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朕有把握,他絕對不會收!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7章 朕有把握,他絕對不會收!
皇宮,紫宸殿!
“新的刊物?”
李世民吃驚的看著李承乾。
“柳葉現在還有心思搞這些東西?”
不管在誰看來,柳葉恐怕早就瘋了。
雖然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柳葉也早就自顧不暇了。
刊物這種東西,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籌備,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隨便找幾個人來,就能創辦出一種刊物,那純粹是天方夜譚。
哪怕是柳葉,也需要倚仗馬周他們那四位年輕俊彥。
換做別人,不說有沒有這種才學,最起碼的責任心都沒有他們幾個那麽強。
李承乾的表情有些興奮。
“父皇,柳大哥就是這麽說的,他還說,等過幾天會給兒臣準備一筆錢財,用這筆錢財來創辦刊物!”
“當時竹葉軒的許大掌櫃就在書房外,被柳大哥叫進去之後,簡單算了一筆賬,大概隻需要兩萬貫就足夠了!”
李世民慢慢坐下來,讓自己的心思沉靜一些。
他忽然發現,自己好像下意識的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太子且退,到偏殿待召!”
李承乾老老實實的朝偏殿走去。
不多時,李世民將房玄齡給召了過來。
氣喘籲籲的房玄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李世民一句沒來由的話,給嚇了一跳。
“薛家覆滅之後,三省將如何平息動亂?”
房玄齡愣了有一分鍾,皇帝也不心急,就靜靜地等著房玄齡消化這個堪稱可怕的消息。
“陛下...可是收到了什麽風聲?”
房玄齡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世民皺著眉頭,“房卿,你先迴答朕的問題!”
房玄齡連忙拱手,道:“迴陛下的話,三省早已擬定出兩套方案。”
“一是柳家覆滅後,關於外賣員這群人的安置問題,以及朝廷各官邸的用餐事宜。”
“二則是柳家大規模撤離市場後,其麾下的各種產業應當如何處理...”
“臣實話實說,三省並未做好薛家覆滅的準備!”
房玄齡這是把三省的實底都抖摟出來了。
不管在誰看來,這場爭端,最終都會以薛家勝利告終。
留到最後的問題,不過是薛家付出多大的代價,以及竹葉軒被奪走多少產業的問題罷了。
雖然柳葉最近沒少搞事情,整個長安城裏都被攪動了起來,但薛家那龐大的體量擺在那裏,哪怕是一文錢一文錢的跟竹葉軒耗,也能生生的把竹葉軒耗死。
這種最笨的辦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薛家目前采取的,就是這種策略。
因此,在三省諸多大佬的眼中,平息竹葉軒覆滅後的影響,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竹葉軒的產業,深入到了民生之中。
一旦垮台,代表著大量的外賣員,有可能會重新成為不良人,意味著官府再也沒有便宜的餐食可吃,意味著這幾個月來長安縣那數量極其可觀的賦稅,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換成任何一個商行覆滅,三省都不會如此重視。
而今,卻已經成了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房玄齡最近憔悴得厲害,也不知連著加了多少個夜晚的班...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做好薛家覆滅的準備吧,這一天,可能已經快到了。”
房玄齡的嘴角牽動了幾下。
“敢問陛下,為何會有此結論?”
李世民將李承乾帶給他的消息,說了一遍。
“抽出大筆的錢財,來支持外賣產業,可能是柳葉最後的‘拚死一搏’,但創辦新刊物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即將丟失產業之人,會做出來的事。”
“這代表著,柳葉已經開始為了竹葉軒的下一步發展,進行謀劃!”
“在此基礎之上,朕忽然發現,一直以來,咱們都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房玄齡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臣愚鈍...”
李世民站起來,在台階上來迴踱步。
走了有兩三圈,似乎在組織自己的語言。
他突然站定,道:“朕所忽略的問題在於,《大唐周刊》最近似乎有些過於平靜了。”
房玄齡皺著眉頭想了想,道:“如今柳家堪稱四麵楚歌,《大唐周刊》平靜一些,應當也是正常的...”
