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隆和帝:你等著,朕這就賜婚
小侍郎重生後被戲精王爺叼迴家啦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婕妤從小就被教育一切以母家為主,即便出嫁了也要力所能及的幫襯母家,若是生了皇子更要想辦法扶持母家子弟。
聽見安王這話,她臉色立馬就不好了。
不等淩婕妤開口,安王又道:“兒子這一生身邊隻會有晏世清一人,母妃不要妄想通過往王府裏塞女人來吹枕邊風。若母妃執意還要塞,那兒子隻能把她們送進宮和母妃作伴了,想必父皇也不會在意後宮多幾位美人。”
淩婕妤氣結,口不擇言道:“你說我們沒有母子之情,又口口聲聲自稱兒子,豈不是自相矛盾?本宮是你的生母!還能害了你不成?”
安王嗤笑一聲,從善如流的改口:“若非本王和太子不是同時出生,本王真要以為兩人被掉包了,你和太子更像是一對母子。”
晏世清淡淡的問:“婕妤娘娘既然說不會害了安王,又為何這麽多年來不聞不問?他二十歲生辰過的冷冷清清的時候,娘娘在做什麽?”
淩婕妤沉下臉來:“本宮和安王說話,有你開口的份?”
“婕妤娘娘。”安王不再喚她母妃,他笑的涼薄:
“娘娘才是最沒資格開口的那個,父皇說在宮裏給本王過生辰,與你有何幹係?你來隻是為了以本王生母的身份向父皇你外祖家討好處罷了。
套用一句晏侍郎的話,本王出宮建府後,娘娘除了送一個有外心、處處監視本王、吃裏扒外的管家,可曾噓寒問暖過哪怕一句?”
安王冰冷的盯著淩婕妤的眼睛,壓低聲音道:“娘娘若再不迴去,本王就把當年糕點的事情同父皇說,還有旁的一些事情,娘娘自己掂量掂量可扛得住。”
淩婕妤被他的眼神嚇到,不由的倒退一步,心有不甘的甩著帕子走了。
嘴裏止不住的小聲罵著安王。
晏世清聽見了,叫住淩婕妤,說了兩個字:“反彈。”
淩婕妤被氣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快步離開。
安王眨巴著眼睛看著晏世清,低著腦袋:“哎,人家好傷心哦,親生母親罵的這麽髒。”
晏世清拍拍安王的狗頭,托起他的下巴:“笑的很開心的傷心?”
安王笑眯眯道:“小時候總是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對,總之沒一處讓她滿意的。以前我總想,啊我真是個沒用的壞孩子。
等我想通的時候,她已經放棄用我來吸引父皇的注意,直接不管不顧的,也說不上什麽話。今兒可算是逮著機會一通話懟迴去,心情真不錯。”
晏世清點頭:“不論是才學、樣貌,你都很好。”
安王低聲交代道:“先前忘了同你說,那陣子我不是忙嘛,她送了幾個女人去王府,常況直接舀了瓢糞水堵在門口,門都沒讓她們進,誰敢上前一步那糞水可就不長眼睛了,你放心這世上隻有你勾勾手指就能勾走我,旁人我是一個眼神都不會給的。”
晏世清笑道:“我自是信你的。”
兩人轉身進宮,看見趴在門縫裏往外瞧、挺熱鬧的晏啟。
安王渾身一震:坦白的時間到了!
晏啟憐惜的看著安王:“王爺能板正的長大,不容易啊!陛下,你說呢?”
安王:哈?
隆和帝無語道:“是啊,所以朕準備把他嫁給你家晏世清,夠好吧!”
安王搓搓手:“彩禮,宮裏出哈!”
晏啟大笑:“陛下和王爺說笑了,哪有讓王爺出嫁的道理,合該是恆安嫁過去啊!”
安王:……嶽父大人這都不信?!
隆和帝:“……你沒聽見他說,這輩子就晏世清了?”
晏啟:“我家恆安不配?”
隆和帝:“他們倆是一對。”
晏啟:“那明顯氣淩婕妤的話術,陛下你居然會信?”
安王痛苦的一頭埋進晏世清懷裏:“晏大人這樣都不信!”
晏啟更樂嗬了:“怎麽,王爺和陛下莫非是打了什麽賭,誰賭本官會信、誰賭本官不信?”
晏世清無奈道:“父親,兒子真的和安王在一起了。”
晏啟意外:“恆安你也參與進來了?你賭的什麽,賭注是什麽?”
