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安王:誰話多?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安王對皇帝的了解,就算睿王拿出來的證據足以以假亂真,他爹也隻會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隻要不影響江山穩固、家裏沒有翻出私自繡的龍袍、沒有造反的心思。
說句不好聽的,就像自家的貓貓狗狗打碎了貴重物品,最多打一頓得了。
“以前老四是背著人欺負我,闔宮宴那次他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春蒐自作聰明以身入局來陷害我不成反而自己丟了大臉。衛城這次又狠狠的丟了次臉,幾次三番的,他腦子那根弦多半是擰巴了。”
安王背著手沿著地磚的縫走,語氣輕鬆:“等他迴去,想清楚了,肯定會覺得後怕。”
晏世清淡笑:“在陛下麵前,有他做對比,也是不錯。”
-
“到底是朕忽略了幾個孩子,沒想睿王長成這副樣子,愚蠢而不自知。”
隆和帝批閱著奏折,忽的歎了口氣。
這話福康公公可不敢順著往下接,他打了個哈哈:“陛下,老奴想不通,安王殿下為何如此喜歡用打掃豬圈來作為懲罰手段。”
隆和帝瞥了他一眼,自然瞧出來福康是不敢跟著評價、又不好讓話掉地上。
“你當真沒看出來,安王壓根沒起懲罰睿王的心思?又沒安排人盯著,睿王到了皇莊什麽都不做,也不會有人報到朕的前麵。”
都被人兜頭潑髒水了,還氣定神閑的不生氣,也不知是性子軟還是養氣功夫好——又或者,壓根沒看在眼裏,更別提上心了。
接下來這一個月,朝堂或許會有動蕩,把睿王支開了也好,免得他上躥下跳的吵的人頭疼。
福康公公做出恍然的樣子:“安王殿下心胸寬廣呐!”
隆和帝提筆蘸墨:“朕倒覺得,他根本沒把睿王看在眼裏,不過他確實不愛記仇。”
若是反過來,睿王隻怕巴不得把安王抽筋扒皮再斬首示眾。
福康公公笑著說:“安王仁厚。”
隆和帝提筆在奏折上寫下“依議”二字,麵上帶笑:“安王勸慰晏世清的那句話,朕聽了很欣慰。”
【貪官汙吏曆朝曆代都有,魚肉百姓、視百姓為芻狗者亦是曆朝曆代都有。不論何時、不論興亡,苦的都是百姓。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鏟除這些腳不沾塵、高高在上,剝削百姓的官員。】
重新迴到自己位置蹲守的暗衛們相互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句話皇帝聽了會印象深刻。
他們摸著良心(金條),也認為安王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福康公公笑嗬嗬道:“老奴忽的想到,安王殿下讓乞兒在王府做事這件事情來,或許並不是因為囊中羞澀。”
“好歹是大虞的王爺,即便有惡仆悄占家產,又怎會窮到連個下人都雇傭不起?”
隆和帝臉上的笑意淡了:“他或許隻是借此機會,讓那些人多條活路罷了。京城如此繁華,角落裏尚有如此多的乞丐靠乞討為生,京城之外天高皇帝遠,若當地的父母官一心隻想著如何中飽私囊,百姓的日子之難……”
福康公公沒有錯過隆和帝眼中閃過的凜冽殺意。
他垂下頭去:“好在雖有貪官,但亦有一心為民的好官。”
隆和帝抿直的唇角又微微上揚:“變了相的提醒朕,晏家出好官,晏家子弟確實都不錯,不貪財、不慕權勢,行了差人去叫安王和晏世清,差不多該用晚膳了。”
-
“晏侍郎嚐嚐這個同心生結脯,可好吃了。”
安王用自己沒吃過的筷子夾了塊給晏世清,又夾了一塊放在自己的碗裏。
吃了同心生結脯,夫夫二人同心同德同床渡~
晏世清不知安王心中所想,咬了一口:“確實不錯。”
隆和帝微微皺眉:“有宮人布菜。”
安王看了眼自己和晏世清身邊拿著筷子的宮人:“吃頓家常便飯,兒臣和晏侍郎自己來就行,相互夾菜吃飯,別搞食不言的那一套才熱鬧嘛!”
