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真正算起來,他也稱得上是文壇中人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小少年嚐盡人間苦難,明明是大族出身,卻幹著泥腿子才幹的活計。
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一心想著讀書識字,以後能混出頭來,薛禮自己都覺得自己厲害壞了。
蹲在大宅門旁邊的牆角,學著學問人的樣子,在手指頭上沾點唾沫,一頁一頁的翻看著最新一期的《大唐周刊》。
大部分內容他都看不懂,不過這些內容並不是他所需要的。
翻開幾眼之後,看見基礎教育板塊的蒙學專欄,薛禮頓時眉開眼笑。
“就是這裏,以後要多學一學蒙學的文章,在大宅門多做幾年的工,攢些銀錢,說不定以後能求貴人們給我一個上學的機會。”
“我好歹也是河東薛氏出身,雖然爹娘死的早,但血脈在,貴人們應該會給我這身血脈一個麵子吧...”
薛禮如饑似渴的讀著。
突然,兩道人影將他籠罩起來。
“好啊,你個小兔崽子竟然跑到這裏來躲清閑,真是活膩味了!”
來人是兩個膀大腰圓的壯漢,薛禮認識他,是跟在二老爺薛粹身邊的護院,在大宅門裏的地位很高。
其中一人,上前就揪住了薛禮的脖領子,硬生生將他提了起來。
“當初就勸二老爺,老家來的泥腿子沒見過世麵,還什麽規矩都不懂,如今倒好,你膽敢私自買《大唐周刊》!”
“難道不知道,主家跟柳家翻臉了嗎?”
“不知死活的東西!”
薛禮是真不知道這些規矩。
他才來到長安城幾天,哪裏清楚大人物們之間的糾葛?
不過以前在河東老家的時候,他倒是經常聽長輩們提起大宅門裏的醃臢事。
無非是人際關係的問題罷了,進了大宅門,就要找個有權有勢的投誠,才能不被別人欺負。
薛禮強忍著心中的慌張,擠出一抹笑容。
“兩位大哥,放了俺這一次吧,這個月預支的工錢花完了,下個月領了工錢,俺先孝敬兩位大哥!”
兩個護院對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似乎是聽到了天下間最滑稽的笑話。
“哈哈哈哈!”
“你個小兔崽子,一個月才能賺幾個錢?”
“老子去青樓逛一圈,夠你小子累死累活幹半年的!”
別看薛禮在同齡人之間算是壯碩的,但在兩個大家族的護院眼裏,跟隻小雞崽子沒什麽區別。
揪著薛禮的人使勁晃蕩了幾下,把薛禮晃了個七葷八素。
另一人直接劈手將《大唐周刊》搶過來。
“不知道天高地厚,進了我們薛家的門,手裏頭就絕對不要出現竹葉軒的東西!”
撕拉——
《大唐周刊》被三兩下撕得粉碎。
薛禮頓時就呆住了!
他都已經做好了這個月餓肚子的準備了,就為了能買一本《大唐周刊》讀一讀。
聽說這裏頭都是大學問人寫的文章,不僅如此,裏頭還有專門教人讀書識字的內容,甚至於,是太子的老師親自寫的!
放在任何一個窮苦孩子眼中,那都是無價之寶!
說不定平時多用用功,以後能受到貴人的青睞,從此擺脫世世代代當窮苦人的命運。
護院竟然把書給撕了!
這無異於是毀了薛禮的前途!
《大唐周刊》雖然不算貴,但在普通百姓眼中,也不是一筆小錢。
想要買的話,怎麽也要使勁咬咬牙。
少年人容不下太多的心思,薛禮的眼珠子當時就紅了!
“呦嗬,你個小兔崽子還生氣了?”
“老子給你臉了是不是!”
兩個護院嬉笑著,壓根沒有放開薛禮的意思。
“走,把他帶到二老爺那邀功,拿了賞錢咱哥兒倆去平康坊瀟灑!”
“敢私藏竹葉軒的東西,這小子少說挨頓板子!”
薛禮的眼睛眯了起來。
然後,他突然攥住護院的一隻手。
哢——
一聲脆響,護院的手腕竟然硬生生被他給掰碎了!
下一刻,護院才反應過來,殺豬般的慘叫起來!
薛禮看著地上被撕成碎片的書,怒火越來越旺盛。
“俺家祖上跟二老太爺是一家人,你們竟然敢欺負俺!”
