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你這麽玩,就不怕引來眾怒?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是行俠仗義,就免不了大打出手,老夫平日裏最注重品行,更注重對於這孩子的教導。”
“長安城裏的那些紈絝子弟,老夫看著心中都有氣,若是年輕上二十歲,絕對沒有老夫兒子出手的機會!”
柳葉撲哧一樂。
這對父子,表麵上倒是看不出來,竟然還是對活寶。
左奎耷拉著臉也不說話了。
三人一路來到左葵在長安縣後衙的府邸。
坐下之後,左奎讓胥吏去沏茶。
“說說吧,你們究竟是怎麽想的。”
“隻是一場簡單的打架鬥毆,還不至於把你們兩個請出山吧?”
李百藥朝著柳葉一指。
“別問老夫,問這個家夥,老夫的寶貝兒子就是因為他才出手的!”
柳葉聳了聳肩膀。
“看有些人不順眼,就找人揍他們一頓,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
剛坐下的左奎,又猛的一下子站起來了。
“柳大東家,本官可沒跟你開玩笑,在長安城裏打架鬥毆的性質極其惡劣,如果是紈絝子弟之間的打架鬥毆倒也罷了,就算是上報天聽,陛下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以貴族之身,欺負商賈小民,若是傳到別人的耳朵裏,不光百藥先生的名頭毀了,我長安縣又該如何自處?!”
柳葉翻了個白眼。
“左縣令,咱們能不能不打官腔,難不成你不知道對方那些人的來路?”
左奎的臉色十分嚴肅。
“就是因為知道那些人的來了才擔心,本官最擔心的地方在於,這種打架鬥毆的事件再次發生!”
“甚至於,一連發生十幾起,乃至上百起!”
“這種事情,你柳大東家不是幹不出來!”
柳葉也是一愣。
想不到左奎對他還挺了解。
他還真就是這麽打算的!
其實說白了,就是給薛家增加一點壓力而已。
薛家搶走了柳葉的快餐產業,如今還要涉足外賣產業。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
當然,並不是柳葉多麽想宣泄心中的火氣,而是竹葉軒上上下下的員工需要有一個宣泄憤怒的渠道。
高層的人都知道,竹葉軒自始至終幹的一切都是為了給薛家下套。
可下邊的人不知道!
在他們眼中,大東家和兩位掌櫃隻是在一味的退讓而已。
在快餐產業上,已經退讓到底了,自家連一個攤位都沒有留下。
如果連外賣產業都被薛家吃幹抹淨,竹葉軒的人心可就散了。
自家商行的規模越來越大,手底下的人手也越來越多,他們的想法,已經成了柳葉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有時候提振士氣,並不一定是奪走了別人多少產業,亦或者是賺了別人多少錢,幹點歪門邪道的東西,才能讓手底下的人精神一振。
就好像今天,薛家的外賣員敢搶竹葉軒的生意,那就揍!
薛家不可能為幾個地痞流氓出身的打手出頭。
就算這一次出頭,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如果同時出現十幾起打架鬥毆事件,薛家又該怎麽辦?
他們早就到了焦頭爛額的地步,未知才是最恐懼的…
“柳大東家,本官需要你以竹葉軒的名義保證,長安城中絕對不能再出現這種打架鬥毆之事!”
柳葉翻了個白眼,直接搖頭拒絕。
“那不可能!”
“長安城裏百姓何其多,柳某哪能管的了那麽多?”
“柳某估計啊,長安城裏估計要亂上一陣子。”
“想必左縣令也知道,柳某以前是讀書人,也研習過算學,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通過算學來推測出來的,據柳某計算,未來的三天時間之內,長安城每天都會出現二三十起打架鬥毆事件。”
一聽這話,左奎瞬間陷入了呆滯之中。
他的嘴唇有些哆嗦,過了老半天才吃驚的說道:“你這麽玩,就不怕引來眾怒?”
