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你孔家興盛了一千多年,也該試一試倒黴的滋味了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姓七望作為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團體,在長安城都有自己的駐地。
就好像號稱‘學宗’的範陽盧氏,家主盧赤鬆,已經在長安城住了近二十年。
隋末的天下亂戰,沒有給盧家造成絲毫的影響。
曲江坊!
作為長安城中最為偏僻的坊市,隻要翻過牆頭,就到了城外。
這裏有大片荒蕪的土地,以及一座有半個皇宮那麽大的曲江池。
而在曲江池的東側,卻矗立著一片規模極大的宅院。
這裏,就是盧氏在長安城的別院。
按理說,曲江池周圍屬於皇家園林,但對於盧氏而言,皇家園林就是個笑話。
一道折子,就讓李世民捏著鼻子,把這片皇家園林送給盧氏一半。
“衝遠先生,嚐嚐老夫新得來的午子仙毫,這可是登科樓最好的茶葉,旁人輕易喝不得,就算是老夫,也隻有區區的三兩而已。”
“也就是衝遠先生來了,換了旁人,老夫根本就舍不得拿出來!”
盧赤鬆笑嗬嗬的親自侍弄茶道,熱情的招待前來拜訪他的孔穎達。
聞著午子仙毫的清香,孔穎達心中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盧公,老夫聽聞你盧氏的家學,也在教導《三字經》?”
盧赤鬆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白撿的便宜,老夫當然要占上一占!”
“那《三字經》老夫隻通讀了一遍,便下令讓族中的孩子們多學習學習,還有幾個學問不錯的晚輩,正在加緊鑽研,或許能多添上一些內容。”
“老夫讀完之後,總覺得這《三字經》沒寫完似的...”
孔穎達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莫非盧公不知道我孔家和那柳葉的爭端?”
盧赤鬆渾不在意的說道:“當然知道,老夫就是想幫一幫衝遠先生,才會下令讓族中鑽研《三字經》。”
“說來倒也有意思,那名叫柳葉的晚輩,竟然絲毫都不知道藏私,直接將《三字經》公布在《大唐周刊》之上,還是頭版頭條!”
“老夫活了七十年,還是頭一次碰見這種情況!”
孔穎達的眼角抽搐了幾下,心中的怒火一個勁的往上湧。
“既然知道,盧公這般做法,還能叫幫助我孔家?”
“你我兩家本是姻親,做出這等背後捅刀子的事情,實在是不體麵!”
盧赤鬆的眼中也閃過一抹怒色,不過被他掩飾得很好。
“衝遠先生何出此言?我盧氏的確與你孔家乃是姻親,將《三字經》從柳葉手中搶過來,豈不就是在幫你?”
“一旦老夫將《三字經》補齊,再寫得晦澀一些,注解權就落在了老夫的手中!”
此言一出,孔穎達的怒火再也憋不住了。
“為何你盧氏就如此的看不清局勢?”
“那柳葉堂而皇之的將《三字經》印在《大唐周刊》上,是因為他傻嗎?他定是有所圖謀才會如此!”
“光是你盧氏也就罷了,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再加上王氏,竟然都在家學之中教導《三字經》!”
盧赤鬆眉頭一皺,目光也變得冷厲了起來。
“衝遠先生,老夫對你和柳葉的糾紛沒有一點興趣,既然《三字經》通俗易懂,教授族中的孩子們學習乃是常理!”
“再說,《三字經》乃是蒙學的學問,跟我盧氏的高深學問一點都不衝突,你孔家以蒙學起家,受到衝擊是難免的事情,與老夫何幹?”
“況且,老夫又沒有貪圖人家的印刷工藝,也沒有貪圖人家的《大唐周刊》,更沒有一個莫名其妙把人家得罪死的兒子!”
盧赤鬆這番話是一點都沒藏著掖著,把孔穎達擠兌得七竅生煙。
孔穎達喘了半天的粗氣,才強行克製住用茶杯砸盧赤鬆腦袋的衝動。
誰能想到,區區一篇《三字經》,竟然將孔家逼迫到如此地步!
若是能找到其中的漏洞也好,就像盧赤鬆說的,隻要把漏洞修改好,再補充完善,頂多是添加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完全可以說《三字經》是孔家的學問!
