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珩略一抬手,示意他繼續說,影二道:“齊王的人,圍了永善寺,借著修繕廟宇的由頭,不讓香客上山,如今永善寺四周都被翻了個底朝天,僧人們都被趕到一間禪房關了起來,隻有方丈和那個姓丁的家夥還能自由行走。”
“不讓香客上山,山腳下沒有人鬧起來麽?”玉遠舟問道。
影二道:“是官府的人封的山路,百姓不敢有怨言。”
謝珩手指微動:“丁燃……丁燭……這兩人肯定有關聯,齊王可知我們在此處?”
“這是九層塔的地下密室,齊王似乎沒有察覺,隻將寺裏的僧人關了起來,並沒有關注北麵,反而是朝著南麵一路挖去。”影二迴道。
“看來他要找的東西在南邊……”謝珩喃喃道。
他轉頭看了一眼慕容翊,又迴過頭來,推斷道:“若齊王知我在此,必定會迫不及待前來,可他沒有來,說明現下敵明我暗,而那丁燭也並非同齊王全然一條心。”
薑清蹙著眉猜測道:“或許丁燭和歸無方丈將我們困在這裏,隻是不想讓我們幹涉齊王的事,也不想害人性命。”
上官柳也跟著正經起來,正色道:“仔細想來,這丁燭好似確實不曾做過傷天害理之事,莫非他演的是一出反間計?”
薑清想起丁燭那有苦難言的麵色:“或許他這麽做是有什麽苦衷也不一定。”
謝珩抬眸看向影二:“繼續盯著,影一不在,影衛全由你和荼淩指揮,等時機一到,裏應外合。”
影二俯身:“是。”
說完便要離去,又好似突然想起什麽來似的,從懷裏掏出一個小瓶子,遞了進去:“千金閣的莫思,托屬下帶來給慕容翊的。”
玉遠舟順手接過,打開蓋子聞了下,頓時鬆了一口氣:“真是救命來了。”
薑清看著他問道:“是藥嗎?”
“嗯,有了這藥,你就不用每日渡他真氣,足夠他撐到迴淩州了。”玉遠舟道。
薑清歎息一聲:“那便好,出去之後,我要趕緊寫封信問問師父,他閉關好一陣子了,也不知道想出法子沒。”
自從決定為慕容翊治病,南弦子日思夜想,絲毫沒有頭緒,索性找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靜心閉關去了。
隱約傳來沉穩的腳步聲,影二一躍身順著來時的路折返了迴去。
片刻後,外頭的木門被人打開,來人竟是歸無,此刻他一手提著食盒,一手舉著蠟燭,麵上依舊是那一副和顏悅色的表情。
見到他們各自坐著,那捆人的繩索散落在地上,也不覺得意外。
隻眯著眼笑道:“諸位餓了吧,貧僧送吃的來。”
說罷,便將食盒打開,裏頭裝著的是潔白飽滿的白麵饅頭。
“寺中隻有饅頭了,將就一下吧。”
玉遠舟走到邊上去:“勞煩大師遞過來吧。”
歸無笑嗬嗬地端著盤子過去,不料下一刻便被玉遠舟拽住了領子。
“你膽子倒是挺大。”
歸無向後縮了下脖子,隻說:“施主,饅頭涼了就不好吃了。”
玉遠舟冷哼一聲,這才鬆開手去。
謝珩看著手裏的饅頭,並沒有立刻吃,而是看向歸無問道:“據說佛骨舍利難得,不知永善寺這一枚是從何處得來?”
歸無愣了下,似乎沒想到他會問這個,便有心同他說上一說。
“乃是主人家尋來的,個中艱辛非親曆不能體會,貧僧也說不出來。”
謝珩神色疑惑:“永善寺還有主人,這是私人廟宇?”
歸無略一頷首:“一百多年前,有一富商路過此地,見風水不錯,修建寺廟正好,又見得山下城中多乞討的流民,便將他們招上山來做了和尚,如此便不用朝不保夕,還有片瓦遮風擋雨,當時那些流民感念富商的恩情,便認其為主,代代相傳至今。”
“代代相傳,你們還有子孫後代?”上官柳驚訝問道。
歸無笑道:“阿彌陀佛,我等既入佛門,自當遵循清規戒律,寺中弟子多是孤苦無依的乞兒,自願拜在門下,落發為僧。”
玉遠舟無奈地看了一眼上官柳,示意他不要亂接話。
上官柳哼了聲:“那你們還不是一群假和尚。”
“此話非也,我等常伴青燈古佛,每日誦經茹素,又怎是假和尚?”
