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田豐的消息
劉辯滿臉憂慮,眉頭擰成了個“川”字,在書房裏來迴踱步,開口道:“公達,推行代賑券遇阻,百姓不信其價值,該如何是好?”
荀攸略作思考,眼中閃過一絲篤定,拱手說道:主公,我等或可於受災百姓之中,擇取若幹年輕體健且有意者。
委以些許簡易救災之任務,如除道路之雜物、運賑濟之資糧者是也。但使他等完成其事,當眾便頒予代賑之券,以為酬勞。”
劉辯微微點頭,示意荀攸繼續說下去。
荀攸接著道:
“繼而,再於眾人匯聚、顯目之所處,若市井之集市,或災民聚居之安置處,當眾再以代賑券易換糧秣、衣物諸等般物資。
使諸百姓皆得親見,但凡躬行勞作者,憑此代賑券便可獲切實之迴報。
如此,則百姓心中之疑慮自消,其參與救災之熱忱必大為提振。此乃千金買馬骨之效用也。”
劉辯聽完,當即眼前一亮,讚許道:“公達此計甚妙!就依你之所言,速速安排下去。
務必讓百姓速速觀得效果,皆投身於救災與自救中。”
荀攸拱手領命:“主公可寬心,攸定當全力辦妥此事。”
待荀攸離去,劉辯望向窗外,滿是對陳留郡水災的憂愁,見到劉辯這副樣子,共同攜手而來的蔡琰與唐姬上前安慰道:
“夫君莫要憂心,文和先生之能,夫君亦是知曉,更兼如今已至八月中途,想雨季已過,災禍必不會再有所蔓延。”
蔡琰說完,拿來一熱茶親手遞給劉辯。
:“是噫,夫君。”唐姬也說道:“況且亦有泰山郡鮑信將軍處支援,夫君隻需於府邸靜候佳音便可。”
劉辯親昵的拉過二人,看著兩雙關心自己的美目,心中滿是暖意。
這些天來,因為憂心水災的事,劉辯已經連續幾天都未關心過兩位夫人了,反觀蔡琰與唐姬見到劉辯憂愁,也都懂事默契的沒來打攪。
劉辯有些虧欠的對二女說道:“兩位愛妻,我等尚成婚幾日,然我因水患之時卻冷落你等多日,望勿責怪為夫也。”
隨後劉辯在二人的勸慰聲中牽起二人緩步迴了後宅。
也是多虧劉辯現在有了家室,在二女終日的陪伴與寬慰中又度過了十多天的焦急等待。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九月十日辰時。
陳留郡的水災救援仍然在繼續,不過大體局勢已經穩定,對百姓產生的負麵影響也在逐漸的消退,局部地方已經開始恢複正常生活。
也就是在這天,賈詡終於給劉辯帶了中山無極田豐處傳來的具體消息。
在賈詡對劉辯說完整個田豐路上發生的事後,劉辯也是唏噓不已。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田豐那日率領眾人在王越的護衛下先是來到了朱儁所管的司隸校尉處,說明身份和來意後。
朱儁對田豐言明最近白波叛軍活動猖獗,在司隸,河東郡都有異動。
於是怕田豐有所不測,朱儁也是親率親衛將田豐送出司隸進入了河內郡。
臨別時還將所帶百人親衛交於田豐,令百夫長護送田豐出了河內郡渡過黃河再行返迴司隸。
此時河東郡正屬於並州刺史董卓管轄,當董卓知曉有大批人被司隸校尉朱儁親自護送到河內郡,就明白來人非同一般。
暗地裏董卓就派出女婿牛輔帶兵至河內郡黃河沿岸堵截田豐。
正當田豐率人快行至黃河渡口時,牛輔忽然率兩千兵丁從背後殺出,將田豐眾人圍堵在了渡口處。
田豐見狀,也是慌忙令王越、高覽帶著朱儁留下的親衛,劉辯派來的親衛,三裏莊護衛共計260人列陣對敵。
起初田豐見對麵人數雖多,但各個並未穿著甲胄,隻是手拿普通長矛與砍刀時,田豐心中還存僥幸,
以為是白波叛軍散兵遊勇罷了,麵對披堅執銳的正規兵,一番拚殺下還可以衝出重圍逃脫升天。
