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後,何進接著對劉辯說道:“辯兒,此處已無他人矣,辯兒速坐,勿複站立。”
向何進失禮後,劉辯也沒再客氣直接盤腿坐到了錦席上。他實在不習慣漢代的跪坐姿勢。
見劉辯如此姿勢坐在錦席上,何進有些不悅地教訓道:“
我原以為辯兒大有長進,今觀之,坐無坐相,甚無規矩。”
得!這古人啊!一個坐姿有那麽重要麽?
看人是看心,看學識,看品德。至於行立坐臥就是平時習慣而已。
但劉辯不能直接反對,不接話也不行,於是編瞎話道:“
唉!舅父誤會矣。前日染病,辯兒小腿受傷。
跪坐實有不便,恐引舊疾。願舅父勿因之而誤會辯兒。”
聽這麽一說,明白是錯怪了劉辯,何進馬上就改成關心地口吻:“
是舅父錯責辯兒矣,舅父明日便遣太醫再為辯兒診治。”
見因為錯怪劉辯,而說出關心的話,劉辯忽然想起要做後世那些高椅長凳的事。
那倒不如在何進有愧的時候把這事提出來,劉辯感覺現在應該是個機會。
隨即開口:“辯兒謝舅父垂憐,史道長臨別時有言,此疾無需再診,唯勿使小腿複受壓擠則無礙矣。
辯兒近兩日常坐石凳,忽念之,可尋覓些木匠,製高椅長凳若幹以試之。
當解腿疾之困。辯兒鬥膽乞舅父給予些木匠,助我造此物,未知舅父許否?”
何進也沒猶豫,爽快答應:“此乃小事,易耳,明日就派遣人手給辯兒使喚。
此外,今舅父前來,也有事要問辯兒。史道長是用何法治辯兒之病焉?
此人果真英妙非常乎?會神仙法術乎?他今在何處?今日何以沒得見之?”
“我靠了,不是說好是來看我,是來關心我的麽?原來是為了臭道士來的呀!
真是老話說的好啊,這人啊,真是無利不起早啊!
我該怎麽編謊言,把這個事給糊弄過去呢?”
劉辯眨眨眼,硬著頭皮繼續瞎扯道:“迴舅父,前日之疾,乃因跌倒而磕著頭與腿所致也。
至於那昏迷兩日,實因磕到頭而疼暈矣。
實則那史道長未有行任何之事,不過用些尋常療治磕碰之藥罷了。
前日,史道長言要外出訪友,唯告訴辯兒當善養腿傷,未說何時歸返。”
何進將信將疑的看了看劉辯,思索了一下,最後無奈的說:
“也罷,隻怪與史道長無緣耳。待其歸返,辯兒務要托人告之舅父。”
看這個問題被糊弄過去,劉辯趕忙岔開話題:“喏,辯兒當遵舅父所言而行。
辯兒甚喜今日得見舅父,知舅父關懷於我,日後辯兒皆當聽舅父之話。”
看劉辯如此乖巧聽話,何進欣慰的點點頭,露出滿意的神情。
再次關心道:“今日見辯兒病愈,人亦有長進,我心甚慰。辯兒平日若有所需,可告知於舅父。
今已近午,辯兒之病剛痊愈,舅父便不再打擾,辯兒當好生歇息。”
“這她媽的什麽人啊!看到無利可圖了,轉身就要走嘛?
他要是真的走了了,那我擺脫管控的計劃該怎麽辦啊。
等下次再見到這個便宜舅舅都不知道會是什麽時候了。”
想及於此,劉辯趕忙起身向何進躬身施禮:“舅父明鑒,辯兒今已十五,卻手無縛雞之力。
且史道長外出,歸期未卜。辯兒觀張遼將軍,其威武雄壯。
前些時日,張將軍於府邸守護我多日,真乃盡忠職守之士,且武藝也精熟,甚得我之心意。
辯兒現今於府邸之中,終日無所事事,亦是甚為煩悶。
舅父,可否令辯兒從張將軍習武,並使張將軍為辯兒護衛,護我周全?舅父以為如何?”
