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識之士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市,《大唐周刊》編輯部。
結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後,馬周等人都沒有離開。
四個年輕人站在門口,眼睛死死盯著街角,不肯放過任何一個路過的人。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王玄策挎著個小布包顛顛的跑過來。
四人趕忙衝出去,將王玄策圍在當中,七嘴八舌的問道:“情況如何?”
“銷量怎麽樣?”
“讀者們說什麽了嗎?”
今天王玄策體驗了一把當街售賣《大唐周刊》的感覺,還負責給雇傭來的人安排任務。
“早上一共送來兩千本《大唐周刊》,剛才我算了一下,總共賣出去五百七十本。”
四人的臉色頓時一白!
這個銷量,比他們預計之中的最低數,還要低了不少!
“這...這可如何是好!”
“看來讀者對咱們甄選的文章並不滿意。”
“可...可咱們都已經盡力了!”
“不如,咱們去找公子請罪吧,順便向公子討個主意!”
王玄策笑嘻嘻的說道:“你們急什麽?”
他率先朝鋪子走去,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的喝完之後,這才說道:“東家早有吩咐,要讓我告訴你們呢!”
四人一怔,急忙搬來椅子,擺出一副悉心受教的樣子。
論年紀,王玄策比他們之中最小的李義府還小了五六歲,可四人都知道,王玄策的本事一點都不比他們差。
若非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恐怕早就在竹葉軒內獨當一麵!
“東家說了,他早就預料到第一期的銷量不佳,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來是因為《大唐周刊》受到了許多讀書人的抵製,二來,普通百姓還沒有發現《大唐周刊》的價值。”
“你們不要喪失信心,可能明天,也可能是後天,銷量就會有一個全新的提升!”
四人互相看了看,馬周小心翼翼的說道:“玄策兄弟,公子的意思是,讓我們繼續籌備第二期?”
王玄策一點頭,道:“不錯,第二期不光要繼續籌備,還要加快速度!”
“另外...”
他從小布包裏掏出一封信箋,道:“第二期增設醫術專欄,這是孫思邈孫道長撰寫的文章,你們校準之後,直接發在第二期的頭版之上。”
來濟是負責校版的,把信箋接過來,眉頭微皺,道:“第一期的頭版是文紀先生,第二期的頭版是孫道長,那之後該當如何?長安城中能與這兩位並駕齊驅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吧?”
王玄策把小布包的扣子扣好,站起來道:“那就不是你們需要操心的事了,東家還說,你們挑一個人出來,專門負責與張阿難接洽,務必要督促他把印刷數量提上來,以現在的印刷速度看,用不了幾天,就會供不應求了。”
...
皇宮,掖庭宮!
印刷作坊裏的工匠和小太監們,正在熱火朝天的趕工。
張阿難來了之後,作為監工的大寶就跑到隔壁打盹去了。
受限於人手和產地的問題,短短幾天印刷出兩千本《大唐周刊》,已經是奇跡了。
對此,張阿難感覺格外的不滿。
“明明隻賣出去五百多本,還一個勁的催!”
“就算一天能印上千本,賣不出去也隻能當廢紙!”
張阿難碎碎念著,更多的還是心疼。
他的大半身家,都投在《大唐周刊》上了,若是柳葉賠了,他那大半身家也會跟著打水漂。
這時候,他的耳邊突然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若是連這等書籍都成了廢紙,那世人才是真正的有眼無珠!”
不知何時,李世民竟然出現在張阿難身後!
“陛下!”
張阿難連忙行禮。
工匠和小太監們都嚇了一跳,紛紛停下手裏的活計,跪地叩首。
“參見陛下!”
李世民笑嗬嗬的讓他們都起來繼續工作,而後坐在張阿難搬來的椅子上,悠悠的說道:“阿難,你看過《大唐周刊》的第一期了嗎?”
“這...”
張阿難臉色有些掛不住。
他整天都忙得腳不沾地,好不容易休息了,還要跑到掖庭宮跟大寶替班監工,哪來的時間看?
“奴婢慚愧...”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倒也怪不得你!”
張阿難愣了一下,輕聲道:“奴婢看陛下今日的心情不錯,可是又得到了什麽好消息?”
