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李義府、上官儀、馬周、來濟……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阿難統領著百騎司,本身就是搞情報的行家裏手。
對於他來說,情報和消息本質上是一種東西,無非是有沒有價值的區別而已。
柳葉說的這些所謂的名聞和趣事,在張阿難眼中一文不值。
反正百騎司每天都要上報大量沒有價值的消息,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用來換取一定的利益。
不過,柳葉所說的刊物,卻是引起了張阿難很大的興趣。
“柳公子的意思是,這是一種類似於邸報的刊物,專門給百姓看的?”
邸報這種東西流傳已久,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
上麵會刊登一些朝廷內部的情況,包括三省厘定的某些政策,以及各地的治理經驗。
不過從西漢開始,一直到千年之後,邸報都沒有真正在民間流傳過。
除了受到造價的影響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邸報上的內容過於敏感,不適合百姓們看。
若是放到‘敵人’的手中,他們完全能夠根據邸報上的內容,推測出許多有用的消息。
柳葉很了解邸報的傳抄模式,更了解百騎司的強悍,因此在得知張阿難的真正身份之後,他就已經有了創辦一種民間刊物的想法。
隻是這一次薛家的宣傳勢頭太猛,柳葉才把這種想法拿出來,用作壓倒薛家宣傳勢頭的利器。
“不錯,這正是給百姓看的刊物,如果百騎司肯將那些無用的消息提供給柳某,柳某自然願意付出一些代價!”
張阿難點了點頭道:“那就...按月來交錢吧,百騎司會將消息提供給柳公子,作為交換,柳公子隻需要負責未來那些小太監的工錢即可。”
“不過,之後應該還會有一批小太監出宮,到時候還請柳公子一並接納!”
張阿難想得很明白,他知道在做生意的門道上,無論如何都不是柳葉的對手。
他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安置那些小太監的問題,因為那些小太監的工錢,根本就是他出的。
一百多個小太監養起來並不費事,可兩百個,三百個呢?
他這個宮中大總管不可能放任那些出宮的小太監餓死,否則的話,他在宮裏的威信必定會大打折扣。
反倒不如退一步。
不光能給柳葉留下個好印象,以後辦事方便,還解決了眼下的困難。
說到底,正是出於對柳葉的了解,張阿難打根起就沒有想過能從柳葉身上占到一絲一毫的便宜。
“那就多謝內侍了!”
張阿難笑道:“雜家先預祝柳公子的刊物越辦越好!”
促成這場交易的張阿難,心情相當不錯。
不用再供養著出宮的小太監們,讓他心裏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相對而言,讓百騎司給柳葉提供消息,本身隻是張阿難一句話的事情而已,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柳某還有一件小事,想請內侍出麵。”
心情不錯的張阿難滿口答應下來。
“柳公子盡快直言!”
“柳某創辦刊物,還需要一些寫文章方麵的人才,還望內侍幫忙,將這幾位在長安城略有才名之人招募過來,這對於內侍而言,應該並不困難。”
說著,柳葉遞給張阿難一張名單。
上麵有幾個人的名字,而且還都寫清楚了他們的出身來路。
“李義府,饒陽人士,現居劍南道永泰...上官儀,陝州人士,現居江都...來濟,新野人士,現居廣陵...馬周,乃常何將軍府上門客!”
這幾個人,是柳葉能想到的未來大牛之中,少數還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物。
柳葉不可能指望著跟招募王玄策一樣,誤打誤撞的將一位未來的大才收入麾下。
雖然讓薛萬徹出馬,也能將這些還隱於民間的未來英才找到,但既然已經搭上了張阿難這條線,幹脆直接讓他出麵算了。
在朝中內外,張阿難的麵子可要比薛萬徹大得多!
如果單論人情關係,恐怕連房玄齡都比不上他!
創辦刊物這種事情,可不是簡簡單單寫幾篇文章再印出來就完事了。
既然想要在宣傳勢頭上,徹底壓製住薛家,那就要玩一筆大的!
刊物一旦火爆起來,不光登科樓用得上,其他生意也用得上。
關鍵的地方在於,在這個百姓生活無比枯燥的年代,一種人人能看到的刊物,代表著極為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流量!
