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晏世清:有幾分默契在的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夜。
狗洞裏冒出來安王的腦袋。
他有些費力的鑽了出來,拍拍手,慶幸沒帶晏世清鑽。
不雅,太不雅了。
安王一路上避開宮中守衛,如鬼魅般進入七皇子的住所。
院子裏有個新鮮的坑,應該是今天白天挖的。
到處都黑洞洞的,屋裏的東西也少了許多。
安王摸著下巴想:老七嚇的搬地方了?
可憐的老七,對不住了。
不過,這也是在救他。
安王猜測七皇子宮人交給太子的東西,將來可能會反過來要他的命。
畢竟除了老八,父皇最寵愛的就是聰慧的老七了。
老八這個小心眼能容得下老七?
安王撇嘴,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不知道七皇子搬去了何處,安王溜達著準備迴去。
“聽說沒?陛下發了好大的火呢!”
安王停下腳步,躲進陰影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不就聽著牆根兒了~
“聽說了,七皇子宮裏的宮人被打死了半數!”
“你們到底在說什麽,七皇子宮裏發生什麽事兒了?”
“你還不知道呢?今兒七皇子一時興起要在院子裏埋東西,十年後再挖出來。結果啊,一堆下人攔著不讓,七皇子惱火啊!
直接一狀告到陛下那裏,陛下開口,誰還敢攔?結果啊,挖出具無頭屍體!七皇子當下就嚇暈過去了。
那攔著不讓挖的下人肯定有問題啊,陛下命人去審。結果,一個個都是嘴硬的, 被活活打死都沒開口招!”
安王才不信這些人都是嘴硬的,審問的人八成有問題,這不是在審問,分明是殺人滅口。
嘖嘖嘖,老八身上沾染這麽多條人命,也不怕善惡終有報——雖然他也不太信。
宮裏作惡的人多了去了,世上作惡的人也多了去。
報了幾個?
靠天報不如自己替天行道了。
也不知道晏世清睡了沒。
安王摸到晏世清牆根底下,屋裏頭還亮著。
“叩叩”
晏世清起身下床,推開窗戶低頭一看:
安王蹲在那裏,仰頭衝著自己笑,臉上不知在哪兒蹭到了灰。
晏世清把窗戶徹底打開,讓安王進來。
他拿了張帕子遞給安王:“怎麽沒走大門?臉上有灰,擦擦。”
安王攥著帕子,嘿嘿一笑:“我想著你要是屋裏沒點燈,就明兒再找你。”
“看樣子,你已經打探到消息了。”
晏世清摸了下茶壺,還是溫熱的,便拿起杯子倒了一杯給安王。
安王接過茶杯,簡明扼要的說:“老七要挖坑,他宮裏人不讓,老七就找父皇告狀去了。這一挖,他院子裏埋的那個就露出來了。父皇讓人審問老七宮裏人,審問的人動了刑,打死不少人。”
晏世清敏銳的察覺,審問的人定有問題。
隻是不知,隆和帝是有意讓那人審,還是隨意指派的。
“你的法子,倒是真管用。”
安王連續幾天晚上都會去七皇子宮裏,點上一支外域奇香,在熟睡的七皇子耳邊不斷的輕聲念:“賞花宴那天是個好日子,上院子裏埋點東西,十年後再挖出來。”
“也不能算我的法子。”安王擺擺手,難得謙遜一迴:“拾人牙慧、拾人牙慧而已。”
他寫話本,經常會看些稀奇古怪的書,用在老七身上的法子,他在以前試過兩迴,都挺管用的。
“若是陛下不發落審問的人,那麽此事多半到此為止……”
晏世清輕點桌麵,抬眼看著安王。
兩人異口同聲道:“七皇子(老七)丟失之物。”
頓了頓,晏世清含糊道:“太子拿走的,可能是七皇子的貼身之物,否則用處不大。”
安王尋思著,老七受寵,賞賜不斷,貼身的東西可不少。
他去老七耳朵邊上念叨的時候,順手拿走過幾樣值錢的小物件。
“我有法子了。”
-
隆和帝被七皇子的事鬧得頭疼不已。
七皇子哭在他麵前哭,其生母嫻妃在太後麵前哭。
嫻妃在宮中素來不爭不搶,端莊大方,平日多陪伴在太後身邊。
太後十分喜歡她,連帶的七皇子在太後麵前也較其他皇子更受寵一些。
“皇帝,你給哀家交個底,此事你是否知道內情?”
