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父親不想讓她參與其中,已經被勾起雄心壯誌的小蔡琰,用祈求的目光望向了劉辯:““殿下,琰兒雖女子,亦知大義,且才學非淺,豈可為閨閣嬌花,徒然閑待?願於殿下身旁,聆聽教誨,或鋪紙研墨,或傳訊遞簡,略盡綿力,伏望殿下垂憐。”
看著眼神堅定,誠意十足的小女孩,那小大人的模樣,我有些不忍心直接拒絕她,沉思了一下,看向蔡家父女:“既孤於麵上需要學習音律,然蔡先生身負重任,無暇於此,莫若使琰兒小妹授孤音律,也可算助成此計也。不知可否?”
蔡琰畢竟還是個孩子,聽說可以幫上忙,也沒顧得是什麽內容,立馬就高興答應下來。而一旁的蔡邕心裏卻是明白,劉辯說的這話,隻是為了不傷害打擊到蔡琰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從而用來哄騙她的罷了。所以蔡邕也沒再出言反對,隻是說:“琰兒,既殿下已委你重任,為使你明日可有精力授殿下音律,今日當早睡矣。聽從為父之言,速往尋你母也。”聽完,鬧了半天的蔡琰,這才拜別了劉辯和蔡邕迴了內院。
劉辯和蔡邕坐迴椅子上,蔡邕先問道:“未知殿下現今有何謀劃,盡可與邕言之,如此邕亦可助殿下查漏補缺也。”
:“不瞞先生,孤於洛陽外有三裏莊一處,有蘇越、馬恆輔等工匠大師專於木鐵諸物之造也。於洛陽城中,有師啟助孤經營些許桌椅之業,為孤囤積財貨。又得王越舉薦,有四位江湖義士,為孤探聽諸事。論謀略,有田豐輔佐;論勇力,有典韋、王越、史阿等。今方始起步,所有力量僅於此。未知先生可有良策教孤?”說完,劉辯向著蔡邕施禮,靜待著答複。
蔡邕用手撚著胡須,皺眉沉思著,思索良久,才舒展眉頭,向著劉辯建議:“邕聞殿下所言,細加思忖,今殿下以桌椅營生,財貨之事尚可維持,無需過憂。謀略一端,有田豐為殿下出謀劃策,應對當下之規模亦足矣。典韋、王越、史阿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其武勇亦堪所用。且有諸行江湖義士為殿下探聽消息,助力頗大。
然而邕竊以為,殿下當下有兩處待要改善。其一,朝堂之上,竟無任一掌權者為殿下心腹,此大為不妥。其二,殿下麾下尚無兵卒,此亦誠不可也。此二者,乃殿下目下最當設法更易之處,未知殿下以為然否?”
聽完蔡邕給出的兩個發展方向我心裏暗道,“恩!不錯,這蔡邕竟然跟我想到一塊去了,原本,我以為他就是個隻知道古今典籍,吟詩做樂的文人墨客呢,沒想到對於大事籌劃上,也是很有大局觀的麽。看來我之前還真是小看了他!”
想到這,劉辯直接把自己已經打算差不多的想法,也直接說了出來:“先生所見甚明,孤也作此想。先生所言其一,孤欲使先生與盧先生二人,為孤察訪忠良可信之人,假以會友之名,獨請至府中與孤當麵言談,擇可用者納之。至於先生所言其二,所納可用之人,或有掌兵之權者。且孤欲於三裏莊內,暗養死士以供驅馳,臨戰則執兵器而鬥。未知先生意下,孤所定之計可行否?”
蔡邕又是撚須思索了一會兒:“殿下雖年少,然智謀過常人遠矣。所謀之策誠可行也。唯略有需留意之處。其一,暗中以會友之名延攬賢才,言辭務須緊慎,恐為小人所查覺,誣殿下以結黨營私之罪。其二,於洛陽京師近側私自蓄養死士,略有艱難,非得大將軍首肯且受其庇佑不可。”
我點頭說:“先生實乃沉穩練達之士,所慮甚周詳。煩請先生明日往盧先生處一行,言孤近皆於府邸修習音律,無暇外出,且將今夜所謀之事盡告盧先生。孤近於府邸等一重要者歸,此段時日遂不複出行。今夜孤與先生言至於此,日後有勞先生與盧先生助孤謀定人選也。”
蔡邕起身向劉辯行禮:“謹遵殿下之命,邕必慎行。今夜已深,邕請殿下速歸內室安歇。”話落,劉辯也起身向蔡邕迴禮後,便迴了自己屋內休息。
第二日,劉辯剛鍛煉過身體吃過早飯後,就聽門外家僮叫喝的聲音:“呔!那小女娃休要擅闖,此乃殿下寢居之所,你有何事?還不速速退下!”