“說不定,是柳家的人手不夠用,那幾個年輕人被柳葉帶到其他產業裏幫忙去了,從最近一期的《大唐周刊》就可以看出來!”
“以前的《大唐周刊》,堪稱期期精品,每一期都必定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而這一期,卻平平淡淡,沒什麽出彩之處。”
“甚至於,就連文紀先生的蒙學文章都消失了!”
“這一切,都代表著柳家已經自顧不暇!”
李世民搖頭道:“玄齡啊玄齡,若是那幾個年輕人,真的沒了鑽研《大唐周刊》的心思,柳葉又怎麽會說出,創辦新期刊的事情?”
房玄齡又是一愣。
對啊!
同樣都是竹葉軒的產業,創辦新期刊,勢必要借助《大唐周刊》的創辦經驗,同樣也需要經驗豐富的人,來帶一帶路。
這就說明,馬周他們四個人不僅沒有被柳葉派到其他的產業當中,反而已經閑的難受了。
或者說,這一期的《大唐周刊》之所以平淡無奇,極有可能是故意的!
這同樣代表著...柳葉憋著壞呢!
李世民道:“朕也是剛才想通的,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將薛家壓垮,柳葉不會如此自信。”
“你且看著,短暫的平靜過後,將會出現一陣狂風暴雨!”
“說不定,倒黴的不僅僅是薛家,到那時候,孔家一樣坐不住!”
房玄齡吞了吞口水,道:“那陛下覺得,臣應當如何?”
李世民迴到龍椅前坐下。
“其一,召集幹臣能吏,秘密厘定薛家覆滅後的應對方案,薛家雖然掌管的主要是酒樓產業,可一旦薛家撤出產業,勢必會導致大量的百姓失去工作!”
“其二,甄選年輕俊彥,尤其是文采出眾,視野開闊之人,不必完全在官場之上尋找,民間也要多找一找,幫太子充斥人手,創辦新刊物!”
“其三,房卿可以用私人名義,去給柳葉送錢,作為試探,朕有把握,他絕對不會收!”
皇宮,紫宸殿!
“新的刊物?”
李世民吃驚的看著李承乾。
“柳葉現在還有心思搞這些東西?”
不管在誰看來,柳葉恐怕早就瘋了。
雖然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柳葉也早就自顧不暇了。
刊物這種東西,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籌備,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隨便找幾個人來,就能創辦出一種刊物,那純粹是天方夜譚。
哪怕是柳葉,也需要倚仗馬周他們那四位年輕俊彥。
換做別人,不說有沒有這種才學,最起碼的責任心都沒有他們幾個那麽強。
李承乾的表情有些興奮。
“父皇,柳大哥就是這麽說的,他還說,等過幾天會給兒臣準備一筆錢財,用這筆錢財來創辦刊物!”
“當時竹葉軒的許大掌櫃就在書房外,被柳大哥叫進去之後,簡單算了一筆賬,大概隻需要兩萬貫就足夠了!”
李世民慢慢坐下來,讓自己的心思沉靜一些。
他忽然發現,自己好像下意識的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太子且退,到偏殿待召!”
李承乾老老實實的朝偏殿走去。
不多時,李世民將房玄齡給召了過來。
氣喘籲籲的房玄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李世民一句沒來由的話,給嚇了一跳。
“薛家覆滅之後,三省將如何平息動亂?”
房玄齡愣了有一分鍾,皇帝也不心急,就靜靜地等著房玄齡消化這個堪稱可怕的消息。
“陛下...可是收到了什麽風聲?”
房玄齡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世民皺著眉頭,“房卿,你先迴答朕的問題!”
房玄齡連忙拱手,道:“迴陛下的話,三省早已擬定出兩套方案。”
“一是柳家覆滅後,關於外賣員這群人的安置問題,以及朝廷各官邸的用餐事宜。”
“二則是柳家大規模撤離市場後,其麾下的各種產業應當如何處理...”
“臣實話實說,三省並未做好薛家覆滅的準備!”
