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長孫皇後送來的文章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天晚上被叫走的不隻是許敬宗,柳葉和王玄策也不得不大半夜的爬起來,連宵禁都顧不上了,直接趕往東市的鋪子。
好在柳葉跟長安縣令左奎的交情不錯,兩塊銀錠子送出去,巡城武侯並沒有為難他們。
確切的說,並不是一件麻煩事,而是一個天大的機緣!
東市的鋪子裏,一夜未眠的眾人依舊精神奕奕!
他們圍著一張桌子,那張桌子上隻有一張紙,上頭寫了一篇並不算長的文章。
文章並沒有署名,隻是蓋了一枚印璽。
皇後之璽!
正是因為這篇文章事關重大,馬周等人才不得不深夜跑去給柳葉他們傳信。
皇後給《大唐周刊》投稿了!
“我看呐,還是要將皇後娘娘的文章,放在第三期的頭版頭條上!”
許敬宗臉色凝重的說道。
“皇後娘娘身份尊貴,若是不放在頭版頭條,很有可能好事變壞事,給咱們招來禍患,皇族的威嚴,可著實不容忤逆!”
已經痊愈的李義府苦著臉道:“可明日就是第三期發售的日子,張阿難那邊都已經印好了上千冊,這時候把頭版頭條改掉,第三期的發售時間就會耽擱,勢必會影響咱們的信譽!”
上官儀一陣抓耳撓腮,好像身上長了虱子似的。
“我倒是覺得,皇後娘娘不會計較這些,她派人偷偷將文章放在鋪子裏,說不定就是不想袒露身份,但又擔心咱們選不中這篇文章,才蓋上了印璽,說白了這張紙隻是給咱們看的而已。”
馬周搖頭,表示對上官儀的不認可。
“皇後娘娘這麽大的人物,一向講究個光明正大,不可能連身份都需要隱藏,我看呐,八成是皇後娘娘聽說了咱們要開設女子專欄,特意想要給天下的女子都提一口氣!”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各有各的看法。
如果皇後娘娘有意隱藏身份發表文章,結果《大唐周刊》不顧皇後娘娘的想法,不僅將她的文章放在頭版頭條,還署上了名字,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這本就是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隻要去做就夠了,完全不顧及底下的人有多為難。
剛剛趕來的尉遲寶林等人見狀,也大感稀奇。
尉遲寶林笑嘻嘻的說道:“柳大哥,我娘和皇後娘娘的交情不錯,不如我先迴家一趟,求我娘去問問皇後娘娘的意思,迴來之後咱們再行定奪!”
柳葉覺得這個辦法可行,點頭答應下來。
“早去早迴,咱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可耽擱!”
尉遲寶林拔腿就走。
雖然說時間寶貴,但這一來一迴也費了不少的時間。
一直到下午,尉遲寶林才把消息帶迴來。
“我娘說了,皇後娘娘是個隨和的人,也是個有擔當的女子,讓咱們看著辦就是了,不必在乎那麽多條條框框之類的東西!”
此言一出,馬周等人頓時興奮了起來。
李義府更是搓著手,道:“公子,我看應該將這篇文章好好的利用起來,做到利益最大化!”
皇家的信譽和號召力是毋庸置疑的,一篇皇後娘娘親自撰寫的文章,姑且不說其他的宣傳作用,最起碼,可以讓女子專欄的地位徹底穩固下來!
看著幾人摩拳擦掌的樣子,柳葉放心了下來。
“好好幹,明日就是給張阿難交稿的日子,等差事辦完了,去登科樓好好吃一頓,解解乏!”
...
這幾天,孔誌玄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孔穎達撰寫的奏折早就遞入三省,上麵說明了要將《大唐周刊》收編到國子監的利弊,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由國子監對《大唐周刊》進行全方位的監管,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可這都好幾天了,奏折如同泥牛入海一般,連點浪花都沒翻起來,沒有任何的動靜。
院子裏,四五個家丁被按在長條椅子上,施展家法的棍子,一下下敲在他們的屁股上。
“我再也不敢啦!”
“大少爺饒命啊!”
“輕點,輕點!”
四五個家丁叫得十分淒慘,看得周圍那些下人全都恐懼萬分!
