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足以給藥膳正名!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子監內一片爭論的同時,兩篇文章也已經送到了李世民的龍案之上。
紫宸殿內,李世民讀完了這兩篇文章,眉頭漸漸皺起。
“一邊是孔家,一邊是李綱,想不到區區的藥膳,竟然能掀起兩大學問宗派的爭端......”
孔家是聖人子嗣,肯為一篇文章背書,定會在文壇之上掀起軒然大波。
而李綱的聲望和地位,又絲毫不下於孔家。
兩篇文章的態度完全相左,鬧得讀書人們也分成了兩個派係。
甚至於,有要鬧大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是盡快平息風波為妙。
“觀音婢,你可還記得武德六年那場爭辯?”
一旁正在哄皇九子李治睡覺的長孫皇後,微微頷首道:“當時蜀中來的幾位大儒,想要在長安收徒,宣揚蜀中的學問,可是被範陽盧氏的幾位大儒製止,雙方辯經多日也不見任何結果,在文壇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甚至於,有簇擁盧氏的讀書人,衝擊蜀中大儒的居所,當時可著實鬧出了不小的亂子,最後還是太上皇下令,才將風波平息下來。”
李世民點點頭,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那兩篇文章。
“讀書人乃是朝廷的根基,孔家和李綱在學問上的建樹,要遠比蜀中那幾位大儒,和盧氏大儒加起來都要強得多。”
“當時都鬧出了不小的亂子,朕擔心這一次會鬧得更大!”
長孫皇後將李治交給一旁的奶娘看管。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效仿太上皇,掃清這場風波?”
“……”
李世民眉頭皺得更深了。
“從本心上來講,朕自然是想幫李綱先生,說到底,孔家隻是因為小肚雞腸,才會寫文章怒斥柳葉的藥膳。”
“可話又說迴來,幫了李綱,就等同於幫了柳葉……”
長孫皇後抿嘴淺笑。
李世民向來是個雄才大略的人,這輩子為數不多的小心眼,全都放在柳葉身上了。
“那陛下就當成幫青竹,心裏是不是舒坦多了?”
李世民搖了搖頭。
“若是幫青竹,朕自然心情舒暢,可總覺得很別扭。”
長孫皇後的臉色,卻是變得有些嚴肅了。
她本就不是個普通的女人,論及文采武略,絲毫不亞於那些奇男子,也正因如此,她能夠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到很多李世民發現不了的東西。
“陛下,在臣妾看來,這件事孔家做的的確有些過分了。”
“其根源並不在於孔家和柳葉之間矛盾,臣妾這些日子對柳葉家裏的事情也很了解了,要說根源,還是在於孔家將許敬宗驅逐出國子監!”
“不光是許敬宗,還有趙懷陵!”
“這兩位,乃是國朝之中,一等一的修史高手,連這等人才都被孔家當做異己,排除到國子監之外,甚至逼得他們辭官,這可跟孔氏先祖奉行的守拙之道,大相徑庭!”
李世民聞言也認真了起來。
“不錯,國子監擔當著修撰《氏族誌》的重任,此事關乎大唐的未來,許敬宗和趙懷陵這兩人確實可惜,孔家......”
後邊的話他沒說,沉默了片刻,道:“觀音婢,此事朕不宜出麵,你以後宮的名義,幫李綱先生點上一把火!”
“也好讓孔家得個教訓!”
長孫皇後笑了。
“臣妾早就想向陛下請示此事,楊妃姐姐的身體不好,又吞咽不下藥湯,若藥膳能幫助楊妃姐姐調理好身體,自然也是一樁意外之喜。”
在皇後之下,有四位貴妃,除了韋檀兒的堂姐韋貴妃之外,還有燕德妃,楊妃和陰妃。
堂堂的四貴妃之一,用了登科樓的藥膳,足以給藥膳正名!
李世民點頭,道:“那就這麽辦吧!”
……
外麵鬧的熱鬧,登科樓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食客們都不是傻子,不會因為幾個腐儒的廢話和雜碎的誹謗,影響他們上登科樓吃飯的興致。
何況!
能進登科樓的,沒幾個是普通人!