晏世清愛莫能助的拍拍安王的後背。
隆和帝今日還就非要讓晏啟相信了不可:“今天日子不錯,朕給安王和晏世清賜婚。”
晏啟攤手:“賜唄,陛下請。”
隆和帝點頭:“文翰,你親口應下兩個孩子婚事的。”
晏啟:“嗯,臣同意這門親事!”
他就不信皇帝會真的賜婚。
“你說的,福康,研墨。”
隆和帝一氣嗬成寫下賜婚聖旨,再蓋上大印:“明日當朝宣讀。”
安王激動不已,這事情的走向好啊!
再看晏啟,他不以為然道:“那明兒早朝,臣可就豎起耳朵聽了。”
隆和帝:……他倒要看明天晏啟還笑不笑的出來!
安王扭頭看向晏世清:晏大人怎麽就是不信呢?
晏世清無奈的聳了下肩,父親似乎認定了他和安王是摯友關係,別的都是謠言。
“陛下,京兆尹求見。”
京兆尹進來看了晏世清一眼,向皇帝行禮,隨後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來:“陛下,昨夜抓到一個行蹤詭異想要偷摸出城的人,在他身上搜到了一封信,此信內容幹係重大,臣一夜未敢合眼,今日一大早便進宮呈給陛下。”
“一大早?”
安王靠在椅子上:“蔣大人睜著眼睛天亮了都沒起,也是能躺的住。”
京兆尹幹笑一聲:“下官家住的遠,路上耽擱了。”
福康公公把信交到皇帝手中。
隆和帝一目十行的看完:“那人在哪裏?”
京兆尹:“關在牢中。”
隆和帝話鋒一轉:“朕讓人送去你那審問的女子,在餓死之前一句話都沒問出來?”
京兆尹一愣:“是,臣每日都有提出來審問,可她一個字都不肯吐露。”
隆和帝又問:“抓到的人可曾說過這封信是誰給他的?”
京兆尹又看了眼晏世清,才道:“臣無能,未能撬開他的嘴。”
晏啟覺出不對味來,好啊,他費心費力的氣朱光祿,都沒人告訴他今兒有好戲!
他很生氣!
所以京兆尹要倒黴!
“問都沒問清楚,就拿這麽一封似是而非的信呈到陛下麵前,是怎麽個意思?”
京兆尹是知道晏啟這張嘴的,也知道自己說不過他:“本官本事不夠,所以才呈給陛下,由陛下命人去審。”
---
安王:嶽父大人,你就信吧,求你了!
晏啟:好好好,我信,但是賭注你得分我……分我三成
隆和帝:活該
聽見安王這話,她臉色立馬就不好了。
不等淩婕妤開口,安王又道:“兒子這一生身邊隻會有晏世清一人,母妃不要妄想通過往王府裏塞女人來吹枕邊風。若母妃執意還要塞,那兒子隻能把她們送進宮和母妃作伴了,想必父皇也不會在意後宮多幾位美人。”
淩婕妤氣結,口不擇言道:“你說我們沒有母子之情,又口口聲聲自稱兒子,豈不是自相矛盾?本宮是你的生母!還能害了你不成?”
安王嗤笑一聲,從善如流的改口:“若非本王和太子不是同時出生,本王真要以為兩人被掉包了,你和太子更像是一對母子。”
晏世清淡淡的問:“婕妤娘娘既然說不會害了安王,又為何這麽多年來不聞不問?他二十歲生辰過的冷冷清清的時候,娘娘在做什麽?”
淩婕妤沉下臉來:“本宮和安王說話,有你開口的份?”
“婕妤娘娘。”安王不再喚她母妃,他笑的涼薄:
“娘娘才是最沒資格開口的那個,父皇說在宮裏給本王過生辰,與你有何幹係?你來隻是為了以本王生母的身份向父皇你外祖家討好處罷了。
套用一句晏侍郎的話,本王出宮建府後,娘娘除了送一個有外心、處處監視本王、吃裏扒外的管家,可曾噓寒問暖過哪怕一句?”
安王冰冷的盯著淩婕妤的眼睛,壓低聲音道:“娘娘若再不迴去,本王就把當年糕點的事情同父皇說,還有旁的一些事情,娘娘自己掂量掂量可扛得住。”
淩婕妤被他的眼神嚇到,不由的倒退一步,心有不甘的甩著帕子走了。
嘴裏止不住的小聲罵著安王。
晏世清聽見了,叫住淩婕妤,說了兩個字:“反彈。”
淩婕妤被氣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快步離開。
安王眨巴著眼睛看著晏世清,低著腦袋:“哎,人家好傷心哦,親生母親罵的這麽髒。”
晏世清拍拍安王的狗頭,托起他的下巴:“笑的很開心的傷心?”