孔誌玄麵色陰冷的拿著幾本《大唐周刊》,高高的舉起來,然後一把丟在旁邊早已燃燒起來的炭盆裏。
在任由幾本《大唐周刊》被炭火吞沒之後,孔誌玄才冷冷的說道:“若是再讓本少爺看見府中有人擅自購買,亦或者是私藏《大唐周刊》,輕則趕出府門,重則杖斃!”
“死一個下人,長安縣也才罰銅五斤而已,我孔家賠得起!”
說完,孔誌玄轉身離去。
迴到自己的書房,他依舊氣唿唿的,看什麽都格外煩躁。
這時候,門外走進來幾個人,都是儒生打扮。
這些人,是孔誌玄在國子監中為數不多的朋友,也是反對《大唐周刊》最為激烈的幾個人。
“《大唐周刊》的銷量不降反升,連洛陽都出現了《大唐周刊》,這讓我等的麵子往哪擱?!”
“可笑,可笑,我等視《大唐周刊》為毒瘤,可百姓卻爭相購買,更可恨的是,我府中下人多數都購買過!”
“氣死我了!”
“說什麽買來《大唐周刊》是為了識字?一群泥腿子,憑什麽有識字的資格!”
幾人一進門就開始抱怨,語氣之中帶著濃濃的憤慨。
孔誌玄一聽,心情反而變好了一些。
原來,不止他家裏的下人購買《大唐周刊》,各大府邸之中的情況都差不多。
《大唐周刊》的基礎教育專欄,讓許多泥腿子出身的人,都出現了不該有的心思。
“誌玄兄,令尊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擺明態度?”
孔誌玄苦笑一聲,並未告訴他們,孔穎達早就寫了一份奏折遞上去,卻沒有任何迴應。
這對孔家而言,是一件極其丟臉的事情。
“可能...家父考慮得多了一些。”
幾人互相看看,異口同聲的說道:“我等想要求見衝遠先生!”
“臨行之前,我等尋了一些朝中的官員,打算在明日的大朝會上,當眾詰問三省宰相,為何放任《大唐周刊》荼毒百姓!”
孔誌玄一聽,瞬間精神滿滿!
終於有人肯出頭了!
“走,家父正巧在府中,我這便帶幾位兄台前去!”
好在柳葉跟長安縣令左奎的交情不錯,兩塊銀錠子送出去,巡城武侯並沒有為難他們。
確切的說,並不是一件麻煩事,而是一個天大的機緣!
東市的鋪子裏,一夜未眠的眾人依舊精神奕奕!
他們圍著一張桌子,那張桌子上隻有一張紙,上頭寫了一篇並不算長的文章。
文章並沒有署名,隻是蓋了一枚印璽。
皇後之璽!
正是因為這篇文章事關重大,馬周等人才不得不深夜跑去給柳葉他們傳信。
皇後給《大唐周刊》投稿了!
“我看呐,還是要將皇後娘娘的文章,放在第三期的頭版頭條上!”
許敬宗臉色凝重的說道。
“皇後娘娘身份尊貴,若是不放在頭版頭條,很有可能好事變壞事,給咱們招來禍患,皇族的威嚴,可著實不容忤逆!”
已經痊愈的李義府苦著臉道:“可明日就是第三期發售的日子,張阿難那邊都已經印好了上千冊,這時候把頭版頭條改掉,第三期的發售時間就會耽擱,勢必會影響咱們的信譽!”
上官儀一陣抓耳撓腮,好像身上長了虱子似的。
“我倒是覺得,皇後娘娘不會計較這些,她派人偷偷將文章放在鋪子裏,說不定就是不想袒露身份,但又擔心咱們選不中這篇文章,才蓋上了印璽,說白了這張紙隻是給咱們看的而已。”
馬周搖頭,表示對上官儀的不認可。
“皇後娘娘這麽大的人物,一向講究個光明正大,不可能連身份都需要隱藏,我看呐,八成是皇後娘娘聽說了咱們要開設女子專欄,特意想要給天下的女子都提一口氣!”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各有各的看法。
如果皇後娘娘有意隱藏身份發表文章,結果《大唐周刊》不顧皇後娘娘的想法,不僅將她的文章放在頭版頭條,還署上了名字,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這本就是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隻要去做就夠了,完全不顧及底下的人有多為難。
剛剛趕來的尉遲寶林等人見狀,也大感稀奇。
尉遲寶林笑嘻嘻的說道:“柳大哥,我娘和皇後娘娘的交情不錯,不如我先迴家一趟,求我娘去問問皇後娘娘的意思,迴來之後咱們再行定奪!”