左奎很清楚柳葉的實力。
這種事情薛家是萬萬幹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家,總共也沒幾個人可以推出來,跟柳葉的人打架鬥毆。
不是說隨便找幾個地痞流氓就行的。
地痞流氓進了大牢之後是需要被人撈出去的,這涉及到成本問題。
而柳葉身邊,多的是那些不受家族重視,還偏偏身份地位高到嚇人的二世祖!
杜愛同他們三個就是很好的例子。
除了這三個人之外,還有馮智戴,尉遲寶林他們這些正牌的家族繼承人。
隨便哪一個,都不是長安縣能招惹的。
就算柳葉不費力氣撈他們,長安縣也不敢拿他們怎麽樣。
別說長安縣了,就算是大理寺又能如何?
還要好吃好喝的供著,關上幾天後,客客氣氣的把人家送出去。
否則這些人強悍的父兄,肯定會上門把衙門都砸了!
換成薛家,他們有那個本事嗎?
薛家固然有不少交好的人,可又有幾個,肯為他們連麵子都不要,上街跟地痞流氓打架?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柳葉笑嘻嘻的說道:“眾不眾怒的柳某不在乎,隻希望左縣令麾下的巡城武侯們多多辛苦一些。”
“柳某有意,在解決了薛家的事情之後,跟長安縣衙開展合作,拿出一筆錢來,修一修橋,鋪一鋪路,疏通一下河道。”
柳葉深知左奎是個古板性子,送錢這種事情不僅不能讓他開心,還會起到反作用。
不如拿錢幹點實在的民生事,才能讓左奎給他充足的麵子。
這也是一種賄賂,隻不過賄賂的是長安城裏的百姓而已。
左奎一聽,就動心了…
這種事情,薛家肯定是幹不出來的。
大家族裏,說話管用的,不可能隻是一兩個人。
雖說薛粹站在台前,可薛家還有一大群的耆老。
拿出錢來跟柳家龍爭虎鬥,薛粹完全可以做到一言堂,可是把銀子打水漂,那些耆老絕對不會答應。
哪怕是做善事,他們的善事也不會做到平頭百姓的身上。
最常見的,就是拿出錢來修建學堂,能進入學堂的也都是世家之子。
平頭百姓的感激和善意,對大家族而言沒有任何的意義。
“那、那本官再想想…”
“長安城裏的那些紈絝子弟,老夫看著心中都有氣,若是年輕上二十歲,絕對沒有老夫兒子出手的機會!”
柳葉撲哧一樂。
這對父子,表麵上倒是看不出來,竟然還是對活寶。
左奎耷拉著臉也不說話了。
三人一路來到左葵在長安縣後衙的府邸。
坐下之後,左奎讓胥吏去沏茶。
“說說吧,你們究竟是怎麽想的。”
“隻是一場簡單的打架鬥毆,還不至於把你們兩個請出山吧?”
李百藥朝著柳葉一指。
“別問老夫,問這個家夥,老夫的寶貝兒子就是因為他才出手的!”
柳葉聳了聳肩膀。
“看有些人不順眼,就找人揍他們一頓,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
剛坐下的左奎,又猛的一下子站起來了。
“柳大東家,本官可沒跟你開玩笑,在長安城裏打架鬥毆的性質極其惡劣,如果是紈絝子弟之間的打架鬥毆倒也罷了,就算是上報天聽,陛下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以貴族之身,欺負商賈小民,若是傳到別人的耳朵裏,不光百藥先生的名頭毀了,我長安縣又該如何自處?!”
柳葉翻了個白眼。
“左縣令,咱們能不能不打官腔,難不成你不知道對方那些人的來路?”
左奎的臉色十分嚴肅。
“就是因為知道那些人的來了才擔心,本官最擔心的地方在於,這種打架鬥毆的事件再次發生!”
“甚至於,一連發生十幾起,乃至上百起!”
“這種事情,你柳大東家不是幹不出來!”
柳葉也是一愣。
想不到左奎對他還挺了解。
他還真就是這麽打算的!
其實說白了,就是給薛家增加一點壓力而已。
薛家搶走了柳葉的快餐產業,如今還要涉足外賣產業。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
當然,並不是柳葉多麽想宣泄心中的火氣,而是竹葉軒上上下下的員工需要有一個宣泄憤怒的渠道。
高層的人都知道,竹葉軒自始至終幹的一切都是為了給薛家下套。
可下邊的人不知道!
