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山河永定
薊鎮城牆像條黑蟒趴在山脊上。寶貝趴在草窩裏,看著換崗的士兵靴底沾著紅泥——正是瓷窯特有的朱砂土。
";三更天換崗。";冷月撕開麵餅,碎屑引來幾隻螞蟻,";東門守將半月前娶了小妾,那姑娘是嚴嵩管家的外孫女。";
王三郎嚼著肉幹嘟囔:";俺去窯洞看了,滿地碎瓷片裏摻著鐵渣。";他掏出塊帶菊紋的瓷片,";和兵部庫房的火器模具一個樣。";
子時梆響,城牆忽然垂下條麻繩。寶貝雙劍插進磚縫,壁虎般遊上城頭。箭樓裏飄出酒氣,守軍橫七豎八醉倒在地,酒壇上貼著";德勝坊";的紅紙——正是嚴嵩女婿開的酒鋪。
廢棄瓷窯冒著青煙,二十個工匠正在燒製青花瓷。胚體上繪著牡丹,釉料裏卻摻著火藥。顧清風鐵扇敲碎瓷瓶,露出裏麵塞實的硫磺粉。
";好個明修棧道!";王姑娘銀針試過釉料,";表麵賣瓷器,暗地造火器。";冷月劍挑開地窖木板,百張強弓浸在桐油裏,弓弦是用遼東馬尾編的。
窯洞深處傳來鐵器聲,寶貝貼牆摸去。八個鐵匠正在打造帶菊紋的鎧甲,樣式竟與京營禁軍一模一樣。王三郎鋼刀架住老師傅脖子:";給誰打的?";
老師傅突然咬破衣領,毒發前指向北方。
燕山皇陵的石像生蒙著灰,守陵官兵的佩刀卻雪亮。寶貝扮作挑夫混進陵區,扁擔裏藏著龍泉劍。供桌上的長明燈油,泛著兵部火油的刺鼻味。
";寅時三刻,西配殿。";啞巴工匠在地上劃字。冷月摸到配殿時,窗縫裏傳出熟悉的聲音——竟是告老還鄉的前兵部尚書!
";...八月初三開青龍門...";老頭的聲音在發抖。對麵黑衣人拋過布袋,銀錠碰撞聲裏混著兵符響動。
突然箭雨破窗而入。寶貝旋身踢翻供桌擋箭,香爐砸在地上,露出刻滿菊紋的暗格。
暗格下是幽深的地道,石階沾著新鮮血漬。顧清風鐵扇擊牆測路:";前方百步有岔口,左寬右窄。";
王三郎突然拽住眾人,鋼刀挑斷蛛絲細線。二十支弩箭擦著頭皮飛過,釘入石壁三寸深。冷月劍照見箭鏃上的菊花紋,與二十年前刺殺先皇的冷箭一模一樣。
地道盡頭是巨大的溶洞,百名死士正在操練。兵器碰撞聲裏,寶貝瞳孔驟縮——那教頭使的竟是少林伏魔棍!
";師叔?";王三郎鋼刀差點脫手。當年說去雲遊的少林羅漢堂首座,棍頭正挑著血菊旗。
";放下屠刀?";老和尚獰笑舞棍,";不如拿起快刀!";伏魔棍掃起碎石如雨,冷月軟劍纏住棍梢。王三郎鋼刀猛劈卻總被棍風帶偏,虎口震出血來。
寶貝雙劍絞住銅棍:";你可知他們在鑄造反的兵器?";老和尚突然棄棍,袖中射出三枚菩提子:";少林早該坐天下!";
龍泉劍斬斷念珠,一百零八顆木珠迸裂,露出裏麵的火藥。顧清風鐵扇卷起珠粉:";難怪要買這麽多硫磺!";
溶洞突然搖晃,老和尚撞向鍾乳石柱。萬斤巨石轟然砸下,寶貝拽著王三郎滾出洞口,背後傳來山崩地裂的轟鳴。
五更天,午門外。寶貝持戚繼光令箭叫開宮門,卻見禦道鋪滿帶菊紋的銅錢。金鑾殿龍椅上坐著個戴麵具的人,腳下踩著昏迷的小皇帝。
";嚴嵩不過是個幌子。";麵具人聲音似男似女,";從永樂年遷都開始,我們朱家旁支等了二百年!";
冷月軟劍刺向麵具,卻被九龍屏風後閃出的侍衛架住。二十名大內高手,使得全是江湖失傳的絕學。王三郎鋼刀砍卷刃了,撕下對方衣袖——肩頭紋著朱元璋開國時的老兵符!
