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還是不要打擾的好,窗戶紙捅破才沒多久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完了丹陽公主,已經到了吃午膳的時辰。
李世民隻是簡單的吃了一點,便吩咐張阿難給他換衣服。
“朕打算親自去柳家走一趟,除了看望一下青竹之外,朕還想仔細研究研究羊毛紡線的技術,想來以青竹的手藝不會出差錯,但總要親眼瞧見之後才放心,此事實在是太重要了,關係到未來朝廷經略西域的大計!”
長孫皇後原本想幫著李世民把外套披上,聽見這話,又放了下來。
“陛下,臣妾以為,您現在還是不要去柳家的好,尤其是不能見青竹。”
李世民一愣。
“這是為何?”
他已經許久沒有去看望李青竹了,上一次還是近兩個月之前。
再說,羊毛紡線的技術關係到國朝安危,以往長孫皇後是絕計不會插手任何外政的。
可今日,卻是個反常。
長孫皇後搖了搖頭道:“臣妾是怕陛下驚擾了青竹,免得她沒有心思繼續鑽研羊毛紡線的技術,聽聞這種技術還需要多多完善,陛下就讓青竹省省心吧。”
李世民被她說得啞口無言。
這是實話,每一次他見到李青竹,李青竹的情緒波動都很大。
在這種時候,還是不要打擾她為妙。
“既然如此,那就由你代朕去瞧瞧吧,反正你也經常去柳家,不會引起青竹的反感,順便將宮裏的一些滋補品送過去。”
說完,李世民歎了一口氣。
“陛下不必失落,想來用不了太久,您就能見到青竹了。”
...
得到皇帝的應允之後,長孫皇後換了身便裝,領著貼身宮女出宮去了。
馬車上,貼身宮女輕聲道:“娘娘可是擔心陛下看到柳公子和青竹殿下的事情,而感到煩心?”
宮女經常幫長孫皇後去柳家傳話,對柳葉和李青竹的事情知根知底,心裏也希望柳葉和李青竹長長久久的。
她跟隨在長孫皇後多年,當初長孫皇後嫁到李家的時候,就跟在長孫皇後的身邊,雖然年紀不大,但資曆卻比宮中掌管內務的女官還深一些,極其受信任。
“是這麽個道理,柳葉和青竹那層窗戶紙才捅破沒多久,為此,柳葉連生意都放下了好幾日,專心用來陪伴青竹,萬一陛下去了,豈不是攪擾了他們的好事?”
“還是盡量拖延一段時日,不管怎麽說,也要等他們小兩口的感情穩定下來才好。”
宮女捂嘴偷笑,道:“柳公子和青竹殿下知道娘娘的關心後,肯定會很感動的!”
“不過話又說迴來,柳公子和青竹殿下的感情一直很穩定,若是沒有外力,怕是早就喜結連理了。”
長孫皇後瞪了她一眼,道:“你這丫頭,越來越沒大沒小!”
她說的外力,擺明了就是皇帝...
宮女吐了吐舌頭,道:“奴婢也希望柳公子和青竹殿下長長久久的,他們能走到今日,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長孫皇後幽幽一歎。
“誰說不是呢,本宮也希望青竹盡快打開心結,和柳葉交心,如此一來,陛下心中的糾葛才能打開,青竹那孩子也能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幸福日子。”
說話間,勝業坊到了。
長孫皇後用不著跟李淵一樣,還要繞一個大圈子才進入勝業坊。
東宮是她兒子的地盤,馬車大張旗鼓的從東宮穿過去,再從小門出門,直接就能抵達勝業坊的大門口。
比從皇宮南門繞,距離近了三倍!
來到柳家門外,長孫皇後領著宮女,帶著一籃子上好的補品,敲響了柳家的大門。
吱呀——
開門的,卻是一個長相十分討喜的小道士。
“小孟道長!”
長孫皇後來過柳家無數次了,認識柳家的每一個人,自然清楚孟詵的身份。
“原來是夫人,有禮了!”
孟詵小大人一樣的邀請長孫皇後進門。
一見籃子的補品,眼睛都直了!
他研究的藥膳,最需要各式各樣的補品,而皇宮裏的補品,無一不是高檔貨!
“柳葉和青竹在家嗎?”
