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他說實踐出真知,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來好東西的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進登科樓才發現,今日的登科樓更加冷清了。
往日無數排隊的人已經消失不見,一樓大廳的座位至少空出來一半,二樓大部分包廂的門也都敞著。
對於這樣的場景,馮智戴很不習慣。
他把那幾個被打暈的幫派成員交給老趙。
“二掌櫃的,客人來了嗎?”
趙懷陵朝著樓上一指。
馮智戴立刻朝上麵走去。
包廂裏,李承乾正靜靜的坐著喝茶。
賀蘭楚石捧著一把刀站在旁邊,虎視眈眈一般的看著四周。
他總是這個狀態,好像隨時預備有人撲過來傷害太子。
見馮智戴來了,李承乾急忙起身,滿臉笑容的說道:“馮世兄!”
馮智戴雖然隻是國公之子,但是在實際意義上,他父親的地位比親王還要高。
嶺南縱橫上千裏之地,都是他父親一個人說了算,完全有資格一言而反,獨立為國!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上來看,貴為太子的李承乾,都要對他客客氣氣的。
何況,兩人之間的關係本就不錯。
“馮世兄,不知今日邀小弟前來所為何事啊?”
馮智戴笑嘻嘻的說道:“想必太子殿下也知道,我在長安城裏多受柳大哥的照顧,這些日子也沒少給竹葉軒幫忙,尤其是《大唐周刊》,我在裏邊著實下了不少苦工!”
一提起這件事,李承乾瞬間來了興致。
之前他受柳葉所托,和李泰合作,一起創辦一種全新的刊物。
時至今日,已經有了些許的成果。
“莫非馮世兄是受了柳大哥的指派,想要看一看新刊物的進度?”
馮智戴點點頭說道:“不錯,如今馬周他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實在抽不出人手來幫一幫太子殿下,我便主動請纓,希望能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李承乾高興的上前拉住他的衣袖,道:“早知如此,馮世兄直接來東宮便是了,咱們快走吧!”
馮智戴笑嗬嗬的說道:“先不急,柳大哥的意思是讓我先帶太子去一個地方,等去過那裏之後,或許會對新刊物有全新的認知。”
說完,馮智戴帶著李承乾朝著最近的嶺南會館走去。
嶺南會館跟登科樓隻隔著半條街,距離平康坊的坊門不遠,根本就沒必要乘坐馬車。
賀蘭楚石寸步不落的跟在太子身後,一句話也不說,相當的本分。
三人剛一出門,迎麵就撞上幾個長安縣來的巡城武侯。
這年頭,巡城武侯基本上就相當於縣衙的衙役。
雖然縣衙裏也有衙役的存在,不過他們並非是官身,也無法直接捉拿罪犯,而且他們本就是有過前科的人,當衙役完全是為了償還罪孽。
說白了,衙役本質上就是不良人。
在長安城這種龍蛇混雜的地方,可能一個隨隨便便在大街上溜達的人就有通天的背景,不管是出現了打架鬥毆還是別的刑事案件,長安縣出麵的人一般都是武侯鋪的巡城武侯。
馮智戴隻是看了一眼那幾個巡城武侯,並沒有說什麽。
今天這場打架鬥毆,若非柳葉有先見之明,提前給他安排了兩個身手強悍的家將,說不定他就交代在這了!
剩下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老趙去處理。
李百藥的兒子李安期是牢房裏的常客,隔三差五就要進去住幾天,可馮智戴沒有到牢房裏去居住的興趣。
很快,三人來到嶺南會館。
五大會館已經關門好幾天了,門前冷落的厲害,由於沒有人在前門看守,掛在屋簷上的兩個大紅燈籠都已經殘破了。
從裏到外透著一股子蕭條的意味,看的人心酸無比,仿佛能夠聯想起五大會館最為輝煌的時候。
馮智戴領著李承乾直接來到後門,進來一看,李承乾才知道別有洞天。
原來關門隻是個幌子,從後門進去才能看見,大廳裏著實有不少人正在談生意!