“俺娘說了,俺什麽苦都能吃,唯獨不能受欺負!”
說完,他一腳蹬在護院的胸口上。
護院哼了一聲,直接撞在身後的牆上,昏死過去了。
另一個人嚇懵了,臉色變得格外精彩。
等薛禮看向他的時候,才猛地一激靈,把腰間別著的短刀拔出來。
“你還敢傷人?老子活劈了你!”
“大不了被二老爺訓斥一頓!”
說完,一刀朝著薛禮劈砍而去。
薛禮靈巧的一個閃身,躲開之後,一拳打在他的後腰上。
護院慘叫一聲,應聲倒地。
緊接著,又是好幾人從薛家大宅裏衝了出來...
...
王積的文章,如同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重浪!
短短一天時間,在長安城的文壇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國子監內在爭吵,無數的亭台樓閣內也在爭吵。
柳葉走在平康坊的大街上,甚至看見了有讀書人在當街對罵!
“王積先生久不露麵,如今定是積蓄了多年的學問,準備一朝出山,他這篇文章堪稱無懈可擊,將當前蒙學的弱點逐一披露,乃是功德無量的鴻文,能給無數蒙學幼童解惑!”
“無稽之談!”
“文紀先生叱吒文壇多年,更曾擔任過國子監的祭酒,論起教書育人來,乃當今士林魁首,總不能因為王積先生是大儒王通的胞弟,就過分宣揚他的名頭!”
“哈哈,你可知文紀先生乃是當今太子殿下的老師?連太子都能教導,區區蒙學還能出錯?”
“一山更有一山高,王積先生不如文紀先生,這是不爭的事實!”
聽著周圍那些讀書人的爭吵,跟柳葉一同來到平康坊的孫思邈忍不住搖了搖頭。
“人心不古啊,當街爭吵,絲毫不為長者避諱,怕是王積和李綱都沒有這麽大的氣性。”
看得出來,孫思邈對當今的文壇很失望。
話說他也曾當過官,隻是不喜歡官場上的黑暗,直接辭官了而已。
真正算起來,他也稱得上是文壇中人。
柳葉催促道:“行了行了,幾個毛頭小子吵架你也聽?還是趕緊去登科樓吧,今日又到了你坐診的時間,萬萬不敢耽擱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一心想著讀書識字,以後能混出頭來,薛禮自己都覺得自己厲害壞了。
蹲在大宅門旁邊的牆角,學著學問人的樣子,在手指頭上沾點唾沫,一頁一頁的翻看著最新一期的《大唐周刊》。
大部分內容他都看不懂,不過這些內容並不是他所需要的。
翻開幾眼之後,看見基礎教育板塊的蒙學專欄,薛禮頓時眉開眼笑。
“就是這裏,以後要多學一學蒙學的文章,在大宅門多做幾年的工,攢些銀錢,說不定以後能求貴人們給我一個上學的機會。”
“我好歹也是河東薛氏出身,雖然爹娘死的早,但血脈在,貴人們應該會給我這身血脈一個麵子吧...”
薛禮如饑似渴的讀著。
突然,兩道人影將他籠罩起來。
“好啊,你個小兔崽子竟然跑到這裏來躲清閑,真是活膩味了!”
來人是兩個膀大腰圓的壯漢,薛禮認識他,是跟在二老爺薛粹身邊的護院,在大宅門裏的地位很高。
其中一人,上前就揪住了薛禮的脖領子,硬生生將他提了起來。
“當初就勸二老爺,老家來的泥腿子沒見過世麵,還什麽規矩都不懂,如今倒好,你膽敢私自買《大唐周刊》!”
“難道不知道,主家跟柳家翻臉了嗎?”
“不知死活的東西!”
薛禮是真不知道這些規矩。
他才來到長安城幾天,哪裏清楚大人物們之間的糾葛?
不過以前在河東老家的時候,他倒是經常聽長輩們提起大宅門裏的醃臢事。
無非是人際關係的問題罷了,進了大宅門,就要找個有權有勢的投誠,才能不被別人欺負。
薛禮強忍著心中的慌張,擠出一抹笑容。
“兩位大哥,放了俺這一次吧,這個月預支的工錢花完了,下個月領了工錢,俺先孝敬兩位大哥!”
兩個護院對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似乎是聽到了天下間最滑稽的笑話。
“哈哈哈哈!”
