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無疾:銀子比棉衣好使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隆和帝吐出兩個字:“恭王。”
他曾經對三兒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隻是可惜啊,容貌有毀者不得為帝。
三皇子太子之位被廢立後,日漸消沉,平日裏寡言少語。
像籍田禮那般幾次三番開口,屬實異常。
就像是……知道這件事情是誰幹的,並且希望能夠一路查下去。
隆和帝:“你且退下,記住,籍田禮上發生的事情,不可說出去。”
聞太醫:“陛下放心,臣可惜命著呢,臣告退。”
走到門外,聞太醫聽見隆和帝差人宣恭王入宮。
-
籍田禮耕牛發瘋一事,交由刑部查證,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
並且,隆和帝派恭王負責監督此案。
查到宮中時,提議統一為皇子製作香囊的人因飲酒過多失足墜河,第二日才被人發現。
笛家被差去買藥的下人,因惶恐而在牢中活活嚇死。
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要說誰最著急,當屬睿王。
畢竟笛醉煬跟他有親戚這層關係在。
他日日往刑部跑,盯著調查結果。
這日下了朝,睿王又目標明確的朝著刑部尚書去了。
刑部尚書被睿王纏怕了,他是拔腿就跑。
安王看著笑出聲來。
他走到晏世清身邊,樂嗬道:“四皇兄和唐大人瞧著,真像話本裏寫的,他逃,他追,他插翅難飛。”
晏世清低聲道:“王爺慎言。”
唐尚書的年紀,做四皇子的祖父都夠了。
安王從善如流道:“是是是,本王說的不對,下次一定不亂說。”
前後無人的時候,安王小聲告訴晏世清:“老八醒了,為他治病的太醫從一群變成了一個,是皇後的心腹,我猜啊老八多半落下了什麽不足為外人道的毛病。”
晏世清抬眼看著安王。
安王肯定的點頭:“消息保真。”
太子受傷後,東宮在皇後的敲打之下,如鐵桶一般,一點消息都透露不出來。
晏世清心想總不能是安王趴太子床底下偷聽來的吧?
安王挑眉:“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我還知道皇宮的狗洞在哪裏呢。”
東宮的宮人受過他的救命之恩,打聽點消息還是可以的。
……這是值得自豪的事情麽?
晏世清收迴視線,安王覺得是、那就是吧。
“王……你迴王府麽,可需要我送你?”
安王想了想:“你可有安排?”
晏世清本想推說有安排,轉念一想又改口道:“沒有,準備迴去看書。”
“書看多了小心變成書呆子了。”安王背著手晃了晃腦袋:“春意漸濃,不如出城踏青?”
晏世清勾唇:“學唐瑾禮?”
安王皺眉:“不能學他,他太幼稚。”
晏世清斂眉輕笑,有時候安王瞧著比唐瑾禮還要幼稚的。
安王偏頭打量他:“你笑什麽,我說的不對?”
“對,你說的自然是對的。”晏世清眼中笑意盈盈:“……怎麽了?可是不舒服,要不要叫太醫?”
安王捂著胸口,臉色驟然就紅了。
“沒事沒事,我就是,被自己的口水噎著了。”
晏世清:……?
最終,他們沒有出城踏青,而是雇了艘船,泛舟湖上。
說實話,湖麵上的春風還是很淩冽的。
兩人在船頭站了沒一會,就移到船艙裏。
無疾任勞任怨的充當船夫——上船的時候,安王給了船夫二兩銀子,讓船夫自個兒找地方喝酒去。
還能指望這二位爺撐船麽?
那必然是不能的。
無疾摸摸懷裏,有安王給的碎銀子。
有錢,人心裏暖暖的,就不冷了。
開船咯!
晏世清打著灌醉安王套話的主意。
兩人閑聊著著,就著下酒菜小酌,倒也有幾分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悠哉悠哉。
談及晏世清在宮中伴讀那幾年時光,說著年少時做的蠢事。
安王忽的語氣頓住了,話鋒一轉:“挑選伴讀的時候,其實我一眼就相中你了。”
他低頭轉著空酒杯,悶悶不樂:“但那時候老三是太子,他先挑,輪不到我。”
年少的晏世清,穿著青色的衣衫站得筆直,就像竹林裏的翠竹。
他的身上既有武將的颯爽也有文人的儒雅。
在一眾少年中,安王一眼就看到了晏世清。
那時,他頭一迴怨恨起自己不會投胎。
也恨自己膽怯不敢相爭。
在第一次做春夢夢見的是晏世清之前,安王一直以為自己隻是想和他做朋友。
慌張無措的他直到換好衣裳,把髒了的褻褲埋起來,才堪堪冷靜下來。
原來自以為是的情意早就在不知不覺之中變了味道——又或者從一開始,他便存了沾染明月之心。
晏世清抬手替安王斟酒:“為何相中了我?”