聽劉辯說想要學習武藝,而且是想拜張遼為師,何進有些皺眉:“
辯兒能有此念,甚善,舅父亦是甚喜。然非舅父不欲使張遼為你之武藝師也。
蓋因現今四方之內,憂患頻繁,如張遼這般勇力超卓。且善領兵作戰之年輕才俊為數不多矣。
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舅父尚有諸多緊要之事須遣張遼前去操辦呐。
辯兒呀,你且觀之,可有其他人選否?舅父定不再有所吝嗇也。”
這是直接給我拒絕了麽?難道張遼這麽快就得到舅父的賞識了麽?
“何進讓我換個人?可這個時期在洛陽的厲害武將,一時間也想不起還有誰。
唉!隻是白白浪費這麽好的機會了。不知道張遼這麽一走,還有緣分將他收到麾下不?
知道現在不能得到張遼了,但是今天最主要的事,是說服何進,得到出入自由的權利。
可不能因為這個事得罪了何進,算了,隨便讓何進給選個吧。”
於是劉辯答應:“舅父明見,辯兒隻識得張將軍,餘者皆不識也。
便懇請舅父為我尋覓一人便可,辯兒於此謝過舅父。”
見劉辯如此堅定的想學習武藝,何進也不好意思再推辭。
於是想了好一陣,才決定道:“舅父觀辯兒誌在習武甚是堅定,便為你推薦一師。
張遼之流,其武藝乃戰陣殺敵之用,你為皇子,故其技不適合你學。
如此,如今有一虎賁將軍,姓王名越字安睿,其劍術精妙,早年間時好遊俠,
於江湖也頗有名望,唯美中不足,王越為人倨傲,不為外人所喜。
舅父使其為你武藝之師,也可護辯兒周全,不知意下如何?”
我滴媽呀!劍師王越嘛!那可是跟趙雲大大的師父,槍王童淵齊名的劍師王越啊!
據史實記載桓靈年間,王越任虎賁將軍,劍術高超,稱於京師,是當時公認的劍術名家。
十常侍之亂時,王越曾保護出逃的劉協,擊殺眾多追兵。劉協被董卓帶走後,王越一度下落不明。
董卓被滅後,曹操控製漢獻帝並遷都許縣。王越返歸朝廷,被曹操賞識再度封為虎賁大將軍,教導曹丕劍術。
向何進失禮後,劉辯也沒再客氣直接盤腿坐到了錦席上。他實在不習慣漢代的跪坐姿勢。
見劉辯如此姿勢坐在錦席上,何進有些不悅地教訓道:“
我原以為辯兒大有長進,今觀之,坐無坐相,甚無規矩。”
得!這古人啊!一個坐姿有那麽重要麽?
看人是看心,看學識,看品德。至於行立坐臥就是平時習慣而已。
但劉辯不能直接反對,不接話也不行,於是編瞎話道:“
唉!舅父誤會矣。前日染病,辯兒小腿受傷。
跪坐實有不便,恐引舊疾。願舅父勿因之而誤會辯兒。”
聽這麽一說,明白是錯怪了劉辯,何進馬上就改成關心地口吻:“
是舅父錯責辯兒矣,舅父明日便遣太醫再為辯兒診治。”
見因為錯怪劉辯,而說出關心的話,劉辯忽然想起要做後世那些高椅長凳的事。
那倒不如在何進有愧的時候把這事提出來,劉辯感覺現在應該是個機會。
隨即開口:“辯兒謝舅父垂憐,史道長臨別時有言,此疾無需再診,唯勿使小腿複受壓擠則無礙矣。
辯兒近兩日常坐石凳,忽念之,可尋覓些木匠,製高椅長凳若幹以試之。
當解腿疾之困。辯兒鬥膽乞舅父給予些木匠,助我造此物,未知舅父許否?”
何進也沒猶豫,爽快答應:“此乃小事,易耳,明日就派遣人手給辯兒使喚。
此外,今舅父前來,也有事要問辯兒。史道長是用何法治辯兒之病焉?
此人果真英妙非常乎?會神仙法術乎?他今在何處?今日何以沒得見之?”
“我靠了,不是說好是來看我,是來關心我的麽?原來是為了臭道士來的呀!
真是老話說的好啊,這人啊,真是無利不起早啊!
我該怎麽編謊言,把這個事給糊弄過去呢?”