但當高覽帶兵率先挺槍躍馬帶領朱儁百名騎馬親衛直取前排衝來的騎兵後,田豐這才看出來端倪。
原來,從倒下的屍體砍開的前胸可見穿著明顯的軍隊製式的硬甲。
瞬間田豐就明白過來,這肯定是並州牧董卓派來的部隊無疑了。
田豐立即就改變戰術命高覽、王越帶領200人突圍向朱儁報信。
看著對麵黑壓壓從兩側撲上來的五百騎兵和千人步兵,己方高覽、王越突圍所率的200人已經開始有所損傷。
田豐當機立斷,命身旁人齊聲高喊董卓軍劫殺良善過往百姓。
隨即馬恆輔帶領眾多跟隨田豐出發的三裏莊莊眾齊聲高喊,聲音四麵八方傳遍方圓兩裏之地。
牛輔見狀也是心下大急,於部隊後方下令加速衝擊高覽、王越帶領的200人。
就見雙方戰場越來越膠灼,戰場上,高覽帶著朱儁的親兵百騎對上五百名騎兵,胯下黑馬四蹄刨地,人立而起,發出陣陣嘶鳴。
高覽趁勢將長槍由下往上猛地一挑,一名董卓軍士兵躲避不及,被鋒利槍尖從下巴貫穿,直接挑起離地。
鮮血順著槍杆,溫熱的血也是濺射到高覽滿臉,他也隻是狠狠地抹了一把。
緊接著雙腿一夾馬腹,驅使戰馬前衝,長槍朝著迎麵而來的敵人橫掃過去,“哢嚓”一聲,兩名士兵手中刺來的長戟被齊齊斬斷。
人也被巨大的衝擊力從馬背上撞飛出去,重重摔在地上,生死不知。
王越則在敵人五百名步軍中輾轉騰挪,隻見他貓腰躲過刺向自己的長矛,一個箭步欺身上前,手中劍直直刺入敵人小腹,
順勢一攪,再猛地拔出,滾燙的鮮血噴濺而出,濺滿他的衣衫。
他迅速轉身,手中劍如毒蛇吐信,刺向另一名敵人的咽喉,
那人瞪大雙眼,雙手徒勞地想要捂住不斷冒血的脖頸,緩緩栽倒下去。
但高覽和王越身旁的護衛們可沒有這麽好的身手,在被敵軍圍攻下接連被砍翻或者被刺死倒下,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劉辯滿臉憂慮,眉頭擰成了個“川”字,在書房裏來迴踱步,開口道:“公達,推行代賑券遇阻,百姓不信其價值,該如何是好?”
荀攸略作思考,眼中閃過一絲篤定,拱手說道:主公,我等或可於受災百姓之中,擇取若幹年輕體健且有意者。
委以些許簡易救災之任務,如除道路之雜物、運賑濟之資糧者是也。但使他等完成其事,當眾便頒予代賑之券,以為酬勞。”
劉辯微微點頭,示意荀攸繼續說下去。
荀攸接著道:
“繼而,再於眾人匯聚、顯目之所處,若市井之集市,或災民聚居之安置處,當眾再以代賑券易換糧秣、衣物諸等般物資。
使諸百姓皆得親見,但凡躬行勞作者,憑此代賑券便可獲切實之迴報。
如此,則百姓心中之疑慮自消,其參與救災之熱忱必大為提振。此乃千金買馬骨之效用也。”
劉辯聽完,當即眼前一亮,讚許道:“公達此計甚妙!就依你之所言,速速安排下去。
務必讓百姓速速觀得效果,皆投身於救災與自救中。”
荀攸拱手領命:“主公可寬心,攸定當全力辦妥此事。”
待荀攸離去,劉辯望向窗外,滿是對陳留郡水災的憂愁,見到劉辯這副樣子,共同攜手而來的蔡琰與唐姬上前安慰道:
“夫君莫要憂心,文和先生之能,夫君亦是知曉,更兼如今已至八月中途,想雨季已過,災禍必不會再有所蔓延。”
蔡琰說完,拿來一熱茶親手遞給劉辯。
:“是噫,夫君。”唐姬也說道:“況且亦有泰山郡鮑信將軍處支援,夫君隻需於府邸靜候佳音便可。”
劉辯親昵的拉過二人,看著兩雙關心自己的美目,心中滿是暖意。
這些天來,因為憂心水災的事,劉辯已經連續幾天都未關心過兩位夫人了,反觀蔡琰與唐姬見到劉辯憂愁,也都懂事默契的沒來打攪。
劉辯有些虧欠的對二女說道:“兩位愛妻,我等尚成婚幾日,然我因水患之時卻冷落你等多日,望勿責怪為夫也。”
