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晏啟:陛下就是身子好了作妖了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晏啟也看了過來,他從未在兒子臉上看到如此生動的神色。
晏世清又拉開車簾,確認周圍沒有別的人,才壓低聲音道:“你們聽了別大聲喧嘩,我看見賢王親吻他的侍衛。”
在他看來,親吻是愛侶之間才會有的行為。
這難道就是賢王前世一直沒有子嗣的原因?
晏啟:“啊?”
安王:“咦?”
晏啟意識到不能大聲說,他有一肚子的問題,小聲道:“男人跟男人還能……呢?賢王不是身子骨不好,沒那個能力麽?”
晏世清:“啊?”
這事他前世和今生,都是才聽到這個說法。
安王更在意的是晏世清的態度,他看見男人親吻,似乎隻有震驚,沒有厭惡和輕蔑。
日子更有盼頭了!
“我想起來以前聽到的一個說法,賢王求娶賢王妃,私下裏達成了什麽約定。”
晏啟和晏世清同時看向安王:“什麽約定?”
安王撓頭:“我當時沒在意,也沒深究,要不我去打聽打聽?”
“罷了,別人家的私事。”晏世清對此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晏啟倒是興趣頗濃:“我來打聽,想我年輕的時候,我可是大虞京城包打聽。”
晏世清看著父親,什麽時候開始,父親沒了以往的沉默嚴肅的?
-
受到關注的賢王,此刻正靠在連峰懷裏,閉著眼睛輕笑:“本王知道了,為何三日前父皇召本王入宮,說那些無關要緊的話。”
連峰坐的端正,手扶在賢王腰側:“因為安王?”
賢王仰頭捏捏連峰的耳朵:“聰明。”
宮人招供,一提到三日前,他就察覺出不對來。
“父皇要動太子和朱家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今日這一出,朱家的戰功算是抵掉了。
賞賜、加官進爵,想都別想。
相反,他們得夾起尾巴做人。
連峰:“那王爺……”
賢王淡笑:“靜觀其變吧。”
他對皇位興趣不濃,隻是不希望坐皇位的是老八。
哪怕是老四坐那個位置,有四嫂在,再壞也壞不過老八做皇帝。
他和連峰這層關係,當了皇帝,就避免不了後宮冷清和子嗣的問題。
賢王不想和連峰為這些事情起隔閡乃至爭吵。
再深的感情也經不起長年累月的瑣事磋磨。
連峰垂眼,忍不住摟緊賢王的腰。
賢王拍拍他的手,偏頭親吻他的臉頰:“別想太多,嗯?”
連峰:“是,屬下明白。”
-
安王靠在車廂上,慢悠悠道:“朱家的軍功要打水漂咯~父皇真是的,繞這麽大一圈,幹嘛不直接把朱家端了?”
晏啟:“大約是起了玩心。”
安王和晏世清看過來:“玩心?”
晏世清以為皇帝在聽到太子“胡言亂語”後,沒有一下子除掉朱家,是考慮到朱家勢大,外加西北戰事,為了朝堂穩定和邊關安穩。
晏啟猜到兒子心中所想,他擺擺手:“陛下若是身子還跟以前似的不好,那確實會隱忍不發。現在純粹是身子好了,有勁了,開始折騰了,說白了就跟彌悟抓到老鼠不吃溜著是玩一個道理——就是閑的。”
安王語氣平平:“哇,同情老八。”
在父皇把老八玩死之前,他申請片了老八。
晏世清淡淡道:“可憐的太子。”
所以,把太子殺了吧,這樣太子就不可憐了,如果可以他願意做劊子手。
晏啟奇怪的看著兩人:“這裏又沒有外人,幹嘛言不由衷的?”
安王“嘿嘿”一笑:“我們就是貓哭耗子,可惜,不能現場圍觀。”
晏啟點頭,明天進宮問問皇帝現場發生了什麽,迴來說給兒子和安王聽。
-
隆和帝坐在上首,目光淡淡的掃過太子和朱光祿的麵上,神色平靜,叫人瞧不出情緒來。
太子跪下,神色惶惶,一副被冤枉的苦悶:“父皇!此事絕非兒臣所為,定是有人栽贓陷害!”
隆和帝讓人把太子從皇後那兒要的人帶上來。
太子擔心引起皇帝不滿,所以隻要了四個,貼身照顧的兩個、一個負責灑掃同時盯著其他皇帝安排的人,還有一個則是替他打理私庫。
帶上來的正是打理私庫小夏子。
太子神色坦然,宮人和禁軍都是祖父找的人,不可能從他私庫出東西。
小夏子帶著出入私庫的記錄還有賬冊來的。
上麵明明白白的記錄著太子於二十日前進入私庫,拿出三顆金核桃。
“怎麽迴事!這不可能!”
