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安王(真誠):我是真的睡著了呦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隆和帝問:“老三,你可有話要說?”
恭王放下酒杯:“兒臣認為太子和安王的事是家事,應該先放一放。當下,需要做的是查清楚是對泰大人下藥者,是誰。”
他一句話,一如當初睿王想害安王不成,推說是因為嫉妒,將事情的嚴重性下降到“家事”。
成王想起自己被安王撞下水的事情,幫腔道:“父皇,兒臣認為三皇兄說的對,老六他喝醉了腦子就不大聽使喚,但不會有心做壞事。”
他樂見太子被打,如果父皇不追究,那他還能看到太子吃癟。
甚好。
朱光祿看了眼皇後,怎麽恭王偏幫起安王來了?
太子倒是有恃無恐,外祖肯定早就安排好了,倒酒的宮人、攙扶泰剛的宮人,肯定已經都被處理掉了。
他更在意的是三哥竟然為安王說話,明明他們才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當三名宮人被押上來,跪在大殿中央時。
太子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底下人怎麽辦的事!
緊接著,又有兩名蒙著頭臉的人被押上來。
隆和帝抬手,侍衛上前拉下兩人的麵罩。
太子見朱光祿臉色不大對勁,心又懸了起來。
莫非——
押送兩人的侍衛單膝跪下:“陛下,刺殺這三名宮人的兩名刺客已被拿下,經過核實身份,在禁軍中供職。”
隆和帝視線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在抱著晏世清胳膊唿唿大睡的安王臉上稍作停頓,又收了迴來。
“朕倒是好奇,究竟是誰,使喚了朕的禁軍。”
安王砸吧砸吧嘴,翻了個身,側躺在晏世清懷裏。
晏世清一雙手都不知道該擱哪好。
晏啟夾了個雞腿放在安王鼻子前麵,看看能不能把人給香醒。
安王鼻頭聳動,閉著眼睛張開嘴,“嗷嗚”一口咬到了空氣。
晏世清無奈的看著起了玩心的父親。
好歹注意下場合。
不過安王和父親這樣,倒是讓他整個人放鬆了不少。
原本打了太子,他心中還是會緊張皇帝怪罪的。
“嗚嗚,我的大(雞)腿啊!”
安王委屈的聲音將視線都吸引過來。
晏啟裝做什麽都沒發生,把雞腿放進自己的碗裏。
晏世清抓住安王亂揮的胳膊,按進懷中。
隆和帝曲起食指叩了叩桌子:“迴答朕的話,是誰,使喚了朕的禁軍?”
方才跪下為太子討公道的朱武勞和朱百詞還跪著,他們兩個相互看了一眼,皇帝是不是忘了叫他們起身?
“唐愛卿。”
刑部尚書連忙站起身來:“陛下。”
隆和帝略一抬手:“有辦法讓這五人現場就開口麽?”
刑部尚書:“應當可以,隻是……”
隆和帝淡淡道:“隻要能撬開他們的嘴,若有是見不得血腥的,可以閉眼不看。”
晏世清半垂著眼,不去看審訊的場麵。
他伸手碰了碰安王的睫毛。
安王眼皮顫了顫,吸吸鼻子,抱住晏世清的腰,把臉埋進他的懷裏睡。
嘴巴還小小的哼唧兩聲。
晏世清:……
安王到底是真睡著了,還是裝的?
他摸索著碰到安王的鼻子,捏住。
安王自然是裝睡,但他能讓晏世清知道麽?
那不能夠啊!他還想繼續把腦袋埋晏世清懷裏呢!
“唔……誰把本王扔水裏了?”
安王嘟囔了一句,伸手就要劃拉。
晏世清忙收迴手,免得動靜太大,引人注目。
刑部尚書審問人很有一套,五人陸續鬆口招認。
他命人將五人分開錄口供,免得有串供之嫌。
拿到供詞看了兩眼,刑部尚書不由的一愣,將供詞呈給隆和帝。
三名宮人,一人招認受安王指使,兩人招認受太子指使。
兩名禁軍則招認受前尚書令右仆射賀奇繆指使。
“有趣。”
隆和帝問指認安王的宮人,此人正是為泰剛倒酒之人:“你說是安王指使。”
又看向另外兩名宮人,他們則是攙扶泰剛往偏僻宮殿去的:“你們卻說受太子指使。”
隆和帝頗有興味的笑了:“這二人又說是賀奇繆指使,諸卿有何看法?”