太後端著茶杯,淺抿一口。
她當初從美人一路爬到妃位,費盡心思籌謀,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皇位。
自己則成為太後。
她很了解自己的兒子。
哪有人審問時,將人打死過半的?
隆和帝態度含糊,沒有追究審問之人,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太後見皇帝不語,重重的放下茶杯。
“你既不願說,那哀家就自己去查!若是查出了什麽,哀家也不好再為皇帝掩飾一二了!”
隆和帝這才開口:“應該是太子做的。”
“果然是他,哀家從一開始就不喜歡他,眾多皇子中,就他的眼神最叫人生厭!皇後可以廢了再立、太子也是一樣。”
太後冷哼一聲,她知道皇帝為何遮掩。
他的身子骨不好,皇子中無出類拔萃者,擔心自己沒時間再培養一個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太子有小的錯處,皇帝會大張旗鼓的斥責處罰他。
而大的錯處乃至罪行,皇帝反倒悶不作聲起來。
“你擔心廢太子之後,自己的身子骨撐不到培養出一個好的儲君,皇子之間為爭奪帝位而導致江山不穩。
可是皇帝你有沒有想過,八皇子的品性、還有他那權勢滔天的外家,他若是登基,這江山焉能穩固?”
隆和帝默然:“太後所言,朕也思量過,可是……”
“可是朱家已經在你的放任之下,一家獨大,其他皇子的外家都不足以與之相爭。”
太後手中轉動著佛珠,目光銳利:“現在你想剪除朱家的羽翼,卻又不敢一剪刀剪的太狠,擔心他們魚死網破。”
隆和帝拿著帕子捂住嘴巴不住的咳嗽,神情裏透露出一絲狼狽。
太後歎了口氣:“皇帝,既然神醫在宮中,你可以請他為你調理身體。哀家知道你不放心他,你瞧瞧哀家氣色如何?”
隆和帝這才細細打量起眼前的老人來:“母後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瞧著年輕了幾歲,莫非……”
狗洞裏冒出來安王的腦袋。
他有些費力的鑽了出來,拍拍手,慶幸沒帶晏世清鑽。
不雅,太不雅了。
安王一路上避開宮中守衛,如鬼魅般進入七皇子的住所。
院子裏有個新鮮的坑,應該是今天白天挖的。
到處都黑洞洞的,屋裏的東西也少了許多。
安王摸著下巴想:老七嚇的搬地方了?
可憐的老七,對不住了。
不過,這也是在救他。
安王猜測七皇子宮人交給太子的東西,將來可能會反過來要他的命。
畢竟除了老八,父皇最寵愛的就是聰慧的老七了。
老八這個小心眼能容得下老七?
安王撇嘴,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不知道七皇子搬去了何處,安王溜達著準備迴去。
“聽說沒?陛下發了好大的火呢!”
安王停下腳步,躲進陰影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不就聽著牆根兒了~
“聽說了,七皇子宮裏的宮人被打死了半數!”
“你們到底在說什麽,七皇子宮裏發生什麽事兒了?”
“你還不知道呢?今兒七皇子一時興起要在院子裏埋東西,十年後再挖出來。結果啊,一堆下人攔著不讓,七皇子惱火啊!
直接一狀告到陛下那裏,陛下開口,誰還敢攔?結果啊,挖出具無頭屍體!七皇子當下就嚇暈過去了。
那攔著不讓挖的下人肯定有問題啊,陛下命人去審。結果,一個個都是嘴硬的, 被活活打死都沒開口招!”
安王才不信這些人都是嘴硬的,審問的人八成有問題,這不是在審問,分明是殺人滅口。
嘖嘖嘖,老八身上沾染這麽多條人命,也不怕善惡終有報——雖然他也不太信。
宮裏作惡的人多了去了,世上作惡的人也多了去。
報了幾個?