隨後劉辯在二人的勸慰聲中牽起二人緩步迴了後宅。
也是多虧劉辯現在有了家室,在二女終日的陪伴與寬慰中又度過了十多天的焦急等待。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九月十日辰時。
陳留郡的水災救援仍然在繼續,不過大體局勢已經穩定,對百姓產生的負麵影響也在逐漸的消退,局部地方已經開始恢複正常生活。
也就是在這天,賈詡終於給劉辯帶了中山無極田豐處傳來的具體消息。
在賈詡對劉辯說完整個田豐路上發生的事後,劉辯也是唏噓不已。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田豐那日率領眾人在王越的護衛下先是來到了朱儁所管的司隸校尉處,說明身份和來意後。
朱儁對田豐言明最近白波叛軍活動猖獗,在司隸,河東郡都有異動。
於是怕田豐有所不測,朱儁也是親率親衛將田豐送出司隸進入了河內郡。
臨別時還將所帶百人親衛交於田豐,令百夫長護送田豐出了河內郡渡過黃河再行返迴司隸。
此時河東郡正屬於並州刺史董卓管轄,當董卓知曉有大批人被司隸校尉朱儁親自護送到河內郡,就明白來人非同一般。
暗地裏董卓就派出女婿牛輔帶兵至河內郡黃河沿岸堵截田豐。
正當田豐率人快行至黃河渡口時,牛輔忽然率兩千兵丁從背後殺出,將田豐眾人圍堵在了渡口處。
田豐見狀,也是慌忙令王越、高覽帶著朱儁留下的親衛,劉辯派來的親衛,三裏莊護衛共計260人列陣對敵。
起初田豐見對麵人數雖多,但各個並未穿著甲胄,隻是手拿普通長矛與砍刀時,田豐心中還存僥幸,
以為是白波叛軍散兵遊勇罷了,麵對披堅執銳的正規兵,一番拚殺下還可以衝出重圍逃脫升天。
但當高覽帶兵率先挺槍躍馬帶領朱儁百名騎馬親衛直取前排衝來的騎兵後,田豐這才看出來端倪。
原來,從倒下的屍體砍開的前胸可見穿著明顯的軍隊製式的硬甲。
瞬間田豐就明白過來,這肯定是並州牧董卓派來的部隊無疑了。
田豐立即就改變戰術命高覽、王越帶領200人突圍向朱儁報信。
看著對麵黑壓壓從兩側撲上來的五百騎兵和千人步兵,己方高覽、王越突圍所率的200人已經開始有所損傷。
田豐當機立斷,命身旁人齊聲高喊董卓軍劫殺良善過往百姓。
隨即馬恆輔帶領眾多跟隨田豐出發的三裏莊莊眾齊聲高喊,聲音四麵八方傳遍方圓兩裏之地。
牛輔見狀也是心下大急,於部隊後方下令加速衝擊高覽、王越帶領的200人。
就見雙方戰場越來越膠灼,戰場上,高覽帶著朱儁的親兵百騎對上五百名騎兵,胯下黑馬四蹄刨地,人立而起,發出陣陣嘶鳴。
高覽趁勢將長槍由下往上猛地一挑,一名董卓軍士兵躲避不及,被鋒利槍尖從下巴貫穿,直接挑起離地。
鮮血順著槍杆,溫熱的血也是濺射到高覽滿臉,他也隻是狠狠地抹了一把。
緊接著雙腿一夾馬腹,驅使戰馬前衝,長槍朝著迎麵而來的敵人橫掃過去,“哢嚓”一聲,兩名士兵手中刺來的長戟被齊齊斬斷。
人也被巨大的衝擊力從馬背上撞飛出去,重重摔在地上,生死不知。
王越則在敵人五百名步軍中輾轉騰挪,隻見他貓腰躲過刺向自己的長矛,一個箭步欺身上前,手中劍直直刺入敵人小腹,
順勢一攪,再猛地拔出,滾燙的鮮血噴濺而出,濺滿他的衣衫。
他迅速轉身,手中劍如毒蛇吐信,刺向另一名敵人的咽喉,
那人瞪大雙眼,雙手徒勞地想要捂住不斷冒血的脖頸,緩緩栽倒下去。
但高覽和王越身旁的護衛們可沒有這麽好的身手,在被敵軍圍攻下接連被砍翻或者被刺死倒下,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