指認太子的兩名宮人一聽,跟著改口:“陛下,奴才們也是受安王指使。”
朱光祿端坐著,半垂著的眼裏驚疑不定。
他為了防止萬一,明明告訴他們若是被抓都說受賀奇繆指使。
賀奇繆被罷免後,朱光祿給他支招,讓他先出城“散心”,再派人將他綁了去。
屆時找不到賀奇繆,隻會讓人覺得他畏罪潛逃。
到那時,他可以讓兒子順理成章休了“罪臣”之女,另娶他人。
可為什麽會宮人會說是安王指使的?
前後不一,還臨時改口供,任誰都會覺得裏麵有問題!
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麽差池?
晏世清想把安王放下,起身質問這三名宮人。
安王雙手把他的腰摟的很緊,動彈不得。
晏世清輕輕拍了拍安王的肩膀,小聲在他耳邊道:“霜辭,你先把手鬆開。”
安王臉蹭了蹭,打起鼾來。
晏世清:……
刑部尚書問:“你們說是安王,那安王是何時、何地,交代你們做這件事情的?”
三人齊聲道:“三日前未時三刻,在冷宮。”
三日前安王確實進了宮。
晏世清不禁有些著急。
晏啟瞧出些門道來,微不可察的搖了下頭,示意晏世清別著急。
今日這一幕,有些眼熟。
要說裏麵沒有皇帝的手筆,他是不信的。
賢王“咦”了一聲:“三日前?本王和安王一同從禦書房離開出宮的,他後來又折返迴去了?”
刑部尚書道:“陛下,此事查一查安王殿下何時離宮、是否又再度進宮便知。”
一查出宮記錄,賢王和安王出宮已經是申時一刻,且出宮後不曾再進過宮。
不存在未時三刻在冷宮見三位宮人。
賢王咳了幾聲,緩了口氣道:“兒臣想不出,六弟害泰大人,能夠得到什麽。”
隆和帝似笑非笑的看著太子:“是啊,他與泰少傅素無交集。”
從兩名宮人改口供開始,太子便察覺出不對勁來,外祖父不會做這種畫蛇添足的事情。
此刻皇帝這般看著他,讓他有種落入陷阱的感覺。
---
安王:老八,大虞馳名雙標
晏世清:想把他打成商標
另:前情提要:成王(二皇子)和安王遊湖,安王看穿成王想和晏家聯姻,裝醉把成王撞下水,又下水把成王救了起來
恭王放下酒杯:“兒臣認為太子和安王的事是家事,應該先放一放。當下,需要做的是查清楚是對泰大人下藥者,是誰。”
他一句話,一如當初睿王想害安王不成,推說是因為嫉妒,將事情的嚴重性下降到“家事”。
成王想起自己被安王撞下水的事情,幫腔道:“父皇,兒臣認為三皇兄說的對,老六他喝醉了腦子就不大聽使喚,但不會有心做壞事。”
他樂見太子被打,如果父皇不追究,那他還能看到太子吃癟。
甚好。
朱光祿看了眼皇後,怎麽恭王偏幫起安王來了?
太子倒是有恃無恐,外祖肯定早就安排好了,倒酒的宮人、攙扶泰剛的宮人,肯定已經都被處理掉了。
他更在意的是三哥竟然為安王說話,明明他們才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當三名宮人被押上來,跪在大殿中央時。
太子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底下人怎麽辦的事!
緊接著,又有兩名蒙著頭臉的人被押上來。
隆和帝抬手,侍衛上前拉下兩人的麵罩。
太子見朱光祿臉色不大對勁,心又懸了起來。
莫非——
押送兩人的侍衛單膝跪下:“陛下,刺殺這三名宮人的兩名刺客已被拿下,經過核實身份,在禁軍中供職。”
隆和帝視線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在抱著晏世清胳膊唿唿大睡的安王臉上稍作停頓,又收了迴來。
“朕倒是好奇,究竟是誰,使喚了朕的禁軍。”
安王砸吧砸吧嘴,翻了個身,側躺在晏世清懷裏。
晏世清一雙手都不知道該擱哪好。
晏啟夾了個雞腿放在安王鼻子前麵,看看能不能把人給香醒。
安王鼻頭聳動,閉著眼睛張開嘴,“嗷嗚”一口咬到了空氣。
晏世清無奈的看著起了玩心的父親。
好歹注意下場合。
不過安王和父親這樣,倒是讓他整個人放鬆了不少。
原本打了太子,他心中還是會緊張皇帝怪罪的。
“嗚嗚,我的大(雞)腿啊!”
