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耶識身亡的消息,迅速傳遍朝野,永昌帝命謝珩迴朝,剿匪一事就此落下帷幕,匪禍已除,可人心卻愈發不安,朝中部分大臣因著此事,對謝珩頗有微詞。
而失蹤已久的謝睿,依舊沒有消息。
北有北戎虎視眈眈,南有齊王賊心不死,內憂外患,讓謝微變得被動起來。
早朝時,群臣激烈爭辯。
“太子殿下過於剛硬,當初要是讓景王殿下前去靈泉鎮,事情何至於到今天這步?”
“這倒是,景王殿下宅心仁厚,定然不會傷人性命。”
“兩位大人,此言差矣,景王弱不禁風的樣子,你讓他去剿匪,是想謀害王爺嗎?”
謝珩端著手,略微側身,麵對著高台下的眾臣。
“諸位是認為孤心狠手辣,不配為儲君?”
謝微垂眸飲了一口茶,從他們開始爭論到現在,他一句話也未曾說過。
四下沉默,無人接謝珩的話,謝微掃了一圈下麵的人,最終將目光落在縮著肩膀的謝瑉身上。
“景王,你認為呢?”謝微忽然問道。
謝瑉一顫,忐忑出列,拘謹道:“迴父皇,兒臣認為來犯之敵,理應殺之,一味退讓,隻會增長其囂張的氣焰。”
謝微神色冷淡地擱下茶盞,又道:“太子,你怎麽說?”
謝珩朗聲道:“兒臣認為三哥所言極是,可在這次事件中,阿萊耶識確非兒臣所殺,有北戎王文書在前,兒臣斷不會無事生非,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謝微嗯了聲:“靈泉山匪禍,確乃阿萊耶識造成,也不算冤枉了他。”
下頭的大臣,紛紛偏頭,看向他們的“自己人”。
趙舸出列道:“陛下,老臣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平息北戎王的憤怒,免得北地再生事端,苦了百姓。”
禮部尚書王隨緊跟其後:“陛下,我南乾泱泱大國,北戎不過野蠻之地,未經教化,不懂禮數,若在此事上退讓,難保他們不會生出更大的野心,臣認為北戎王子擅入南乾,有錯在先,理應訓誡。”
頓時又有人不滿:“王大人說得輕巧,上戰場的又不是你。”
兵部尚書陳域看了說話之人一眼,隨即道:“啟奏陛下,臣讚同王大人所言。”
榮升戶部尚書不久的周之棟緊跟其後道:“陛下,眼下國庫充盈,不缺糧草,同北戎一戰大有勝算,臣認為無需恐慌與退讓。”
謝微沉默著,太傅孫正道:“陛下,老臣認為北戎之事尚有和談餘地,當務之急是要找迴齊王世子,防止齊王以此叛亂,割據一方,自立稱帝,此乃南乾江山危急之大事。”
謝微沉思一瞬,點頭道:“老太傅所言極是,北戎之事再議,命趙鳴加派人手,全力尋找謝睿,太子從旁協助。”
謝珩俯身:“兒臣遵旨。”
散朝後,萬安宮內,謝微一忍再忍,最終還是沒忍住砸了一個瓷瓶,瓷器落地發出清脆的碎裂聲,頓時殿內伺候的宮奴全都跪在了地上。
臨喜輕輕揮了下拂塵,宮女太監全都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謝珩隨即進來,見一地狼藉不由腳步一頓,朝著臨喜看了一眼,對方隻皺著眉緩緩搖頭。
“父皇息怒,兒臣特來請罰。”
謝微轉身落座:“這些個大臣,正事不見他們著急,忙著站隊倒是挺快!”
