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堂堂的皇室貴女,豈能跟著窮小子過苦日子?!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太熱,兩人吃了點涼菜,胃口也打開了。
李青竹從廚房裏,端著兩碗餛飩走了過來。
餛飩的曆史要比餃子久遠得多,唐朝倒是有餃子,不過隻是作為餛飩的附屬品存在。
一碟拌青筍,一條清蒸魚,兩碗薺菜餡的餛飩,這頓飯加起來用不了三文錢。
李青竹很喜歡竹子,尤其是北方常見的青竹,因此柳葉特意在院子後麵的空地上,種了一大片青竹,現在正是嫩筍拔尖的好時節。
再往前走幾步,就是一條清溪,水是從曲江池引過來的,往裏頭扔個簍子,半天工夫能有三四斤魚獲。
“今天的魚很鮮,你多吃點兒。”
柳葉給李青竹夾了一塊魚肉,又道,“賣字畫的錢在褡褳裏,差不多有一貫左右,你拿出八百文,剩下的留在褡褳裏,明日我打算去城隍廟擺攤。”
“聽聞八仙庵的老道給人解簽,少說也收兩百文,我手裏要留些支用,若碰上豪客用銀子結賬,好給人家找錢。”
說是這麽說,其實柳葉也沒見過用銀子結賬的。
因為唐朝的通用貨幣,自始至終都隻是銅錢,有時候還會用到絲帛。
市麵上幾乎沒有金銀這種貴金屬流通,多數時候隻是用來儲備,或者富商們用來進行大宗貨物的交易。
柳葉之所以這麽說,是為了寬慰李青竹的心。
聽到柳葉不想賣字畫,轉而要去城隍廟給人解簽,李青竹隻是微微臻首,將最鮮嫩,而且刺最少的魚肚子上的肉,夾到柳葉碗裏。
看柳葉吃的香,李青竹隨手攏起耳邊的一縷發絲,小臉上沁滿了溫柔的笑容。
吃完飯,李青竹去水缸旁刷洗碗筷。
柳葉拎著柴刀來到廚房門口,李青竹早已把竹子準備好了。
挑揀出一根最韌實的,輕輕刮去竹皮,砍成細長條,竹簽就做好了。
城隍廟門口做解簽生意的實在不少,大部分人都不會準備‘道具’,往往是信徒在廟裏求了簽,找廟祝抄下來,再到門口求解。
這麽做的確省事,但城隍廟裏的掛簽,總共就十幾種,信徒去得次數多了,都能把解簽的說辭背下來!
跟別人一樣,哪輩子才能賺到錢?
想要賺錢,必須要和別人有所區別。
柳葉準備了足足一百根掛簽!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於柳葉腦海之中的記憶。
他寫的是正宗的‘觀音靈簽’,其中上簽二十二,中簽六十,下簽十八,每一簽都有各自的含義,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
至於解簽的說辭,那就需要看個人的本事了。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觀人識麵,旁敲側擊,是這個行當的立身之本。
柳葉腦海裏的記憶,在被他完全融合後,就像是烙印在他腦海裏似的,各種各樣的能力和學識,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簡單了。
一個時辰後,終於把所有竹簽上的簽文都寫完了。
“...總算搞完了。”
把掛簽全都放在竹筒裏,柳葉長出口氣。
這時,李青竹走了過來,她端過來一碗醴酪,也就是加了糖霜的杏仁麥粥,還特意用冰涼的井水鎮過,吃起來鮮甜可口,渾身上下都舒服。
她指了指剩下的竹子,柳葉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已經做完了,剩下這些留著燒火用。”
“對了,給我準備一些幹糧,蒸餅就好,若是生意不錯,中午就不迴來了,蒸餅吃起來方便,免得誤了生意!”
李青竹點了點頭,挽起袖子,露出一雙玉臂,又進廚房去了。
...
夜!
大興宮!