柳葉覺得這個辦法可行,點頭答應下來。
“早去早迴,咱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可耽擱!”
尉遲寶林拔腿就走。
雖然說時間寶貴,但這一來一迴也費了不少的時間。
一直到下午,尉遲寶林才把消息帶迴來。
“我娘說了,皇後娘娘是個隨和的人,也是個有擔當的女子,讓咱們看著辦就是了,不必在乎那麽多條條框框之類的東西!”
此言一出,馬周等人頓時興奮了起來。
李義府更是搓著手,道:“公子,我看應該將這篇文章好好的利用起來,做到利益最大化!”
皇家的信譽和號召力是毋庸置疑的,一篇皇後娘娘親自撰寫的文章,姑且不說其他的宣傳作用,最起碼,可以讓女子專欄的地位徹底穩固下來!
看著幾人摩拳擦掌的樣子,柳葉放心了下來。
“好好幹,明日就是給張阿難交稿的日子,等差事辦完了,去登科樓好好吃一頓,解解乏!”
...
這幾天,孔誌玄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孔穎達撰寫的奏折早就遞入三省,上麵說明了要將《大唐周刊》收編到國子監的利弊,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由國子監對《大唐周刊》進行全方位的監管,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可這都好幾天了,奏折如同泥牛入海一般,連點浪花都沒翻起來,沒有任何的動靜。
院子裏,四五個家丁被按在長條椅子上,施展家法的棍子,一下下敲在他們的屁股上。
“我再也不敢啦!”
“大少爺饒命啊!”
“輕點,輕點!”
四五個家丁叫得十分淒慘,看得周圍那些下人全都恐懼萬分!
孔誌玄麵色陰冷的拿著幾本《大唐周刊》,高高的舉起來,然後一把丟在旁邊早已燃燒起來的炭盆裏。
在任由幾本《大唐周刊》被炭火吞沒之後,孔誌玄才冷冷的說道:“若是再讓本少爺看見府中有人擅自購買,亦或者是私藏《大唐周刊》,輕則趕出府門,重則杖斃!”
“死一個下人,長安縣也才罰銅五斤而已,我孔家賠得起!”
說完,孔誌玄轉身離去。
迴到自己的書房,他依舊氣唿唿的,看什麽都格外煩躁。
這時候,門外走進來幾個人,都是儒生打扮。
這些人,是孔誌玄在國子監中為數不多的朋友,也是反對《大唐周刊》最為激烈的幾個人。
“《大唐周刊》的銷量不降反升,連洛陽都出現了《大唐周刊》,這讓我等的麵子往哪擱?!”
“可笑,可笑,我等視《大唐周刊》為毒瘤,可百姓卻爭相購買,更可恨的是,我府中下人多數都購買過!”
“氣死我了!”
“說什麽買來《大唐周刊》是為了識字?一群泥腿子,憑什麽有識字的資格!”
幾人一進門就開始抱怨,語氣之中帶著濃濃的憤慨。
孔誌玄一聽,心情反而變好了一些。
原來,不止他家裏的下人購買《大唐周刊》,各大府邸之中的情況都差不多。
《大唐周刊》的基礎教育專欄,讓許多泥腿子出身的人,都出現了不該有的心思。
“誌玄兄,令尊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擺明態度?”
孔誌玄苦笑一聲,並未告訴他們,孔穎達早就寫了一份奏折遞上去,卻沒有任何迴應。
這對孔家而言,是一件極其丟臉的事情。
“可能...家父考慮得多了一些。”
幾人互相看看,異口同聲的說道:“我等想要求見衝遠先生!”
“臨行之前,我等尋了一些朝中的官員,打算在明日的大朝會上,當眾詰問三省宰相,為何放任《大唐周刊》荼毒百姓!”
孔誌玄一聽,瞬間精神滿滿!
終於有人肯出頭了!
“走,家父正巧在府中,我這便帶幾位兄台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