孟詵強行把眼神從籃子裏拔出來,道:“柳大哥和青竹姐姐去了東市,說是有一位朋友自遠方歸來,要迎接一下。”
長孫皇後一聽,不免有些失望。
“對了,青竹姐姐說,夫人今日會來,還給您留了一封書信,還說您要的東西就在後院,您自己去取就好。”
長孫皇後一怔。
拿著孟詵遞過來的書信,看了起來。
“原來如此啊...”
她謝過孟詵後,領著小宮女朝後院走去。
在後院的大廳裏,看見一個被打包好的包裹。
打開一看,裏邊放著兩件樣式十分特殊的衫子,材質軟綿綿的,手感極好。
裴大娘子聽說長孫皇後來了,趕緊過來招待。
“姑娘說了,夫人今日必定會前來,還說讓您帶著這件包裹迴去,若是您想參與到這樁生意當中,直接去找我家那口子談就是了。”
見沒有外人,長孫皇後也就不隱瞞什麽了。
她拉著裴大娘子的手,道:“裴家姐姐,當年在秦王府的時候,咱們可是姐妹相稱的,這裏沒有別人,你就不要如此生份了。”
裴大娘子身為許敬宗的妻子,當然認識長孫皇後。
隻是許敬宗有言在先,當著柳葉他們的麵,不要點破長孫皇後的身份,住進柳家都快半年了,該知道的事情,裴大娘子早就知道得清清楚楚。
她的臉上,也露出和善的笑容。
“娘娘,不瞞您說,像公子和青竹姑娘這般天作之合,打著燈籠都難找,妾身在柳家的日子也不短了,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
“按照我家那口子的意思,您和陛下該抬抬手就抬抬手,成全小兩口的好事對皇家而言,也是一樁美談。”
“妾身不懂朝堂上的門道,卻也知道,公子雖然是個商賈,但這些日子著實給朝廷解決了不少麻煩。”
“就比如青竹姑娘親手做得這兩件羊毛衫子,可是足足兩日都沒怎麽合眼,為的都是給陛下和娘娘分憂,而且公子今日去東市,應當又能帶迴來一個好消息,陛下一定會很開心。”
“娘娘何不趁此機會,幫青竹姑娘提一提她們之間的事情?”
李世民隻是簡單的吃了一點,便吩咐張阿難給他換衣服。
“朕打算親自去柳家走一趟,除了看望一下青竹之外,朕還想仔細研究研究羊毛紡線的技術,想來以青竹的手藝不會出差錯,但總要親眼瞧見之後才放心,此事實在是太重要了,關係到未來朝廷經略西域的大計!”
長孫皇後原本想幫著李世民把外套披上,聽見這話,又放了下來。
“陛下,臣妾以為,您現在還是不要去柳家的好,尤其是不能見青竹。”
李世民一愣。
“這是為何?”
他已經許久沒有去看望李青竹了,上一次還是近兩個月之前。
再說,羊毛紡線的技術關係到國朝安危,以往長孫皇後是絕計不會插手任何外政的。
可今日,卻是個反常。
長孫皇後搖了搖頭道:“臣妾是怕陛下驚擾了青竹,免得她沒有心思繼續鑽研羊毛紡線的技術,聽聞這種技術還需要多多完善,陛下就讓青竹省省心吧。”
李世民被她說得啞口無言。
這是實話,每一次他見到李青竹,李青竹的情緒波動都很大。
在這種時候,還是不要打擾她為妙。
“既然如此,那就由你代朕去瞧瞧吧,反正你也經常去柳家,不會引起青竹的反感,順便將宮裏的一些滋補品送過去。”
說完,李世民歎了一口氣。
“陛下不必失落,想來用不了太久,您就能見到青竹了。”
...
得到皇帝的應允之後,長孫皇後換了身便裝,領著貼身宮女出宮去了。
馬車上,貼身宮女輕聲道:“娘娘可是擔心陛下看到柳公子和青竹殿下的事情,而感到煩心?”
宮女經常幫長孫皇後去柳家傳話,對柳葉和李青竹的事情知根知底,心裏也希望柳葉和李青竹長長久久的。
她跟隨在長孫皇後多年,當初長孫皇後嫁到李家的時候,就跟在長孫皇後的身邊,雖然年紀不大,但資曆卻比宮中掌管內務的女官還深一些,極其受信任。
“是這麽個道理,柳葉和青竹那層窗戶紙才捅破沒多久,為此,柳葉連生意都放下了好幾日,專心用來陪伴青竹,萬一陛下去了,豈不是攪擾了他們的好事?”