“馮世兄,這是…”
馮智戴笑道:“太子殿下,我本就是嶺南人,柳大哥給麵子,讓我在嶺南會館掛了一個二掌櫃的身份,其他地方的商賈我管不了,可嶺南那一畝三分地,我馮家還是能做主的。”
李承乾恍然大悟。
這倒也沒錯,像柳家第一批開起來的劍南會館,江南會館等地,並沒有實打實的基礎。
有九成以上的客人,是被各式各樣的商業信息給吸引來的。
可以說,是《大唐周刊》成全了五大會館。
可是自從薛家開始真刀實槍的跟柳家為敵,《大唐周刊》上的商業信息就越來越少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五大會館之所以歇業,完全就是柳葉故意為之。
隻是沒人知道,他究竟是圖什麽罷了。
跟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馮家人在嶺南儼然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馮智戴作為馮家未來的接班人,除非這些商賈不想混了,否則馮智戴一發話,這些人就算沒有任何生意可做,也要每天趕到嶺南會館來點卯,硬坐一天…
馮智戴帶著李承乾在商賈之中遊走了將近一個時辰。
碰到聊得正起勁的商賈,就停下來聽一聽。
一開始李承乾還不明所以,可聽著聽著他嚴肅了起來。
就連時時刻刻跟在他身後的賀蘭楚石,也麵露驚訝之色。
馮智戴看時機差不多了,把李承乾帶到包廂裏。
“太子殿下可有收獲?”
李承乾想了想,十分認真的說道:“馮世兄,柳大哥讓你帶小弟來到嶺南會館,是不是要在近期將新的刊物推出來?”
馮智戴點點頭說道:“不錯,這些商賈今天聊的商業信息,全都跟投資有關!”
“柳大哥的意思是,太子殿下要在這裏多聽一聽,也跟他們多學一學,他說實踐出真知,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來好東西的。”
“未來的五天,太子殿下盡量抽時間到嶺南會館進行考察,五天之後,《投資之道》就要正式進入刊印階段!”
“最多七天,《投資之道》務必要勘印完成,這一次的任務很重,因為不僅僅要在長安城裏售賣,大唐所有的大型城市,都要顧及到!”
往日無數排隊的人已經消失不見,一樓大廳的座位至少空出來一半,二樓大部分包廂的門也都敞著。
對於這樣的場景,馮智戴很不習慣。
他把那幾個被打暈的幫派成員交給老趙。
“二掌櫃的,客人來了嗎?”
趙懷陵朝著樓上一指。
馮智戴立刻朝上麵走去。
包廂裏,李承乾正靜靜的坐著喝茶。
賀蘭楚石捧著一把刀站在旁邊,虎視眈眈一般的看著四周。
他總是這個狀態,好像隨時預備有人撲過來傷害太子。
見馮智戴來了,李承乾急忙起身,滿臉笑容的說道:“馮世兄!”
馮智戴雖然隻是國公之子,但是在實際意義上,他父親的地位比親王還要高。
嶺南縱橫上千裏之地,都是他父親一個人說了算,完全有資格一言而反,獨立為國!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上來看,貴為太子的李承乾,都要對他客客氣氣的。
何況,兩人之間的關係本就不錯。
“馮世兄,不知今日邀小弟前來所為何事啊?”
馮智戴笑嘻嘻的說道:“想必太子殿下也知道,我在長安城裏多受柳大哥的照顧,這些日子也沒少給竹葉軒幫忙,尤其是《大唐周刊》,我在裏邊著實下了不少苦工!”
一提起這件事,李承乾瞬間來了興致。
之前他受柳葉所托,和李泰合作,一起創辦一種全新的刊物。
時至今日,已經有了些許的成果。
“莫非馮世兄是受了柳大哥的指派,想要看一看新刊物的進度?”
馮智戴點點頭說道:“不錯,如今馬周他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實在抽不出人手來幫一幫太子殿下,我便主動請纓,希望能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李承乾高興的上前拉住他的衣袖,道:“早知如此,馮世兄直接來東宮便是了,咱們快走吧!”