隨後傳來一串銀鈴般的聲音:“我乃蔡府大小姐也,今來尋殿下,乃為授殿下音律之事,你速去通稟殿下!”
聽到蔡琰的聲音,我笑著無奈的搖了搖頭,心想,“這一大早就來了麽?還真真把昨天晚上的話當迴事了,算了,出去看看吧。”
:““哦!原來是蔡大小姐也!那便請大小姐少待,小人這便入內稟告殿下。”在家僮剛要敲門稟告的時候,正好我也推門走了出來。
蔡琰見到劉辯出來,連忙施禮:“殿下,今已至辰時矣,天色已然大亮,請跟隨小女移步書房,速往學習音律去也。”
看著蔡琰這可愛認真的勁頭,心裏感覺有些好笑,再怎麽說蔡琰還隻是個十四歲的小孩子啊。算了,今天也沒什麽事,那就隨她去學學這個時代的音樂吧,就當哄孩子玩了。
想到這,我向蔡琰微笑著說道:“觀琰兒小妹誠乃行事認真之人也,如此甚妙,當保持之。日後若再有它事,孤仍托小妹為之。那便有勞小妹在前引路也,引孤去習音律。”
:“那請殿下隨琰來之。”說完一轉身就往別院外走去,我跟在她的身後,由東向西穿過正堂門外的庭園,來到西側別院內的長廊上,越過長廊看去,見有一書房赫然可見,估計這就是蔡琰選擇教授音律的地方了,進入書房,劉辯看到的並非是低矮書桌與錦席,而是都已換上了方形桌椅,心想,“看來已經有人認識到,這桌椅製作時可以改換形狀,不光是吃飯時候才用,這對我來說是好事啊!”
看著眼神堅定,誠意十足的小女孩,那小大人的模樣,我有些不忍心直接拒絕她,沉思了一下,看向蔡家父女:“既孤於麵上需要學習音律,然蔡先生身負重任,無暇於此,莫若使琰兒小妹授孤音律,也可算助成此計也。不知可否?”
蔡琰畢竟還是個孩子,聽說可以幫上忙,也沒顧得是什麽內容,立馬就高興答應下來。而一旁的蔡邕心裏卻是明白,劉辯說的這話,隻是為了不傷害打擊到蔡琰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從而用來哄騙她的罷了。所以蔡邕也沒再出言反對,隻是說:“琰兒,既殿下已委你重任,為使你明日可有精力授殿下音律,今日當早睡矣。聽從為父之言,速往尋你母也。”聽完,鬧了半天的蔡琰,這才拜別了劉辯和蔡邕迴了內院。
劉辯和蔡邕坐迴椅子上,蔡邕先問道:“未知殿下現今有何謀劃,盡可與邕言之,如此邕亦可助殿下查漏補缺也。”
:“不瞞先生,孤於洛陽外有三裏莊一處,有蘇越、馬恆輔等工匠大師專於木鐵諸物之造也。於洛陽城中,有師啟助孤經營些許桌椅之業,為孤囤積財貨。又得王越舉薦,有四位江湖義士,為孤探聽諸事。論謀略,有田豐輔佐;論勇力,有典韋、王越、史阿等。今方始起步,所有力量僅於此。未知先生可有良策教孤?”說完,劉辯向著蔡邕施禮,靜待著答複。
蔡邕用手撚著胡須,皺眉沉思著,思索良久,才舒展眉頭,向著劉辯建議:“邕聞殿下所言,細加思忖,今殿下以桌椅營生,財貨之事尚可維持,無需過憂。謀略一端,有田豐為殿下出謀劃策,應對當下之規模亦足矣。典韋、王越、史阿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其武勇亦堪所用。且有諸行江湖義士為殿下探聽消息,助力頗大。
然而邕竊以為,殿下當下有兩處待要改善。其一,朝堂之上,竟無任一掌權者為殿下心腹,此大為不妥。其二,殿下麾下尚無兵卒,此亦誠不可也。此二者,乃殿下目下最當設法更易之處,未知殿下以為然否?”
