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點頭麵欣慰之色:“誠如文和謀劃,昨日錢猛所說張遼一事,也全賴文和識人之能。
現今觀之,張遼必是也認可主公,隻是礙於忠義,不得投效主公,不知此事文和如何看待。”
提起張遼的問題,賈詡更是心中篤定,很肯定的對賈詡說道:“無須緊逼,觀張遼乃是真良將忠臣也。
此人有大義,能助主公一次,日後便會有第二次。
而且如今他與錢猛為同僚,詡已命錢猛經常在他麵前提起主公之好,逐步感化於他。
再者觀何進如今樹敵頗多,我斷定其終有一天會敗亡,屆時張遼自會歸主公矣。”
說完,賈詡頓了頓,又接著說道:“所幸,如今錢猛與張遼同在一處領兵,主公也算有了在軍中之力量已。
近日我又從主公命,對鮑韜暗查,發現他自從拜師於盧公和典韋以來,每日皆勤奮向學,並無一絲懈怠之意。
不知盧公對鮑韜有何看法?盧公所說莫要偏頗於他。”
盧植教導鮑韜也有五六天了,對他也是有了初步了解,於是在心裏總結了下他這段的表現。
這才對賈詡說道:“鮑韜心性堅韌,然而對兵法之學稍缺變通。若想成為統兵大才,還需時日甚久。
但觀其腳步姿態,雖僅與典韋從學五六日,卻多有長進,假以時日定能成一員猛將。”
賈詡微微點頭,眼中閃過欣喜之色,說道:“如此甚好。主公現今羽翼未豐,正是需要各方人才之際。
鮑韜若能在武藝上有所大成,將來在軍中也能獨當一麵,為主公效力。”
盧植接著說道:“鮑韜仍是還需加以磨練所學才可委托重任。然現今當務之急,還需我等多位主公引薦可用賢才才是。”
賈詡也是點頭認可:“盧公此話甚是,近日詡某於何進處發覺,另一主簿陳琳文筆才思都為尚佳之選。
隻是不知他的心性如何,還需加以時日觀察才是。”
看看天色午時已至,賈詡趕忙準備了午飯,二人吃過,盧植便起身拜別迴府。而賈詡則是匆匆換了衣服,前往了何進府邸。
賈詡進入正堂時,曹操、袁紹、荀攸、王允、劉表、蒯越、陳琳、張遼等諸多文臣武將均已到齊,坐在兩側。何進則是已經端坐在上首位。
見就自己一人遲到,忙站到正中央,左右躬身施禮,賠罪道:“諸位同僚,詡來遲已,在此向諸公賠罪也。”
在聽了賈詡的賠禮,眾人有白眼相向不與理會的,也有小聲說著“無妨”的。
賈詡也沒搭理別人的反應,忙又向前走了幾步,深深躬身,很鄭重的向何進說道:“主公,屬下來遲矣,請主公責罰。”
說實話,在坐的十幾號人物,大多都是通過何進才身居要職的,但真正稱唿何進主公的隻有陳琳, 何顒,逢紀等少數幾人。
其他人多稱唿為大將軍,如今這其中又加上了賈詡。
何進聽從賈詡前幾日的謀劃,從鮑丹處得知了許多馮芳在調用物資時,多提供出來的數目。
通過這些數目,何進也暗中查過材料存儲和進出。
發現有很多工程施工完後,這些多餘出來的部分並沒有完全再迴到國庫中。由此何進也肯定了賈詡的判斷和才能。
另外,何進也用賈詡之言,私下與袁家商議袁紹和袁術官職調動問題,袁家當然是高興的,並且也得到了暫時的同盟關係。
今天也在堂上的袁紹,更是在近幾日對何進噓寒問暖,細心服侍。
這些也都被何進看在眼裏,賈詡在他心中的地位那是蹭蹭往上漲。
所以今日見賈詡來晚,不僅是並未責怪,反而是和顏悅色的說道:“原來是文和到了,來來來,速至本將軍身側入座吧。”
賈詡抬頭一看,赫然發現在何進的右下手空著一個座位,原本這個座位應是半年前,被何進招聘來為了對付宦官出謀劃策的逢紀所坐。