“你個小兔崽子,一個月才能賺幾個錢?”
“老子去青樓逛一圈,夠你小子累死累活幹半年的!”
別看薛禮在同齡人之間算是壯碩的,但在兩個大家族的護院眼裏,跟隻小雞崽子沒什麽區別。
揪著薛禮的人使勁晃蕩了幾下,把薛禮晃了個七葷八素。
另一人直接劈手將《大唐周刊》搶過來。
“不知道天高地厚,進了我們薛家的門,手裏頭就絕對不要出現竹葉軒的東西!”
撕拉——
《大唐周刊》被三兩下撕得粉碎。
薛禮頓時就呆住了!
他都已經做好了這個月餓肚子的準備了,就為了能買一本《大唐周刊》讀一讀。
聽說這裏頭都是大學問人寫的文章,不僅如此,裏頭還有專門教人讀書識字的內容,甚至於,是太子的老師親自寫的!
放在任何一個窮苦孩子眼中,那都是無價之寶!
說不定平時多用用功,以後能受到貴人的青睞,從此擺脫世世代代當窮苦人的命運。
護院竟然把書給撕了!
這無異於是毀了薛禮的前途!
《大唐周刊》雖然不算貴,但在普通百姓眼中,也不是一筆小錢。
想要買的話,怎麽也要使勁咬咬牙。
少年人容不下太多的心思,薛禮的眼珠子當時就紅了!
“呦嗬,你個小兔崽子還生氣了?”
“老子給你臉了是不是!”
兩個護院嬉笑著,壓根沒有放開薛禮的意思。
“走,把他帶到二老爺那邀功,拿了賞錢咱哥兒倆去平康坊瀟灑!”
“敢私藏竹葉軒的東西,這小子少說挨頓板子!”
薛禮的眼睛眯了起來。
然後,他突然攥住護院的一隻手。
哢——
一聲脆響,護院的手腕竟然硬生生被他給掰碎了!
下一刻,護院才反應過來,殺豬般的慘叫起來!
薛禮看著地上被撕成碎片的書,怒火越來越旺盛。
“俺家祖上跟二老太爺是一家人,你們竟然敢欺負俺!”
“俺娘說了,俺什麽苦都能吃,唯獨不能受欺負!”
說完,他一腳蹬在護院的胸口上。
護院哼了一聲,直接撞在身後的牆上,昏死過去了。
另一個人嚇懵了,臉色變得格外精彩。
等薛禮看向他的時候,才猛地一激靈,把腰間別著的短刀拔出來。
“你還敢傷人?老子活劈了你!”
“大不了被二老爺訓斥一頓!”
說完,一刀朝著薛禮劈砍而去。
薛禮靈巧的一個閃身,躲開之後,一拳打在他的後腰上。
護院慘叫一聲,應聲倒地。
緊接著,又是好幾人從薛家大宅裏衝了出來...
...
王積的文章,如同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重浪!
短短一天時間,在長安城的文壇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國子監內在爭吵,無數的亭台樓閣內也在爭吵。
柳葉走在平康坊的大街上,甚至看見了有讀書人在當街對罵!
“王積先生久不露麵,如今定是積蓄了多年的學問,準備一朝出山,他這篇文章堪稱無懈可擊,將當前蒙學的弱點逐一披露,乃是功德無量的鴻文,能給無數蒙學幼童解惑!”
“無稽之談!”
“文紀先生叱吒文壇多年,更曾擔任過國子監的祭酒,論起教書育人來,乃當今士林魁首,總不能因為王積先生是大儒王通的胞弟,就過分宣揚他的名頭!”
“哈哈,你可知文紀先生乃是當今太子殿下的老師?連太子都能教導,區區蒙學還能出錯?”
“一山更有一山高,王積先生不如文紀先生,這是不爭的事實!”
聽著周圍那些讀書人的爭吵,跟柳葉一同來到平康坊的孫思邈忍不住搖了搖頭。
“人心不古啊,當街爭吵,絲毫不為長者避諱,怕是王積和李綱都沒有這麽大的氣性。”
看得出來,孫思邈對當今的文壇很失望。
話說他也曾當過官,隻是不喜歡官場上的黑暗,直接辭官了而已。
真正算起來,他也稱得上是文壇中人。
柳葉催促道:“行了行了,幾個毛頭小子吵架你也聽?還是趕緊去登科樓吧,今日又到了你坐診的時間,萬萬不敢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