謝珩道:“事發突然,阿萊耶識死因一定有疑,隻是阿斯格岓來得太快,兒臣來不及細查。”
謝微歎息道:“王焱是個極聰明的人,世間能鬥得過他的人屈指可數,你也無需自責。”
“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再犯就是了。”
謝珩俯身:“謝父皇。”
謝微平息了怒氣,語氣平淡道:“孫太傅說得不錯,當務之急先找到謝睿,穩住齊王,至於北戎……八百裏加急傳朕口諭,告訴顧將軍加強戒嚴,再不許任何一個北戎人入南乾,若是再犯此錯,定懲不恕。”
言下之意,這一次便不再追究了。
謝珩心下一鬆,因著齊王的事,朝中沒有人注意到顧家,否則這次顧平怎麽也得落個瀆職的罪名。
顧家軍苦守雁迴城,此乃連通南乾和北戎的要道,可卻放了北戎人摸至京城腳下,若要問責,以此北去,各個城池的守將皆難辭其咎,首當其衝的便是顧平。
大概父皇也是想著,事已至此,再追究他們的罪責也無甚大用,反而可能因此失去人心,得不償失。
謝珩立時道:“兒臣這就去辦。”
謝微又道:“先傳口諭吧,至於顧平……等他來京後,朕親自訓他。”
舅舅要來京?謝珩這才反應過來,父皇方才口中的“顧將軍”是指外祖父……
謝微雖是皇帝,他們恪守君臣之道,隻是他自己心裏想著,不太好訓泰山大人,隻好拿小舅子出出氣了。
謝珩也不多問,隻道:“是。”
……
謝瑉迴到景王府時,已是傍晚,他拖著一身疲憊,臉色也沉了下來,隻有在家中時他才不會刻意維持笑臉。
景王妃看他心情不好,便抱著兒子謝安來尋他歡心。
謝安還不足一歲,生的可愛,十分白胖軟和,謝瑉抱著他心裏就喜愛得不行,滿心憋屈憤懣都散去了不少。
景王妃名喚鄒伊,乃是禮部侍郎鄒泉之女,亦是心思靈巧之人,她柔聲問:“王爺,今日心情不好?”
謝瑉一頓,將懷裏的謝安送去她懷裏:“沒什麽,事務纏身有些煩罷了。”
鄒伊眼眸微動,將孩子交給了身後的奶娘抱下去。
“妾身昨日去鄒府看望母親,偶然聽父親提起禮部的王大人,想將家裏的兩個兒子送去三大營,交給太子殿下調教一二。”
謝瑉一愣,隨即冷笑了聲,說什麽調教,不過是王隨擁護太子的投名狀罷了,怪不得王隨在朝堂上幾次三番針對他。
忽然覺得有些可笑,謝瑉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別人卻已經為他推演千萬次了。
他看向鄒伊,輕聲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少打聽這些。”
鄒伊暗自絞緊手中的錦帕,柔弱一笑:“妾身明白,平日裏也不敢過問的,不過是父親同母親閑話,巧合聽到。”
謝瑉神色平淡地唿出一口氣:“本王有些倦了。”
鄒伊順勢而上,靠了過去:“妾身來伺候王爺。”
謝瑉輕輕拂開她的手,眼神疏離道:“你平日帶著安安辛苦了,換其他人來伺候吧。”
“身為本王正妃,你要知道體統,景王府如今不是小門小戶,稍有不慎,都可能淪為笑柄。”
鄒伊臉色有瞬間的僵硬,但也隻是眨眼間就恢複了自然:“妾身謹記。”
等人都退了出去,謝瑉才徹底鬆懈下來,甫一放鬆又聽得屏風後一聲輕笑。
謝瑉頓時迴頭:“什麽人?出來!”
趙粲笑著繞過屏風:“表哥,是我。”
謝瑉心裏鬆了一口氣,隨即又疑惑地看他:“你的腿……”
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他為何這麽快就好了?
趙粲刻意活動了幾下給他看:“其實不嚴重,已經好全了,就是我娘小題大做,愛操心。”
謝瑉點點頭,走過去將門關上:“你來我這兒做什麽?”
“在家讀書讀累了,出來走走,不知不覺就走到你門前,想著進來看看,又怕落人口實,便從後門處的洞裏爬進來的,表哥可不要笑話我。”
謝瑉無奈笑笑:“這麽大的人還鑽狗洞,也不怕人笑話。”
趙粲無所謂地聳肩:“表哥不說,誰會知道呢?”
謝瑉搖搖頭,轉身去桌邊喝茶。
趙粲跟了過去:“方才我就想出來的,結果表嫂忽然來了,我怕出來嚇到她,才一直躲著,安安那小家夥長得真可愛,好遺憾不能抱抱他。”
謝瑉神色輕鬆起來:“以後有的是機會。”
“也是,不著急。”趙粲笑著道,“安安……表哥,這名字我聽著有些耳熟呀……哦、對了對了!太子殿下的字不就是…… ”
趙粲忽然一頓,謝瑉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謝珩字予安,隻是如今無人如此喚他,容易讓人忽略。
趙粲眼珠微動:“若是以後……安安豈不是要改名兒?”