其實他心裏也納悶呢。
按理說,就算是來了好消息,也該是他先知道才對。
李世民搖了搖頭,臉上的笑意絲毫未減。
“朕隻是讀了《大唐周刊》的第一期,對這本刊物充滿了信心。”
“更讓朕痛快的是,那些大儒在看過《大唐周刊》第一期後,全都沉默了,一整個下午都沒在朕的耳邊聒噪。”
張阿難大感驚奇!
“莫非,《大唐周刊》中藏著某種秘密?”
李世民深吸口氣,道:“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識之士,一些曾經對《大唐周刊》口誅筆伐的大儒,已經轉變了看法,具體原因,你最好還是親自讀一讀《大唐周刊》吧。”
說著,李世民衝外邊一招手,一個胖胖的少年走進來。
“見過越王殿下!”
來人正是李泰。
“阿難,宮裏的印刷工作,交給青雀負責吧,一會兒取本《大唐周刊》第一期,讓青雀也好好讀一讀!”
張阿難不敢違逆李世民的話,連忙道:“奴婢遵旨!”
他連忙讓手底下的太監,給李泰在隔壁收拾出一個專門的房間。
看陛下的意思,似乎是打算讓李泰在掖庭宮裏常駐了。
等安排妥當之後,張阿難才迴到李世民的身邊。
“陛下,一個時辰之前,柳公子那邊傳來消息,讓咱們不必顧忌銷量,繼續加快印刷速度,您看...”
李世民笑道:“那就聽他的安排,朕覺得,最遲明天下午,《大唐周刊》第一期就該賣脫銷了。”
“到時候若是忙不過來,你可以隨意調動宮裏的人手,但一定記住,不能將有關活字印刷術之事泄露半分,最好直接從金吾衛中挑選人手,省得還要浪費時間給他們三令五申保密的重要性!”
張阿難心中一凜!
他沒想到,陛下竟然如此重視印刷作坊,甚至不惜調動宮中的守備力量!
金吾衛中個個都是功勳子弟,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一支軍隊。
“奴婢遵旨!”
結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後,馬周等人都沒有離開。
四個年輕人站在門口,眼睛死死盯著街角,不肯放過任何一個路過的人。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王玄策挎著個小布包顛顛的跑過來。
四人趕忙衝出去,將王玄策圍在當中,七嘴八舌的問道:“情況如何?”
“銷量怎麽樣?”
“讀者們說什麽了嗎?”
今天王玄策體驗了一把當街售賣《大唐周刊》的感覺,還負責給雇傭來的人安排任務。
“早上一共送來兩千本《大唐周刊》,剛才我算了一下,總共賣出去五百七十本。”
四人的臉色頓時一白!
這個銷量,比他們預計之中的最低數,還要低了不少!
“這...這可如何是好!”
“看來讀者對咱們甄選的文章並不滿意。”
“可...可咱們都已經盡力了!”
“不如,咱們去找公子請罪吧,順便向公子討個主意!”
王玄策笑嘻嘻的說道:“你們急什麽?”
他率先朝鋪子走去,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的喝完之後,這才說道:“東家早有吩咐,要讓我告訴你們呢!”
四人一怔,急忙搬來椅子,擺出一副悉心受教的樣子。
論年紀,王玄策比他們之中最小的李義府還小了五六歲,可四人都知道,王玄策的本事一點都不比他們差。
若非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恐怕早就在竹葉軒內獨當一麵!
“東家說了,他早就預料到第一期的銷量不佳,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來是因為《大唐周刊》受到了許多讀書人的抵製,二來,普通百姓還沒有發現《大唐周刊》的價值。”
“你們不要喪失信心,可能明天,也可能是後天,銷量就會有一個全新的提升!”
四人互相看了看,馬周小心翼翼的說道:“玄策兄弟,公子的意思是,讓我們繼續籌備第二期?”
王玄策一點頭,道:“不錯,第二期不光要繼續籌備,還要加快速度!”
“另外...”
