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他太清楚前隋為什麽會覆滅了!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柳葉來說,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柳家的敵人滿打滿算就兩個,無非是孔家和薛家而已。
朋友卻不少!
韋家和薛萬徹他們家也就不提了,眼前的李百藥,也是柳葉正在篩選的人。
世家大族,也未必都是壞人,歸根結底,好壞也都是看各自的利益得失而已。
很顯然,李百藥的利益和柳葉相符,雙方便可以成為朋友。
而柳葉也明白李百藥的意思。
“老夫旗幟鮮明的站出來力挺你柳家,恐怕孔家和薛家就被嚇迴去了,到時候你柳大東家拿不到勝利的果實,恐怕還要轉過頭來念我李百藥的不是!”
“你說...對不對?”
柳葉頓時哈哈大笑。
“百藥先生說的不錯,像您這麽藏頭藏尾的幫助柳家,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不得不說,李百藥還真有點跟柳葉脾氣相投,甚至可以說是臭味相投的人...
五姓七望是站在世家巔峰的存在,哪怕趙郡李氏是五姓七望之中最弱的,也要遠超其他的大家族。
一旦李百藥親自下場,孔家和薛家難免有所顧忌。
就像他說的,擊敗孔家和薛家不是目的,通過擊敗他們,拿到戰利品,摘得勝利果實,才是柳葉想要的。
李百藥也忍俊不禁。
“不過話又說迴來,李某幫了你柳家一把,而李某的訴求,柳公子是不是也該鬆一鬆口了?”
柳葉笑道:“百藥先生何必著急?”
“您想要的,一是木材生意,這一點上,竹葉軒的蘇掌櫃正在盡力幫你聯係,至於羊毛生意,還需要等你家和我柳家的商隊迴來。”
“總之,虧不了你就是了!”
李百藥搖了搖頭,道:“這生意做得,老夫還是頭一次聽了別人空口白牙的說一通,就直接信了。”
柳葉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怕是百藥先生不信都不行了,如今你趙郡李氏的局麵,並不比我柳家好多少吧?”
...
皇宮,宣政殿!
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埋首於滿桌子的奏折公文之中。
他的作息很規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簡單的洗漱之後吃點東西,就會坐下來批閱公文。
中午也是隻是簡單的對付一口,一直到未時,才會休息一下,到禦花園亦或者宣政殿門前的廣場上演武,鍛煉一下身體。
眼瞅著就要到中午了。
李世民飛快的吃完午膳,見幾個小太監又抬進來足足兩筐的奏折,忍不住歎息一聲。
“阿難,今日不去演武了,把那些奏折整理之後送上來。”
張阿難跟了李世民多年,看著陛下疲憊卻無法休息的樣子,忍不住有些心疼。
“陛下,還是歇息一些吧,奏折什麽時候批閱都可以,您的龍體可萬萬不能有損啊!”
李世民深吸口氣,幽幽的說道:“大唐的政務越發繁重了,各地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飛向長安,邊境的戰事也沒有任何好消息。”
“朕除了勤勉一些,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可如今大唐正處在千載難有的巨大變革之中,往日烹小鮮的法子,如今是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他把手頭的公文放下,忽然看見大寶擺上來一份河東黜陟大使孫赫良的奏折。
“河東...”
一看到河東,李世民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河東黜陟大使孫赫良如今走到哪裏了?”
張阿難連忙道:“迴陛下的話,按照預定的行程,孫禦史應當已經抵達清河!”
李世民的眼睛一眯。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
同時,還是五姓七望之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一家!
他拿起奏折,隻是看了一眼,頓時愕然變色。
“崔氏好大的膽子!”
皇帝一怒,嚇得整個大殿的太監宮女全都匍匐在地上。
張阿難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需不需要給孫禦史下旨?”
李世民喘了半天的粗氣,才將怒火平息下來。
“短短五年時間,崔氏侵占了不下三十萬畝的農田,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於被逼迫成了流民!”