得流量者得‘天下’,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這也是柳葉早就開始琢磨,卻一直沒有機會付諸於實際的新產業。
正好,可以借和薛家打擂台的機會,順勢將新產業推出來,先用來給自家的酒樓造勢。
張阿難把名單仔細看了一遍,又抬起頭來看向柳葉。
“這些人都不是顯貴,雜家幫柳公子招募過來,並非難事,隻不過...柳公子也知道,雜家掌管著百騎司,消息比旁人都要靈通得多,可為何連雜家都沒聽過這幾個人的名字,柳公子卻知道,他們擁有才名?”
柳葉早就想好了說辭。
“柳某在生意場上的朋友多,他們走南闖北,遇見過不少有才之人,柳某之所以選擇他們,也是因為他們雖有才名,但並無根底,招募過來便宜一些。”
張阿難笑道:“那就請柳公子等幾日吧,別人不敢說,給常何當門客的馬周,用不了幾日就會出現在柳公子麵前!”
“多謝內侍!”
...
迴到皇宮之後,張阿難立刻把柳葉交給他的名單,呈送到了李世民的麵前。
他知道柳葉在陛下眼中的情況很特殊,既然選擇了跟柳葉合作,那就要將柳葉的動向,一五一十的全都稟報給陛下。
李世民拿著名單,滿腦袋問號。
“這幾個人裏,年紀最大的也才不到三十歲吧?就算有才名,也隻是些愣頭青而已,柳葉招募他們幹什麽?”
張阿難隻能將柳葉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李世民。
“若是陛下覺得這些人可以為朝廷所用,奴婢自有辦法應付柳公子,隻說是他們希望參加科舉,無意經商便是。”
李世民沒把這幾位親手締造盛唐的未來宰相當迴事。
“朕不知道旁人的情況如何,不過,像馬周這般,給常何那個大老粗當門客的讀書人,想來也沒有多大的本事,罷了,你就把這些人交給柳葉吧,時間上也要盡快一些,朕並不想看到薛家做大。”
“柳葉能有本事打壓薛家的勢頭,也算是一件好事。”
對於他來說,情報和消息本質上是一種東西,無非是有沒有價值的區別而已。
柳葉說的這些所謂的名聞和趣事,在張阿難眼中一文不值。
反正百騎司每天都要上報大量沒有價值的消息,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用來換取一定的利益。
不過,柳葉所說的刊物,卻是引起了張阿難很大的興趣。
“柳公子的意思是,這是一種類似於邸報的刊物,專門給百姓看的?”
邸報這種東西流傳已久,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
上麵會刊登一些朝廷內部的情況,包括三省厘定的某些政策,以及各地的治理經驗。
不過從西漢開始,一直到千年之後,邸報都沒有真正在民間流傳過。
除了受到造價的影響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邸報上的內容過於敏感,不適合百姓們看。
若是放到‘敵人’的手中,他們完全能夠根據邸報上的內容,推測出許多有用的消息。
柳葉很了解邸報的傳抄模式,更了解百騎司的強悍,因此在得知張阿難的真正身份之後,他就已經有了創辦一種民間刊物的想法。
隻是這一次薛家的宣傳勢頭太猛,柳葉才把這種想法拿出來,用作壓倒薛家宣傳勢頭的利器。
“不錯,這正是給百姓看的刊物,如果百騎司肯將那些無用的消息提供給柳某,柳某自然願意付出一些代價!”
張阿難點了點頭道:“那就...按月來交錢吧,百騎司會將消息提供給柳公子,作為交換,柳公子隻需要負責未來那些小太監的工錢即可。”
“不過,之後應該還會有一批小太監出宮,到時候還請柳公子一並接納!”
張阿難想得很明白,他知道在做生意的門道上,無論如何都不是柳葉的對手。
他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安置那些小太監的問題,因為那些小太監的工錢,根本就是他出的。
一百多個小太監養起來並不費事,可兩百個,三百個呢?
