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安王:晏侍郎,人家好受傷哦!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晏啟捧著茶杯:“聽說這幾日,太子殿下日日都會送親手做的點心給陛下。”
隆和帝頷首,告訴福康公公若是太子來了,可直接引進來。
安王把剝好皮的半碗葡萄擺到晏世清手邊,一下子就猜到父皇今兒找他來用膳的原因了。
嘖嘖嘖,真是無事不請他登三寶殿啊。
他飛快的剝了幾顆葡萄放在空的茶盞中。
“父皇,吃點葡萄,甜。”
太子進來時,正好看見安王在獻殷勤。
隆和帝順勢接過安王遞過來的勺子:“有心了。”
“父皇!”
太子雙手捧著食盒走上前,想用肩膀撞開安王。
安王在他快撞上來時,伸了個懶腰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太子一個沒站穩,食盒險些撞到桌案上。
他暗暗瞪了安王一眼。
從食盒中拿出一碟其貌不揚的綠豆糕。
“父皇,天氣炎熱,兒臣親手做了清熱解暑的綠豆糕,十分爽口,請父皇品嚐。”
安王“小聲”嘀咕了一句:“老八怎麽把人家妃子的活都搶了?”
太子心中惱怒,安王竟然敢將他與後宮中爭寵的妃子相提並論!分明是譏諷他女子作態!
見太子不說話,安王笑嘻嘻道:“父皇,兒臣能吃一塊麽?”
隆和帝抬眼:“吃了那麽多,還有胃吃這個?”
安王拍拍自己的肚子:“兒臣有三個胃,一個吃飯,一個吃水果,一個吃糕點。”
隆和帝擺手:“你若能吃下,都拿去便是。”
太子沒想到皇帝會這般不給自己臉麵,之前幾次都還會吃上一塊意思意思,今日這是何意?!
他已經在努力伏低裝乖,做一個好兒子了。
父皇這是在打他的臉啊!
安王高高興興直接整碟端走,還不忘跟太子道了聲謝:“多謝八弟便宜哥哥我了,今兒父皇吃的有些多。但你放心,本王會全部吃光,不會浪費你的心意的!”
隆和帝端起茶盞,把裏麵的葡萄吃幹淨。
太子藏在袖中的手緊緊攥成一團,勉強擠出一抹笑容:“今日是我來的遲了,綠豆糕的做法有些複雜,試了幾次才成功做出這幾塊。”
晏世清看著綠豆糕的顏色,出聲道:“綠豆糕的製作工藝確實很複雜,單泡水去豆皮就很麻煩。”
太子見晏世清替自己說話,頓時表情緩和了不少:“是啊,但孤想著父皇吃了會喜歡,便不覺得麻煩了。”
安王捏起一塊咬了一口,隨口道:“去了豆皮的綠豆糕不是黃色麽?你這又沒去皮,老八你確定這個是你親手做的?心意這種東西,可不興摻水分啊。”
太子心裏對安王的恨又加深了一層,綠豆糕是他親手擺進去的,如何不是他親手所做?!
試問後宮那麽多嬪妃,給父皇送東西的時候都說是自己親手做的。
實際上哪個不是下人做的?
隆和帝順勢道:“以後別送來,不要把心思花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好好學習,方為正道,別跟你六皇兄似的整日不幹正事。”
“父皇?!”
安王捂著胸口受傷不已:“兒臣兢兢業業做了那麽多事情,父皇一件都沒看在眼裏麽?”
隆和帝擺擺手:“一點小事就說的這般誇張,沒事就都退下吧——晏啟留下,陪朕手談一局。”
太子得意的看了安王一眼,這般獻殷勤半點用不起,一點都沒讓父皇看進眼裏——
“晏侍郎,人家好受傷哦!”
安王整個人趴在晏世清的肩頭,委屈巴巴的。
晏世清拍拍他的胳膊,就這樣身上掛著一個安王向外走去。
太子死死地盯著安王的後背。
安王迴過頭來,微微一笑,又轉過頭去哼唧:“唉!本王不想努力了,反正父皇看不見,今晚去你屋裏看話本唄,反正本王也過了要學習的年紀。”
他在晏世清耳邊低聲道:“太子氣的腦袋上要冒煙了。”
晏世清頗有些無奈:“你又何必這般惹他的眼,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安王“嘿嘿”一笑:“我聽說的是,明騷易躲,暗賤難防。”
晏世清:?