問題是,他根本就找不到漏洞!
哪怕孔家的門徒齊出,也無濟於事!
“若是我孔家的蒙學地位受到衝擊,老夫倒也看看,你盧氏何時會受到牽連!”
孔穎達說完之後,拂袖而去!
盧赤鬆壓根就沒派人送他,冷笑幾聲之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熱茶。
仔細品味了片刻之後,悠悠的說道:“你孔家興盛了一千多年,也該試一試倒黴的滋味了。”
“聽聞趙郡李氏的李百藥,跟柳葉走得很近,是不是我盧氏也該找個優秀的年輕人,跟柳葉去接觸一下?”
“貌似...跟柳葉走得近一些,都能獲得不小的收益。”
他沉吟了一下,衝著在不遠處候著的仆役道:“把五郎叫來!”
很快,盧家長房的盧五郎盧承慶到了。
“父親!”
盧赤鬆點點頭,道:“五郎,近來你在國子監讀書,可有所獲?”
盧承慶隻有十八歲,正就讀於國子監的國子學,乃是國子學中,難得的學問出眾之人。
“孩兒正在跟隨德明先生研習訓詁學,近來偶有所得,德明先生還誇讚過孩兒。”
盧赤鬆滿意的點點頭。
他的兒子很多,卻沒有一個像盧承慶這麽出類拔萃的。
“國子監中,可有人在談論《三字經》之事?”
盧承慶臉上露出一抹古怪之色,不知道父親為何會問起這件事。
“迴父親的話,孩兒聽聞,久不曾授課的文紀先生親自出山,教導四門學的諸多學子《三字經》,還將《大唐周刊》列為必讀書目。”
“原來如此啊...想不到他李文紀,竟然也跟柳葉站在了一起。”
盧赤鬆若有所思的說道。
盧承慶又道:“孩兒以為,《三字經》必會成為未來孩童蒙學的經典之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隻不過,坊間也有人在傳聞,說《三字經》現世,隻是柳葉用來攻訐開孔家的利器而已。”
盧赤鬆放下茶杯,道:“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為父有一件事要交給你去辦。”
“這幾日,你找機會和柳葉接觸一二,不必抱著什麽心思,盡力和他成為朋友即可。”
就好像號稱‘學宗’的範陽盧氏,家主盧赤鬆,已經在長安城住了近二十年。
隋末的天下亂戰,沒有給盧家造成絲毫的影響。
曲江坊!
作為長安城中最為偏僻的坊市,隻要翻過牆頭,就到了城外。
這裏有大片荒蕪的土地,以及一座有半個皇宮那麽大的曲江池。
而在曲江池的東側,卻矗立著一片規模極大的宅院。
這裏,就是盧氏在長安城的別院。
按理說,曲江池周圍屬於皇家園林,但對於盧氏而言,皇家園林就是個笑話。
一道折子,就讓李世民捏著鼻子,把這片皇家園林送給盧氏一半。
“衝遠先生,嚐嚐老夫新得來的午子仙毫,這可是登科樓最好的茶葉,旁人輕易喝不得,就算是老夫,也隻有區區的三兩而已。”
“也就是衝遠先生來了,換了旁人,老夫根本就舍不得拿出來!”
盧赤鬆笑嗬嗬的親自侍弄茶道,熱情的招待前來拜訪他的孔穎達。
聞著午子仙毫的清香,孔穎達心中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盧公,老夫聽聞你盧氏的家學,也在教導《三字經》?”
盧赤鬆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白撿的便宜,老夫當然要占上一占!”
“那《三字經》老夫隻通讀了一遍,便下令讓族中的孩子們多學習學習,還有幾個學問不錯的晚輩,正在加緊鑽研,或許能多添上一些內容。”
“老夫讀完之後,總覺得這《三字經》沒寫完似的...”
孔穎達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莫非盧公不知道我孔家和那柳葉的爭端?”
盧赤鬆渾不在意的說道:“當然知道,老夫就是想幫一幫衝遠先生,才會下令讓族中鑽研《三字經》。”
“說來倒也有意思,那名叫柳葉的晚輩,竟然絲毫都不知道藏私,直接將《三字經》公布在《大唐周刊》之上,還是頭版頭條!”
“老夫活了七十年,還是頭一次碰見這種情況!”
