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也沒見郭勝有多害怕,隻是緩緩地說道:“太後,如今陛下身體時有病患。
雖說尚不致命,但太醫也言,陛下若於房事再無所節製,恐有性命之憂也。
此時這儲君之位,還尚未有定奪,太後應多勸勸陛下,早立下太子才好。至於那外養子背後有何進撐腰,勢力不容小覷。
我等若此時對他下手,何進必定會狗急跳牆。他手握重兵,一旦鬧將起來,我等怕是難以招架啊。
之前朝堂上,陛下也已斥責過那外養子,也算為馮芳出了口惡氣。此事已讓陛下越加厭惡於他,不如暫且讓曹節罷手。
如今當務之急,應趁陛下喜愛二皇子殿下,勸陛下早立為太子,此乃重中之重。”
董太後眉頭緊皺,冷哼一聲:“哼,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就這麽放過他?本宮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董重這時也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姑姑,郭常侍所言不無道理。
如今之計,我等不妨先按兵不動,從長計議。我等可以暗中拉攏張讓等,勸陛下早立二皇子為太子。
至那時,何進勢力再大,其也終究隻是是臣下矣。”
郭勝接著說道:“董將軍此話甚是,此事應早做打算,以免夜長夢多。”
聽到這話,董太後又是瞬間露出憤恨的表情。咬牙切齒的對郭勝說道:“話是沒錯。
但如今最可恨的是,那出身低賤的屠戶之女,竟然每日擇選妖豔美色,蠱惑陛下不理朝政。
還進讒言,不讓本宮參與朝政,如今本宮都難見陛下一麵。適才聽聞董重說今日朝堂之事。
本宮便想麵見陛下,勸其改派他人,誰料竟被告知,陛下正與新進嬪妃飲宴,無空接見。真是氣煞本宮也。
想當年,本宮若不是聽了你的話,怎能助她保下所生的外養子,還在陛下麵前力挺她為皇後。如今可倒好,反而受製於她。”
董太後越說越氣,沉著臉又數落起郭勝來:“
若不是你當初進言,說這賤人出身低微,若本宮此時能提攜於她,將來這賤人必會對本宮感恩戴德,言聽計從。
才致使有如今這局麵,你這蠢貨且來說說,如今該如何應對?”
郭勝心中暗自腹誹,要不是當初你想選個好控製的皇後,想把控後宮乃至朝堂,才會選擇這個身份低微的何氏。
現在卻來埋怨起我來了,真是個無能犬吠的婦人,早晚都會敗亡。幸好我早已改換門庭,最後倒要看看你等會如何身死。
心中雖然如此,但郭勝麵上卻依舊恭敬:“太後息怒,事已至此,生氣也無濟於事。
如今之計,可先從長計議。陛下對二皇子寵愛有加,咱們不妨趁熱打鐵。
在朝中多聯絡些支持立二皇子為太子的大臣,形成一股勢力。首先讓陛下看到立二皇子為太子乃是眾望所歸。”
董太後皺著眉,神色有些猶豫:“就如此容易乎?何進那邊能輕易善罷甘休?他定會百般阻撓。”
郭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旋即恭敬道:“太後,這何進手握重兵不假,可他畢竟隻是個外戚。
我等可先在劉辯身邊安插眼線,查出有違禮製之事,再由支持我等之大臣出麵彈劾。
讓何進兄妹自顧不暇,哪還有精力來阻止立太子一事?”
董重聞言,眼睛一亮,附和道:“此計甚妙,姑姑,郭常侍所言有理。
從那外養子能當街處罰馮芳之事上看,此子定當是囂張跋扈,定能找出他的把柄。”
董太後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咬牙切齒道:“善,就依你等所言。
若能助二皇子成為太子,本宮定不會虧待你等。
隻是該如何往那外養子身邊安插眼線?又該派誰人去為好?”
郭勝聽完這話,心想,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趕忙上前迴道:“太後可曾記得呂強否?”