安王撓撓後背:“太子還在盯著我呐,感覺後背刺撓的很。放心吧,父皇的人盯著太子呢,不過他利用了我,這報酬我得記著。”
迴京就去要,得加快攢聘禮的速度了~
晏世清迴頭的時候,太子已經轉身離開了。
他怒氣衝衝的推開朱光祿的房門,一把將桌子上的茶杯揮在地上。
朱光祿嚇了一跳:“這是怎麽了,今日殿下去送點心,迴來的格外遲,可是陛下留膳了?”
太子特意挑在用膳的時辰去,為的就是讓皇帝留膳。
結果他在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父皇還將他的點心給了安王!
憑安王也配吃他做的點心?!
太子咬牙道:“父皇召了安王一同用膳,他不僅把我的點心給了安王,還讓我以後別再做這些旁門左道的東西!”
朱光祿皺了皺眉頭,又鬆開了。
太子送點心,其目的在送成習慣後,必要的時候在點心裏動一些手腳。
其實他並不希望這件事情由太子去做,做這件事情的最好明麵上和朱家一點關係都沒有才好。
但他說不動太子,好在皇帝開了口。
朱光祿也是鬆了口氣。
太子出過氣後,想起皇帝的話,又扯了下嘴角:“父皇還批評安王整日不做正事,安王這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朱光祿嘴上附和,心裏卻想皇帝這麽說未必就是批評。
皇帝已經不止一次讓安王去做一些要緊的事情。
這並不是什麽好苗頭。
朱光祿將太子安撫好送走後,招來自己的手下:“打聽清楚神醫喜歡什麽東西了麽?”
“迴老爺,沒有,神醫根本不搭理小的。小的借口身體不適,他也隻說了一句‘你配讓我看麽’?”
朱光祿不禁有些頭疼,他不好自己親自去找七厲,他需要的是能夠治好陳年傷疤的藥。
隻要他開了口,是個人都能想到這藥會用到誰的身上。
一個不好,就會引得皇帝猜忌。
隆和帝頷首,告訴福康公公若是太子來了,可直接引進來。
安王把剝好皮的半碗葡萄擺到晏世清手邊,一下子就猜到父皇今兒找他來用膳的原因了。
嘖嘖嘖,真是無事不請他登三寶殿啊。
他飛快的剝了幾顆葡萄放在空的茶盞中。
“父皇,吃點葡萄,甜。”
太子進來時,正好看見安王在獻殷勤。
隆和帝順勢接過安王遞過來的勺子:“有心了。”
“父皇!”
太子雙手捧著食盒走上前,想用肩膀撞開安王。
安王在他快撞上來時,伸了個懶腰迴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太子一個沒站穩,食盒險些撞到桌案上。
他暗暗瞪了安王一眼。
從食盒中拿出一碟其貌不揚的綠豆糕。
“父皇,天氣炎熱,兒臣親手做了清熱解暑的綠豆糕,十分爽口,請父皇品嚐。”
安王“小聲”嘀咕了一句:“老八怎麽把人家妃子的活都搶了?”
太子心中惱怒,安王竟然敢將他與後宮中爭寵的妃子相提並論!分明是譏諷他女子作態!
見太子不說話,安王笑嘻嘻道:“父皇,兒臣能吃一塊麽?”
隆和帝抬眼:“吃了那麽多,還有胃吃這個?”
安王拍拍自己的肚子:“兒臣有三個胃,一個吃飯,一個吃水果,一個吃糕點。”
隆和帝擺手:“你若能吃下,都拿去便是。”
太子沒想到皇帝會這般不給自己臉麵,之前幾次都還會吃上一塊意思意思,今日這是何意?!
他已經在努力伏低裝乖,做一個好兒子了。
父皇這是在打他的臉啊!
安王高高興興直接整碟端走,還不忘跟太子道了聲謝:“多謝八弟便宜哥哥我了,今兒父皇吃的有些多。但你放心,本王會全部吃光,不會浪費你的心意的!”