“出家無家,哪有和尚認主的?”上官柳問道。
歸無卻道:“我等無主,隻是這廟宇卻是有主,有主無主,皆歸虛無。”
上官柳隻覺得頭疼無比,他就不該和這老禿驢搭話,真是聽得他頭暈。
謝珩眉心微動,心中已然有了個猜測,他神色一變,薑清就發現了,悄悄扯著他的袖子問:“怎麽了?”
謝珩偏頭看去,薑清嘴裏還含著來不及咽下的饅頭,嘴角也沾了點碎屑,在謝珩的目光下無端顯出幾分呆滯來。
歸無緩緩站直了身子,兀自歎息一聲:“各位施主,天要下雨,道路濕滑,便在此處暫居幾日,待雨過天晴,再各自離去。”
言罷,已是轉身離去。
謝珩若有所思地盯著他離開的背影,薑清隻低下頭去接著啃饅頭。
玉遠舟輕輕彈了下他的腦門:“就知道吃,也不怕人家下毒。”
薑清正是餓的時候,這饅頭本就大,被他捧在手裏,小口小口的啃著,活像一隻小鬆鼠。
“任何毒過了師叔的手,都要現形的。”
玉遠舟一愣,無奈笑了下:“吃吧,饞得你。”
楊羽捏著手裏的饅頭,又聞了聞,總覺得似曾相識,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又覺得自己真是魔怔了,饅頭而已,隨處可見,能有什麽特別的?
“殿下,你怎麽不吃?”
見謝珩一直出神,薑清便彎著腰,將頭伸到他身前問道。
謝珩垂眸,抬手將他嘴角的碎屑抹去:“慢點吃,當心噎著。”
“你有心事?”薑清也不忙著吃了。
謝珩道:“我想…… 我知道歸無口中的富商是誰了。”
眾人的視線都匯集到謝珩身上,薑清問道:“是誰?”
謝珩默了默,目光看向角落裏的楊羽,啟唇道:“青州楊氏。”
“不讓香客上山,山腳下沒有人鬧起來麽?”玉遠舟問道。
影二道:“是官府的人封的山路,百姓不敢有怨言。”
謝珩手指微動:“丁燃……丁燭……這兩人肯定有關聯,齊王可知我們在此處?”
“這是九層塔的地下密室,齊王似乎沒有察覺,隻將寺裏的僧人關了起來,並沒有關注北麵,反而是朝著南麵一路挖去。”影二迴道。
“看來他要找的東西在南邊……”謝珩喃喃道。
他轉頭看了一眼慕容翊,又迴過頭來,推斷道:“若齊王知我在此,必定會迫不及待前來,可他沒有來,說明現下敵明我暗,而那丁燭也並非同齊王全然一條心。”
薑清蹙著眉猜測道:“或許丁燭和歸無方丈將我們困在這裏,隻是不想讓我們幹涉齊王的事,也不想害人性命。”
上官柳也跟著正經起來,正色道:“仔細想來,這丁燭好似確實不曾做過傷天害理之事,莫非他演的是一出反間計?”
薑清想起丁燭那有苦難言的麵色:“或許他這麽做是有什麽苦衷也不一定。”
謝珩抬眸看向影二:“繼續盯著,影一不在,影衛全由你和荼淩指揮,等時機一到,裏應外合。”
影二俯身:“是。”
說完便要離去,又好似突然想起什麽來似的,從懷裏掏出一個小瓶子,遞了進去:“千金閣的莫思,托屬下帶來給慕容翊的。”
玉遠舟順手接過,打開蓋子聞了下,頓時鬆了一口氣:“真是救命來了。”
薑清看著他問道:“是藥嗎?”