“若非孫愛卿秉筆直書,朕到現在還被蒙在鼓裏!”
“好一個清河崔氏!”
李世民攥了攥拳頭,道:“立刻找一找,有沒有河北黜陟大使劉玉成等人的奏折!”
小太監們趕忙爬起來翻找。
很快,又找出來五道奏折。
李世民一一看過之後,臉色愈發的陰沉。
他每年都會派遣禦史,打著安撫百姓的名義,前往五姓七望的家族駐地探查情況。
世家大族,是李世民一直以來的心病。
他太清楚前隋為什麽會覆滅了!
除了天時地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牽製住了隋煬帝的後腿。
否則的話,隋煬帝即便不能成為千古一帝,至少也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他太急於把世家大族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裏了,結果,卻是他自己被清掃了進去。
五姓七望,乃是七個家族,裏邊有四家同名同姓,如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以及隴西曆史和趙郡李氏。
這四家姓氏相同的家族,原本就是同宗同源,隻是曆史上出現了變故,才會分割來開。
而李世民之所以如此重視五姓七望,乃是因為他們李氏皇族,本就是五姓七望的分支。
隴西李氏!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深知五姓七望的可怕。
將奏折全部看完之後,李世民幽幽一歎。
“終究還是趙郡李氏念及血脈情誼,看在皇族的麵子上,沒有做得太過分。”
“卻不成想,也因此受到了其他幾家的敵視,怕是李百藥之所以來到長安尋找商機,就是想借此擺脫其他幾家的圍追堵截。”
李世民苦惱的揉了揉太陽穴,問道:“李百藥現在何處?”
張阿難趕忙派人去打聽,不多時,就有人傳迴來了消息。
“迴陛下的話,百藥先生如今正在竹葉軒內,百騎司的人還從越王殿下那裏帶迴來一個消息,百藥先生親自撰寫了一篇文章,送到《大唐周刊》編輯部投稿,隻是馬周等人還不知道百藥先生的身份。”
“如果這篇文章被選中,百藥先生會再去《大唐周刊》編輯部亮明身份。”
柳家的敵人滿打滿算就兩個,無非是孔家和薛家而已。
朋友卻不少!
韋家和薛萬徹他們家也就不提了,眼前的李百藥,也是柳葉正在篩選的人。
世家大族,也未必都是壞人,歸根結底,好壞也都是看各自的利益得失而已。
很顯然,李百藥的利益和柳葉相符,雙方便可以成為朋友。
而柳葉也明白李百藥的意思。
“老夫旗幟鮮明的站出來力挺你柳家,恐怕孔家和薛家就被嚇迴去了,到時候你柳大東家拿不到勝利的果實,恐怕還要轉過頭來念我李百藥的不是!”
“你說...對不對?”
柳葉頓時哈哈大笑。
“百藥先生說的不錯,像您這麽藏頭藏尾的幫助柳家,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不得不說,李百藥還真有點跟柳葉脾氣相投,甚至可以說是臭味相投的人...
五姓七望是站在世家巔峰的存在,哪怕趙郡李氏是五姓七望之中最弱的,也要遠超其他的大家族。
一旦李百藥親自下場,孔家和薛家難免有所顧忌。
就像他說的,擊敗孔家和薛家不是目的,通過擊敗他們,拿到戰利品,摘得勝利果實,才是柳葉想要的。
李百藥也忍俊不禁。
“不過話又說迴來,李某幫了你柳家一把,而李某的訴求,柳公子是不是也該鬆一鬆口了?”
柳葉笑道:“百藥先生何必著急?”
“您想要的,一是木材生意,這一點上,竹葉軒的蘇掌櫃正在盡力幫你聯係,至於羊毛生意,還需要等你家和我柳家的商隊迴來。”
“總之,虧不了你就是了!”
李百藥搖了搖頭,道:“這生意做得,老夫還是頭一次聽了別人空口白牙的說一通,就直接信了。”
柳葉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怕是百藥先生不信都不行了,如今你趙郡李氏的局麵,並不比我柳家好多少吧?”
