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難不成剛才那場辯經,是為了給扳倒孔家做準備?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子監大禮堂!
尉遲寶林到來的時候,已經有數百個學生聚集在這裏了。
在寬敞的講台之上,陸德明盤膝而坐,身旁放著幾本書卷,神情恬淡,雙目微合,似乎是在靜靜的等待著。
而在他對麵,許敬宗剛剛脫下長袍,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似乎是有些期待。
尉遲寶林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許敬宗的才名世人皆知,不過他的學問主要聚集在修史方麵。
普天之下能在修史學問上超過他的人,總共不會超過三個。
但是論起訓沽學來,從未聽說過許敬宗有什麽專著發行。
反倒是陸德明,乃是當世訓沽學毫無爭議的第一人!
這一點,連皇帝都親口承認過。
許敬宗和陸德明辯駁訓詁學……
聽著就很不靠譜的樣子!
“自取其辱,他許敬宗這是在自取其辱!”
“一個放棄了學者尊嚴,轉而去幹那滿身銅臭之事的人,哪裏來的筋骨,竟然敢跟德明先生當庭辯經?”
“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想不到德明先生竟然真的答應他了!”
“我看呀,八成是德明先生念及當年的情誼,才不得不答應下來,當年他們可都是秦王府的十八學士出身!”
“哈哈,別說是許敬宗了,就算是李綱先生,在訓詁學方麵,也要對德明先生甘拜下風!”
“幾位,嘴上都留些口德!許敬宗先生好歹也曾在國子監內教導我等讀書,你們之中甚至有人曾拜在他門下修史!”
“國子監中竟然出了你們這些無情無義之徒,延族先生乃是當世史學大家,若非孔家的逼迫,又怎麽會…”
眾多學子之中,也是有人為許敬宗鳴不平的。
隻不過這種聲音太小,大多數學子心中對許敬宗的鄙視居多。
在任何一個讀書人看來,放棄學問轉而去做生意,那都是一種極度自甘墮落的表現!
同樣墮落的還有兩個,自然是柳葉和趙懷陵…
講台之上,許敬宗也盤膝坐下。
對於學問人而言,坐而論道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學問上有高低,自然就要分出個勝負。
國子監中的大儒無數,但能夠和陸德明比肩的確實是沒有幾位。
陸德明見許敬宗坐下,微微一笑,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許敬宗也還給他一個微笑,隨即開口說道:“何以釋古今之異言?”
這個問題一出口,頓時贏得滿堂嘩然。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國子監裏最不缺的就是學問大家,雖說國子學和太學之中,庸庸碌碌之輩居多,但那種人根本就不會出現在這種辯經的殿堂之中。
許敬宗的問題,一語中的,直戳訓詁學的本質。
所謂訓詁學,所鑽研的是解釋經典,說白了就是研究那些古老學問中晦澀難懂的部分。
語言這種東西自古以來就暗合音律,拚湊成詞語或者句子也有一定的規則。
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某些學問可能已經亡佚了,流傳下來的某句話,能出現一百種解釋。
但是通過訓估學的鑽研,可以通過音律,或者說其他的規則,來確定出這種學問的本質。
以有知來探未知,還原學問的本貌。
想要研究訓估學,非大毅力者不可!
而許敬宗能問出這種問題,說明他在訓沽學方麵也是下過苦功的。
稍微懂些訓沽學門道的人,哪怕心底再看不起許敬宗也沉默了。
尉遲寶林卻是滿臉的古怪之色。
相比於別人,他對許敬宗的了解更深。
如果單從學問的廣博而言,這世上恐怕沒幾個人是許敬宗的對手。
作為修史大家,許敬宗一離開國子監,愣是逼的孔家去找外援,才能順順當當的把《氏族誌》修撰出來。
這是許敬宗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再加上性格極其隨和,以至於讓人下意識的忽略了他在學問上的建樹。
或者說,學問這種東西在許敬宗的身上,隻是某一個並不算起眼的閃光點而已。
“大掌櫃跑到這裏來,一定有所圖謀,竟然連德明先生都要配合他…”
尉遲寶林撓了撓下巴,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個不停。
柳家同時樹立了孔家和薛家的兩個強大的敵人,許敬宗整天忙得腳不沾地,哪來的閑工夫跑到國子監來辯經?