寢宮甘露殿內,三十三歲的李世民正端坐在龍案後批閱奏疏,燈台裏的鯨油還剩下一半,至少已經燃燒了兩個時辰以上。
他向來是個極其專注的人,從不敢懈怠朝政,每日批閱的奏疏能堆積成山,可今日卻顯得有些心緒不寧。
一本奏文不過寥寥數語,他卻看了很久都沒有放下,眉頭深深蹙起,明顯在想其他的事情。
這時候,一碗銀耳蓮子羹悄悄擺在李二的桌案上。
“陛下若是乏了,不妨早些去安寢。”
長孫皇後出現在李二身後,伸出纖纖玉手,在李二的太陽穴上輕輕揉撚。
李世民放下奏疏,握住長孫皇後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旁。
而後端起銀耳蓮子羹,隻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他用力地搓了搓眉心,又歎了口氣。
“觀音婢,百騎司的人過來稟報青竹的近況,說姓柳的小子,竟然把所有字畫全都賤賣,明日要去城隍廟擺攤解簽!”
“當初朕就說過,這窮小子出息不了,青竹跟著他隻會吃苦!”
“放下讀書人的尊嚴去賣字畫,好歹也算是沾了些文氣,如今連字畫都賣不動了,竟然要靠招搖撞騙討生活!”
語氣之中透露著濃濃的不滿,好像並不僅僅是針對柳葉要去城隍廟解簽的事情,更主要還是針對柳葉這個人...
李世民從來都不信天命,否則也不會造反當皇帝了,在他的眼中,擺攤解簽跟招搖撞騙,沒有任何區別。
他重重的哼了一聲,“早知道,朕當初就不該同意青竹留在柳家,堂堂的皇室貴女,豈能跟著窮小子過苦日子?!”
“陛下,你當初可不是這麽說的。”
長孫皇後不禁莞爾,將銀耳蓮子羹重新塞到他手中,“青竹留在柳家的時候,陛下說隻要她高興,一切都隨她去,而今怎麽變卦了?”
李二的臉色一黑,直接仰脖子將一碗羹全都灌進去,這才覺得心中的鬱氣削減了不少。
“朕哪能想到,姓柳的小子這麽沒出息,當初也隻是覺得他人還不錯,才放心將青竹交給他!”
長孫皇後抿嘴一笑,接過空碗隨手交給上前的太監,又像哄孩子似的,伸手將李世民緊鎖的眉頭捋平。
“好了好了,無非是換個吃飯的營生罷了,臣妾聽聞柳葉才學出眾,一直在等待重開恩科,想必心中還是有誌氣的,來日陛下給他個機會便是。”
“不過話說迴來,柳葉為人木訥,去城隍廟給人解簽,怕是賺不到什麽錢,陛下應當多多拂照,總歸是為了讓青竹的日子好過一些!”
李世民不情不願的點點頭。
就算瞧不上這個柳葉,但為了李青竹,他也不能不管。
堂堂的讀書人去賣字畫,已經是自降身份,如今轉而要去給人解簽,說明柳家的生活已經困難到了一定地步。
他當下喚來貼身的太監,讓其明日去城隍廟找柳葉,借解簽的名義多給些賞錢。
……
清晨。
長安城的氣候頗為反常,昨天還烈日酷暑,今早卻起了薄霧,甚至感覺有些濕冷。
“青竹,我出門了!”
李青竹從裏屋走了出來,拿著一件薄衫給柳葉披上,明豔的大眼睛裏滿是關切。
“放心,天氣冷不到哪去!”
說著,柳葉捏了捏李青竹的小臉蛋。
李青竹頓時羞紅了臉頰,從前的柳葉可從不會如此孟浪,不知為何,今日像是變了一個人。
“你今日就不要去挖竹筍了,今日賺了錢,晚上買迴來些肉食!”
李青竹乖巧的點點頭,將柳葉送出門,站在門框裏看著柳葉走出小巷,這才轉身迴去。
...