龍泉劍與天子劍相撞,迸出火花。麵具碎裂的刹那,寶貝愣在原地——竟是早已";病故";的景王!
";皇侄年幼,理應由叔父監國。";景王劍指龍案,案上擺著傳國玉璽和菊花印,";倭寇是我養的狼,嚴嵩是喂狼的肉。";
戚繼光突然率兵闖入,三眼銃對準景王:";薊鎮兵變已平,你的南洋水師降了。";景王狂笑撞向蟠龍柱,卻被冷月飛索纏腰。
殿外曙光乍現,傳來九聲淨街鞭響。小皇帝悠悠醒轉,伸手抓住寶貝衣角:";大俠教我...";
三個月後,居庸關外。寶貝的白袍洗得發黃,龍泉劍係著新編的杏黃穗。冷月依舊一襲黑衣,軟劍換了鯊魚皮鞘。
";真不當官?";王三郎晃著禦賜金牌,";正三品帶刀侍衛呢!";顧清風鐵扇指向南方:";我要去福建修海防圖。";
馬蹄聲碎,四人各奔東西。寶貝縱馬衝上山坡,忽然迴望。萬裏河山如畫卷鋪展,居庸關的烽火台靜靜矗立,再無狼煙。
薊鎮城牆像條黑蟒趴在山脊上。寶貝趴在草窩裏,看著換崗的士兵靴底沾著紅泥——正是瓷窯特有的朱砂土。
";三更天換崗。";冷月撕開麵餅,碎屑引來幾隻螞蟻,";東門守將半月前娶了小妾,那姑娘是嚴嵩管家的外孫女。";
王三郎嚼著肉幹嘟囔:";俺去窯洞看了,滿地碎瓷片裏摻著鐵渣。";他掏出塊帶菊紋的瓷片,";和兵部庫房的火器模具一個樣。";
子時梆響,城牆忽然垂下條麻繩。寶貝雙劍插進磚縫,壁虎般遊上城頭。箭樓裏飄出酒氣,守軍橫七豎八醉倒在地,酒壇上貼著";德勝坊";的紅紙——正是嚴嵩女婿開的酒鋪。
廢棄瓷窯冒著青煙,二十個工匠正在燒製青花瓷。胚體上繪著牡丹,釉料裏卻摻著火藥。顧清風鐵扇敲碎瓷瓶,露出裏麵塞實的硫磺粉。
";好個明修棧道!";王姑娘銀針試過釉料,";表麵賣瓷器,暗地造火器。";冷月劍挑開地窖木板,百張強弓浸在桐油裏,弓弦是用遼東馬尾編的。
窯洞深處傳來鐵器聲,寶貝貼牆摸去。八個鐵匠正在打造帶菊紋的鎧甲,樣式竟與京營禁軍一模一樣。王三郎鋼刀架住老師傅脖子:";給誰打的?";
老師傅突然咬破衣領,毒發前指向北方。
燕山皇陵的石像生蒙著灰,守陵官兵的佩刀卻雪亮。寶貝扮作挑夫混進陵區,扁擔裏藏著龍泉劍。供桌上的長明燈油,泛著兵部火油的刺鼻味。
";寅時三刻,西配殿。";啞巴工匠在地上劃字。冷月摸到配殿時,窗縫裏傳出熟悉的聲音——竟是告老還鄉的前兵部尚書!