靠天報不如自己替天行道了。
也不知道晏世清睡了沒。
安王摸到晏世清牆根底下,屋裏頭還亮著。
“叩叩”
晏世清起身下床,推開窗戶低頭一看:
安王蹲在那裏,仰頭衝著自己笑,臉上不知在哪兒蹭到了灰。
晏世清把窗戶徹底打開,讓安王進來。
他拿了張帕子遞給安王:“怎麽沒走大門?臉上有灰,擦擦。”
安王攥著帕子,嘿嘿一笑:“我想著你要是屋裏沒點燈,就明兒再找你。”
“看樣子,你已經打探到消息了。”
晏世清摸了下茶壺,還是溫熱的,便拿起杯子倒了一杯給安王。
安王接過茶杯,簡明扼要的說:“老七要挖坑,他宮裏人不讓,老七就找父皇告狀去了。這一挖,他院子裏埋的那個就露出來了。父皇讓人審問老七宮裏人,審問的人動了刑,打死不少人。”
晏世清敏銳的察覺,審問的人定有問題。
隻是不知,隆和帝是有意讓那人審,還是隨意指派的。
“你的法子,倒是真管用。”
安王連續幾天晚上都會去七皇子宮裏,點上一支外域奇香,在熟睡的七皇子耳邊不斷的輕聲念:“賞花宴那天是個好日子,上院子裏埋點東西,十年後再挖出來。”
“也不能算我的法子。”安王擺擺手,難得謙遜一迴:“拾人牙慧、拾人牙慧而已。”
他寫話本,經常會看些稀奇古怪的書,用在老七身上的法子,他在以前試過兩迴,都挺管用的。
“若是陛下不發落審問的人,那麽此事多半到此為止……”
晏世清輕點桌麵,抬眼看著安王。
兩人異口同聲道:“七皇子(老七)丟失之物。”
頓了頓,晏世清含糊道:“太子拿走的,可能是七皇子的貼身之物,否則用處不大。”
安王尋思著,老七受寵,賞賜不斷,貼身的東西可不少。
他去老七耳朵邊上念叨的時候,順手拿走過幾樣值錢的小物件。
“我有法子了。”
-
隆和帝被七皇子的事鬧得頭疼不已。
七皇子哭在他麵前哭,其生母嫻妃在太後麵前哭。
嫻妃在宮中素來不爭不搶,端莊大方,平日多陪伴在太後身邊。
太後十分喜歡她,連帶的七皇子在太後麵前也較其他皇子更受寵一些。
“皇帝,你給哀家交個底,此事你是否知道內情?”
太後端著茶杯,淺抿一口。
她當初從美人一路爬到妃位,費盡心思籌謀,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皇位。
自己則成為太後。
她很了解自己的兒子。
哪有人審問時,將人打死過半的?
隆和帝態度含糊,沒有追究審問之人,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太後見皇帝不語,重重的放下茶杯。
“你既不願說,那哀家就自己去查!若是查出了什麽,哀家也不好再為皇帝掩飾一二了!”
隆和帝這才開口:“應該是太子做的。”
“果然是他,哀家從一開始就不喜歡他,眾多皇子中,就他的眼神最叫人生厭!皇後可以廢了再立、太子也是一樣。”
太後冷哼一聲,她知道皇帝為何遮掩。
他的身子骨不好,皇子中無出類拔萃者,擔心自己沒時間再培養一個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太子有小的錯處,皇帝會大張旗鼓的斥責處罰他。
而大的錯處乃至罪行,皇帝反倒悶不作聲起來。
“你擔心廢太子之後,自己的身子骨撐不到培養出一個好的儲君,皇子之間為爭奪帝位而導致江山不穩。
可是皇帝你有沒有想過,八皇子的品性、還有他那權勢滔天的外家,他若是登基,這江山焉能穩固?”
隆和帝默然:“太後所言,朕也思量過,可是……”
“可是朱家已經在你的放任之下,一家獨大,其他皇子的外家都不足以與之相爭。”
太後手中轉動著佛珠,目光銳利:“現在你想剪除朱家的羽翼,卻又不敢一剪刀剪的太狠,擔心他們魚死網破。”
隆和帝拿著帕子捂住嘴巴不住的咳嗽,神情裏透露出一絲狼狽。
太後歎了口氣:“皇帝,既然神醫在宮中,你可以請他為你調理身體。哀家知道你不放心他,你瞧瞧哀家氣色如何?”
隆和帝這才細細打量起眼前的老人來:“母後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瞧著年輕了幾歲,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