他從小布包裏掏出一封信箋,道:“第二期增設醫術專欄,這是孫思邈孫道長撰寫的文章,你們校準之後,直接發在第二期的頭版之上。”
來濟是負責校版的,把信箋接過來,眉頭微皺,道:“第一期的頭版是文紀先生,第二期的頭版是孫道長,那之後該當如何?長安城中能與這兩位並駕齊驅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吧?”
王玄策把小布包的扣子扣好,站起來道:“那就不是你們需要操心的事了,東家還說,你們挑一個人出來,專門負責與張阿難接洽,務必要督促他把印刷數量提上來,以現在的印刷速度看,用不了幾天,就會供不應求了。”
...
皇宮,掖庭宮!
印刷作坊裏的工匠和小太監們,正在熱火朝天的趕工。
張阿難來了之後,作為監工的大寶就跑到隔壁打盹去了。
受限於人手和產地的問題,短短幾天印刷出兩千本《大唐周刊》,已經是奇跡了。
對此,張阿難感覺格外的不滿。
“明明隻賣出去五百多本,還一個勁的催!”
“就算一天能印上千本,賣不出去也隻能當廢紙!”
張阿難碎碎念著,更多的還是心疼。
他的大半身家,都投在《大唐周刊》上了,若是柳葉賠了,他那大半身家也會跟著打水漂。
這時候,他的耳邊突然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若是連這等書籍都成了廢紙,那世人才是真正的有眼無珠!”
不知何時,李世民竟然出現在張阿難身後!
“陛下!”
張阿難連忙行禮。
工匠和小太監們都嚇了一跳,紛紛停下手裏的活計,跪地叩首。
“參見陛下!”
李世民笑嗬嗬的讓他們都起來繼續工作,而後坐在張阿難搬來的椅子上,悠悠的說道:“阿難,你看過《大唐周刊》的第一期了嗎?”
“這...”
張阿難臉色有些掛不住。
他整天都忙得腳不沾地,好不容易休息了,還要跑到掖庭宮跟大寶替班監工,哪來的時間看?
“奴婢慚愧...”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倒也怪不得你!”
張阿難愣了一下,輕聲道:“奴婢看陛下今日的心情不錯,可是又得到了什麽好消息?”
其實他心裏也納悶呢。
按理說,就算是來了好消息,也該是他先知道才對。
李世民搖了搖頭,臉上的笑意絲毫未減。
“朕隻是讀了《大唐周刊》的第一期,對這本刊物充滿了信心。”
“更讓朕痛快的是,那些大儒在看過《大唐周刊》第一期後,全都沉默了,一整個下午都沒在朕的耳邊聒噪。”
張阿難大感驚奇!
“莫非,《大唐周刊》中藏著某種秘密?”
李世民深吸口氣,道:“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識之士,一些曾經對《大唐周刊》口誅筆伐的大儒,已經轉變了看法,具體原因,你最好還是親自讀一讀《大唐周刊》吧。”
說著,李世民衝外邊一招手,一個胖胖的少年走進來。
“見過越王殿下!”
來人正是李泰。
“阿難,宮裏的印刷工作,交給青雀負責吧,一會兒取本《大唐周刊》第一期,讓青雀也好好讀一讀!”
張阿難不敢違逆李世民的話,連忙道:“奴婢遵旨!”
他連忙讓手底下的太監,給李泰在隔壁收拾出一個專門的房間。
看陛下的意思,似乎是打算讓李泰在掖庭宮裏常駐了。
等安排妥當之後,張阿難才迴到李世民的身邊。
“陛下,一個時辰之前,柳公子那邊傳來消息,讓咱們不必顧忌銷量,繼續加快印刷速度,您看...”
李世民笑道:“那就聽他的安排,朕覺得,最遲明天下午,《大唐周刊》第一期就該賣脫銷了。”
“到時候若是忙不過來,你可以隨意調動宮裏的人手,但一定記住,不能將有關活字印刷術之事泄露半分,最好直接從金吾衛中挑選人手,省得還要浪費時間給他們三令五申保密的重要性!”
張阿難心中一凜!
他沒想到,陛下竟然如此重視印刷作坊,甚至不惜調動宮中的守備力量!
金吾衛中個個都是功勳子弟,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一支軍隊。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