孔穎達的眼角抽搐了幾下,心中的怒火一個勁的往上湧。
“既然知道,盧公這般做法,還能叫幫助我孔家?”
“你我兩家本是姻親,做出這等背後捅刀子的事情,實在是不體麵!”
盧赤鬆的眼中也閃過一抹怒色,不過被他掩飾得很好。
“衝遠先生何出此言?我盧氏的確與你孔家乃是姻親,將《三字經》從柳葉手中搶過來,豈不就是在幫你?”
“一旦老夫將《三字經》補齊,再寫得晦澀一些,注解權就落在了老夫的手中!”
此言一出,孔穎達的怒火再也憋不住了。
“為何你盧氏就如此的看不清局勢?”
“那柳葉堂而皇之的將《三字經》印在《大唐周刊》上,是因為他傻嗎?他定是有所圖謀才會如此!”
“光是你盧氏也就罷了,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再加上王氏,竟然都在家學之中教導《三字經》!”
盧赤鬆眉頭一皺,目光也變得冷厲了起來。
“衝遠先生,老夫對你和柳葉的糾紛沒有一點興趣,既然《三字經》通俗易懂,教授族中的孩子們學習乃是常理!”
“再說,《三字經》乃是蒙學的學問,跟我盧氏的高深學問一點都不衝突,你孔家以蒙學起家,受到衝擊是難免的事情,與老夫何幹?”
“況且,老夫又沒有貪圖人家的印刷工藝,也沒有貪圖人家的《大唐周刊》,更沒有一個莫名其妙把人家得罪死的兒子!”
盧赤鬆這番話是一點都沒藏著掖著,把孔穎達擠兌得七竅生煙。
孔穎達喘了半天的粗氣,才強行克製住用茶杯砸盧赤鬆腦袋的衝動。
誰能想到,區區一篇《三字經》,竟然將孔家逼迫到如此地步!
若是能找到其中的漏洞也好,就像盧赤鬆說的,隻要把漏洞修改好,再補充完善,頂多是添加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完全可以說《三字經》是孔家的學問!
問題是,他根本就找不到漏洞!
哪怕孔家的門徒齊出,也無濟於事!
“若是我孔家的蒙學地位受到衝擊,老夫倒也看看,你盧氏何時會受到牽連!”
孔穎達說完之後,拂袖而去!
盧赤鬆壓根就沒派人送他,冷笑幾聲之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熱茶。
仔細品味了片刻之後,悠悠的說道:“你孔家興盛了一千多年,也該試一試倒黴的滋味了。”
“聽聞趙郡李氏的李百藥,跟柳葉走得很近,是不是我盧氏也該找個優秀的年輕人,跟柳葉去接觸一下?”
“貌似...跟柳葉走得近一些,都能獲得不小的收益。”
他沉吟了一下,衝著在不遠處候著的仆役道:“把五郎叫來!”
很快,盧家長房的盧五郎盧承慶到了。
“父親!”
盧赤鬆點點頭,道:“五郎,近來你在國子監讀書,可有所獲?”
盧承慶隻有十八歲,正就讀於國子監的國子學,乃是國子學中,難得的學問出眾之人。
“孩兒正在跟隨德明先生研習訓詁學,近來偶有所得,德明先生還誇讚過孩兒。”
盧赤鬆滿意的點點頭。
他的兒子很多,卻沒有一個像盧承慶這麽出類拔萃的。
“國子監中,可有人在談論《三字經》之事?”
盧承慶臉上露出一抹古怪之色,不知道父親為何會問起這件事。
“迴父親的話,孩兒聽聞,久不曾授課的文紀先生親自出山,教導四門學的諸多學子《三字經》,還將《大唐周刊》列為必讀書目。”
“原來如此啊...想不到他李文紀,竟然也跟柳葉站在了一起。”
盧赤鬆若有所思的說道。
盧承慶又道:“孩兒以為,《三字經》必會成為未來孩童蒙學的經典之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隻不過,坊間也有人在傳聞,說《三字經》現世,隻是柳葉用來攻訐開孔家的利器而已。”
盧赤鬆放下茶杯,道:“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為父有一件事要交給你去辦。”
“這幾日,你找機會和柳葉接觸一二,不必抱著什麽心思,盡力和他成為朋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