長安城中總共有四座城隍廟,最為繁華的就是永寧坊這一座,而且距離宣陽坊隻隔了兩條街,步行一刻便能到達。
還未到辰時,薄霧已經悉數散去,熾烈的太陽再度出現,竟是比昨日還要毒辣幾分。
城隍廟門前已經派了長長的隊伍,秩序井然,香火極其旺盛!
倒不是說長安百姓的素質有多好,而是因為城隍廟門前的石欄杆下,蹲著一排兇神惡煞的不良人。
一旦因為插隊起了爭端,就會立刻跳出來一個手持扁鐵棍的不良人維持秩序。
這些因為惡行而被罰執役的家夥,最適合用來以暴製暴。
永寧城隍廟以便宜而靈驗著稱,五個錢就能換來一小把香燭,還能免費在廟裏搖上一簽。
隻是廟祝解簽的費用太貴,大多數人都會花一個錢,請廟祝將簽文抄下來,再到門外擺攤的地方解簽。
久而久之,這裏聚集了不少專門擺攤解簽的人,光今日就有八個攤位之多。
廟門口,台階下正中間的位置,柳葉坐在一張楠竹的小方桌後,桌角擺著他昨日做好的卦簽,百無聊賴的翻著一本曆書解悶。
偶爾有顧客光臨周圍的攤位,隻有柳葉這裏無人問津。
柳葉倒是不著急,他早就做好市場調研了,雖說廟門口專門擺攤解簽的人有不少,但抵不住前來求簽的人更多,隻要等等,總會有生意上門。
“稍稍往西偏一些,日光太毒,書上的字都看不清。”
柳葉撚開一頁書,有些不滿的抬頭說了一句。
一個皮膚黢黑的中年道士為柳葉撐著傘,早已汗流浹背,舉著傘的胳膊哆嗦個不停。
“小兄弟,殺人不過頭點地,貧道的攤位輸給你了,曆書也輸給你了,實在是堅持不了給你撐傘一個時辰!”
“已經快要半個時辰了,放了貧道如何?”
柳葉把曆書合上,正襟危坐,擺出一副講道理的模樣。
“既然柳某算日出時辰,算得比你準,自然要願賭服輸!”
中年道士苦兮兮的一咧嘴,滿臉喪氣樣,“貧道錯了,不該看小兄弟是新來的,就想戲弄於你...”
見他嘴唇發白,身形搖搖欲墜,柳葉也懶得與他計較,擺了擺手。
中年道士千恩萬謝,連連拱手,將擺攤的家當全都輸給柳葉後,灰溜溜的逃跑了。
在城隍廟門口擺攤是一種生意,中年道士自然不想多一個人來搶生意。
柳葉剛一來,中年道士就主動搭訕,要與柳葉比試一番,誰算日出時辰算的準,誰就勝出。
輸的一方自然是趕緊滾蛋,不要在城隍廟門前搶生意。
道家子弟大多精通術數,中年道士信心滿滿,甚至揚言若他輸了,不光將擺攤的家當輸給柳葉,還為他舉傘遮陽一個時辰。
他哪知道,計算日出時間對於柳葉來說,隻是一個代入經緯度的簡單公式而已...
中年道士一走,毒辣的日光頓時蜇得柳葉睜不開眼睛,柳葉忙將油傘綁在桌子腿上。
自始至終的全過程,事無巨細全部落在街對麵拐角處的一個年輕胖子眼中。
年輕胖子三十多歲的模樣,麵白無須,穿著一件圓領的袍子,站在街拐角的陰涼處,身邊圍著七八個年輕後生。
大唐男兒以畜須為美,時常見到年紀輕輕就留了滿臉大胡子的後生。
可年輕胖子身邊,卻是連一個留胡子的都沒有。
風一吹,周圍頓時出現一股子騷臭味。
路過的老百姓全都急忙捂住口鼻,顧不上炎熱,快步走開。
“真是怪事...”
年輕胖子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臉上滿是狐疑之色,看向柳葉的眼神裏帶著深深的不解。
他拽過一個離他最近的年輕後生,道:“你去找他解一簽,不管解得如何,賞錢可以適當給一些,不要太多,免得他起疑心!”
