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安王:誰啊,居然夾帶私貨!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王覺得自己冤枉極了
“四皇兄,弟弟我可是為了你好。誰知道你看著精明,做事這麽老實?”
睿王指著安王的鼻子,怒氣衝衝:“好個屁!你怎麽不去打掃豬圈!”
安王莫名其妙道:“本王又沒有拿著假證據誣告親兄弟、更沒有收受有罪之臣的賄賂。”
晏世清注意到往這邊看的人越來越多,他有理有據道:“殿下所做之事,陛下若不加以懲罰,勢必會有人有學有樣,安王殿下讓此舉隻是起到小懲大誡的作用。”
“小懲?”
睿王把矛頭指向晏世清:“打掃豬圈隻是小懲?你怎麽不去打掃?!”
安王把晏世清拉到身後,垂眼冷冰冰的看著睿王:“四皇兄,若是希望請出皇室宗法,弟弟我也隻好兄友弟恭、順了皇兄的意。”
睿王縮了縮脖子,又不願意落了下風,僵著脖子道:“那你去——”
“王爺!”
睿王妃昨兒去廟裏,晚上宿在山上。
她算了日子,睿王應該是今天或者明天才迴來。
結果半夜王府管家派的人爬上山,告訴她睿王迴來了,而且去安王府等了半天沒等到人。
睿王妃無奈,隻能連夜下山往迴趕。
緊趕慢趕在上朝前逮住了睿王。
不過他好像已經和安王對上了。
睿王妃撲上去抱住睿王,用帕子擦了擦眼淚:“王爺,你終於迴來了,妾身聽聞王爺迴來,等不及到下朝再見王爺,如此趕來王爺不會怪罪吧?”
這迴輪到安王的眼珠子快瞪出來了。
他看見了什麽?
老四這個炮仗居然瞬間臉色就轉晴,還溫聲細語的同睿王妃說起話來。
睿王妃歉意的衝著安王點了下頭,挽著睿王的胳膊走到一旁去。
跟哄孩子似的,哄的睿王向她保證不隨便和人吵架。
安王挨著晏世清,小聲道:“一物降一物,我今兒算是見識到了。”
怪不得以往宮宴等場合的,老四都老老實實坐著,話也不多。
合著是睿王妃的功勞啊。
晏世清也有些意外,他對睿王妃的印象不深刻。
“她很聰明。”
知道如何說話能讓睿王心甘情願的信服。
安王意有所指道:“怪不得人家都說,家有賢妻丈夫無橫禍、家有賢妻夫複何求什麽的。”
晏世清頷首:“娶妻當如此。”
安王:“……”
可別說的晏世清也想娶妻了。
安王連忙轉移話題:“宮門開了,咱們進去吧。”
早朝快要散朝時,宮外傳來消息。
衛城送來一把萬民傘。
安王兩眼一亮,終於到了~
他找晏不羈說希望衛城百姓能送一把萬民傘時。
晏不羈還不願意,認為這些事情都是該做的。
安王勸他這些事情應該是朝廷做的,而不是晏家自行掏錢做。
事情既然做了,那就要想辦法利用到極致。
一把萬民傘,從衛城千裏迢迢送到京城。
一同送來的,還有江南士族的一封信,信上如實說了晏家出錢加固堤壩、出錢出糧幫助災民加固堤壩、無息賒種糧給農戶的事情。
沒有華麗的辭藻讚頌,薄薄的一張紙、一把萬民傘,便是最好的讚美與歌頌。
晏家父子二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驚訝。
晏啟:怎麽迴事?
晏世清:不清楚,難道是安王?
怪不得安王說賞賜的事情先欠著,是在等這個麽?
“咦,還有張字條。”
福康公公讀完信準備收起來,發現信封裏還有一張不大的字條。
上麵用雋秀的小楷寫著:【幸得欽差救衛城百姓於水火,若王爺不棄,小女子願入京長伴王爺左右。】
隆和帝眉梢微挑,伸手接過字條,玩味的看著安王:“衛城一行,收獲良多啊。”
安王傻了眼:“不是,這哪裏冒出來的小女子啊?兒臣可沒有沾花惹草啊!晏侍郎可以作證!”
安王偏頭看見晏世清眉頭微皺,心裏“咯噔”一下:“晏侍郎,你可得為本王作證啊!”