董太後見他提起一個已經死了多年的人,心下也是疑惑。想了想,說道:“當然記得。
此人雖也為宦官,然其當日所言,如今看來,也算是良謀。
隻是當時其人鋒芒太過,一句赦免“黨人”,殺貪汙宦官。才招致眾怒,引來殺身之禍。
當初本宮也曾心軟,向陛下勸說饒過其一命,隻需抓捕下獄,懲戒一番便可。
怎奈,這人剛烈,竟然直接自縊而死。唉!”說完,董太後露出了對往事的追憶神情。
很快,收迴思緒的董太後,繼續問道:“郭常侍,如今你提起他來,所為何意啊?”
見董太後麵有追憶之色,郭勝也不敢出聲打擾。
但聽到董太後追問的話,忙迴話:“太後有所不知,老奴也是憐其忠義。
便動了惻隱之心,私下保全了其義子呂芳。
此人因是呂強義子,受他人排擠過甚,若無老奴護佑,恐其也難苟活至今。
因此,呂芳對老奴感恩戴德,言聽計從。老奴之意,不若將此人派往外養子身邊。
其一,他與其他宦官皆無來往。其二,老奴對他有活命之恩。不知太後對此人選可否滿意?”
雖然郭勝話裏說他是私自留人,這算是違反皇命的殺頭大罪。可董太後此時並不在乎一個小太監的死活,隻要對她有利就行。
也沒揪住這個問題責罰,反而是認可的點頭:“善!此人當可用也。隻不知郭常侍還有何謀劃,可將其順理成章,安插至劉辯身邊?”
董重這時也從旁說道:“此話不假,,如今最難跳過之人,便是那屠戶何進也。郭常侍可有良謀?”
見董太後與董重都如此急迫,雖然話題是他提起來的,但此時,郭勝卻開始表現的猶豫起來。
他看看前麵主位上安坐的董太後,又轉頭看看身旁的董重。
皺褶眉低下頭,做沉思狀,隨後又再度抬頭,看著董太後,張開嘴就要出聲。
可一咬牙,最後還是閉上了嘴,又皺眉低下了頭。
雖說尚不致命,但太醫也言,陛下若於房事再無所節製,恐有性命之憂也。
此時這儲君之位,還尚未有定奪,太後應多勸勸陛下,早立下太子才好。至於那外養子背後有何進撐腰,勢力不容小覷。
我等若此時對他下手,何進必定會狗急跳牆。他手握重兵,一旦鬧將起來,我等怕是難以招架啊。
之前朝堂上,陛下也已斥責過那外養子,也算為馮芳出了口惡氣。此事已讓陛下越加厭惡於他,不如暫且讓曹節罷手。
如今當務之急,應趁陛下喜愛二皇子殿下,勸陛下早立為太子,此乃重中之重。”
董太後眉頭緊皺,冷哼一聲:“哼,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就這麽放過他?本宮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董重這時也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姑姑,郭常侍所言不無道理。
如今之計,我等不妨先按兵不動,從長計議。我等可以暗中拉攏張讓等,勸陛下早立二皇子為太子。
至那時,何進勢力再大,其也終究隻是是臣下矣。”
郭勝接著說道:“董將軍此話甚是,此事應早做打算,以免夜長夢多。”
聽到這話,董太後又是瞬間露出憤恨的表情。咬牙切齒的對郭勝說道:“話是沒錯。
但如今最可恨的是,那出身低賤的屠戶之女,竟然每日擇選妖豔美色,蠱惑陛下不理朝政。
還進讒言,不讓本宮參與朝政,如今本宮都難見陛下一麵。適才聽聞董重說今日朝堂之事。
本宮便想麵見陛下,勸其改派他人,誰料竟被告知,陛下正與新進嬪妃飲宴,無空接見。真是氣煞本宮也。
想當年,本宮若不是聽了你的話,怎能助她保下所生的外養子,還在陛下麵前力挺她為皇後。如今可倒好,反而受製於她。”
董太後越說越氣,沉著臉又數落起郭勝來:“
若不是你當初進言,說這賤人出身低微,若本宮此時能提攜於她,將來這賤人必會對本宮感恩戴德,言聽計從。
才致使有如今這局麵,你這蠢貨且來說說,如今該如何應對?”