隆和帝端起茶盞,把裏麵的葡萄吃幹淨。
太子藏在袖中的手緊緊攥成一團,勉強擠出一抹笑容:“今日是我來的遲了,綠豆糕的做法有些複雜,試了幾次才成功做出這幾塊。”
晏世清看著綠豆糕的顏色,出聲道:“綠豆糕的製作工藝確實很複雜,單泡水去豆皮就很麻煩。”
太子見晏世清替自己說話,頓時表情緩和了不少:“是啊,但孤想著父皇吃了會喜歡,便不覺得麻煩了。”
安王捏起一塊咬了一口,隨口道:“去了豆皮的綠豆糕不是黃色麽?你這又沒去皮,老八你確定這個是你親手做的?心意這種東西,可不興摻水分啊。”
太子心裏對安王的恨又加深了一層,綠豆糕是他親手擺進去的,如何不是他親手所做?!
試問後宮那麽多嬪妃,給父皇送東西的時候都說是自己親手做的。
實際上哪個不是下人做的?
隆和帝順勢道:“以後別送來,不要把心思花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好好學習,方為正道,別跟你六皇兄似的整日不幹正事。”
“父皇?!”
安王捂著胸口受傷不已:“兒臣兢兢業業做了那麽多事情,父皇一件都沒看在眼裏麽?”
隆和帝擺擺手:“一點小事就說的這般誇張,沒事就都退下吧——晏啟留下,陪朕手談一局。”
太子得意的看了安王一眼,這般獻殷勤半點用不起,一點都沒讓父皇看進眼裏——
“晏侍郎,人家好受傷哦!”
安王整個人趴在晏世清的肩頭,委屈巴巴的。
晏世清拍拍他的胳膊,就這樣身上掛著一個安王向外走去。
太子死死地盯著安王的後背。
安王迴過頭來,微微一笑,又轉過頭去哼唧:“唉!本王不想努力了,反正父皇看不見,今晚去你屋裏看話本唄,反正本王也過了要學習的年紀。”
他在晏世清耳邊低聲道:“太子氣的腦袋上要冒煙了。”
晏世清頗有些無奈:“你又何必這般惹他的眼,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安王“嘿嘿”一笑:“我聽說的是,明騷易躲,暗賤難防。”
晏世清:?
安王撓撓後背:“太子還在盯著我呐,感覺後背刺撓的很。放心吧,父皇的人盯著太子呢,不過他利用了我,這報酬我得記著。”
迴京就去要,得加快攢聘禮的速度了~
晏世清迴頭的時候,太子已經轉身離開了。
他怒氣衝衝的推開朱光祿的房門,一把將桌子上的茶杯揮在地上。
朱光祿嚇了一跳:“這是怎麽了,今日殿下去送點心,迴來的格外遲,可是陛下留膳了?”
太子特意挑在用膳的時辰去,為的就是讓皇帝留膳。
結果他在外足足等了一個時辰,父皇還將他的點心給了安王!
憑安王也配吃他做的點心?!
太子咬牙道:“父皇召了安王一同用膳,他不僅把我的點心給了安王,還讓我以後別再做這些旁門左道的東西!”
朱光祿皺了皺眉頭,又鬆開了。
太子送點心,其目的在送成習慣後,必要的時候在點心裏動一些手腳。
其實他並不希望這件事情由太子去做,做這件事情的最好明麵上和朱家一點關係都沒有才好。
但他說不動太子,好在皇帝開了口。
朱光祿也是鬆了口氣。
太子出過氣後,想起皇帝的話,又扯了下嘴角:“父皇還批評安王整日不做正事,安王這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朱光祿嘴上附和,心裏卻想皇帝這麽說未必就是批評。
皇帝已經不止一次讓安王去做一些要緊的事情。
這並不是什麽好苗頭。
朱光祿將太子安撫好送走後,招來自己的手下:“打聽清楚神醫喜歡什麽東西了麽?”
“迴老爺,沒有,神醫根本不搭理小的。小的借口身體不適,他也隻說了一句‘你配讓我看麽’?”
朱光祿不禁有些頭疼,他不好自己親自去找七厲,他需要的是能夠治好陳年傷疤的藥。
隻要他開了口,是個人都能想到這藥會用到誰的身上。
一個不好,就會引得皇帝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