李青竹從廚房裏,端著兩碗餛飩走了過來。
餛飩的曆史要比餃子久遠得多,唐朝倒是有餃子,不過隻是作為餛飩的附屬品存在。
一碟拌青筍,一條清蒸魚,兩碗薺菜餡的餛飩,這頓飯加起來用不了三文錢。
李青竹很喜歡竹子,尤其是北方常見的青竹,因此柳葉特意在院子後麵的空地上,種了一大片青竹,現在正是嫩筍拔尖的好時節。
再往前走幾步,就是一條清溪,水是從曲江池引過來的,往裏頭扔個簍子,半天工夫能有三四斤魚獲。
“今天的魚很鮮,你多吃點兒。”
柳葉給李青竹夾了一塊魚肉,又道,“賣字畫的錢在褡褳裏,差不多有一貫左右,你拿出八百文,剩下的留在褡褳裏,明日我打算去城隍廟擺攤。”
“聽聞八仙庵的老道給人解簽,少說也收兩百文,我手裏要留些支用,若碰上豪客用銀子結賬,好給人家找錢。”
說是這麽說,其實柳葉也沒見過用銀子結賬的。
因為唐朝的通用貨幣,自始至終都隻是銅錢,有時候還會用到絲帛。
市麵上幾乎沒有金銀這種貴金屬流通,多數時候隻是用來儲備,或者富商們用來進行大宗貨物的交易。
柳葉之所以這麽說,是為了寬慰李青竹的心。
聽到柳葉不想賣字畫,轉而要去城隍廟給人解簽,李青竹隻是微微臻首,將最鮮嫩,而且刺最少的魚肚子上的肉,夾到柳葉碗裏。
看柳葉吃的香,李青竹隨手攏起耳邊的一縷發絲,小臉上沁滿了溫柔的笑容。
吃完飯,李青竹去水缸旁刷洗碗筷。
柳葉拎著柴刀來到廚房門口,李青竹早已把竹子準備好了。
挑揀出一根最韌實的,輕輕刮去竹皮,砍成細長條,竹簽就做好了。
城隍廟門口做解簽生意的實在不少,大部分人都不會準備‘道具’,往往是信徒在廟裏求了簽,找廟祝抄下來,再到門口求解。
這麽做的確省事,但城隍廟裏的掛簽,總共就十幾種,信徒去得次數多了,都能把解簽的說辭背下來!
跟別人一樣,哪輩子才能賺到錢?
想要賺錢,必須要和別人有所區別。
柳葉準備了足足一百根掛簽!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於柳葉腦海之中的記憶。
他寫的是正宗的‘觀音靈簽’,其中上簽二十二,中簽六十,下簽十八,每一簽都有各自的含義,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
至於解簽的說辭,那就需要看個人的本事了。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觀人識麵,旁敲側擊,是這個行當的立身之本。
柳葉腦海裏的記憶,在被他完全融合後,就像是烙印在他腦海裏似的,各種各樣的能力和學識,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簡單了。
一個時辰後,終於把所有竹簽上的簽文都寫完了。
“...總算搞完了。”
把掛簽全都放在竹筒裏,柳葉長出口氣。
這時,李青竹走了過來,她端過來一碗醴酪,也就是加了糖霜的杏仁麥粥,還特意用冰涼的井水鎮過,吃起來鮮甜可口,渾身上下都舒服。
她指了指剩下的竹子,柳葉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已經做完了,剩下這些留著燒火用。”
“對了,給我準備一些幹糧,蒸餅就好,若是生意不錯,中午就不迴來了,蒸餅吃起來方便,免得誤了生意!”
李青竹點了點頭,挽起袖子,露出一雙玉臂,又進廚房去了。
...
夜!
大興宮!