在南乾,皇帝的名和字,其他人都是需要避開的。
謝瑉不經意地看他一眼,手指在茶杯上滑動了兩下,輕聲道:“父皇賜名,我亦是推辭不得,今後的事今後再說,再過幾月就是秋闈,你少關心雜事,把心思花在念書上。”
趙粲孩子氣般趴在桌上,煩悶道:“知道了,表哥就跟我娘一樣囉嗦。”
謝瑉笑了笑,不再說話。
而失蹤已久的謝睿,依舊沒有消息。
北有北戎虎視眈眈,南有齊王賊心不死,內憂外患,讓謝微變得被動起來。
早朝時,群臣激烈爭辯。
“太子殿下過於剛硬,當初要是讓景王殿下前去靈泉鎮,事情何至於到今天這步?”
“這倒是,景王殿下宅心仁厚,定然不會傷人性命。”
“兩位大人,此言差矣,景王弱不禁風的樣子,你讓他去剿匪,是想謀害王爺嗎?”
謝珩端著手,略微側身,麵對著高台下的眾臣。
“諸位是認為孤心狠手辣,不配為儲君?”
謝微垂眸飲了一口茶,從他們開始爭論到現在,他一句話也未曾說過。
四下沉默,無人接謝珩的話,謝微掃了一圈下麵的人,最終將目光落在縮著肩膀的謝瑉身上。
“景王,你認為呢?”謝微忽然問道。
謝瑉一顫,忐忑出列,拘謹道:“迴父皇,兒臣認為來犯之敵,理應殺之,一味退讓,隻會增長其囂張的氣焰。”
謝微神色冷淡地擱下茶盞,又道:“太子,你怎麽說?”
謝珩朗聲道:“兒臣認為三哥所言極是,可在這次事件中,阿萊耶識確非兒臣所殺,有北戎王文書在前,兒臣斷不會無事生非,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謝微嗯了聲:“靈泉山匪禍,確乃阿萊耶識造成,也不算冤枉了他。”
下頭的大臣,紛紛偏頭,看向他們的“自己人”。
趙舸出列道:“陛下,老臣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平息北戎王的憤怒,免得北地再生事端,苦了百姓。”
禮部尚書王隨緊跟其後:“陛下,我南乾泱泱大國,北戎不過野蠻之地,未經教化,不懂禮數,若在此事上退讓,難保他們不會生出更大的野心,臣認為北戎王子擅入南乾,有錯在先,理應訓誡。”
頓時又有人不滿:“王大人說得輕巧,上戰場的又不是你。”
兵部尚書陳域看了說話之人一眼,隨即道:“啟奏陛下,臣讚同王大人所言。”
榮升戶部尚書不久的周之棟緊跟其後道:“陛下,眼下國庫充盈,不缺糧草,同北戎一戰大有勝算,臣認為無需恐慌與退讓。”
謝微沉默著,太傅孫正道:“陛下,老臣認為北戎之事尚有和談餘地,當務之急是要找迴齊王世子,防止齊王以此叛亂,割據一方,自立稱帝,此乃南乾江山危急之大事。”
謝微沉思一瞬,點頭道:“老太傅所言極是,北戎之事再議,命趙鳴加派人手,全力尋找謝睿,太子從旁協助。”
謝珩俯身:“兒臣遵旨。”
散朝後,萬安宮內,謝微一忍再忍,最終還是沒忍住砸了一個瓷瓶,瓷器落地發出清脆的碎裂聲,頓時殿內伺候的宮奴全都跪在了地上。
臨喜輕輕揮了下拂塵,宮女太監全都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謝珩隨即進來,見一地狼藉不由腳步一頓,朝著臨喜看了一眼,對方隻皺著眉緩緩搖頭。
“父皇息怒,兒臣特來請罰。”
謝微轉身落座:“這些個大臣,正事不見他們著急,忙著站隊倒是挺快!”