晏世清尚未品出心裏那絲不痛快是因何而起,看見安王焦急的神情,那點不快便消散了。
“稟陛下,在衛城時,王爺一直同下官一起行動,不曾與他人有過越矩之舉。”
隆和帝一眼就看出來安王是真的慌了,這就耐人尋味了。
“若是人家姑娘對你一見傾心呢?正好你尚未娶親,房中也沒個真冷熱的……”
安王直接跪了下去:“父皇!兒臣隻會娶自己心儀的人!也隻會和心儀的人相守一生!”
這是真急眼了。
隆和帝抬手讓安王站起來:“行了,朕不過隨口一說,你的婚事朕讓你自己做主便是,待你有了心儀之人,告訴朕,朕為你們賜婚。”
安王整日跟著晏世清,莫非是看中了晏府的哪位姑娘?
所以在晏啟和晏世清麵前才這般著急表明心態……
安王大喜:“父皇!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啊!兒臣謝父皇!”
說完,“咣咣咣”磕了三個實實在在的響頭。
隆和帝心中更加確信,安王已經有了心儀之人,隻是尚未獲得佳人芳心罷了。
一個小插曲,很快就揭過,隆和帝對晏家大加讚賞,賜下賞賜無數,更是提出要給晏世清封侯。
賞賜之豐,令人瞠目。
隆和帝眉頭舒展,遞出“反目”君臣和好的台階:“晏家皆是好兒郎。”
晏啟:“陛下謬讚。”
散朝後。
安王在馬車上後怕的拍拍自己的胸口:“也不知道是誰要害本王,居然在信裏夾帶私貨!”
晏啟不明白安王為何這麽大反應:“有女子傾心,難道不是好事?”
晏世清忽的開口:“父親,這話若是母親知道了,不好。”
晏啟奇怪的看著他:“關你母親何事?咱們是在說安王殿下。”
不對,他兒子的話裏好像帶著點威脅?
一定是他聽錯了。
晏世清淡淡道:“若有女子傾心於父親呢?”
晏啟如臨大敵:“這話可不興亂說啊!”
他兒子就是在威脅他吧!
為什麽?
他說錯話了?
---
安王:父皇,兒臣是看中了晏府的兒郎,不是姑娘哈!
隆和帝:佳人竟是……
晏啟:……竟是我兒子
兩位父親對視一眼
隆和帝難得心虛,自家好大兒竟然拐走了好友家的兒子
“四皇兄,弟弟我可是為了你好。誰知道你看著精明,做事這麽老實?”
睿王指著安王的鼻子,怒氣衝衝:“好個屁!你怎麽不去打掃豬圈!”
安王莫名其妙道:“本王又沒有拿著假證據誣告親兄弟、更沒有收受有罪之臣的賄賂。”
晏世清注意到往這邊看的人越來越多,他有理有據道:“殿下所做之事,陛下若不加以懲罰,勢必會有人有學有樣,安王殿下讓此舉隻是起到小懲大誡的作用。”
“小懲?”
睿王把矛頭指向晏世清:“打掃豬圈隻是小懲?你怎麽不去打掃?!”
安王把晏世清拉到身後,垂眼冷冰冰的看著睿王:“四皇兄,若是希望請出皇室宗法,弟弟我也隻好兄友弟恭、順了皇兄的意。”
睿王縮了縮脖子,又不願意落了下風,僵著脖子道:“那你去——”
“王爺!”
睿王妃昨兒去廟裏,晚上宿在山上。
她算了日子,睿王應該是今天或者明天才迴來。
結果半夜王府管家派的人爬上山,告訴她睿王迴來了,而且去安王府等了半天沒等到人。
睿王妃無奈,隻能連夜下山往迴趕。
緊趕慢趕在上朝前逮住了睿王。
不過他好像已經和安王對上了。
睿王妃撲上去抱住睿王,用帕子擦了擦眼淚:“王爺,你終於迴來了,妾身聽聞王爺迴來,等不及到下朝再見王爺,如此趕來王爺不會怪罪吧?”
這迴輪到安王的眼珠子快瞪出來了。
他看見了什麽?