他必然有生意上的目的!
聽了半天,許敬宗和陸德明大有勢均力敵之感。
那些國子監的學生們算是開眼界了!
“真想不到許敬宗竟然有如此水準!”
“我國子監損失了一位大才呀!”
“可惜,可惜他許敬宗私德有虧,還自甘墮落成了商賈…”
這場學問上的爭鋒,持續了半個時辰才結束。
學生們意猶未盡的離開之後,有幾位國子監的先生,滿臉複雜的看著許敬宗朝後屋走去。
也不知他們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麽…
尉遲寶林見周圍沒人注意,一路小跑著溜到後屋。
“大掌櫃的!”
許敬宗一愣。
“寶林?你怎麽迴國子監了?現在這地方你還能待得住?”
尉遲寶林苦笑一聲說道:“沒辦法,我的老師是虞世南先生,先生非要讓我迴來,還去找我爹告狀,不迴來讀書不行啊!”
許敬宗哈哈大笑。
“世南先生治學嚴謹,從來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跟在他門下修學是你的福氣!”
說著,許敬宗踮起腳拍了拍尉遲寶林的肩膀。
“走,隨我去拜見德明先生!”
“正好有些差事交代給你,都是大東家安排的!”
許敬宗領著尉遲寶林來到後屋的一個小房間,陸德明正坐在裏邊休息。
對於他這個歲數的人來說,能堅持半個時辰的辯經已經很不容易了。
當初的秦王府十八學士,還活著的人之中,歲數最大的要數虞世南,其次就是他了。
“拜見德明先生!”
許敬宗雖然年輕,但跟陸德明屬於同輩,自然不用太客氣。
但是尉遲寶林卻是純粹的晚輩,必須行弟子禮。
陸德明笑嗬嗬的說道:“原來是寶林呀,想不到你也參與到扳倒孔家的的計劃當中了…”
尉遲寶林頓時呆若木雞!
扳倒孔家?!
難不成剛才那場辯經,是為了給扳倒孔家做準備?
他萬萬沒有想到,陸德明竟然也參與其中!
尉遲寶林到來的時候,已經有數百個學生聚集在這裏了。
在寬敞的講台之上,陸德明盤膝而坐,身旁放著幾本書卷,神情恬淡,雙目微合,似乎是在靜靜的等待著。
而在他對麵,許敬宗剛剛脫下長袍,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似乎是有些期待。
尉遲寶林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許敬宗的才名世人皆知,不過他的學問主要聚集在修史方麵。
普天之下能在修史學問上超過他的人,總共不會超過三個。
但是論起訓沽學來,從未聽說過許敬宗有什麽專著發行。
反倒是陸德明,乃是當世訓沽學毫無爭議的第一人!
這一點,連皇帝都親口承認過。
許敬宗和陸德明辯駁訓詁學……
聽著就很不靠譜的樣子!
“自取其辱,他許敬宗這是在自取其辱!”
“一個放棄了學者尊嚴,轉而去幹那滿身銅臭之事的人,哪裏來的筋骨,竟然敢跟德明先生當庭辯經?”
“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想不到德明先生竟然真的答應他了!”
“我看呀,八成是德明先生念及當年的情誼,才不得不答應下來,當年他們可都是秦王府的十八學士出身!”
“哈哈,別說是許敬宗了,就算是李綱先生,在訓詁學方麵,也要對德明先生甘拜下風!”
“幾位,嘴上都留些口德!許敬宗先生好歹也曾在國子監內教導我等讀書,你們之中甚至有人曾拜在他門下修史!”
“國子監中竟然出了你們這些無情無義之徒,延族先生乃是當世史學大家,若非孔家的逼迫,又怎麽會…”
眾多學子之中,也是有人為許敬宗鳴不平的。
隻不過這種聲音太小,大多數學子心中對許敬宗的鄙視居多。
在任何一個讀書人看來,放棄學問轉而去做生意,那都是一種極度自甘墮落的表現!