他這個宮中大總管不可能放任那些出宮的小太監餓死,否則的話,他在宮裏的威信必定會大打折扣。
反倒不如退一步。
不光能給柳葉留下個好印象,以後辦事方便,還解決了眼下的困難。
說到底,正是出於對柳葉的了解,張阿難打根起就沒有想過能從柳葉身上占到一絲一毫的便宜。
“那就多謝內侍了!”
張阿難笑道:“雜家先預祝柳公子的刊物越辦越好!”
促成這場交易的張阿難,心情相當不錯。
不用再供養著出宮的小太監們,讓他心裏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相對而言,讓百騎司給柳葉提供消息,本身隻是張阿難一句話的事情而已,代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柳某還有一件小事,想請內侍出麵。”
心情不錯的張阿難滿口答應下來。
“柳公子盡快直言!”
“柳某創辦刊物,還需要一些寫文章方麵的人才,還望內侍幫忙,將這幾位在長安城略有才名之人招募過來,這對於內侍而言,應該並不困難。”
說著,柳葉遞給張阿難一張名單。
上麵有幾個人的名字,而且還都寫清楚了他們的出身來路。
“李義府,饒陽人士,現居劍南道永泰...上官儀,陝州人士,現居江都...來濟,新野人士,現居廣陵...馬周,乃常何將軍府上門客!”
這幾個人,是柳葉能想到的未來大牛之中,少數還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物。
柳葉不可能指望著跟招募王玄策一樣,誤打誤撞的將一位未來的大才收入麾下。
雖然讓薛萬徹出馬,也能將這些還隱於民間的未來英才找到,但既然已經搭上了張阿難這條線,幹脆直接讓他出麵算了。
在朝中內外,張阿難的麵子可要比薛萬徹大得多!
如果單論人情關係,恐怕連房玄齡都比不上他!
創辦刊物這種事情,可不是簡簡單單寫幾篇文章再印出來就完事了。
既然想要在宣傳勢頭上,徹底壓製住薛家,那就要玩一筆大的!
刊物一旦火爆起來,不光登科樓用得上,其他生意也用得上。
關鍵的地方在於,在這個百姓生活無比枯燥的年代,一種人人能看到的刊物,代表著極為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流量!
得流量者得‘天下’,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這也是柳葉早就開始琢磨,卻一直沒有機會付諸於實際的新產業。
正好,可以借和薛家打擂台的機會,順勢將新產業推出來,先用來給自家的酒樓造勢。
張阿難把名單仔細看了一遍,又抬起頭來看向柳葉。
“這些人都不是顯貴,雜家幫柳公子招募過來,並非難事,隻不過...柳公子也知道,雜家掌管著百騎司,消息比旁人都要靈通得多,可為何連雜家都沒聽過這幾個人的名字,柳公子卻知道,他們擁有才名?”
柳葉早就想好了說辭。
“柳某在生意場上的朋友多,他們走南闖北,遇見過不少有才之人,柳某之所以選擇他們,也是因為他們雖有才名,但並無根底,招募過來便宜一些。”
張阿難笑道:“那就請柳公子等幾日吧,別人不敢說,給常何當門客的馬周,用不了幾日就會出現在柳公子麵前!”
“多謝內侍!”
...
迴到皇宮之後,張阿難立刻把柳葉交給他的名單,呈送到了李世民的麵前。
他知道柳葉在陛下眼中的情況很特殊,既然選擇了跟柳葉合作,那就要將柳葉的動向,一五一十的全都稟報給陛下。
李世民拿著名單,滿腦袋問號。
“這幾個人裏,年紀最大的也才不到三十歲吧?就算有才名,也隻是些愣頭青而已,柳葉招募他們幹什麽?”
張阿難隻能將柳葉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李世民。
“若是陛下覺得這些人可以為朝廷所用,奴婢自有辦法應付柳公子,隻說是他們希望參加科舉,無意經商便是。”
李世民沒把這幾位親手締造盛唐的未來宰相當迴事。
“朕不知道旁人的情況如何,不過,像馬周這般,給常何那個大老粗當門客的讀書人,想來也沒有多大的本事,罷了,你就把這些人交給柳葉吧,時間上也要盡快一些,朕並不想看到薛家做大。”
“柳葉能有本事打壓薛家的勢頭,也算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