太子站起來一腳將小夏子踹翻在地,怒氣衝衝道:“你究竟受何人指使!是不是安王!說!”
朱光祿連忙叫住太子:“太子殿下!”
皇帝還在,怎可殿前失儀啊!
今日之事,處處都透著古怪,他安排人的時候,明明都提前為他們好說辭。
結果三個人都沒按照說辭來。
朱光祿知道小夏子是皇後的人,不應該做出背叛太子之事啊……
隆和帝似笑非笑的勾起唇角:“太子越發有帝王的氣勢了,你為何認為是安王所為?”
太子冷靜下來,嚐過了成為君王主宰一切的滋味,他現在無法時時刻刻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伏低做小。
“父皇,兒臣驟然被身邊人陷害,一時間失了理智,望父皇恕罪。”
太子重新跪下:“三名宮人都指認安王,所以兒臣才認為是六皇兄所為。”
隆和帝點點扶手:“哦,這樣,是安王讓你在記錄上造假的麽?”
小夏子挨了一腳,重新趴跪好,瑟瑟發抖道:“迴陛下,奴才是如實記錄的,那日太子殿下穿著淺灰色直裰,奴才頭一迴見殿下穿的這般素,所以印象十分深刻。”
東宮的人悉數被叫來,包括在太子身邊伺候的人,多數人都說確實見太子穿過一件淺灰色直裰,具體日子記不清了,但可以確定就在這段時間。
太子頭一迴體會到百口莫辯的滋味。
朱光祿聽著冷汗直流,他聽出來宮人並非說謊,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有人冒充太子,在東宮轉了一圈!
什麽人,有這種能耐?
莫非是——恭王?
今日宴上,恭王的態度著實耐人尋味。
諸皇子中,他認為也隻有恭王有這個能耐。
恭王曾經也是東宮之主,手下能人頗多。
他記得其中有個懂得易容術的江湖人士。
糊塗啊!怎麽能在大軍凱旋這個節骨眼上動手腳呢!
隆和帝見太子和朱光祿都不說話,揮手讓人把這些人都帶走。
就連福康公公都去殿外候著了。
“還要查麽?”
---
賢王:……你的觀後感就是思考本王前世沒有子嗣的原因?
安王:老五,你不行哦
賢王(親一口連峰):誰不行?
安王:……
晏世清又拉開車簾,確認周圍沒有別的人,才壓低聲音道:“你們聽了別大聲喧嘩,我看見賢王親吻他的侍衛。”
在他看來,親吻是愛侶之間才會有的行為。
這難道就是賢王前世一直沒有子嗣的原因?
晏啟:“啊?”
安王:“咦?”
晏啟意識到不能大聲說,他有一肚子的問題,小聲道:“男人跟男人還能……呢?賢王不是身子骨不好,沒那個能力麽?”
晏世清:“啊?”
這事他前世和今生,都是才聽到這個說法。
安王更在意的是晏世清的態度,他看見男人親吻,似乎隻有震驚,沒有厭惡和輕蔑。
日子更有盼頭了!
“我想起來以前聽到的一個說法,賢王求娶賢王妃,私下裏達成了什麽約定。”
晏啟和晏世清同時看向安王:“什麽約定?”
安王撓頭:“我當時沒在意,也沒深究,要不我去打聽打聽?”
“罷了,別人家的私事。”晏世清對此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晏啟倒是興趣頗濃:“我來打聽,想我年輕的時候,我可是大虞京城包打聽。”
晏世清看著父親,什麽時候開始,父親沒了以往的沉默嚴肅的?
-
受到關注的賢王,此刻正靠在連峰懷裏,閉著眼睛輕笑:“本王知道了,為何三日前父皇召本王入宮,說那些無關要緊的話。”
連峰坐的端正,手扶在賢王腰側:“因為安王?”
賢王仰頭捏捏連峰的耳朵:“聰明。”
宮人招供,一提到三日前,他就察覺出不對來。
“父皇要動太子和朱家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今日這一出,朱家的戰功算是抵掉了。
賞賜、加官進爵,想都別想。
相反,他們得夾起尾巴做人。
連峰:“那王爺……”
賢王淡笑:“靜觀其變吧。”
他對皇位興趣不濃,隻是不希望坐皇位的是老八。
哪怕是老四坐那個位置,有四嫂在,再壞也壞不過老八做皇帝。
他和連峰這層關係,當了皇帝,就避免不了後宮冷清和子嗣的問題。
賢王不想和連峰為這些事情起隔閡乃至爭吵。
再深的感情也經不起長年累月的瑣事磋磨。
連峰垂眼,忍不住摟緊賢王的腰。
賢王拍拍他的手,偏頭親吻他的臉頰:“別想太多,嗯?”
