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安王:咳咳,好像坑了堂哥一把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遇到蹩腳刺客的事情,晏世清和安王默契的沒有對外說。
直接安排一名暗衛把人押送進京。
暗衛用繩子把人一綁,往馬背上一放,然後自己騎上去——馬不肯動。
可能是嫌重。
沒辦法,隻能買一輛馬車。
安王對刺客說:“乘坐馬車的費用,本王按一天一兩銀子收,你們兩個就是一天二兩銀子,鑒於你們現在沒法給我,這個銀子迴頭我去找你們樓主要,算利息的。”
刺客睜大了眼睛,被堵住的嘴巴隻能“嗚嗚”兩聲。
傳言至少有一條是對的:安王真的很窮!
這破馬車,一天一兩銀子,和直接明搶有什麽區別!
哦,他還讓人坐了馬車。
安王才不管刺客心裏怎麽想,他反正算盤珠子打的都是銀子碰撞的聲音。
送走刺客,兩人慢悠悠的走著
安王剛起個話頭,晏世清攔住他,兩人停住腳步。
前麵的樹上傳來“梭梭”的聲音。
突然,一個人倒掛了下來。
陳不染抱著胳膊,維持著倒掛的姿勢:“晏砸!那個什麽王的,要不要我去把他閹了?”
暗衛:!
晏世清嚴肅道:“染染,睿王乃皇室子弟,這種想法不可以有、也不能在外麵說這種話,明白麽?
陳不染眼睛一轉,擱平時晏大哥不會用這種嚴肅的語氣說——所以,這裏還有別人,隻是她沒有察覺?
她蕩了一圈跳下樹來:“好吧,我就隨口一說,這不是覺得他非要害自己兄弟,不像個好人、擔心他以後欺壓百姓嘛!對不起啦,我以後不亂說了!”
千錯萬錯,都是睿王的錯,關她陳不染何事?
“晏砸,你們什麽時候走哇?我準備去京城看看我哥,瞧瞧他替我賺了多少錢。”
晏世清看向安王。
安王算了算送信去京城的人走了多少天。
“少則七天,多則半個月吧,總要等到京城的迴信。”
其實是不想坐船、更不想迴京以後上早朝。
而且迴京後就沒理由天天跟晏世清一起睡了!
陳不染想了想:“那我就不和你們一起了,我先去趟洛城,聽說那裏出現了隕鐵,我看看能不能買下來,讓我哥拿去打武器。”
安王忽然想起,江湖中似乎有個陳姓的武器鍛造世家。
“那個,隕鐵鍛造武器很好嗎?”
陳不染:“要具體看到了才能說,而且也要依據武器的種類來區分,隕鐵並不適合打造所有的武器。”
安王:“長劍呢?”
陳不染:“應該是適合的,我哥也擅長造劍。”
“稍等。”
安王跑迴去拿來一個錢袋子,裏麵全是珍珠和金子:“這些打一把長劍夠嗎?”
陳不染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錢袋裏金燦燦的金子:“當然是夠的,打兩把都夠了……”
她想說,你是晏砸的朋友,也就是我們陳家的朋友,不用談錢。
可她說不出口。
太多了,你看這個鴿子蛋大,是不是特別適合鑲嵌在她的簪子上?做個耳墜也行、鑲嵌在衣服上、腰帶上、鞋麵上,都行啊啊啊!
安王二話不說把錢袋子交給陳不染:“打就打兩把,款式要一樣的,我和晏世清一人一把。”
他們在一起就是雄雄雙煞行走江湖~
晏世清微訝:“給我?”
安王點頭:“對啊,以後你如果還要上戰場,那不得拿一把神兵利器?”
晏世清:“劍足夠鋒利就行。”
安王:“不不不,你是要當名將的人,那武器也必須響當當能叫的出口。”
晏世清:“即便如此,這費用應該我自己出。”
安王眼尾一耷拉:“師兄你拿我當外人?”
晏世清:“……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說太貴重了……”
安王眼眶開始有泛紅的趨勢。
晏世清無奈:“好吧,多謝。”
陳不染眯了眯眼睛,她好像看出來了不得了的事情!
“好說好說,我替我哥打個包票,包好看、包大殺四方的!”
哈哈哈!她要親自畫出劍的樣子!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兩把劍是獨二無三的!
是一對劍!
