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李泰要來當編輯?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車上。
“薛老哥,你有沒有感覺,皇家的人似乎對我的態度,都出奇的好?”
柳葉都納悶一整天了。
按理說,皇族的人就算不是囂張跋扈,至少姿態也應該擺得高一些。
如果是看在薛萬徹的麵子上,對自己態度好也就罷了。
可大多數人,像李道宗他們幾個,對薛萬徹都惡聲惡氣的,對自己卻相當的客氣。
一點皇族的架子都沒有擺出來!
薛萬徹看了李泰一眼,打了個哈哈,道:“想必是看中了柳老弟做生意的本事,想跟你套一套近乎,以後說不準能找你幫襯個賺錢的機會。”
“是嗎?”
柳葉的眉頭皺了皺。
薛萬徹說的在理,自打五大會館開業以來,各種各樣的商情,鋪天蓋地的傳出去。
不光外地行商,就連長安城本地的商賈也都時常去那裏碰碰運氣。
說不準哪一天,就能撈到一個大單子!
對於商人而言,沒有什麽比商機更重要的東西了。
這些皇族各個都掌握著不少的產業,對柳葉客氣一些,似乎也是應該的。
可柳葉總覺得,這裏頭有古怪。
當然,指望薛萬徹這個腦子裏沒多少迴路的人幫他想清楚,顯然是不大現實的。
李泰坐在一旁不敢說話。
從興道坊到東市的距離並不遠,大概一炷香多一點的時間就到了。
來到《大唐周刊》編輯部,馬周等人一如既往的忙碌著。
見柳葉領著薛萬徹和一個胖少年走進來,也隻是抬了抬眼皮而已。
別人都需要講求規矩,唯獨他們幾個不用。
原因很簡單,他們實在是太忙了...
雖然第八期已經發出去了,但第九期和第十期的稿件早就收上來了,還有李綱他們這些大儒的專欄約稿。
不提前審核出來,給他們放假他們心裏都不踏實!
隻有上官儀站起來,拿著一份報表請柳葉簽字。
柳葉簽完了之後,衝李泰一笑。
“柳家就是這樣,以工作為主,隻要工作能做好,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下。”
李泰顯得有些激動,不住的摩拳擦掌。
馮智戴和尉遲寶林不在,也就沒人認識他的身份。
在馬周身邊看看,在來濟旁邊湊湊,又來到上官儀身後,踮著腳尖看他正在審核的文章。
李義府被這個小胖子吸引住了,抬起頭納悶的看著李泰,問道:“東家,這莫非是您找來的幫手?”
“看年紀,好像比王玄策還小吧,莫非又是個神童?”
“不過話說迴來,能有人幫忙簡直是太好了,智戴和寶林那兩個家夥的學問不夠,隻能幹一幹審核錯別字的差事,稿件的好壞他們根本就看不出來!”
“張柬之也還湊合,可惜他奶奶身體不好,每天都要請半天假,在家照顧老人!”
柳葉還沒說話,李泰納悶的問道:“這裏很缺人嗎?”
李義府重新上下打量他幾眼,道:“當然缺人,而且是急缺,隻可惜不是什麽人都能幹,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李泰興奮的瞪大了眼睛。
“那我能試一試嗎?”
此言一出,柳葉和薛萬徹頓時麵麵相覷。
越王李泰想要到《大唐周刊》當編輯?
搞笑呢吧!
李義府不知道李泰的身份,笑道:“如果你有真才實學,當然可以加入進來!”
說著,他拿起一篇文章,道:“你且看看這篇文章,假如文章能分為五等,你覺得這篇文章能位列幾等?”
李泰趕忙接過來,找了把椅子坐下,認真地研讀起來。
柳葉把薛萬徹拉到一邊,道;“這小胖子是要幹什麽?”
薛萬徹一攤手道:“我哪知道!”
“柳老弟你不會懷疑,這小胖子另有所圖吧?”
柳葉搖了搖頭。
有所圖?
再有所圖,也不可能派一位皇子來吧?
除非是皇帝親自下令,否則這成本,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皇帝吃飽了撐的才會讓親兒子跑到這裏來當編輯!