連峰:“是,屬下明白。”
-
安王靠在車廂上,慢悠悠道:“朱家的軍功要打水漂咯~父皇真是的,繞這麽大一圈,幹嘛不直接把朱家端了?”
晏啟:“大約是起了玩心。”
安王和晏世清看過來:“玩心?”
晏世清以為皇帝在聽到太子“胡言亂語”後,沒有一下子除掉朱家,是考慮到朱家勢大,外加西北戰事,為了朝堂穩定和邊關安穩。
晏啟猜到兒子心中所想,他擺擺手:“陛下若是身子還跟以前似的不好,那確實會隱忍不發。現在純粹是身子好了,有勁了,開始折騰了,說白了就跟彌悟抓到老鼠不吃溜著是玩一個道理——就是閑的。”
安王語氣平平:“哇,同情老八。”
在父皇把老八玩死之前,他申請片了老八。
晏世清淡淡道:“可憐的太子。”
所以,把太子殺了吧,這樣太子就不可憐了,如果可以他願意做劊子手。
晏啟奇怪的看著兩人:“這裏又沒有外人,幹嘛言不由衷的?”
安王“嘿嘿”一笑:“我們就是貓哭耗子,可惜,不能現場圍觀。”
晏啟點頭,明天進宮問問皇帝現場發生了什麽,迴來說給兒子和安王聽。
-
隆和帝坐在上首,目光淡淡的掃過太子和朱光祿的麵上,神色平靜,叫人瞧不出情緒來。
太子跪下,神色惶惶,一副被冤枉的苦悶:“父皇!此事絕非兒臣所為,定是有人栽贓陷害!”
隆和帝讓人把太子從皇後那兒要的人帶上來。
太子擔心引起皇帝不滿,所以隻要了四個,貼身照顧的兩個、一個負責灑掃同時盯著其他皇帝安排的人,還有一個則是替他打理私庫。
帶上來的正是打理私庫小夏子。
太子神色坦然,宮人和禁軍都是祖父找的人,不可能從他私庫出東西。
小夏子帶著出入私庫的記錄還有賬冊來的。
上麵明明白白的記錄著太子於二十日前進入私庫,拿出三顆金核桃。
“怎麽迴事!這不可能!”
太子站起來一腳將小夏子踹翻在地,怒氣衝衝道:“你究竟受何人指使!是不是安王!說!”
朱光祿連忙叫住太子:“太子殿下!”
皇帝還在,怎可殿前失儀啊!
今日之事,處處都透著古怪,他安排人的時候,明明都提前為他們好說辭。
結果三個人都沒按照說辭來。
朱光祿知道小夏子是皇後的人,不應該做出背叛太子之事啊……
隆和帝似笑非笑的勾起唇角:“太子越發有帝王的氣勢了,你為何認為是安王所為?”
太子冷靜下來,嚐過了成為君王主宰一切的滋味,他現在無法時時刻刻都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伏低做小。
“父皇,兒臣驟然被身邊人陷害,一時間失了理智,望父皇恕罪。”
太子重新跪下:“三名宮人都指認安王,所以兒臣才認為是六皇兄所為。”
隆和帝點點扶手:“哦,這樣,是安王讓你在記錄上造假的麽?”
小夏子挨了一腳,重新趴跪好,瑟瑟發抖道:“迴陛下,奴才是如實記錄的,那日太子殿下穿著淺灰色直裰,奴才頭一迴見殿下穿的這般素,所以印象十分深刻。”
東宮的人悉數被叫來,包括在太子身邊伺候的人,多數人都說確實見太子穿過一件淺灰色直裰,具體日子記不清了,但可以確定就在這段時間。
太子頭一迴體會到百口莫辯的滋味。
朱光祿聽著冷汗直流,他聽出來宮人並非說謊,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有人冒充太子,在東宮轉了一圈!
什麽人,有這種能耐?
莫非是——恭王?
今日宴上,恭王的態度著實耐人尋味。
諸皇子中,他認為也隻有恭王有這個能耐。
恭王曾經也是東宮之主,手下能人頗多。
他記得其中有個懂得易容術的江湖人士。
糊塗啊!怎麽能在大軍凱旋這個節骨眼上動手腳呢!
隆和帝見太子和朱光祿都不說話,揮手讓人把這些人都帶走。
就連福康公公都去殿外候著了。
“還要查麽?”
---
賢王:……你的觀後感就是思考本王前世沒有子嗣的原因?
安王:老五,你不行哦
賢王(親一口連峰):誰不行?
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