“還是盡量拖延一段時日,不管怎麽說,也要等他們小兩口的感情穩定下來才好。”
宮女捂嘴偷笑,道:“柳公子和青竹殿下知道娘娘的關心後,肯定會很感動的!”
“不過話又說迴來,柳公子和青竹殿下的感情一直很穩定,若是沒有外力,怕是早就喜結連理了。”
長孫皇後瞪了她一眼,道:“你這丫頭,越來越沒大沒小!”
她說的外力,擺明了就是皇帝...
宮女吐了吐舌頭,道:“奴婢也希望柳公子和青竹殿下長長久久的,他們能走到今日,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長孫皇後幽幽一歎。
“誰說不是呢,本宮也希望青竹盡快打開心結,和柳葉交心,如此一來,陛下心中的糾葛才能打開,青竹那孩子也能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幸福日子。”
說話間,勝業坊到了。
長孫皇後用不著跟李淵一樣,還要繞一個大圈子才進入勝業坊。
東宮是她兒子的地盤,馬車大張旗鼓的從東宮穿過去,再從小門出門,直接就能抵達勝業坊的大門口。
比從皇宮南門繞,距離近了三倍!
來到柳家門外,長孫皇後領著宮女,帶著一籃子上好的補品,敲響了柳家的大門。
吱呀——
開門的,卻是一個長相十分討喜的小道士。
“小孟道長!”
長孫皇後來過柳家無數次了,認識柳家的每一個人,自然清楚孟詵的身份。
“原來是夫人,有禮了!”
孟詵小大人一樣的邀請長孫皇後進門。
一見籃子的補品,眼睛都直了!
他研究的藥膳,最需要各式各樣的補品,而皇宮裏的補品,無一不是高檔貨!
“柳葉和青竹在家嗎?”
孟詵強行把眼神從籃子裏拔出來,道:“柳大哥和青竹姐姐去了東市,說是有一位朋友自遠方歸來,要迎接一下。”
長孫皇後一聽,不免有些失望。
“對了,青竹姐姐說,夫人今日會來,還給您留了一封書信,還說您要的東西就在後院,您自己去取就好。”
長孫皇後一怔。
拿著孟詵遞過來的書信,看了起來。
“原來如此啊...”
她謝過孟詵後,領著小宮女朝後院走去。
在後院的大廳裏,看見一個被打包好的包裹。
打開一看,裏邊放著兩件樣式十分特殊的衫子,材質軟綿綿的,手感極好。
裴大娘子聽說長孫皇後來了,趕緊過來招待。
“姑娘說了,夫人今日必定會前來,還說讓您帶著這件包裹迴去,若是您想參與到這樁生意當中,直接去找我家那口子談就是了。”
見沒有外人,長孫皇後也就不隱瞞什麽了。
她拉著裴大娘子的手,道:“裴家姐姐,當年在秦王府的時候,咱們可是姐妹相稱的,這裏沒有別人,你就不要如此生份了。”
裴大娘子身為許敬宗的妻子,當然認識長孫皇後。
隻是許敬宗有言在先,當著柳葉他們的麵,不要點破長孫皇後的身份,住進柳家都快半年了,該知道的事情,裴大娘子早就知道得清清楚楚。
她的臉上,也露出和善的笑容。
“娘娘,不瞞您說,像公子和青竹姑娘這般天作之合,打著燈籠都難找,妾身在柳家的日子也不短了,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
“按照我家那口子的意思,您和陛下該抬抬手就抬抬手,成全小兩口的好事對皇家而言,也是一樁美談。”
“妾身不懂朝堂上的門道,卻也知道,公子雖然是個商賈,但這些日子著實給朝廷解決了不少麻煩。”
“就比如青竹姑娘親手做得這兩件羊毛衫子,可是足足兩日都沒怎麽合眼,為的都是給陛下和娘娘分憂,而且公子今日去東市,應當又能帶迴來一個好消息,陛下一定會很開心。”
“娘娘何不趁此機會,幫青竹姑娘提一提她們之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