陳不染高高興興的揣著錢袋子出發去洛城。
安王和晏世清則去找晏不羈。
晏不羈眼下有著深深的烏青。
這些天他一直連軸轉,衛城的爛攤子是剪不斷理還亂。
也就是眼下百姓的日子還能過,否則非反了不可。
這群人,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不能侮辱狗,狗是很忠心的。
一個個聖賢書都白讀了!
晏不羈自案牘中抬起頭來:“京城可有迴信了?”
安王摸摸鼻子,沒想到晏不羈累成這個樣子,他好像坑了堂哥。
“還沒,我們來看看有什麽可幫忙的。”
晏不羈指著公文張張口,又擺擺手:“算了,跟你們說清楚都要費不少口舌,我還是自己慢慢幹吧。”
晏世清打開最上麵的公文翻了翻:“我來替你分類。”
他扭頭對安王說:“這樣不是個辦法,也不知道京城那邊什麽時候才給迴話。”
安王也跟著幫忙:“本王叮囑過送信的人,要快馬加鞭速去速迴,畢竟衛城的官場人丁凋零。”
晏不羈捶捶肩膀:“希望京城那邊快些給迴信。”
他想撂挑子,時時刻刻都在想撂挑子。
曾經他想做個好官。
現在他想做個懶官。
在晏不羈的期待中,終於等來京城的迴信。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晏不羈傻眼了。
隆和帝命他為新任衛城太守。
晏不羈揉揉眼睛:“我大抵太忙了,老眼昏花看錯了。”
再看,聖旨上的字沒有變化。
晏不羈兩眼一黑。
傳旨的宮人不明所以,還以為他是高興的。
“晏大人這般高興,還希望大人不要辜負了陛下的殷切期望。”
晏不羈笑比哭難看:“臣,謝陛下隆恩。”
好在,隨著傳旨太監來的,還有皇帝親自選的一些官員。
其中有很多是在今年春闈中脫穎而出的年輕人。
他們都充滿了幹勁和朝氣。
晏不羈見到這群意氣風發的人,也稍稍寬了心。
宮人帶來兩道聖旨。
一道是獎,另一道則是罰。
要求將所有犯事官員,一並押解入京。
押著這麽多犯人,決定迴去走陸路。
直接安排一名暗衛把人押送進京。
暗衛用繩子把人一綁,往馬背上一放,然後自己騎上去——馬不肯動。
可能是嫌重。
沒辦法,隻能買一輛馬車。
安王對刺客說:“乘坐馬車的費用,本王按一天一兩銀子收,你們兩個就是一天二兩銀子,鑒於你們現在沒法給我,這個銀子迴頭我去找你們樓主要,算利息的。”
刺客睜大了眼睛,被堵住的嘴巴隻能“嗚嗚”兩聲。
傳言至少有一條是對的:安王真的很窮!
這破馬車,一天一兩銀子,和直接明搶有什麽區別!
哦,他還讓人坐了馬車。
安王才不管刺客心裏怎麽想,他反正算盤珠子打的都是銀子碰撞的聲音。
送走刺客,兩人慢悠悠的走著
安王剛起個話頭,晏世清攔住他,兩人停住腳步。
前麵的樹上傳來“梭梭”的聲音。
突然,一個人倒掛了下來。
陳不染抱著胳膊,維持著倒掛的姿勢:“晏砸!那個什麽王的,要不要我去把他閹了?”
暗衛:!
晏世清嚴肅道:“染染,睿王乃皇室子弟,這種想法不可以有、也不能在外麵說這種話,明白麽?
陳不染眼睛一轉,擱平時晏大哥不會用這種嚴肅的語氣說——所以,這裏還有別人,隻是她沒有察覺?
她蕩了一圈跳下樹來:“好吧,我就隨口一說,這不是覺得他非要害自己兄弟,不像個好人、擔心他以後欺壓百姓嘛!對不起啦,我以後不亂說了!”
千錯萬錯,都是睿王的錯,關她陳不染何事?
“晏砸,你們什麽時候走哇?我準備去京城看看我哥,瞧瞧他替我賺了多少錢。”
晏世清看向安王。
安王算了算送信去京城的人走了多少天。
“少則七天,多則半個月吧,總要等到京城的迴信。”
其實是不想坐船、更不想迴京以後上早朝。
而且迴京後就沒理由天天跟晏世清一起睡了!