寢宮甘露殿內,三十三歲的李世民正端坐在龍案後批閱奏疏,燈台裏的鯨油還剩下一半,至少已經燃燒了兩個時辰以上。
他向來是個極其專注的人,從不敢懈怠朝政,每日批閱的奏疏能堆積成山,可今日卻顯得有些心緒不寧。
一本奏文不過寥寥數語,他卻看了很久都沒有放下,眉頭深深蹙起,明顯在想其他的事情。
這時候,一碗銀耳蓮子羹悄悄擺在李二的桌案上。
“陛下若是乏了,不妨早些去安寢。”
長孫皇後出現在李二身後,伸出纖纖玉手,在李二的太陽穴上輕輕揉撚。
李世民放下奏疏,握住長孫皇後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旁。
而後端起銀耳蓮子羹,隻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他用力地搓了搓眉心,又歎了口氣。
“觀音婢,百騎司的人過來稟報青竹的近況,說姓柳的小子,竟然把所有字畫全都賤賣,明日要去城隍廟擺攤解簽!”
“當初朕就說過,這窮小子出息不了,青竹跟著他隻會吃苦!”
“放下讀書人的尊嚴去賣字畫,好歹也算是沾了些文氣,如今連字畫都賣不動了,竟然要靠招搖撞騙討生活!”
語氣之中透露著濃濃的不滿,好像並不僅僅是針對柳葉要去城隍廟解簽的事情,更主要還是針對柳葉這個人...
李世民從來都不信天命,否則也不會造反當皇帝了,在他的眼中,擺攤解簽跟招搖撞騙,沒有任何區別。
他重重的哼了一聲,“早知道,朕當初就不該同意青竹留在柳家,堂堂的皇室貴女,豈能跟著窮小子過苦日子?!”
“陛下,你當初可不是這麽說的。”
長孫皇後不禁莞爾,將銀耳蓮子羹重新塞到他手中,“青竹留在柳家的時候,陛下說隻要她高興,一切都隨她去,而今怎麽變卦了?”
李二的臉色一黑,直接仰脖子將一碗羹全都灌進去,這才覺得心中的鬱氣削減了不少。
“朕哪能想到,姓柳的小子這麽沒出息,當初也隻是覺得他人還不錯,才放心將青竹交給他!”
長孫皇後抿嘴一笑,接過空碗隨手交給上前的太監,又像哄孩子似的,伸手將李世民緊鎖的眉頭捋平。
“好了好了,無非是換個吃飯的營生罷了,臣妾聽聞柳葉才學出眾,一直在等待重開恩科,想必心中還是有誌氣的,來日陛下給他個機會便是。”
“不過話說迴來,柳葉為人木訥,去城隍廟給人解簽,怕是賺不到什麽錢,陛下應當多多拂照,總歸是為了讓青竹的日子好過一些!”
李世民不情不願的點點頭。
就算瞧不上這個柳葉,但為了李青竹,他也不能不管。
堂堂的讀書人去賣字畫,已經是自降身份,如今轉而要去給人解簽,說明柳家的生活已經困難到了一定地步。
他當下喚來貼身的太監,讓其明日去城隍廟找柳葉,借解簽的名義多給些賞錢。
……
清晨。
長安城的氣候頗為反常,昨天還烈日酷暑,今早卻起了薄霧,甚至感覺有些濕冷。
“青竹,我出門了!”
李青竹從裏屋走了出來,拿著一件薄衫給柳葉披上,明豔的大眼睛裏滿是關切。
“放心,天氣冷不到哪去!”
說著,柳葉捏了捏李青竹的小臉蛋。
李青竹頓時羞紅了臉頰,從前的柳葉可從不會如此孟浪,不知為何,今日像是變了一個人。
“你今日就不要去挖竹筍了,今日賺了錢,晚上買迴來些肉食!”
李青竹乖巧的點點頭,將柳葉送出門,站在門框裏看著柳葉走出小巷,這才轉身迴去。
...
長安城中總共有四座城隍廟,最為繁華的就是永寧坊這一座,而且距離宣陽坊隻隔了兩條街,步行一刻便能到達。
還未到辰時,薄霧已經悉數散去,熾烈的太陽再度出現,竟是比昨日還要毒辣幾分。
城隍廟門前已經派了長長的隊伍,秩序井然,香火極其旺盛!