郭勝心中暗自腹誹,要不是當初你想選個好控製的皇後,想把控後宮乃至朝堂,才會選擇這個身份低微的何氏。
現在卻來埋怨起我來了,真是個無能犬吠的婦人,早晚都會敗亡。幸好我早已改換門庭,最後倒要看看你等會如何身死。
心中雖然如此,但郭勝麵上卻依舊恭敬:“太後息怒,事已至此,生氣也無濟於事。
如今之計,可先從長計議。陛下對二皇子寵愛有加,咱們不妨趁熱打鐵。
在朝中多聯絡些支持立二皇子為太子的大臣,形成一股勢力。首先讓陛下看到立二皇子為太子乃是眾望所歸。”
董太後皺著眉,神色有些猶豫:“就如此容易乎?何進那邊能輕易善罷甘休?他定會百般阻撓。”
郭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旋即恭敬道:“太後,這何進手握重兵不假,可他畢竟隻是個外戚。
我等可先在劉辯身邊安插眼線,查出有違禮製之事,再由支持我等之大臣出麵彈劾。
讓何進兄妹自顧不暇,哪還有精力來阻止立太子一事?”
董重聞言,眼睛一亮,附和道:“此計甚妙,姑姑,郭常侍所言有理。
從那外養子能當街處罰馮芳之事上看,此子定當是囂張跋扈,定能找出他的把柄。”
董太後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咬牙切齒道:“善,就依你等所言。
若能助二皇子成為太子,本宮定不會虧待你等。
隻是該如何往那外養子身邊安插眼線?又該派誰人去為好?”
郭勝聽完這話,心想,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趕忙上前迴道:“太後可曾記得呂強否?”
董太後見他提起一個已經死了多年的人,心下也是疑惑。想了想,說道:“當然記得。
此人雖也為宦官,然其當日所言,如今看來,也算是良謀。
隻是當時其人鋒芒太過,一句赦免“黨人”,殺貪汙宦官。才招致眾怒,引來殺身之禍。
當初本宮也曾心軟,向陛下勸說饒過其一命,隻需抓捕下獄,懲戒一番便可。
怎奈,這人剛烈,竟然直接自縊而死。唉!”說完,董太後露出了對往事的追憶神情。
很快,收迴思緒的董太後,繼續問道:“郭常侍,如今你提起他來,所為何意啊?”
見董太後麵有追憶之色,郭勝也不敢出聲打擾。
但聽到董太後追問的話,忙迴話:“太後有所不知,老奴也是憐其忠義。
便動了惻隱之心,私下保全了其義子呂芳。
此人因是呂強義子,受他人排擠過甚,若無老奴護佑,恐其也難苟活至今。
因此,呂芳對老奴感恩戴德,言聽計從。老奴之意,不若將此人派往外養子身邊。
其一,他與其他宦官皆無來往。其二,老奴對他有活命之恩。不知太後對此人選可否滿意?”
雖然郭勝話裏說他是私自留人,這算是違反皇命的殺頭大罪。可董太後此時並不在乎一個小太監的死活,隻要對她有利就行。
也沒揪住這個問題責罰,反而是認可的點頭:“善!此人當可用也。隻不知郭常侍還有何謀劃,可將其順理成章,安插至劉辯身邊?”
董重這時也從旁說道:“此話不假,,如今最難跳過之人,便是那屠戶何進也。郭常侍可有良謀?”
見董太後與董重都如此急迫,雖然話題是他提起來的,但此時,郭勝卻開始表現的猶豫起來。
他看看前麵主位上安坐的董太後,又轉頭看看身旁的董重。
皺褶眉低下頭,做沉思狀,隨後又再度抬頭,看著董太後,張開嘴就要出聲。
可一咬牙,最後還是閉上了嘴,又皺眉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