";...八月初三開青龍門...";老頭的聲音在發抖。對麵黑衣人拋過布袋,銀錠碰撞聲裏混著兵符響動。
突然箭雨破窗而入。寶貝旋身踢翻供桌擋箭,香爐砸在地上,露出刻滿菊紋的暗格。
暗格下是幽深的地道,石階沾著新鮮血漬。顧清風鐵扇擊牆測路:";前方百步有岔口,左寬右窄。";
王三郎突然拽住眾人,鋼刀挑斷蛛絲細線。二十支弩箭擦著頭皮飛過,釘入石壁三寸深。冷月劍照見箭鏃上的菊花紋,與二十年前刺殺先皇的冷箭一模一樣。
地道盡頭是巨大的溶洞,百名死士正在操練。兵器碰撞聲裏,寶貝瞳孔驟縮——那教頭使的竟是少林伏魔棍!
";師叔?";王三郎鋼刀差點脫手。當年說去雲遊的少林羅漢堂首座,棍頭正挑著血菊旗。
";放下屠刀?";老和尚獰笑舞棍,";不如拿起快刀!";伏魔棍掃起碎石如雨,冷月軟劍纏住棍梢。王三郎鋼刀猛劈卻總被棍風帶偏,虎口震出血來。
寶貝雙劍絞住銅棍:";你可知他們在鑄造反的兵器?";老和尚突然棄棍,袖中射出三枚菩提子:";少林早該坐天下!";
龍泉劍斬斷念珠,一百零八顆木珠迸裂,露出裏麵的火藥。顧清風鐵扇卷起珠粉:";難怪要買這麽多硫磺!";
溶洞突然搖晃,老和尚撞向鍾乳石柱。萬斤巨石轟然砸下,寶貝拽著王三郎滾出洞口,背後傳來山崩地裂的轟鳴。
五更天,午門外。寶貝持戚繼光令箭叫開宮門,卻見禦道鋪滿帶菊紋的銅錢。金鑾殿龍椅上坐著個戴麵具的人,腳下踩著昏迷的小皇帝。
";嚴嵩不過是個幌子。";麵具人聲音似男似女,";從永樂年遷都開始,我們朱家旁支等了二百年!";
冷月軟劍刺向麵具,卻被九龍屏風後閃出的侍衛架住。二十名大內高手,使得全是江湖失傳的絕學。王三郎鋼刀砍卷刃了,撕下對方衣袖——肩頭紋著朱元璋開國時的老兵符!
龍泉劍與天子劍相撞,迸出火花。麵具碎裂的刹那,寶貝愣在原地——竟是早已";病故";的景王!
";皇侄年幼,理應由叔父監國。";景王劍指龍案,案上擺著傳國玉璽和菊花印,";倭寇是我養的狼,嚴嵩是喂狼的肉。";
戚繼光突然率兵闖入,三眼銃對準景王:";薊鎮兵變已平,你的南洋水師降了。";景王狂笑撞向蟠龍柱,卻被冷月飛索纏腰。
殿外曙光乍現,傳來九聲淨街鞭響。小皇帝悠悠醒轉,伸手抓住寶貝衣角:";大俠教我...";
三個月後,居庸關外。寶貝的白袍洗得發黃,龍泉劍係著新編的杏黃穗。冷月依舊一襲黑衣,軟劍換了鯊魚皮鞘。
";真不當官?";王三郎晃著禦賜金牌,";正三品帶刀侍衛呢!";顧清風鐵扇指向南方:";我要去福建修海防圖。";
馬蹄聲碎,四人各奔東西。寶貝縱馬衝上山坡,忽然迴望。萬裏河山如畫卷鋪展,居庸關的烽火台靜靜矗立,再無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