見過世麵,自然非尋常人所能比。
而且!
柳葉也早就有了應對之法。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孔家和薛家的下作手段,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隻是咱們還缺一個契機!”
“一個讓人們徹底對藥膳放心的契機!”
第二天,客人們都還沒有來,柳葉趁機把許敬宗、孫思邈、孟詵他們這些人都聚集起來,開了一個簡單的小會。
孫思邈對藥膳出力最多,若是沒有他出手,藥膳的名聲已經臭大街了。
有的時候,人對某件事並不上心,可一旦為這件事的付出變大,就會變得格外關注。
孫思邈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不如,貧道親自在登科樓診脈,反正這名聲已經用過了,就不怕多用幾次!”
說著,孫思邈摸了摸孟詵的腦袋瓜。
柳葉笑道:“孫道長肯幫忙,自然是極好的!”
孫思邈對柳葉的態度變得很差,主要還是因為柳葉已經連著算計了他好幾次,可到底,契約也簽了,該付出的也付出了,孫思邈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貧道也不是幫你,而是幫貧道的徒兒!”
孟詵低著頭,訥訥的說道:“謝謝師父......”
孫思邈心中頗為感動,又揉了揉孟詵的腦袋瓜。
“隻要你好好的,師父幹什麽都可以!”
許敬宗撓了撓下巴,道:“公子說的契機,應該是名人效應,孫道長的名人效應很足,若是出手,自然不在話下。”
“不過...許某以為,到時候人們很有可能隻顧著診脈,而忽略了藥膳。”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一愣。
轉念想一想吧,還真就是那麽迴事!
孫思邈的名聲太響亮了!
響亮到,如果有人知道他在登科樓免費診脈,恐怕半個長安城人都會跑過來占便宜!
太熱鬧了,反而不好,甚至會影響登科樓本來的生意。
就在眾人冥思苦想之際,王玄策忽然推門走進來。
“東家,掌櫃的,剛才宮裏來了懿旨,說是四貴妃之一的楊妃娘娘,需要咱們家藥膳來調理身體,讓咱們做好準備,最好是能到宮裏給楊妃娘娘診脈之後,再製作藥膳......”
紫宸殿內,李世民讀完了這兩篇文章,眉頭漸漸皺起。
“一邊是孔家,一邊是李綱,想不到區區的藥膳,竟然能掀起兩大學問宗派的爭端......”
孔家是聖人子嗣,肯為一篇文章背書,定會在文壇之上掀起軒然大波。
而李綱的聲望和地位,又絲毫不下於孔家。
兩篇文章的態度完全相左,鬧得讀書人們也分成了兩個派係。
甚至於,有要鬧大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是盡快平息風波為妙。
“觀音婢,你可還記得武德六年那場爭辯?”
一旁正在哄皇九子李治睡覺的長孫皇後,微微頷首道:“當時蜀中來的幾位大儒,想要在長安收徒,宣揚蜀中的學問,可是被範陽盧氏的幾位大儒製止,雙方辯經多日也不見任何結果,在文壇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甚至於,有簇擁盧氏的讀書人,衝擊蜀中大儒的居所,當時可著實鬧出了不小的亂子,最後還是太上皇下令,才將風波平息下來。”
李世民點點頭,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那兩篇文章。
“讀書人乃是朝廷的根基,孔家和李綱在學問上的建樹,要遠比蜀中那幾位大儒,和盧氏大儒加起來都要強得多。”
“當時都鬧出了不小的亂子,朕擔心這一次會鬧得更大!”
長孫皇後將李治交給一旁的奶娘看管。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效仿太上皇,掃清這場風波?”
“……”
李世民眉頭皺得更深了。
“從本心上來講,朕自然是想幫李綱先生,說到底,孔家隻是因為小肚雞腸,才會寫文章怒斥柳葉的藥膳。”
“可話又說迴來,幫了李綱,就等同於幫了柳葉……”
長孫皇後抿嘴淺笑。
李世民向來是個雄才大略的人,這輩子為數不多的小心眼,全都放在柳葉身上了。
“那陛下就當成幫青竹,心裏是不是舒坦多了?”