老四這個炮仗居然瞬間臉色就轉晴,還溫聲細語的同睿王妃說起話來。
睿王妃歉意的衝著安王點了下頭,挽著睿王的胳膊走到一旁去。
跟哄孩子似的,哄的睿王向她保證不隨便和人吵架。
安王挨著晏世清,小聲道:“一物降一物,我今兒算是見識到了。”
怪不得以往宮宴等場合的,老四都老老實實坐著,話也不多。
合著是睿王妃的功勞啊。
晏世清也有些意外,他對睿王妃的印象不深刻。
“她很聰明。”
知道如何說話能讓睿王心甘情願的信服。
安王意有所指道:“怪不得人家都說,家有賢妻丈夫無橫禍、家有賢妻夫複何求什麽的。”
晏世清頷首:“娶妻當如此。”
安王:“……”
可別說的晏世清也想娶妻了。
安王連忙轉移話題:“宮門開了,咱們進去吧。”
早朝快要散朝時,宮外傳來消息。
衛城送來一把萬民傘。
安王兩眼一亮,終於到了~
他找晏不羈說希望衛城百姓能送一把萬民傘時。
晏不羈還不願意,認為這些事情都是該做的。
安王勸他這些事情應該是朝廷做的,而不是晏家自行掏錢做。
事情既然做了,那就要想辦法利用到極致。
一把萬民傘,從衛城千裏迢迢送到京城。
一同送來的,還有江南士族的一封信,信上如實說了晏家出錢加固堤壩、出錢出糧幫助災民加固堤壩、無息賒種糧給農戶的事情。
沒有華麗的辭藻讚頌,薄薄的一張紙、一把萬民傘,便是最好的讚美與歌頌。
晏家父子二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驚訝。
晏啟:怎麽迴事?
晏世清:不清楚,難道是安王?
怪不得安王說賞賜的事情先欠著,是在等這個麽?
“咦,還有張字條。”
福康公公讀完信準備收起來,發現信封裏還有一張不大的字條。
上麵用雋秀的小楷寫著:【幸得欽差救衛城百姓於水火,若王爺不棄,小女子願入京長伴王爺左右。】
隆和帝眉梢微挑,伸手接過字條,玩味的看著安王:“衛城一行,收獲良多啊。”
安王傻了眼:“不是,這哪裏冒出來的小女子啊?兒臣可沒有沾花惹草啊!晏侍郎可以作證!”
安王偏頭看見晏世清眉頭微皺,心裏“咯噔”一下:“晏侍郎,你可得為本王作證啊!”
晏世清尚未品出心裏那絲不痛快是因何而起,看見安王焦急的神情,那點不快便消散了。
“稟陛下,在衛城時,王爺一直同下官一起行動,不曾與他人有過越矩之舉。”
隆和帝一眼就看出來安王是真的慌了,這就耐人尋味了。
“若是人家姑娘對你一見傾心呢?正好你尚未娶親,房中也沒個真冷熱的……”
安王直接跪了下去:“父皇!兒臣隻會娶自己心儀的人!也隻會和心儀的人相守一生!”
這是真急眼了。
隆和帝抬手讓安王站起來:“行了,朕不過隨口一說,你的婚事朕讓你自己做主便是,待你有了心儀之人,告訴朕,朕為你們賜婚。”
安王整日跟著晏世清,莫非是看中了晏府的哪位姑娘?
所以在晏啟和晏世清麵前才這般著急表明心態……
安王大喜:“父皇!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啊!兒臣謝父皇!”
說完,“咣咣咣”磕了三個實實在在的響頭。
隆和帝心中更加確信,安王已經有了心儀之人,隻是尚未獲得佳人芳心罷了。
一個小插曲,很快就揭過,隆和帝對晏家大加讚賞,賜下賞賜無數,更是提出要給晏世清封侯。
賞賜之豐,令人瞠目。
隆和帝眉頭舒展,遞出“反目”君臣和好的台階:“晏家皆是好兒郎。”
晏啟:“陛下謬讚。”
散朝後。
安王在馬車上後怕的拍拍自己的胸口:“也不知道是誰要害本王,居然在信裏夾帶私貨!”
晏啟不明白安王為何這麽大反應:“有女子傾心,難道不是好事?”
晏世清忽的開口:“父親,這話若是母親知道了,不好。”
晏啟奇怪的看著他:“關你母親何事?咱們是在說安王殿下。”
不對,他兒子的話裏好像帶著點威脅?
一定是他聽錯了。
晏世清淡淡道:“若有女子傾心於父親呢?”
晏啟如臨大敵:“這話可不興亂說啊!”
他兒子就是在威脅他吧!
為什麽?
他說錯話了?
---
安王:父皇,兒臣是看中了晏府的兒郎,不是姑娘哈!
隆和帝:佳人竟是……
晏啟:……竟是我兒子
兩位父親對視一眼
隆和帝難得心虛,自家好大兒竟然拐走了好友家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