安王委屈的聲音將視線都吸引過來。
晏啟裝做什麽都沒發生,把雞腿放進自己的碗裏。
晏世清抓住安王亂揮的胳膊,按進懷中。
隆和帝曲起食指叩了叩桌子:“迴答朕的話,是誰,使喚了朕的禁軍?”
方才跪下為太子討公道的朱武勞和朱百詞還跪著,他們兩個相互看了一眼,皇帝是不是忘了叫他們起身?
“唐愛卿。”
刑部尚書連忙站起身來:“陛下。”
隆和帝略一抬手:“有辦法讓這五人現場就開口麽?”
刑部尚書:“應當可以,隻是……”
隆和帝淡淡道:“隻要能撬開他們的嘴,若有是見不得血腥的,可以閉眼不看。”
晏世清半垂著眼,不去看審訊的場麵。
他伸手碰了碰安王的睫毛。
安王眼皮顫了顫,吸吸鼻子,抱住晏世清的腰,把臉埋進他的懷裏睡。
嘴巴還小小的哼唧兩聲。
晏世清:……
安王到底是真睡著了,還是裝的?
他摸索著碰到安王的鼻子,捏住。
安王自然是裝睡,但他能讓晏世清知道麽?
那不能夠啊!他還想繼續把腦袋埋晏世清懷裏呢!
“唔……誰把本王扔水裏了?”
安王嘟囔了一句,伸手就要劃拉。
晏世清忙收迴手,免得動靜太大,引人注目。
刑部尚書審問人很有一套,五人陸續鬆口招認。
他命人將五人分開錄口供,免得有串供之嫌。
拿到供詞看了兩眼,刑部尚書不由的一愣,將供詞呈給隆和帝。
三名宮人,一人招認受安王指使,兩人招認受太子指使。
兩名禁軍則招認受前尚書令右仆射賀奇繆指使。
“有趣。”
隆和帝問指認安王的宮人,此人正是為泰剛倒酒之人:“你說是安王指使。”
又看向另外兩名宮人,他們則是攙扶泰剛往偏僻宮殿去的:“你們卻說受太子指使。”
隆和帝頗有興味的笑了:“這二人又說是賀奇繆指使,諸卿有何看法?”
指認太子的兩名宮人一聽,跟著改口:“陛下,奴才們也是受安王指使。”
朱光祿端坐著,半垂著的眼裏驚疑不定。
他為了防止萬一,明明告訴他們若是被抓都說受賀奇繆指使。
賀奇繆被罷免後,朱光祿給他支招,讓他先出城“散心”,再派人將他綁了去。
屆時找不到賀奇繆,隻會讓人覺得他畏罪潛逃。
到那時,他可以讓兒子順理成章休了“罪臣”之女,另娶他人。
可為什麽會宮人會說是安王指使的?
前後不一,還臨時改口供,任誰都會覺得裏麵有問題!
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麽差池?
晏世清想把安王放下,起身質問這三名宮人。
安王雙手把他的腰摟的很緊,動彈不得。
晏世清輕輕拍了拍安王的肩膀,小聲在他耳邊道:“霜辭,你先把手鬆開。”
安王臉蹭了蹭,打起鼾來。
晏世清:……
刑部尚書問:“你們說是安王,那安王是何時、何地,交代你們做這件事情的?”
三人齊聲道:“三日前未時三刻,在冷宮。”
三日前安王確實進了宮。
晏世清不禁有些著急。
晏啟瞧出些門道來,微不可察的搖了下頭,示意晏世清別著急。
今日這一幕,有些眼熟。
要說裏麵沒有皇帝的手筆,他是不信的。
賢王“咦”了一聲:“三日前?本王和安王一同從禦書房離開出宮的,他後來又折返迴去了?”
刑部尚書道:“陛下,此事查一查安王殿下何時離宮、是否又再度進宮便知。”
一查出宮記錄,賢王和安王出宮已經是申時一刻,且出宮後不曾再進過宮。
不存在未時三刻在冷宮見三位宮人。
賢王咳了幾聲,緩了口氣道:“兒臣想不出,六弟害泰大人,能夠得到什麽。”
隆和帝似笑非笑的看著太子:“是啊,他與泰少傅素無交集。”
從兩名宮人改口供開始,太子便察覺出不對勁來,外祖父不會做這種畫蛇添足的事情。
此刻皇帝這般看著他,讓他有種落入陷阱的感覺。
---
安王:老八,大虞馳名雙標
晏世清:想把他打成商標
另:前情提要:成王(二皇子)和安王遊湖,安王看穿成王想和晏家聯姻,裝醉把成王撞下水,又下水把成王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