同樣墮落的還有兩個,自然是柳葉和趙懷陵…
講台之上,許敬宗也盤膝坐下。
對於學問人而言,坐而論道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學問上有高低,自然就要分出個勝負。
國子監中的大儒無數,但能夠和陸德明比肩的確實是沒有幾位。
陸德明見許敬宗坐下,微微一笑,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許敬宗也還給他一個微笑,隨即開口說道:“何以釋古今之異言?”
這個問題一出口,頓時贏得滿堂嘩然。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國子監裏最不缺的就是學問大家,雖說國子學和太學之中,庸庸碌碌之輩居多,但那種人根本就不會出現在這種辯經的殿堂之中。
許敬宗的問題,一語中的,直戳訓詁學的本質。
所謂訓詁學,所鑽研的是解釋經典,說白了就是研究那些古老學問中晦澀難懂的部分。
語言這種東西自古以來就暗合音律,拚湊成詞語或者句子也有一定的規則。
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某些學問可能已經亡佚了,流傳下來的某句話,能出現一百種解釋。
但是通過訓估學的鑽研,可以通過音律,或者說其他的規則,來確定出這種學問的本質。
以有知來探未知,還原學問的本貌。
想要研究訓估學,非大毅力者不可!
而許敬宗能問出這種問題,說明他在訓沽學方麵也是下過苦功的。
稍微懂些訓沽學門道的人,哪怕心底再看不起許敬宗也沉默了。
尉遲寶林卻是滿臉的古怪之色。
相比於別人,他對許敬宗的了解更深。
如果單從學問的廣博而言,這世上恐怕沒幾個人是許敬宗的對手。
作為修史大家,許敬宗一離開國子監,愣是逼的孔家去找外援,才能順順當當的把《氏族誌》修撰出來。
這是許敬宗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再加上性格極其隨和,以至於讓人下意識的忽略了他在學問上的建樹。
或者說,學問這種東西在許敬宗的身上,隻是某一個並不算起眼的閃光點而已。
“大掌櫃跑到這裏來,一定有所圖謀,竟然連德明先生都要配合他…”
尉遲寶林撓了撓下巴,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個不停。
柳家同時樹立了孔家和薛家的兩個強大的敵人,許敬宗整天忙得腳不沾地,哪來的閑工夫跑到國子監來辯經?
他必然有生意上的目的!
聽了半天,許敬宗和陸德明大有勢均力敵之感。
那些國子監的學生們算是開眼界了!
“真想不到許敬宗竟然有如此水準!”
“我國子監損失了一位大才呀!”
“可惜,可惜他許敬宗私德有虧,還自甘墮落成了商賈…”
這場學問上的爭鋒,持續了半個時辰才結束。
學生們意猶未盡的離開之後,有幾位國子監的先生,滿臉複雜的看著許敬宗朝後屋走去。
也不知他們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麽…
尉遲寶林見周圍沒人注意,一路小跑著溜到後屋。
“大掌櫃的!”
許敬宗一愣。
“寶林?你怎麽迴國子監了?現在這地方你還能待得住?”
尉遲寶林苦笑一聲說道:“沒辦法,我的老師是虞世南先生,先生非要讓我迴來,還去找我爹告狀,不迴來讀書不行啊!”
許敬宗哈哈大笑。
“世南先生治學嚴謹,從來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跟在他門下修學是你的福氣!”
說著,許敬宗踮起腳拍了拍尉遲寶林的肩膀。
“走,隨我去拜見德明先生!”
“正好有些差事交代給你,都是大東家安排的!”
許敬宗領著尉遲寶林來到後屋的一個小房間,陸德明正坐在裏邊休息。
對於他這個歲數的人來說,能堅持半個時辰的辯經已經很不容易了。
當初的秦王府十八學士,還活著的人之中,歲數最大的要數虞世南,其次就是他了。
“拜見德明先生!”
許敬宗雖然年輕,但跟陸德明屬於同輩,自然不用太客氣。
但是尉遲寶林卻是純粹的晚輩,必須行弟子禮。
陸德明笑嗬嗬的說道:“原來是寶林呀,想不到你也參與到扳倒孔家的的計劃當中了…”
尉遲寶林頓時呆若木雞!
扳倒孔家?!
難不成剛才那場辯經,是為了給扳倒孔家做準備?
他萬萬沒有想到,陸德明竟然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