最大的可能,是李泰本就對《大唐周刊》十分感興趣。
“我擔心的是,萬一他死活非要留在這裏,安全該如何保證?”
姑且不說有沒有會暗算李泰,就算他磕破點皮,在皇家眼中那也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柳葉可不想平白無故的攤上一堆麻煩事!
薛萬徹笑道:“這種事情就不需要柳老弟你操心了,你瞧外邊...”
柳葉向外看去。
剛才李泰登上薛萬徹的馬車時,就有一隊越王府的侍衛跟在後邊跑。
現在,這些人都坐在對麵的攤位上,裝成食客的樣子,可眼睛卻都一眨不眨的盯著這邊,一旦李泰出現危險,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衝上來!
“柳老弟放心,就算這小胖子真磕著碰著,也是越王府那些屬官的責任,反正又不是你邀請他來的!”
柳葉一聽,還真就是這麽迴事。
如果李泰能留在編輯部,那麽以後馬周等人的安全問題,就用不著柳葉操心了。
《大唐周刊》的出現,本就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某些大儒,亦或者是朝中的某些實權派文官,將《大唐周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鬼知道會不會突然跳出來一個神經病,來《大唐周刊》編輯部搗亂...
馬周等人都是文弱書生,也就來濟還有兩下子,萬一來的人多了,來濟真不一定能護得住馬周他們幾個。
而李泰的到來,等同於編輯部多了一隊精煉強幹的侍衛!
好事啊!
這時候,李泰已經把文章看完了。
他想了想,道:“這篇文章辭藻華美,引經據典之多,絲毫不亞於科舉時的狀元文章...可惜,優點也僅限於此,若是去寫朝堂上的公文詔書,那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的文風和《大唐周刊》有著天壤之別,我認為,最多隻能算是四等!”
此言一出,馬周四人全都抬起頭來,驚訝的看著李泰。
李泰有些緊張,“我隻是表達一下自己的淺見而已...”
李義府將那篇文章拿了迴來,看了片刻後,輕輕放在一邊。
而後,四個人很有默契的走到裏屋,似乎是小聲商議著什麽。
不到盞茶的工夫,四人一同走出來,對柳葉道:“大東家,我等有事相求!”
“薛老哥,你有沒有感覺,皇家的人似乎對我的態度,都出奇的好?”
柳葉都納悶一整天了。
按理說,皇族的人就算不是囂張跋扈,至少姿態也應該擺得高一些。
如果是看在薛萬徹的麵子上,對自己態度好也就罷了。
可大多數人,像李道宗他們幾個,對薛萬徹都惡聲惡氣的,對自己卻相當的客氣。
一點皇族的架子都沒有擺出來!
薛萬徹看了李泰一眼,打了個哈哈,道:“想必是看中了柳老弟做生意的本事,想跟你套一套近乎,以後說不準能找你幫襯個賺錢的機會。”
“是嗎?”
柳葉的眉頭皺了皺。
薛萬徹說的在理,自打五大會館開業以來,各種各樣的商情,鋪天蓋地的傳出去。
不光外地行商,就連長安城本地的商賈也都時常去那裏碰碰運氣。
說不準哪一天,就能撈到一個大單子!
對於商人而言,沒有什麽比商機更重要的東西了。
這些皇族各個都掌握著不少的產業,對柳葉客氣一些,似乎也是應該的。
可柳葉總覺得,這裏頭有古怪。
當然,指望薛萬徹這個腦子裏沒多少迴路的人幫他想清楚,顯然是不大現實的。
李泰坐在一旁不敢說話。
從興道坊到東市的距離並不遠,大概一炷香多一點的時間就到了。
來到《大唐周刊》編輯部,馬周等人一如既往的忙碌著。
見柳葉領著薛萬徹和一個胖少年走進來,也隻是抬了抬眼皮而已。
別人都需要講求規矩,唯獨他們幾個不用。
原因很簡單,他們實在是太忙了...
雖然第八期已經發出去了,但第九期和第十期的稿件早就收上來了,還有李綱他們這些大儒的專欄約稿。
不提前審核出來,給他們放假他們心裏都不踏實!