...
皇宮,宣政殿!
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埋首於滿桌子的奏折公文之中。
他的作息很規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簡單的洗漱之後吃點東西,就會坐下來批閱公文。
中午也是隻是簡單的對付一口,一直到未時,才會休息一下,到禦花園亦或者宣政殿門前的廣場上演武,鍛煉一下身體。
眼瞅著就要到中午了。
李世民飛快的吃完午膳,見幾個小太監又抬進來足足兩筐的奏折,忍不住歎息一聲。
“阿難,今日不去演武了,把那些奏折整理之後送上來。”
張阿難跟了李世民多年,看著陛下疲憊卻無法休息的樣子,忍不住有些心疼。
“陛下,還是歇息一些吧,奏折什麽時候批閱都可以,您的龍體可萬萬不能有損啊!”
李世民深吸口氣,幽幽的說道:“大唐的政務越發繁重了,各地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飛向長安,邊境的戰事也沒有任何好消息。”
“朕除了勤勉一些,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可如今大唐正處在千載難有的巨大變革之中,往日烹小鮮的法子,如今是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他把手頭的公文放下,忽然看見大寶擺上來一份河東黜陟大使孫赫良的奏折。
“河東...”
一看到河東,李世民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河東黜陟大使孫赫良如今走到哪裏了?”
張阿難連忙道:“迴陛下的話,按照預定的行程,孫禦史應當已經抵達清河!”
李世民的眼睛一眯。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
同時,還是五姓七望之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一家!
他拿起奏折,隻是看了一眼,頓時愕然變色。
“崔氏好大的膽子!”
皇帝一怒,嚇得整個大殿的太監宮女全都匍匐在地上。
張阿難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需不需要給孫禦史下旨?”
李世民喘了半天的粗氣,才將怒火平息下來。
“短短五年時間,崔氏侵占了不下三十萬畝的農田,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甚至於被逼迫成了流民!”
“若非孫愛卿秉筆直書,朕到現在還被蒙在鼓裏!”
“好一個清河崔氏!”
李世民攥了攥拳頭,道:“立刻找一找,有沒有河北黜陟大使劉玉成等人的奏折!”
小太監們趕忙爬起來翻找。
很快,又找出來五道奏折。
李世民一一看過之後,臉色愈發的陰沉。
他每年都會派遣禦史,打著安撫百姓的名義,前往五姓七望的家族駐地探查情況。
世家大族,是李世民一直以來的心病。
他太清楚前隋為什麽會覆滅了!
除了天時地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牽製住了隋煬帝的後腿。
否則的話,隋煬帝即便不能成為千古一帝,至少也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他太急於把世家大族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裏了,結果,卻是他自己被清掃了進去。
五姓七望,乃是七個家族,裏邊有四家同名同姓,如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以及隴西曆史和趙郡李氏。
這四家姓氏相同的家族,原本就是同宗同源,隻是曆史上出現了變故,才會分割來開。
而李世民之所以如此重視五姓七望,乃是因為他們李氏皇族,本就是五姓七望的分支。
隴西李氏!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深知五姓七望的可怕。
將奏折全部看完之後,李世民幽幽一歎。
“終究還是趙郡李氏念及血脈情誼,看在皇族的麵子上,沒有做得太過分。”
“卻不成想,也因此受到了其他幾家的敵視,怕是李百藥之所以來到長安尋找商機,就是想借此擺脫其他幾家的圍追堵截。”
李世民苦惱的揉了揉太陽穴,問道:“李百藥現在何處?”
張阿難趕忙派人去打聽,不多時,就有人傳迴來了消息。
“迴陛下的話,百藥先生如今正在竹葉軒內,百騎司的人還從越王殿下那裏帶迴來一個消息,百藥先生親自撰寫了一篇文章,送到《大唐周刊》編輯部投稿,隻是馬周等人還不知道百藥先生的身份。”
“如果這篇文章被選中,百藥先生會再去《大唐周刊》編輯部亮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