“歪理。”
隆和帝抬手揮了揮,家常便飯四個字聽著屬實新鮮。
福康公公拿來公筷,眼神示意布菜的宮人退下。
安王拿著公筷夾了炸佛手卷放到隆和帝碗中:“兒臣記得父皇愛吃這個。”
晏世清抬眼,雖說大虞並沒有明文規定皇帝飲食需事不過三,但帝王大多忌諱被揣測出飲食方麵的喜好。
隆和帝掃了眼碗裏的食物,看向安王:“哦?”
安王正悄悄把同心生結脯的碟子往自己麵前挪。
見皇帝看過來,又默默收迴手,裝做什麽都沒發生。
隆和帝夾起碗裏的食物:“出息,想獨占就直說,還說什麽朕愛吃這個。”
安王又夾了個給晏世清,理直氣壯說:“兒臣沒想獨占啊。”
隆和帝挑眉。
安王氣短,舉箸夾起一塊準備放到皇帝碗裏。
“父皇也吃。”
隆和帝這才放過他:“罷了,搞得跟朕同你搶似的,都是你的,自己吃吧。”
話音沒落呢,安王就把伸出去的筷子轉個彎放到自己碗裏。
隆和帝一副“朕就知道”的神情。
除了同心生結脯,其他的菜安王隻要吃了覺得好吃,就會給兩人都夾上。
一頓飯吃下來,他倒成了布菜的那個。
隆和帝習慣了被人伺候著用膳,親兒子忙前忙後的布菜,倒是頭一迴。
他問晏世清:“尋常人家吃飯,都有這麽個話多閑不著的?”
安王:“父皇?”
誰話多?誰閑不著了?
他那不是擔心晏世清拘謹,為了他們二人相處的怡然自得一些麽!
父皇這個以後要當公公的人,真是一點自覺都沒有!
晏世清委婉道:“安王殿下性子活潑,心中藏不住事,有什麽就說什麽。”
安王跟著點頭:“聽到沒,晏侍郎誇兒臣待人熱情、做事坦誠、說話真誠。”
晏世清:……?
隆和帝:“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不愧是能用三十多個不重樣詞語自誇的人。”
---
古代很早就有公筷了哈。
前情提要:闔宮宴睿王被太子的人引導對安王下藥結果自己中了藥,春蒐睿王想假裝自己被安王所傷被當眾拆穿。
安王上一次提議懲罰人打掃豬圈是刺客鴉荻,出場在四十幾章
安王的話在81章
隻要不影響江山穩固、家裏沒有翻出私自繡的龍袍、沒有造反的心思。
說句不好聽的,就像自家的貓貓狗狗打碎了貴重物品,最多打一頓得了。
“以前老四是背著人欺負我,闔宮宴那次他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春蒐自作聰明以身入局來陷害我不成反而自己丟了大臉。衛城這次又狠狠的丟了次臉,幾次三番的,他腦子那根弦多半是擰巴了。”
安王背著手沿著地磚的縫走,語氣輕鬆:“等他迴去,想清楚了,肯定會覺得後怕。”
晏世清淡笑:“在陛下麵前,有他做對比,也是不錯。”
-
“到底是朕忽略了幾個孩子,沒想睿王長成這副樣子,愚蠢而不自知。”
隆和帝批閱著奏折,忽的歎了口氣。
這話福康公公可不敢順著往下接,他打了個哈哈:“陛下,老奴想不通,安王殿下為何如此喜歡用打掃豬圈來作為懲罰手段。”
隆和帝瞥了他一眼,自然瞧出來福康是不敢跟著評價、又不好讓話掉地上。
“你當真沒看出來,安王壓根沒起懲罰睿王的心思?又沒安排人盯著,睿王到了皇莊什麽都不做,也不會有人報到朕的前麵。”
都被人兜頭潑髒水了,還氣定神閑的不生氣,也不知是性子軟還是養氣功夫好——又或者,壓根沒看在眼裏,更別提上心了。
接下來這一個月,朝堂或許會有動蕩,把睿王支開了也好,免得他上躥下跳的吵的人頭疼。
福康公公做出恍然的樣子:“安王殿下心胸寬廣呐!”