隻有上官儀站起來,拿著一份報表請柳葉簽字。
柳葉簽完了之後,衝李泰一笑。
“柳家就是這樣,以工作為主,隻要工作能做好,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下。”
李泰顯得有些激動,不住的摩拳擦掌。
馮智戴和尉遲寶林不在,也就沒人認識他的身份。
在馬周身邊看看,在來濟旁邊湊湊,又來到上官儀身後,踮著腳尖看他正在審核的文章。
李義府被這個小胖子吸引住了,抬起頭納悶的看著李泰,問道:“東家,這莫非是您找來的幫手?”
“看年紀,好像比王玄策還小吧,莫非又是個神童?”
“不過話說迴來,能有人幫忙簡直是太好了,智戴和寶林那兩個家夥的學問不夠,隻能幹一幹審核錯別字的差事,稿件的好壞他們根本就看不出來!”
“張柬之也還湊合,可惜他奶奶身體不好,每天都要請半天假,在家照顧老人!”
柳葉還沒說話,李泰納悶的問道:“這裏很缺人嗎?”
李義府重新上下打量他幾眼,道:“當然缺人,而且是急缺,隻可惜不是什麽人都能幹,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李泰興奮的瞪大了眼睛。
“那我能試一試嗎?”
此言一出,柳葉和薛萬徹頓時麵麵相覷。
越王李泰想要到《大唐周刊》當編輯?
搞笑呢吧!
李義府不知道李泰的身份,笑道:“如果你有真才實學,當然可以加入進來!”
說著,他拿起一篇文章,道:“你且看看這篇文章,假如文章能分為五等,你覺得這篇文章能位列幾等?”
李泰趕忙接過來,找了把椅子坐下,認真地研讀起來。
柳葉把薛萬徹拉到一邊,道;“這小胖子是要幹什麽?”
薛萬徹一攤手道:“我哪知道!”
“柳老弟你不會懷疑,這小胖子另有所圖吧?”
柳葉搖了搖頭。
有所圖?
再有所圖,也不可能派一位皇子來吧?
除非是皇帝親自下令,否則這成本,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皇帝吃飽了撐的才會讓親兒子跑到這裏來當編輯!
最大的可能,是李泰本就對《大唐周刊》十分感興趣。
“我擔心的是,萬一他死活非要留在這裏,安全該如何保證?”
姑且不說有沒有會暗算李泰,就算他磕破點皮,在皇家眼中那也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柳葉可不想平白無故的攤上一堆麻煩事!
薛萬徹笑道:“這種事情就不需要柳老弟你操心了,你瞧外邊...”
柳葉向外看去。
剛才李泰登上薛萬徹的馬車時,就有一隊越王府的侍衛跟在後邊跑。
現在,這些人都坐在對麵的攤位上,裝成食客的樣子,可眼睛卻都一眨不眨的盯著這邊,一旦李泰出現危險,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衝上來!
“柳老弟放心,就算這小胖子真磕著碰著,也是越王府那些屬官的責任,反正又不是你邀請他來的!”
柳葉一聽,還真就是這麽迴事。
如果李泰能留在編輯部,那麽以後馬周等人的安全問題,就用不著柳葉操心了。
《大唐周刊》的出現,本就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某些大儒,亦或者是朝中的某些實權派文官,將《大唐周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鬼知道會不會突然跳出來一個神經病,來《大唐周刊》編輯部搗亂...
馬周等人都是文弱書生,也就來濟還有兩下子,萬一來的人多了,來濟真不一定能護得住馬周他們幾個。
而李泰的到來,等同於編輯部多了一隊精煉強幹的侍衛!
好事啊!
這時候,李泰已經把文章看完了。
他想了想,道:“這篇文章辭藻華美,引經據典之多,絲毫不亞於科舉時的狀元文章...可惜,優點也僅限於此,若是去寫朝堂上的公文詔書,那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的文風和《大唐周刊》有著天壤之別,我認為,最多隻能算是四等!”
此言一出,馬周四人全都抬起頭來,驚訝的看著李泰。
李泰有些緊張,“我隻是表達一下自己的淺見而已...”
李義府將那篇文章拿了迴來,看了片刻後,輕輕放在一邊。
而後,四個人很有默契的走到裏屋,似乎是小聲商議著什麽。
不到盞茶的工夫,四人一同走出來,對柳葉道:“大東家,我等有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