如今何進卻讓逢紀往後竄了個位置,將右側下首第一的位置讓給了賈詡。
剛剛在賈詡進來時,也是這個逢紀看賈詡的目光最不爽,白眼也是最多。
反觀同為主簿,坐在何進左下手的陳琳對待賈詡的態度就好了不少。
等賈詡在對麵坐定時,陳琳還點頭微笑對賈詡示意了一下。
此時堂內的排座是這樣的,離何進最近的下首位幾人,都是被何進征召到身邊做幕僚、主簿之類的人,他們也都是稱何進為主公。
再往下,便是按官職大小依次排列,此時的末尾處才是年輕的袁紹、曹操、荀攸等幾人。
今天的議事不為別的,主要商討如何能幫著劉辯在朝堂上造勢,如何能讓靈帝將劉辯立為太子,為將來爭取大位做準備。
最次是該如何拖住靈帝,讓太子之位空懸,為給劉辯造勢爭取更多時間。
眾人一聽今日所議有關皇儲繼承問題,這要是選對了,那就是從龍之臣,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但要是一步踏錯,那也將是萬劫不複。雖然現如今劉表,王允等人都跟隨在何進身邊,但關係並不是鐵板釘釘。
日後如果何進失勢了,他們還是有迴旋的餘地,改換門庭的。但要是參與到這皇位繼承中來。那就將徹底站隊無法迴頭了。
所以當聽到何進的想法時,所有人都沉默了。此時堂內靜默的落針可聞,大家都在心中想著自己的心事。
像劉表、王允等想的更多的是,一會要是輪到他們發言時該如何推諉,才能不引起何進的不快。
像袁紹、鄭泰等則是在觀望,要是支持的人多,那他們也會跟上,要是附和的少,那他們也就三緘其口。
另外像逢紀,何顒等幾個想的則是如何借機得到何進賞識。
這些想上位的人,想的也僅是一會該怎麽討好何進,說些漂亮話罷了。
但這些沒營養的話撐死也就算是搖旗呐喊,以助聲勢。
可對於實際如何能幫助到劉辯爭大位,卻一點實際幫助都沒有。
現今觀之,張遼必是也認可主公,隻是礙於忠義,不得投效主公,不知此事文和如何看待。”
提起張遼的問題,賈詡更是心中篤定,很肯定的對賈詡說道:“無須緊逼,觀張遼乃是真良將忠臣也。
此人有大義,能助主公一次,日後便會有第二次。
而且如今他與錢猛為同僚,詡已命錢猛經常在他麵前提起主公之好,逐步感化於他。
再者觀何進如今樹敵頗多,我斷定其終有一天會敗亡,屆時張遼自會歸主公矣。”
說完,賈詡頓了頓,又接著說道:“所幸,如今錢猛與張遼同在一處領兵,主公也算有了在軍中之力量已。
近日我又從主公命,對鮑韜暗查,發現他自從拜師於盧公和典韋以來,每日皆勤奮向學,並無一絲懈怠之意。
不知盧公對鮑韜有何看法?盧公所說莫要偏頗於他。”
盧植教導鮑韜也有五六天了,對他也是有了初步了解,於是在心裏總結了下他這段的表現。
這才對賈詡說道:“鮑韜心性堅韌,然而對兵法之學稍缺變通。若想成為統兵大才,還需時日甚久。
但觀其腳步姿態,雖僅與典韋從學五六日,卻多有長進,假以時日定能成一員猛將。”
賈詡微微點頭,眼中閃過欣喜之色,說道:“如此甚好。主公現今羽翼未豐,正是需要各方人才之際。
鮑韜若能在武藝上有所大成,將來在軍中也能獨當一麵,為主公效力。”
盧植接著說道:“鮑韜仍是還需加以磨練所學才可委托重任。然現今當務之急,還需我等多位主公引薦可用賢才才是。”
賈詡也是點頭認可:“盧公此話甚是,近日詡某於何進處發覺,另一主簿陳琳文筆才思都為尚佳之選。
隻是不知他的心性如何,還需加以時日觀察才是。”
看看天色午時已至,賈詡趕忙準備了午飯,二人吃過,盧植便起身拜別迴府。而賈詡則是匆匆換了衣服,前往了何進府邸。