在他們眼中,大東家和兩位掌櫃隻是在一味的退讓而已。
在快餐產業上,已經退讓到底了,自家連一個攤位都沒有留下。
如果連外賣產業都被薛家吃幹抹淨,竹葉軒的人心可就散了。
自家商行的規模越來越大,手底下的人手也越來越多,他們的想法,已經成了柳葉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有時候提振士氣,並不一定是奪走了別人多少產業,亦或者是賺了別人多少錢,幹點歪門邪道的東西,才能讓手底下的人精神一振。
就好像今天,薛家的外賣員敢搶竹葉軒的生意,那就揍!
薛家不可能為幾個地痞流氓出身的打手出頭。
就算這一次出頭,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如果同時出現十幾起打架鬥毆事件,薛家又該怎麽辦?
他們早就到了焦頭爛額的地步,未知才是最恐懼的…
“柳大東家,本官需要你以竹葉軒的名義保證,長安城中絕對不能再出現這種打架鬥毆之事!”
柳葉翻了個白眼,直接搖頭拒絕。
“那不可能!”
“長安城裏百姓何其多,柳某哪能管的了那麽多?”
“柳某估計啊,長安城裏估計要亂上一陣子。”
“想必左縣令也知道,柳某以前是讀書人,也研習過算學,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通過算學來推測出來的,據柳某計算,未來的三天時間之內,長安城每天都會出現二三十起打架鬥毆事件。”
一聽這話,左奎瞬間陷入了呆滯之中。
他的嘴唇有些哆嗦,過了老半天才吃驚的說道:“你這麽玩,就不怕引來眾怒?”
左奎很清楚柳葉的實力。
這種事情薛家是萬萬幹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家,總共也沒幾個人可以推出來,跟柳葉的人打架鬥毆。
不是說隨便找幾個地痞流氓就行的。
地痞流氓進了大牢之後是需要被人撈出去的,這涉及到成本問題。
而柳葉身邊,多的是那些不受家族重視,還偏偏身份地位高到嚇人的二世祖!
杜愛同他們三個就是很好的例子。
除了這三個人之外,還有馮智戴,尉遲寶林他們這些正牌的家族繼承人。
隨便哪一個,都不是長安縣能招惹的。
就算柳葉不費力氣撈他們,長安縣也不敢拿他們怎麽樣。
別說長安縣了,就算是大理寺又能如何?
還要好吃好喝的供著,關上幾天後,客客氣氣的把人家送出去。
否則這些人強悍的父兄,肯定會上門把衙門都砸了!
換成薛家,他們有那個本事嗎?
薛家固然有不少交好的人,可又有幾個,肯為他們連麵子都不要,上街跟地痞流氓打架?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柳葉笑嘻嘻的說道:“眾不眾怒的柳某不在乎,隻希望左縣令麾下的巡城武侯們多多辛苦一些。”
“柳某有意,在解決了薛家的事情之後,跟長安縣衙開展合作,拿出一筆錢來,修一修橋,鋪一鋪路,疏通一下河道。”
柳葉深知左奎是個古板性子,送錢這種事情不僅不能讓他開心,還會起到反作用。
不如拿錢幹點實在的民生事,才能讓左奎給他充足的麵子。
這也是一種賄賂,隻不過賄賂的是長安城裏的百姓而已。
左奎一聽,就動心了…
這種事情,薛家肯定是幹不出來的。
大家族裏,說話管用的,不可能隻是一兩個人。
雖說薛粹站在台前,可薛家還有一大群的耆老。
拿出錢來跟柳家龍爭虎鬥,薛粹完全可以做到一言堂,可是把銀子打水漂,那些耆老絕對不會答應。
哪怕是做善事,他們的善事也不會做到平頭百姓的身上。
最常見的,就是拿出錢來修建學堂,能進入學堂的也都是世家之子。
平頭百姓的感激和善意,對大家族而言沒有任何的意義。
“那、那本官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