倒不是說長安百姓的素質有多好,而是因為城隍廟門前的石欄杆下,蹲著一排兇神惡煞的不良人。
一旦因為插隊起了爭端,就會立刻跳出來一個手持扁鐵棍的不良人維持秩序。
這些因為惡行而被罰執役的家夥,最適合用來以暴製暴。
永寧城隍廟以便宜而靈驗著稱,五個錢就能換來一小把香燭,還能免費在廟裏搖上一簽。
隻是廟祝解簽的費用太貴,大多數人都會花一個錢,請廟祝將簽文抄下來,再到門外擺攤的地方解簽。
久而久之,這裏聚集了不少專門擺攤解簽的人,光今日就有八個攤位之多。
廟門口,台階下正中間的位置,柳葉坐在一張楠竹的小方桌後,桌角擺著他昨日做好的卦簽,百無聊賴的翻著一本曆書解悶。
偶爾有顧客光臨周圍的攤位,隻有柳葉這裏無人問津。
柳葉倒是不著急,他早就做好市場調研了,雖說廟門口專門擺攤解簽的人有不少,但抵不住前來求簽的人更多,隻要等等,總會有生意上門。
“稍稍往西偏一些,日光太毒,書上的字都看不清。”
柳葉撚開一頁書,有些不滿的抬頭說了一句。
一個皮膚黢黑的中年道士為柳葉撐著傘,早已汗流浹背,舉著傘的胳膊哆嗦個不停。
“小兄弟,殺人不過頭點地,貧道的攤位輸給你了,曆書也輸給你了,實在是堅持不了給你撐傘一個時辰!”
“已經快要半個時辰了,放了貧道如何?”
柳葉把曆書合上,正襟危坐,擺出一副講道理的模樣。
“既然柳某算日出時辰,算得比你準,自然要願賭服輸!”
中年道士苦兮兮的一咧嘴,滿臉喪氣樣,“貧道錯了,不該看小兄弟是新來的,就想戲弄於你...”
見他嘴唇發白,身形搖搖欲墜,柳葉也懶得與他計較,擺了擺手。
中年道士千恩萬謝,連連拱手,將擺攤的家當全都輸給柳葉後,灰溜溜的逃跑了。
在城隍廟門口擺攤是一種生意,中年道士自然不想多一個人來搶生意。
柳葉剛一來,中年道士就主動搭訕,要與柳葉比試一番,誰算日出時辰算的準,誰就勝出。
輸的一方自然是趕緊滾蛋,不要在城隍廟門前搶生意。
道家子弟大多精通術數,中年道士信心滿滿,甚至揚言若他輸了,不光將擺攤的家當輸給柳葉,還為他舉傘遮陽一個時辰。
他哪知道,計算日出時間對於柳葉來說,隻是一個代入經緯度的簡單公式而已...
中年道士一走,毒辣的日光頓時蜇得柳葉睜不開眼睛,柳葉忙將油傘綁在桌子腿上。
自始至終的全過程,事無巨細全部落在街對麵拐角處的一個年輕胖子眼中。
年輕胖子三十多歲的模樣,麵白無須,穿著一件圓領的袍子,站在街拐角的陰涼處,身邊圍著七八個年輕後生。
大唐男兒以畜須為美,時常見到年紀輕輕就留了滿臉大胡子的後生。
可年輕胖子身邊,卻是連一個留胡子的都沒有。
風一吹,周圍頓時出現一股子騷臭味。
路過的老百姓全都急忙捂住口鼻,顧不上炎熱,快步走開。
“真是怪事...”
年輕胖子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臉上滿是狐疑之色,看向柳葉的眼神裏帶著深深的不解。
他拽過一個離他最近的年輕後生,道:“你去找他解一簽,不管解得如何,賞錢可以適當給一些,不要太多,免得他起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