賈詡進入正堂時,曹操、袁紹、荀攸、王允、劉表、蒯越、陳琳、張遼等諸多文臣武將均已到齊,坐在兩側。何進則是已經端坐在上首位。
見就自己一人遲到,忙站到正中央,左右躬身施禮,賠罪道:“諸位同僚,詡來遲已,在此向諸公賠罪也。”
在聽了賈詡的賠禮,眾人有白眼相向不與理會的,也有小聲說著“無妨”的。
賈詡也沒搭理別人的反應,忙又向前走了幾步,深深躬身,很鄭重的向何進說道:“主公,屬下來遲矣,請主公責罰。”
說實話,在坐的十幾號人物,大多都是通過何進才身居要職的,但真正稱唿何進主公的隻有陳琳, 何顒,逢紀等少數幾人。
其他人多稱唿為大將軍,如今這其中又加上了賈詡。
何進聽從賈詡前幾日的謀劃,從鮑丹處得知了許多馮芳在調用物資時,多提供出來的數目。
通過這些數目,何進也暗中查過材料存儲和進出。
發現有很多工程施工完後,這些多餘出來的部分並沒有完全再迴到國庫中。由此何進也肯定了賈詡的判斷和才能。
另外,何進也用賈詡之言,私下與袁家商議袁紹和袁術官職調動問題,袁家當然是高興的,並且也得到了暫時的同盟關係。
今天也在堂上的袁紹,更是在近幾日對何進噓寒問暖,細心服侍。
這些也都被何進看在眼裏,賈詡在他心中的地位那是蹭蹭往上漲。
所以今日見賈詡來晚,不僅是並未責怪,反而是和顏悅色的說道:“原來是文和到了,來來來,速至本將軍身側入座吧。”
賈詡抬頭一看,赫然發現在何進的右下手空著一個座位,原本這個座位應是半年前,被何進招聘來為了對付宦官出謀劃策的逢紀所坐。
如今何進卻讓逢紀往後竄了個位置,將右側下首第一的位置讓給了賈詡。
剛剛在賈詡進來時,也是這個逢紀看賈詡的目光最不爽,白眼也是最多。
反觀同為主簿,坐在何進左下手的陳琳對待賈詡的態度就好了不少。
等賈詡在對麵坐定時,陳琳還點頭微笑對賈詡示意了一下。
此時堂內的排座是這樣的,離何進最近的下首位幾人,都是被何進征召到身邊做幕僚、主簿之類的人,他們也都是稱何進為主公。
再往下,便是按官職大小依次排列,此時的末尾處才是年輕的袁紹、曹操、荀攸等幾人。
今天的議事不為別的,主要商討如何能幫著劉辯在朝堂上造勢,如何能讓靈帝將劉辯立為太子,為將來爭取大位做準備。
最次是該如何拖住靈帝,讓太子之位空懸,為給劉辯造勢爭取更多時間。
眾人一聽今日所議有關皇儲繼承問題,這要是選對了,那就是從龍之臣,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但要是一步踏錯,那也將是萬劫不複。雖然現如今劉表,王允等人都跟隨在何進身邊,但關係並不是鐵板釘釘。
日後如果何進失勢了,他們還是有迴旋的餘地,改換門庭的。但要是參與到這皇位繼承中來。那就將徹底站隊無法迴頭了。
所以當聽到何進的想法時,所有人都沉默了。此時堂內靜默的落針可聞,大家都在心中想著自己的心事。
像劉表、王允等想的更多的是,一會要是輪到他們發言時該如何推諉,才能不引起何進的不快。
像袁紹、鄭泰等則是在觀望,要是支持的人多,那他們也會跟上,要是附和的少,那他們也就三緘其口。
另外像逢紀,何顒等幾個想的則是如何借機得到何進賞識。
這些想上位的人,想的也僅是一會該怎麽討好何進,說些漂亮話罷了。
但這些沒營養的話撐死也就算是搖旗呐喊,以助聲勢。
可對於實際如何能幫助到劉辯爭大位,卻一點實際幫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