“嗯,有了這藥,你就不用每日渡他真氣,足夠他撐到迴淩州了。”玉遠舟道。
薑清歎息一聲:“那便好,出去之後,我要趕緊寫封信問問師父,他閉關好一陣子了,也不知道想出法子沒。”
自從決定為慕容翊治病,南弦子日思夜想,絲毫沒有頭緒,索性找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靜心閉關去了。
隱約傳來沉穩的腳步聲,影二一躍身順著來時的路折返了迴去。
片刻後,外頭的木門被人打開,來人竟是歸無,此刻他一手提著食盒,一手舉著蠟燭,麵上依舊是那一副和顏悅色的表情。
見到他們各自坐著,那捆人的繩索散落在地上,也不覺得意外。
隻眯著眼笑道:“諸位餓了吧,貧僧送吃的來。”
說罷,便將食盒打開,裏頭裝著的是潔白飽滿的白麵饅頭。
“寺中隻有饅頭了,將就一下吧。”
玉遠舟走到邊上去:“勞煩大師遞過來吧。”
歸無笑嗬嗬地端著盤子過去,不料下一刻便被玉遠舟拽住了領子。
“你膽子倒是挺大。”
歸無向後縮了下脖子,隻說:“施主,饅頭涼了就不好吃了。”
玉遠舟冷哼一聲,這才鬆開手去。
謝珩看著手裏的饅頭,並沒有立刻吃,而是看向歸無問道:“據說佛骨舍利難得,不知永善寺這一枚是從何處得來?”
歸無愣了下,似乎沒想到他會問這個,便有心同他說上一說。
“乃是主人家尋來的,個中艱辛非親曆不能體會,貧僧也說不出來。”
謝珩神色疑惑:“永善寺還有主人,這是私人廟宇?”
歸無略一頷首:“一百多年前,有一富商路過此地,見風水不錯,修建寺廟正好,又見得山下城中多乞討的流民,便將他們招上山來做了和尚,如此便不用朝不保夕,還有片瓦遮風擋雨,當時那些流民感念富商的恩情,便認其為主,代代相傳至今。”
“代代相傳,你們還有子孫後代?”上官柳驚訝問道。
歸無笑道:“阿彌陀佛,我等既入佛門,自當遵循清規戒律,寺中弟子多是孤苦無依的乞兒,自願拜在門下,落發為僧。”
玉遠舟無奈地看了一眼上官柳,示意他不要亂接話。
上官柳哼了聲:“那你們還不是一群假和尚。”
“此話非也,我等常伴青燈古佛,每日誦經茹素,又怎是假和尚?”
“出家無家,哪有和尚認主的?”上官柳問道。
歸無卻道:“我等無主,隻是這廟宇卻是有主,有主無主,皆歸虛無。”
上官柳隻覺得頭疼無比,他就不該和這老禿驢搭話,真是聽得他頭暈。
謝珩眉心微動,心中已然有了個猜測,他神色一變,薑清就發現了,悄悄扯著他的袖子問:“怎麽了?”
謝珩偏頭看去,薑清嘴裏還含著來不及咽下的饅頭,嘴角也沾了點碎屑,在謝珩的目光下無端顯出幾分呆滯來。
歸無緩緩站直了身子,兀自歎息一聲:“各位施主,天要下雨,道路濕滑,便在此處暫居幾日,待雨過天晴,再各自離去。”
言罷,已是轉身離去。
謝珩若有所思地盯著他離開的背影,薑清隻低下頭去接著啃饅頭。
玉遠舟輕輕彈了下他的腦門:“就知道吃,也不怕人家下毒。”
薑清正是餓的時候,這饅頭本就大,被他捧在手裏,小口小口的啃著,活像一隻小鬆鼠。
“任何毒過了師叔的手,都要現形的。”
玉遠舟一愣,無奈笑了下:“吃吧,饞得你。”
楊羽捏著手裏的饅頭,又聞了聞,總覺得似曾相識,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又覺得自己真是魔怔了,饅頭而已,隨處可見,能有什麽特別的?
“殿下,你怎麽不吃?”
見謝珩一直出神,薑清便彎著腰,將頭伸到他身前問道。
謝珩垂眸,抬手將他嘴角的碎屑抹去:“慢點吃,當心噎著。”
“你有心事?”薑清也不忙著吃了。
謝珩道:“我想…… 我知道歸無口中的富商是誰了。”
眾人的視線都匯集到謝珩身上,薑清問道:“是誰?”
謝珩默了默,目光看向角落裏的楊羽,啟唇道:“青州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