陳不染想了想:“那我就不和你們一起了,我先去趟洛城,聽說那裏出現了隕鐵,我看看能不能買下來,讓我哥拿去打武器。”
安王忽然想起,江湖中似乎有個陳姓的武器鍛造世家。
“那個,隕鐵鍛造武器很好嗎?”
陳不染:“要具體看到了才能說,而且也要依據武器的種類來區分,隕鐵並不適合打造所有的武器。”
安王:“長劍呢?”
陳不染:“應該是適合的,我哥也擅長造劍。”
“稍等。”
安王跑迴去拿來一個錢袋子,裏麵全是珍珠和金子:“這些打一把長劍夠嗎?”
陳不染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錢袋裏金燦燦的金子:“當然是夠的,打兩把都夠了……”
她想說,你是晏砸的朋友,也就是我們陳家的朋友,不用談錢。
可她說不出口。
太多了,你看這個鴿子蛋大,是不是特別適合鑲嵌在她的簪子上?做個耳墜也行、鑲嵌在衣服上、腰帶上、鞋麵上,都行啊啊啊!
安王二話不說把錢袋子交給陳不染:“打就打兩把,款式要一樣的,我和晏世清一人一把。”
他們在一起就是雄雄雙煞行走江湖~
晏世清微訝:“給我?”
安王點頭:“對啊,以後你如果還要上戰場,那不得拿一把神兵利器?”
晏世清:“劍足夠鋒利就行。”
安王:“不不不,你是要當名將的人,那武器也必須響當當能叫的出口。”
晏世清:“即便如此,這費用應該我自己出。”
安王眼尾一耷拉:“師兄你拿我當外人?”
晏世清:“……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說太貴重了……”
安王眼眶開始有泛紅的趨勢。
晏世清無奈:“好吧,多謝。”
陳不染眯了眯眼睛,她好像看出來了不得了的事情!
“好說好說,我替我哥打個包票,包好看、包大殺四方的!”
哈哈哈!她要親自畫出劍的樣子!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兩把劍是獨二無三的!
是一對劍!
陳不染高高興興的揣著錢袋子出發去洛城。
安王和晏世清則去找晏不羈。
晏不羈眼下有著深深的烏青。
這些天他一直連軸轉,衛城的爛攤子是剪不斷理還亂。
也就是眼下百姓的日子還能過,否則非反了不可。
這群人,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不能侮辱狗,狗是很忠心的。
一個個聖賢書都白讀了!
晏不羈自案牘中抬起頭來:“京城可有迴信了?”
安王摸摸鼻子,沒想到晏不羈累成這個樣子,他好像坑了堂哥。
“還沒,我們來看看有什麽可幫忙的。”
晏不羈指著公文張張口,又擺擺手:“算了,跟你們說清楚都要費不少口舌,我還是自己慢慢幹吧。”
晏世清打開最上麵的公文翻了翻:“我來替你分類。”
他扭頭對安王說:“這樣不是個辦法,也不知道京城那邊什麽時候才給迴話。”
安王也跟著幫忙:“本王叮囑過送信的人,要快馬加鞭速去速迴,畢竟衛城的官場人丁凋零。”
晏不羈捶捶肩膀:“希望京城那邊快些給迴信。”
他想撂挑子,時時刻刻都在想撂挑子。
曾經他想做個好官。
現在他想做個懶官。
在晏不羈的期待中,終於等來京城的迴信。
接到聖旨的那一刻,晏不羈傻眼了。
隆和帝命他為新任衛城太守。
晏不羈揉揉眼睛:“我大抵太忙了,老眼昏花看錯了。”
再看,聖旨上的字沒有變化。
晏不羈兩眼一黑。
傳旨的宮人不明所以,還以為他是高興的。
“晏大人這般高興,還希望大人不要辜負了陛下的殷切期望。”
晏不羈笑比哭難看:“臣,謝陛下隆恩。”
好在,隨著傳旨太監來的,還有皇帝親自選的一些官員。
其中有很多是在今年春闈中脫穎而出的年輕人。
他們都充滿了幹勁和朝氣。
晏不羈見到這群意氣風發的人,也稍稍寬了心。
宮人帶來兩道聖旨。
一道是獎,另一道則是罰。
要求將所有犯事官員,一並押解入京。
押著這麽多犯人,決定迴去走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