馮智戴笑嗬嗬的說道:“先不急,柳大哥的意思是讓我先帶太子去一個地方,等去過那裏之後,或許會對新刊物有全新的認知。”
說完,馮智戴帶著李承乾朝著最近的嶺南會館走去。
嶺南會館跟登科樓隻隔著半條街,距離平康坊的坊門不遠,根本就沒必要乘坐馬車。
賀蘭楚石寸步不落的跟在太子身後,一句話也不說,相當的本分。
三人剛一出門,迎麵就撞上幾個長安縣來的巡城武侯。
這年頭,巡城武侯基本上就相當於縣衙的衙役。
雖然縣衙裏也有衙役的存在,不過他們並非是官身,也無法直接捉拿罪犯,而且他們本就是有過前科的人,當衙役完全是為了償還罪孽。
說白了,衙役本質上就是不良人。
在長安城這種龍蛇混雜的地方,可能一個隨隨便便在大街上溜達的人就有通天的背景,不管是出現了打架鬥毆還是別的刑事案件,長安縣出麵的人一般都是武侯鋪的巡城武侯。
馮智戴隻是看了一眼那幾個巡城武侯,並沒有說什麽。
今天這場打架鬥毆,若非柳葉有先見之明,提前給他安排了兩個身手強悍的家將,說不定他就交代在這了!
剩下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老趙去處理。
李百藥的兒子李安期是牢房裏的常客,隔三差五就要進去住幾天,可馮智戴沒有到牢房裏去居住的興趣。
很快,三人來到嶺南會館。
五大會館已經關門好幾天了,門前冷落的厲害,由於沒有人在前門看守,掛在屋簷上的兩個大紅燈籠都已經殘破了。
從裏到外透著一股子蕭條的意味,看的人心酸無比,仿佛能夠聯想起五大會館最為輝煌的時候。
馮智戴領著李承乾直接來到後門,進來一看,李承乾才知道別有洞天。
原來關門隻是個幌子,從後門進去才能看見,大廳裏著實有不少人正在談生意!
“馮世兄,這是…”
馮智戴笑道:“太子殿下,我本就是嶺南人,柳大哥給麵子,讓我在嶺南會館掛了一個二掌櫃的身份,其他地方的商賈我管不了,可嶺南那一畝三分地,我馮家還是能做主的。”
李承乾恍然大悟。
這倒也沒錯,像柳家第一批開起來的劍南會館,江南會館等地,並沒有實打實的基礎。
有九成以上的客人,是被各式各樣的商業信息給吸引來的。
可以說,是《大唐周刊》成全了五大會館。
可是自從薛家開始真刀實槍的跟柳家為敵,《大唐周刊》上的商業信息就越來越少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五大會館之所以歇業,完全就是柳葉故意為之。
隻是沒人知道,他究竟是圖什麽罷了。
跟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馮家人在嶺南儼然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馮智戴作為馮家未來的接班人,除非這些商賈不想混了,否則馮智戴一發話,這些人就算沒有任何生意可做,也要每天趕到嶺南會館來點卯,硬坐一天…
馮智戴帶著李承乾在商賈之中遊走了將近一個時辰。
碰到聊得正起勁的商賈,就停下來聽一聽。
一開始李承乾還不明所以,可聽著聽著他嚴肅了起來。
就連時時刻刻跟在他身後的賀蘭楚石,也麵露驚訝之色。
馮智戴看時機差不多了,把李承乾帶到包廂裏。
“太子殿下可有收獲?”
李承乾想了想,十分認真的說道:“馮世兄,柳大哥讓你帶小弟來到嶺南會館,是不是要在近期將新的刊物推出來?”
馮智戴點點頭說道:“不錯,這些商賈今天聊的商業信息,全都跟投資有關!”
“柳大哥的意思是,太子殿下要在這裏多聽一聽,也跟他們多學一學,他說實踐出真知,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來好東西的。”
“未來的五天,太子殿下盡量抽時間到嶺南會館進行考察,五天之後,《投資之道》就要正式進入刊印階段!”
“最多七天,《投資之道》務必要勘印完成,這一次的任務很重,因為不僅僅要在長安城裏售賣,大唐所有的大型城市,都要顧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