安王笑眯眯道:“小時候總是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對,總之沒一處讓她滿意的。以前我總想,啊我真是個沒用的壞孩子。
等我想通的時候,她已經放棄用我來吸引父皇的注意,直接不管不顧的,也說不上什麽話。今兒可算是逮著機會一通話懟迴去,心情真不錯。”
晏世清點頭:“不論是才學、樣貌,你都很好。”
安王低聲交代道:“先前忘了同你說,那陣子我不是忙嘛,她送了幾個女人去王府,常況直接舀了瓢糞水堵在門口,門都沒讓她們進,誰敢上前一步那糞水可就不長眼睛了,你放心這世上隻有你勾勾手指就能勾走我,旁人我是一個眼神都不會給的。”
晏世清笑道:“我自是信你的。”
兩人轉身進宮,看見趴在門縫裏往外瞧、挺熱鬧的晏啟。
安王渾身一震:坦白的時間到了!
晏啟憐惜的看著安王:“王爺能板正的長大,不容易啊!陛下,你說呢?”
安王:哈?
隆和帝無語道:“是啊,所以朕準備把他嫁給你家晏世清,夠好吧!”
安王搓搓手:“彩禮,宮裏出哈!”
晏啟大笑:“陛下和王爺說笑了,哪有讓王爺出嫁的道理,合該是恆安嫁過去啊!”
安王:……嶽父大人這都不信?!
隆和帝:“……你沒聽見他說,這輩子就晏世清了?”
晏啟:“我家恆安不配?”
隆和帝:“他們倆是一對。”
晏啟:“那明顯氣淩婕妤的話術,陛下你居然會信?”
安王痛苦的一頭埋進晏世清懷裏:“晏大人這樣都不信!”
晏啟更樂嗬了:“怎麽,王爺和陛下莫非是打了什麽賭,誰賭本官會信、誰賭本官不信?”
晏世清無奈道:“父親,兒子真的和安王在一起了。”
晏啟意外:“恆安你也參與進來了?你賭的什麽,賭注是什麽?”
晏世清愛莫能助的拍拍安王的後背。
隆和帝今日還就非要讓晏啟相信了不可:“今天日子不錯,朕給安王和晏世清賜婚。”
晏啟攤手:“賜唄,陛下請。”
隆和帝點頭:“文翰,你親口應下兩個孩子婚事的。”
晏啟:“嗯,臣同意這門親事!”
他就不信皇帝會真的賜婚。
“你說的,福康,研墨。”
隆和帝一氣嗬成寫下賜婚聖旨,再蓋上大印:“明日當朝宣讀。”
安王激動不已,這事情的走向好啊!
再看晏啟,他不以為然道:“那明兒早朝,臣可就豎起耳朵聽了。”
隆和帝:……他倒要看明天晏啟還笑不笑的出來!
安王扭頭看向晏世清:晏大人怎麽就是不信呢?
晏世清無奈的聳了下肩,父親似乎認定了他和安王是摯友關係,別的都是謠言。
“陛下,京兆尹求見。”
京兆尹進來看了晏世清一眼,向皇帝行禮,隨後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來:“陛下,昨夜抓到一個行蹤詭異想要偷摸出城的人,在他身上搜到了一封信,此信內容幹係重大,臣一夜未敢合眼,今日一大早便進宮呈給陛下。”
“一大早?”
安王靠在椅子上:“蔣大人睜著眼睛天亮了都沒起,也是能躺的住。”
京兆尹幹笑一聲:“下官家住的遠,路上耽擱了。”
福康公公把信交到皇帝手中。
隆和帝一目十行的看完:“那人在哪裏?”
京兆尹:“關在牢中。”
隆和帝話鋒一轉:“朕讓人送去你那審問的女子,在餓死之前一句話都沒問出來?”
京兆尹一愣:“是,臣每日都有提出來審問,可她一個字都不肯吐露。”
隆和帝又問:“抓到的人可曾說過這封信是誰給他的?”
京兆尹又看了眼晏世清,才道:“臣無能,未能撬開他的嘴。”
晏啟覺出不對味來,好啊,他費心費力的氣朱光祿,都沒人告訴他今兒有好戲!
他很生氣!
所以京兆尹要倒黴!
“問都沒問清楚,就拿這麽一封似是而非的信呈到陛下麵前,是怎麽個意思?”
京兆尹是知道晏啟這張嘴的,也知道自己說不過他:“本官本事不夠,所以才呈給陛下,由陛下命人去審。”
---
安王:嶽父大人,你就信吧,求你了!
晏啟:好好好,我信,但是賭注你得分我……分我三成
隆和帝: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