安王喝了口酒,“嘿嘿”一笑:“隻有你,像個小大人似的,板著一張臉,看上去很可靠。”
板著一張臉……?
晏世清迴憶當時的場景,父親告誡在宮中當謹言慎行,即便沒被選為伴讀也無妨。
所以他當時眼觀鼻鼻觀心,沒有向別的待選伴讀那樣期盼的看著皇子們。
“我當時板著臉麽?”
安王半垂著眼、嘴抿成一條線,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就這樣。”
晏世清哭笑不得:“這樣你還能一眼相中?”
安王理直氣壯道:“小孩子不都喜歡跟大孩子玩嘛!”
隨後,他又撇撇嘴:“大孩子不喜歡跟小孩子玩。”
頓了頓,安王又“哼!”了一聲。
跟個孩子似的。
晏世清無奈的搖搖頭,安王應當是有些許醉了。
見安王酒杯見底,晏世清又替他斟滿。
“你——”安王單手撐在矮桌上,身體前傾,眯起眼睛看著晏世清:“你總是給我倒酒,是不是想灌醉我,然後往我臉上畫王八?不,你不是這種人。”
安王往後一靠,搖搖頭:“你不會跟著那群壞蛋欺負我。”
他拿起酒杯喝了半杯,吃了幾口菜:“來來來,我給你斟酒,喝醉了咱們就一起引吭高歌!”
安王拿著酒壺對了一會兒,才對準晏世清的酒杯:“來,碰杯!讓我們滿飲此杯!我幹了你不許隨意!”
晏世清杯子裏的酒被安王這麽一碰,灑了小半杯出去。
安王是肉眼可見的醉了。
晏世清依舊清醒,他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狀似不經意的說了一個時間:“隆和十七年,五月二十日,那天發生了什麽?”
---
安王:他說520哎!
他曾經對三兒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隻是可惜啊,容貌有毀者不得為帝。
三皇子太子之位被廢立後,日漸消沉,平日裏寡言少語。
像籍田禮那般幾次三番開口,屬實異常。
就像是……知道這件事情是誰幹的,並且希望能夠一路查下去。
隆和帝:“你且退下,記住,籍田禮上發生的事情,不可說出去。”
聞太醫:“陛下放心,臣可惜命著呢,臣告退。”
走到門外,聞太醫聽見隆和帝差人宣恭王入宮。
-
籍田禮耕牛發瘋一事,交由刑部查證,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
並且,隆和帝派恭王負責監督此案。
查到宮中時,提議統一為皇子製作香囊的人因飲酒過多失足墜河,第二日才被人發現。
笛家被差去買藥的下人,因惶恐而在牢中活活嚇死。
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要說誰最著急,當屬睿王。
畢竟笛醉煬跟他有親戚這層關係在。
他日日往刑部跑,盯著調查結果。
這日下了朝,睿王又目標明確的朝著刑部尚書去了。
刑部尚書被睿王纏怕了,他是拔腿就跑。
安王看著笑出聲來。
他走到晏世清身邊,樂嗬道:“四皇兄和唐大人瞧著,真像話本裏寫的,他逃,他追,他插翅難飛。”
晏世清低聲道:“王爺慎言。”
唐尚書的年紀,做四皇子的祖父都夠了。
安王從善如流道:“是是是,本王說的不對,下次一定不亂說。”
前後無人的時候,安王小聲告訴晏世清:“老八醒了,為他治病的太醫從一群變成了一個,是皇後的心腹,我猜啊老八多半落下了什麽不足為外人道的毛病。”
晏世清抬眼看著安王。
安王肯定的點頭:“消息保真。”
太子受傷後,東宮在皇後的敲打之下,如鐵桶一般,一點消息都透露不出來。
晏世清心想總不能是安王趴太子床底下偷聽來的吧?
安王挑眉:“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我還知道皇宮的狗洞在哪裏呢。”
東宮的宮人受過他的救命之恩,打聽點消息還是可以的。
……這是值得自豪的事情麽?