謝珩道:“事發突然,阿萊耶識死因一定有疑,隻是阿斯格岓來得太快,兒臣來不及細查。”
謝微歎息道:“王焱是個極聰明的人,世間能鬥得過他的人屈指可數,你也無需自責。”
“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再犯就是了。”
謝珩俯身:“謝父皇。”
謝微平息了怒氣,語氣平淡道:“孫太傅說得不錯,當務之急先找到謝睿,穩住齊王,至於北戎……八百裏加急傳朕口諭,告訴顧將軍加強戒嚴,再不許任何一個北戎人入南乾,若是再犯此錯,定懲不恕。”
言下之意,這一次便不再追究了。
謝珩心下一鬆,因著齊王的事,朝中沒有人注意到顧家,否則這次顧平怎麽也得落個瀆職的罪名。
顧家軍苦守雁迴城,此乃連通南乾和北戎的要道,可卻放了北戎人摸至京城腳下,若要問責,以此北去,各個城池的守將皆難辭其咎,首當其衝的便是顧平。
大概父皇也是想著,事已至此,再追究他們的罪責也無甚大用,反而可能因此失去人心,得不償失。
謝珩立時道:“兒臣這就去辦。”
謝微又道:“先傳口諭吧,至於顧平……等他來京後,朕親自訓他。”
舅舅要來京?謝珩這才反應過來,父皇方才口中的“顧將軍”是指外祖父……
謝微雖是皇帝,他們恪守君臣之道,隻是他自己心裏想著,不太好訓泰山大人,隻好拿小舅子出出氣了。
謝珩也不多問,隻道:“是。”
……
謝瑉迴到景王府時,已是傍晚,他拖著一身疲憊,臉色也沉了下來,隻有在家中時他才不會刻意維持笑臉。
景王妃看他心情不好,便抱著兒子謝安來尋他歡心。
謝安還不足一歲,生的可愛,十分白胖軟和,謝瑉抱著他心裏就喜愛得不行,滿心憋屈憤懣都散去了不少。
景王妃名喚鄒伊,乃是禮部侍郎鄒泉之女,亦是心思靈巧之人,她柔聲問:“王爺,今日心情不好?”
謝瑉一頓,將懷裏的謝安送去她懷裏:“沒什麽,事務纏身有些煩罷了。”
鄒伊眼眸微動,將孩子交給了身後的奶娘抱下去。
“妾身昨日去鄒府看望母親,偶然聽父親提起禮部的王大人,想將家裏的兩個兒子送去三大營,交給太子殿下調教一二。”
謝瑉一愣,隨即冷笑了聲,說什麽調教,不過是王隨擁護太子的投名狀罷了,怪不得王隨在朝堂上幾次三番針對他。
忽然覺得有些可笑,謝瑉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別人卻已經為他推演千萬次了。
他看向鄒伊,輕聲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少打聽這些。”
鄒伊暗自絞緊手中的錦帕,柔弱一笑:“妾身明白,平日裏也不敢過問的,不過是父親同母親閑話,巧合聽到。”
謝瑉神色平淡地唿出一口氣:“本王有些倦了。”
鄒伊順勢而上,靠了過去:“妾身來伺候王爺。”
謝瑉輕輕拂開她的手,眼神疏離道:“你平日帶著安安辛苦了,換其他人來伺候吧。”
“身為本王正妃,你要知道體統,景王府如今不是小門小戶,稍有不慎,都可能淪為笑柄。”
鄒伊臉色有瞬間的僵硬,但也隻是眨眼間就恢複了自然:“妾身謹記。”
等人都退了出去,謝瑉才徹底鬆懈下來,甫一放鬆又聽得屏風後一聲輕笑。
謝瑉頓時迴頭:“什麽人?出來!”
趙粲笑著繞過屏風:“表哥,是我。”
謝瑉心裏鬆了一口氣,隨即又疑惑地看他:“你的腿……”
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他為何這麽快就好了?
趙粲刻意活動了幾下給他看:“其實不嚴重,已經好全了,就是我娘小題大做,愛操心。”
謝瑉點點頭,走過去將門關上:“你來我這兒做什麽?”
“在家讀書讀累了,出來走走,不知不覺就走到你門前,想著進來看看,又怕落人口實,便從後門處的洞裏爬進來的,表哥可不要笑話我。”
謝瑉無奈笑笑:“這麽大的人還鑽狗洞,也不怕人笑話。”
趙粲無所謂地聳肩:“表哥不說,誰會知道呢?”
謝瑉搖搖頭,轉身去桌邊喝茶。
趙粲跟了過去:“方才我就想出來的,結果表嫂忽然來了,我怕出來嚇到她,才一直躲著,安安那小家夥長得真可愛,好遺憾不能抱抱他。”
謝瑉神色輕鬆起來:“以後有的是機會。”
“也是,不著急。”趙粲笑著道,“安安……表哥,這名字我聽著有些耳熟呀……哦、對了對了!太子殿下的字不就是…… ”
趙粲忽然一頓,謝瑉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謝珩字予安,隻是如今無人如此喚他,容易讓人忽略。
趙粲眼珠微動:“若是以後……安安豈不是要改名兒?”
在南乾,皇帝的名和字,其他人都是需要避開的。
謝瑉不經意地看他一眼,手指在茶杯上滑動了兩下,輕聲道:“父皇賜名,我亦是推辭不得,今後的事今後再說,再過幾月就是秋闈,你少關心雜事,把心思花在念書上。”
趙粲孩子氣般趴在桌上,煩悶道:“知道了,表哥就跟我娘一樣囉嗦。”
謝瑉笑了笑,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