劉辯眨眨眼,硬著頭皮繼續瞎扯道:“迴舅父,前日之疾,乃因跌倒而磕著頭與腿所致也。
至於那昏迷兩日,實因磕到頭而疼暈矣。
實則那史道長未有行任何之事,不過用些尋常療治磕碰之藥罷了。
前日,史道長言要外出訪友,唯告訴辯兒當善養腿傷,未說何時歸返。”
何進將信將疑的看了看劉辯,思索了一下,最後無奈的說:
“也罷,隻怪與史道長無緣耳。待其歸返,辯兒務要托人告之舅父。”
看這個問題被糊弄過去,劉辯趕忙岔開話題:“喏,辯兒當遵舅父所言而行。
辯兒甚喜今日得見舅父,知舅父關懷於我,日後辯兒皆當聽舅父之話。”
看劉辯如此乖巧聽話,何進欣慰的點點頭,露出滿意的神情。
再次關心道:“今日見辯兒病愈,人亦有長進,我心甚慰。辯兒平日若有所需,可告知於舅父。
今已近午,辯兒之病剛痊愈,舅父便不再打擾,辯兒當好生歇息。”
“這她媽的什麽人啊!看到無利可圖了,轉身就要走嘛?
他要是真的走了了,那我擺脫管控的計劃該怎麽辦啊。
等下次再見到這個便宜舅舅都不知道會是什麽時候了。”
想及於此,劉辯趕忙起身向何進躬身施禮:“舅父明鑒,辯兒今已十五,卻手無縛雞之力。
且史道長外出,歸期未卜。辯兒觀張遼將軍,其威武雄壯。
前些時日,張將軍於府邸守護我多日,真乃盡忠職守之士,且武藝也精熟,甚得我之心意。
辯兒現今於府邸之中,終日無所事事,亦是甚為煩悶。
舅父,可否令辯兒從張將軍習武,並使張將軍為辯兒護衛,護我周全?舅父以為如何?”
聽劉辯說想要學習武藝,而且是想拜張遼為師,何進有些皺眉:“
辯兒能有此念,甚善,舅父亦是甚喜。然非舅父不欲使張遼為你之武藝師也。
蓋因現今四方之內,憂患頻繁,如張遼這般勇力超卓。且善領兵作戰之年輕才俊為數不多矣。
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舅父尚有諸多緊要之事須遣張遼前去操辦呐。
辯兒呀,你且觀之,可有其他人選否?舅父定不再有所吝嗇也。”
這是直接給我拒絕了麽?難道張遼這麽快就得到舅父的賞識了麽?
“何進讓我換個人?可這個時期在洛陽的厲害武將,一時間也想不起還有誰。
唉!隻是白白浪費這麽好的機會了。不知道張遼這麽一走,還有緣分將他收到麾下不?
知道現在不能得到張遼了,但是今天最主要的事,是說服何進,得到出入自由的權利。
可不能因為這個事得罪了何進,算了,隨便讓何進給選個吧。”
於是劉辯答應:“舅父明見,辯兒隻識得張將軍,餘者皆不識也。
便懇請舅父為我尋覓一人便可,辯兒於此謝過舅父。”
見劉辯如此堅定的想學習武藝,何進也不好意思再推辭。
於是想了好一陣,才決定道:“舅父觀辯兒誌在習武甚是堅定,便為你推薦一師。
張遼之流,其武藝乃戰陣殺敵之用,你為皇子,故其技不適合你學。
如此,如今有一虎賁將軍,姓王名越字安睿,其劍術精妙,早年間時好遊俠,
於江湖也頗有名望,唯美中不足,王越為人倨傲,不為外人所喜。
舅父使其為你武藝之師,也可護辯兒周全,不知意下如何?”
我滴媽呀!劍師王越嘛!那可是跟趙雲大大的師父,槍王童淵齊名的劍師王越啊!
據史實記載桓靈年間,王越任虎賁將軍,劍術高超,稱於京師,是當時公認的劍術名家。
十常侍之亂時,王越曾保護出逃的劉協,擊殺眾多追兵。劉協被董卓帶走後,王越一度下落不明。
董卓被滅後,曹操控製漢獻帝並遷都許縣。王越返歸朝廷,被曹操賞識再度封為虎賁大將軍,教導曹丕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