房玄齡這是把三省的實底都抖摟出來了。
不管在誰看來,這場爭端,最終都會以薛家勝利告終。
留到最後的問題,不過是薛家付出多大的代價,以及竹葉軒被奪走多少產業的問題罷了。
雖然柳葉最近沒少搞事情,整個長安城裏都被攪動了起來,但薛家那龐大的體量擺在那裏,哪怕是一文錢一文錢的跟竹葉軒耗,也能生生的把竹葉軒耗死。
這種最笨的辦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薛家目前采取的,就是這種策略。
因此,在三省諸多大佬的眼中,平息竹葉軒覆滅後的影響,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竹葉軒的產業,深入到了民生之中。
一旦垮台,代表著大量的外賣員,有可能會重新成為不良人,意味著官府再也沒有便宜的餐食可吃,意味著這幾個月來長安縣那數量極其可觀的賦稅,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換成任何一個商行覆滅,三省都不會如此重視。
而今,卻已經成了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房玄齡最近憔悴得厲害,也不知連著加了多少個夜晚的班...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做好薛家覆滅的準備吧,這一天,可能已經快到了。”
房玄齡的嘴角牽動了幾下。
“敢問陛下,為何會有此結論?”
李世民將李承乾帶給他的消息,說了一遍。
“抽出大筆的錢財,來支持外賣產業,可能是柳葉最後的‘拚死一搏’,但創辦新刊物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即將丟失產業之人,會做出來的事。”
“這代表著,柳葉已經開始為了竹葉軒的下一步發展,進行謀劃!”
“在此基礎之上,朕忽然發現,一直以來,咱們都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房玄齡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臣愚鈍...”
李世民站起來,在台階上來迴踱步。
走了有兩三圈,似乎在組織自己的語言。
他突然站定,道:“朕所忽略的問題在於,《大唐周刊》最近似乎有些過於平靜了。”
房玄齡皺著眉頭想了想,道:“如今柳家堪稱四麵楚歌,《大唐周刊》平靜一些,應當也是正常的...”
“說不定,是柳家的人手不夠用,那幾個年輕人被柳葉帶到其他產業裏幫忙去了,從最近一期的《大唐周刊》就可以看出來!”
“以前的《大唐周刊》,堪稱期期精品,每一期都必定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而這一期,卻平平淡淡,沒什麽出彩之處。”
“甚至於,就連文紀先生的蒙學文章都消失了!”
“這一切,都代表著柳家已經自顧不暇!”
李世民搖頭道:“玄齡啊玄齡,若是那幾個年輕人,真的沒了鑽研《大唐周刊》的心思,柳葉又怎麽會說出,創辦新期刊的事情?”
房玄齡又是一愣。
對啊!
同樣都是竹葉軒的產業,創辦新期刊,勢必要借助《大唐周刊》的創辦經驗,同樣也需要經驗豐富的人,來帶一帶路。
這就說明,馬周他們四個人不僅沒有被柳葉派到其他的產業當中,反而已經閑的難受了。
或者說,這一期的《大唐周刊》之所以平淡無奇,極有可能是故意的!
這同樣代表著...柳葉憋著壞呢!
李世民道:“朕也是剛才想通的,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將薛家壓垮,柳葉不會如此自信。”
“你且看著,短暫的平靜過後,將會出現一陣狂風暴雨!”
“說不定,倒黴的不僅僅是薛家,到那時候,孔家一樣坐不住!”
房玄齡吞了吞口水,道:“那陛下覺得,臣應當如何?”
李世民迴到龍椅前坐下。
“其一,召集幹臣能吏,秘密厘定薛家覆滅後的應對方案,薛家雖然掌管的主要是酒樓產業,可一旦薛家撤出產業,勢必會導致大量的百姓失去工作!”
“其二,甄選年輕俊彥,尤其是文采出眾,視野開闊之人,不必完全在官場之上尋找,民間也要多找一找,幫太子充斥人手,創辦新刊物!”
“其三,房卿可以用私人名義,去給柳葉送錢,作為試探,朕有把握,他絕對不會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