱昭嗣離開後,有人將在場的人都“敲打”了一番,告誡今日之事就咽在肚子裏帶進墳墓。
隆和帝點點供詞:“爹不疼、娘不愛無權無勢的貴人?”
安王指著自己:“兒臣咯,父皇,他說他想當官就是一句話的事兒,這話的分量有點重哦。”
朱昭嗣嚇的幾次張口想要辯駁都說不出話來,麵上慘白一片,多次將求助的目光看向太子。
太子低著頭,誰也不看,在心中已是將安王千刀萬剮了。
隆和帝問晏世清:“晏侍郎,可有想說的?”
晏世清隻是說:“此事需慎重處理,以免有損皇家顏麵,另外臣希望能夠保全今日在場百姓的性命。”半句不提自己所受委屈。
朱昭嗣是朱家人。
朱家為皇後母族,太子外家。
朱昭嗣縱人毆打朝廷命官、對親王出言不遜以下犯上,當時太子還在場。
旁人聽了隻會認為他受太子意。
是太子尚未登基就對肱股之臣起了殺心、是太子蔑視兄長縱人出言侮辱。
晏世清此番言論看似是為皇家顏麵著想,實則是再次提醒隆和帝太子言行有失。
往大點了說,就是失德失行。
晏世清站的不遠。
隆和帝還能聞到傷藥的味道,他看了眼垂立一旁,眼中心疼之色難掩的晏啟。
他說了一句讓太子以及剛到門外的皇後聞聲變色的話:“當年若非晏侍郎拚死救下老八,何來今日的太子、何來今日外戚之榮耀?古人雲大恩即大仇,誠不欺我也。”
皇後忐忑的看了眼身旁的太後,她好不容易說動早就不理外事的太後出麵,哪成想剛來就聽到陛下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