聽完蔡邕給出的兩個發展方向我心裏暗道,“恩!不錯,這蔡邕竟然跟我想到一塊去了,原本,我以為他就是個隻知道古今典籍,吟詩做樂的文人墨客呢,沒想到對於大事籌劃上,也是很有大局觀的麽。看來我之前還真是小看了他!”
想到這,劉辯直接把自己已經打算差不多的想法,也直接說了出來:“先生所見甚明,孤也作此想。先生所言其一,孤欲使先生與盧先生二人,為孤察訪忠良可信之人,假以會友之名,獨請至府中與孤當麵言談,擇可用者納之。至於先生所言其二,所納可用之人,或有掌兵之權者。且孤欲於三裏莊內,暗養死士以供驅馳,臨戰則執兵器而鬥。未知先生意下,孤所定之計可行否?”
蔡邕又是撚須思索了一會兒:“殿下雖年少,然智謀過常人遠矣。所謀之策誠可行也。唯略有需留意之處。其一,暗中以會友之名延攬賢才,言辭務須緊慎,恐為小人所查覺,誣殿下以結黨營私之罪。其二,於洛陽京師近側私自蓄養死士,略有艱難,非得大將軍首肯且受其庇佑不可。”
我點頭說:“先生實乃沉穩練達之士,所慮甚周詳。煩請先生明日往盧先生處一行,言孤近皆於府邸修習音律,無暇外出,且將今夜所謀之事盡告盧先生。孤近於府邸等一重要者歸,此段時日遂不複出行。今夜孤與先生言至於此,日後有勞先生與盧先生助孤謀定人選也。”
蔡邕起身向劉辯行禮:“謹遵殿下之命,邕必慎行。今夜已深,邕請殿下速歸內室安歇。”話落,劉辯也起身向蔡邕迴禮後,便迴了自己屋內休息。
第二日,劉辯剛鍛煉過身體吃過早飯後,就聽門外家僮叫喝的聲音:“呔!那小女娃休要擅闖,此乃殿下寢居之所,你有何事?還不速速退下!”
隨後傳來一串銀鈴般的聲音:“我乃蔡府大小姐也,今來尋殿下,乃為授殿下音律之事,你速去通稟殿下!”
聽到蔡琰的聲音,我笑著無奈的搖了搖頭,心想,“這一大早就來了麽?還真真把昨天晚上的話當迴事了,算了,出去看看吧。”
:““哦!原來是蔡大小姐也!那便請大小姐少待,小人這便入內稟告殿下。”在家僮剛要敲門稟告的時候,正好我也推門走了出來。
蔡琰見到劉辯出來,連忙施禮:“殿下,今已至辰時矣,天色已然大亮,請跟隨小女移步書房,速往學習音律去也。”
看著蔡琰這可愛認真的勁頭,心裏感覺有些好笑,再怎麽說蔡琰還隻是個十四歲的小孩子啊。算了,今天也沒什麽事,那就隨她去學學這個時代的音樂吧,就當哄孩子玩了。
想到這,我向蔡琰微笑著說道:“觀琰兒小妹誠乃行事認真之人也,如此甚妙,當保持之。日後若再有它事,孤仍托小妹為之。那便有勞小妹在前引路也,引孤去習音律。”
:“那請殿下隨琰來之。”說完一轉身就往別院外走去,我跟在她的身後,由東向西穿過正堂門外的庭園,來到西側別院內的長廊上,越過長廊看去,見有一書房赫然可見,估計這就是蔡琰選擇教授音律的地方了,進入書房,劉辯看到的並非是低矮書桌與錦席,而是都已換上了方形桌椅,心想,“看來已經有人認識到,這桌椅製作時可以改換形狀,不光是吃飯時候才用,這對我來說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