隆和帝提筆蘸墨:“朕倒覺得,他根本沒把睿王看在眼裏,不過他確實不愛記仇。”
若是反過來,睿王隻怕巴不得把安王抽筋扒皮再斬首示眾。
福康公公笑著說:“安王仁厚。”
隆和帝提筆在奏折上寫下“依議”二字,麵上帶笑:“安王勸慰晏世清的那句話,朕聽了很欣慰。”
【貪官汙吏曆朝曆代都有,魚肉百姓、視百姓為芻狗者亦是曆朝曆代都有。不論何時、不論興亡,苦的都是百姓。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鏟除這些腳不沾塵、高高在上,剝削百姓的官員。】
重新迴到自己位置蹲守的暗衛們相互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句話皇帝聽了會印象深刻。
他們摸著良心(金條),也認為安王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福康公公笑嗬嗬道:“老奴忽的想到,安王殿下讓乞兒在王府做事這件事情來,或許並不是因為囊中羞澀。”
“好歹是大虞的王爺,即便有惡仆悄占家產,又怎會窮到連個下人都雇傭不起?”
隆和帝臉上的笑意淡了:“他或許隻是借此機會,讓那些人多條活路罷了。京城如此繁華,角落裏尚有如此多的乞丐靠乞討為生,京城之外天高皇帝遠,若當地的父母官一心隻想著如何中飽私囊,百姓的日子之難……”
福康公公沒有錯過隆和帝眼中閃過的凜冽殺意。
他垂下頭去:“好在雖有貪官,但亦有一心為民的好官。”
隆和帝抿直的唇角又微微上揚:“變了相的提醒朕,晏家出好官,晏家子弟確實都不錯,不貪財、不慕權勢,行了差人去叫安王和晏世清,差不多該用晚膳了。”
-
“晏侍郎嚐嚐這個同心生結脯,可好吃了。”
安王用自己沒吃過的筷子夾了塊給晏世清,又夾了一塊放在自己的碗裏。
吃了同心生結脯,夫夫二人同心同德同床渡~
晏世清不知安王心中所想,咬了一口:“確實不錯。”
隆和帝微微皺眉:“有宮人布菜。”
安王看了眼自己和晏世清身邊拿著筷子的宮人:“吃頓家常便飯,兒臣和晏侍郎自己來就行,相互夾菜吃飯,別搞食不言的那一套才熱鬧嘛!”
“歪理。”
隆和帝抬手揮了揮,家常便飯四個字聽著屬實新鮮。
福康公公拿來公筷,眼神示意布菜的宮人退下。
安王拿著公筷夾了炸佛手卷放到隆和帝碗中:“兒臣記得父皇愛吃這個。”
晏世清抬眼,雖說大虞並沒有明文規定皇帝飲食需事不過三,但帝王大多忌諱被揣測出飲食方麵的喜好。
隆和帝掃了眼碗裏的食物,看向安王:“哦?”
安王正悄悄把同心生結脯的碟子往自己麵前挪。
見皇帝看過來,又默默收迴手,裝做什麽都沒發生。
隆和帝夾起碗裏的食物:“出息,想獨占就直說,還說什麽朕愛吃這個。”
安王又夾了個給晏世清,理直氣壯說:“兒臣沒想獨占啊。”
隆和帝挑眉。
安王氣短,舉箸夾起一塊準備放到皇帝碗裏。
“父皇也吃。”
隆和帝這才放過他:“罷了,搞得跟朕同你搶似的,都是你的,自己吃吧。”
話音沒落呢,安王就把伸出去的筷子轉個彎放到自己碗裏。
隆和帝一副“朕就知道”的神情。
除了同心生結脯,其他的菜安王隻要吃了覺得好吃,就會給兩人都夾上。
一頓飯吃下來,他倒成了布菜的那個。
隆和帝習慣了被人伺候著用膳,親兒子忙前忙後的布菜,倒是頭一迴。
他問晏世清:“尋常人家吃飯,都有這麽個話多閑不著的?”
安王:“父皇?”
誰話多?誰閑不著了?
他那不是擔心晏世清拘謹,為了他們二人相處的怡然自得一些麽!
父皇這個以後要當公公的人,真是一點自覺都沒有!
晏世清委婉道:“安王殿下性子活潑,心中藏不住事,有什麽就說什麽。”
安王跟著點頭:“聽到沒,晏侍郎誇兒臣待人熱情、做事坦誠、說話真誠。”
晏世清:……?
隆和帝:“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不愧是能用三十多個不重樣詞語自誇的人。”
---
古代很早就有公筷了哈。
前情提要:闔宮宴睿王被太子的人引導對安王下藥結果自己中了藥,春蒐睿王想假裝自己被安王所傷被當眾拆穿。
安王上一次提議懲罰人打掃豬圈是刺客鴉荻,出場在四十幾章
安王的話在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