晏世清收迴視線,安王覺得是、那就是吧。
“王……你迴王府麽,可需要我送你?”
安王想了想:“你可有安排?”
晏世清本想推說有安排,轉念一想又改口道:“沒有,準備迴去看書。”
“書看多了小心變成書呆子了。”安王背著手晃了晃腦袋:“春意漸濃,不如出城踏青?”
晏世清勾唇:“學唐瑾禮?”
安王皺眉:“不能學他,他太幼稚。”
晏世清斂眉輕笑,有時候安王瞧著比唐瑾禮還要幼稚的。
安王偏頭打量他:“你笑什麽,我說的不對?”
“對,你說的自然是對的。”晏世清眼中笑意盈盈:“……怎麽了?可是不舒服,要不要叫太醫?”
安王捂著胸口,臉色驟然就紅了。
“沒事沒事,我就是,被自己的口水噎著了。”
晏世清:……?
最終,他們沒有出城踏青,而是雇了艘船,泛舟湖上。
說實話,湖麵上的春風還是很淩冽的。
兩人在船頭站了沒一會,就移到船艙裏。
無疾任勞任怨的充當船夫——上船的時候,安王給了船夫二兩銀子,讓船夫自個兒找地方喝酒去。
還能指望這二位爺撐船麽?
那必然是不能的。
無疾摸摸懷裏,有安王給的碎銀子。
有錢,人心裏暖暖的,就不冷了。
開船咯!
晏世清打著灌醉安王套話的主意。
兩人閑聊著著,就著下酒菜小酌,倒也有幾分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悠哉悠哉。
談及晏世清在宮中伴讀那幾年時光,說著年少時做的蠢事。
安王忽的語氣頓住了,話鋒一轉:“挑選伴讀的時候,其實我一眼就相中你了。”
他低頭轉著空酒杯,悶悶不樂:“但那時候老三是太子,他先挑,輪不到我。”
年少的晏世清,穿著青色的衣衫站得筆直,就像竹林裏的翠竹。
他的身上既有武將的颯爽也有文人的儒雅。
在一眾少年中,安王一眼就看到了晏世清。
那時,他頭一迴怨恨起自己不會投胎。
也恨自己膽怯不敢相爭。
在第一次做春夢夢見的是晏世清之前,安王一直以為自己隻是想和他做朋友。
慌張無措的他直到換好衣裳,把髒了的褻褲埋起來,才堪堪冷靜下來。
原來自以為是的情意早就在不知不覺之中變了味道——又或者從一開始,他便存了沾染明月之心。
晏世清抬手替安王斟酒:“為何相中了我?”
安王喝了口酒,“嘿嘿”一笑:“隻有你,像個小大人似的,板著一張臉,看上去很可靠。”
板著一張臉……?
晏世清迴憶當時的場景,父親告誡在宮中當謹言慎行,即便沒被選為伴讀也無妨。
所以他當時眼觀鼻鼻觀心,沒有向別的待選伴讀那樣期盼的看著皇子們。
“我當時板著臉麽?”
安王半垂著眼、嘴抿成一條線,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就這樣。”
晏世清哭笑不得:“這樣你還能一眼相中?”
安王理直氣壯道:“小孩子不都喜歡跟大孩子玩嘛!”
隨後,他又撇撇嘴:“大孩子不喜歡跟小孩子玩。”
頓了頓,安王又“哼!”了一聲。
跟個孩子似的。
晏世清無奈的搖搖頭,安王應當是有些許醉了。
見安王酒杯見底,晏世清又替他斟滿。
“你——”安王單手撐在矮桌上,身體前傾,眯起眼睛看著晏世清:“你總是給我倒酒,是不是想灌醉我,然後往我臉上畫王八?不,你不是這種人。”
安王往後一靠,搖搖頭:“你不會跟著那群壞蛋欺負我。”
他拿起酒杯喝了半杯,吃了幾口菜:“來來來,我給你斟酒,喝醉了咱們就一起引吭高歌!”
安王拿著酒壺對了一會兒,才對準晏世清的酒杯:“來,碰杯!讓我們滿飲此杯!我幹了你不許隨意!”
晏世清杯子裏的酒被安王這麽一碰,灑了小半杯出去。
安王是肉眼可見的醉了。
晏世清依舊清醒,他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狀似不經意的說了一個時間:“隆和十七年,五月二十日,那天發生了什麽?”
---
安王:他說520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