李世民搖了搖頭。
“若是幫青竹,朕自然心情舒暢,可總覺得很別扭。”
長孫皇後的臉色,卻是變得有些嚴肅了。
她本就不是個普通的女人,論及文采武略,絲毫不亞於那些奇男子,也正因如此,她能夠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到很多李世民發現不了的東西。
“陛下,在臣妾看來,這件事孔家做的的確有些過分了。”
“其根源並不在於孔家和柳葉之間矛盾,臣妾這些日子對柳葉家裏的事情也很了解了,要說根源,還是在於孔家將許敬宗驅逐出國子監!”
“不光是許敬宗,還有趙懷陵!”
“這兩位,乃是國朝之中,一等一的修史高手,連這等人才都被孔家當做異己,排除到國子監之外,甚至逼得他們辭官,這可跟孔氏先祖奉行的守拙之道,大相徑庭!”
李世民聞言也認真了起來。
“不錯,國子監擔當著修撰《氏族誌》的重任,此事關乎大唐的未來,許敬宗和趙懷陵這兩人確實可惜,孔家......”
後邊的話他沒說,沉默了片刻,道:“觀音婢,此事朕不宜出麵,你以後宮的名義,幫李綱先生點上一把火!”
“也好讓孔家得個教訓!”
長孫皇後笑了。
“臣妾早就想向陛下請示此事,楊妃姐姐的身體不好,又吞咽不下藥湯,若藥膳能幫助楊妃姐姐調理好身體,自然也是一樁意外之喜。”
在皇後之下,有四位貴妃,除了韋檀兒的堂姐韋貴妃之外,還有燕德妃,楊妃和陰妃。
堂堂的四貴妃之一,用了登科樓的藥膳,足以給藥膳正名!
李世民點頭,道:“那就這麽辦吧!”
……
外麵鬧的熱鬧,登科樓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食客們都不是傻子,不會因為幾個腐儒的廢話和雜碎的誹謗,影響他們上登科樓吃飯的興致。
何況!
能進登科樓的,沒幾個是普通人!
見過世麵,自然非尋常人所能比。
而且!
柳葉也早就有了應對之法。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孔家和薛家的下作手段,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隻是咱們還缺一個契機!”
“一個讓人們徹底對藥膳放心的契機!”
第二天,客人們都還沒有來,柳葉趁機把許敬宗、孫思邈、孟詵他們這些人都聚集起來,開了一個簡單的小會。
孫思邈對藥膳出力最多,若是沒有他出手,藥膳的名聲已經臭大街了。
有的時候,人對某件事並不上心,可一旦為這件事的付出變大,就會變得格外關注。
孫思邈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不如,貧道親自在登科樓診脈,反正這名聲已經用過了,就不怕多用幾次!”
說著,孫思邈摸了摸孟詵的腦袋瓜。
柳葉笑道:“孫道長肯幫忙,自然是極好的!”
孫思邈對柳葉的態度變得很差,主要還是因為柳葉已經連著算計了他好幾次,可到底,契約也簽了,該付出的也付出了,孫思邈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貧道也不是幫你,而是幫貧道的徒兒!”
孟詵低著頭,訥訥的說道:“謝謝師父......”
孫思邈心中頗為感動,又揉了揉孟詵的腦袋瓜。
“隻要你好好的,師父幹什麽都可以!”
許敬宗撓了撓下巴,道:“公子說的契機,應該是名人效應,孫道長的名人效應很足,若是出手,自然不在話下。”
“不過...許某以為,到時候人們很有可能隻顧著診脈,而忽略了藥膳。”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一愣。
轉念想一想吧,還真就是那麽迴事!
孫思邈的名聲太響亮了!
響亮到,如果有人知道他在登科樓免費診脈,恐怕半個長安城人都會跑過來占便宜!
太熱鬧了,反而不好,甚至會影響登科樓本來的生意。
就在眾人冥思苦想之際,王玄策忽然推門走進來。
“東家,掌櫃的,剛才宮裏來了懿旨,說是四貴妃之一的楊妃娘娘,需要咱們家藥膳來調理身體,讓咱們做好準備,最好是能到宮裏給楊妃娘娘診脈之後,再製作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