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光明路第一惡婆婆vs第一好婆婆
年代之一家之主可以為所欲為 作者:葉修老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嚏——”
正在整理菜園子的陳素問打了個噴嚏,那動靜大到旁邊跟著她一起拔草的小蘿卜頭們都嚇了一跳。
“奶奶,你生病了嗎?喝熱水。”
趙樂心聽到陳素問打噴嚏,趕緊湊過來關心她,還把掛在架子上的水壺拿過來給陳素問。
“奶奶,要看醫生嗎?還是去打針?”周玫也趕緊跑過來關心奶奶。
說著她還瞪了一眼趙樂心。
自從這個小姐姐來了她們家之後,她就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其實以前奶奶對她也沒有那麽上心,但她還是在趙樂心來她家之後有了危機感。
“奶奶,是太陽太大了,您曬到了嗎?”周現也跟著表現一下,不然都讓姐姐妹妹表現了,他不就得不到奶奶的愛了嗎?
陳素問看著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幾個孩子,搖搖頭,“我沒事,沒感冒。”
“你們幾個趕緊幹活,不要偷懶。”
揮揮手讓幾個孩子去幹活,陳素問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她的身體可是很好的,應該不至於感冒才對。
雖然最近的確是有些降溫,但羊城這個地方降溫也不會很過分,不至於把她凍感冒了才是。
先看看,如果真的感冒了就去買點藥吃,現在就不用管了。
陳素問繼續整理菜地,將那些長老了不能吃的菜全都拔了,還有瓜藤之類的東西都拔了。
先放著,一會兒剁碎了拿去漚肥,總歸是可以物盡其用,不會浪費。
“存誌媽,你在翻菜地呢?聽說今天供銷社那邊有好東西,你不去買嗎?”
何彩英路過周家的時候看到陳素問帶著孫子孫女在翻菜地,忍不住喊了她一聲。
陳素問迴頭看她,雖然對方名字叫何彩英,同沈文秀的母親何彩萍名字就差了一個字,但兩人還真的不是姐妹。
不是親的也不是堂的,兩人就隻是非常巧合都是姓何,名字又比較像姐妹。
何彩英跟何彩萍也沒什麽交情,並沒有因為名字差不多就處成好姐妹。
但何彩英跟陳素問的關係也不算好。
因為陳素問是光明路第一惡婆婆,何彩英就是光明路第一好婆婆了。
頗負盛名的對兒媳婦比對女兒都要好的好婆婆,簡直就是把兒媳婦捧在手心裏嗬護的那種。
原主覺得何彩英假惺惺的。
畢竟沒有哪個婆婆是真的喜歡兒媳婦,就算沒有那種兒子被搶走的感覺,兩個沒什麽感情的人相處一室,也是會產生矛盾。
何彩英跟兒媳婦的感情竟然好得所有人都交口稱讚,在她看來就特別假。
“存誌媽,你家三兒媳還在坐月子,你不去買點給她補身子的?”
“聽說這一批有不少紅糖,你要是不早一點,大家都搶完了。”
何彩英微笑著對陳素問說。
陳素問將手裏的瓜藤丟到一旁,終於抬起頭看向何彩英,“你莫不是忘了,我兒子還在供銷社上班?”
供銷社有什麽好東西,會上什麽新品,她兒子一個內部人員還能不知道?
即使她不過去跟別人一起搶購,她兒子也可以利用內部人員的便利先買了。
何彩英聞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說的也是,我都忘了你家存宗就在供銷社上班了。”
“還是存誌媽你比較好,兒子女兒都留在身邊,真是讓人羨慕啊。”
何彩英除了大兒子留在家裏之外,剩下的兩個兒子都下鄉插隊了,連結婚都在當地結了。
何彩英還有一個女兒,對方並沒有像陳素問那樣算計來一個女婿,她也下鄉插隊了。
現在倒是沒有結婚,陳素問也不知道何彩英她們有沒有給女兒寄錢寄東西,反正那姑娘的消息她這個外人是不太清楚。
“我和老周有本事,養大的兒女當然也是有本事的。”陳素問一點都不謙虛,誇獎自己的時候順便誇獎一下兒女。
“都是我這個當媽的有先見之明,把他們幾個養得特別好,不然他們一個個都沒有現在這個出息。”
陳素問將小鋤頭丟給大兒媳讓她繼續忙,她挪動小板凳麵向何彩英,“我可跟你說,我家存誌這孩子可是非常孝順。”
“我家存誌他工資都上交了,幹什麽都跟我這個親媽說,我讓他不要什麽事都煩我,他還不聽。”
“還有我家存明,昨天他不是迴來看我了嗎?還給我買了蛤蜊油……”
陳素問叭叭地將自己兒女都說了一遍,重點說他們是怎麽怎麽孝順,怎麽怎麽討好他這個親媽的。
“還有我家小靈,她在滇省那邊也不忘給我寄東西。”
“她家宋徹之前上山打到了野豬,她還跟當地人請教怎麽做臘肉,做好了還給我寄迴來了。”
“我跟你說啊……”
何彩英聽著陳素問炫耀她的兒女的話,聽著聽著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當誰沒有兒子?
當誰沒有女兒?
好吧,她的兒子女兒肯定是沒有陳素問的兒女那麽有出息。
她家老大雖然也有工作,但工資比周存誌的少;她二兒子、三兒子都去插隊當知青,根本沒有工作。
他們下鄉之後幹活掙工分能夠養得起自己就不錯了,不問家裏要錢要東西就不錯了。
哪裏像陳素問的二兒子三兒子?
雖然陳素問的二兒子周存明給人當上門女婿,但當初人家李家給的“彩禮”是真的挺高,那小子還時不時帶東西迴來看望父母。
說來說去,陳素問家是真的讓人羨慕嫉妒啊。
惡婆婆怎麽了?
陳素問自己爽就夠了,管兒媳婦什麽心情?
“對了,阿桐媽,你家青果結婚了沒有?她今年也應該有十九歲了吧?”
何彩英的笑容僵了僵,“還沒呢,青果還小。”
何彩英每次寫信給女兒都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不要在當地結婚,不管跟她結婚的是當地人還是同樣下鄉的知青,都不行。
要是結婚對象是當地人,那麽孫青果以後就隻能紮根農村,想迴城都困難重重。
要是她跟同樣下鄉的知青結婚,誰知道對方老家真實的情況?
萬一比嫁給鄉下本地人更差呢?
反正何彩英希望自己女兒嫁的是知根知底的對象,而不是她一點都不了解的人。
但她不能這麽說,隻能說自己女兒還小,暫時不考慮結婚的事情。
“十九歲怎麽算小呢?好多人十九歲都已經當爹當媽了,你家大兒媳當初十九歲的時候還沒懷孕,你不也是著急上火嗎?”
“那個時候你還說你兒媳婦身體太虛,各種給她煮補身體的藥。”
陳素問似笑非笑地看著何彩英。
當初何彩英的確是火急火燎地給她兒媳婦煮藥,但到底是補身體用的,還是什麽生兒子的偏方,就不清楚了。
不過那段時間何彩英的兒媳婦的確是喝藥喝得紅光滿麵,因此大家誇讚何彩英是個好婆婆的時候,更加真心實意了。
要知道很多人當媳婦的時候,不被磋磨地神情憔悴就不錯了,哪裏能像孫家兒媳那樣紅光滿麵?
好多人都羨慕孫家兒媳,她們也想要何彩英這樣的好婆婆。
陳素問這麽想,又看向了徐慧雪那邊。
她的兒媳們,或許也很羨慕孫家兒媳?
她冷哼了一聲,“阿桐媽,你是該考慮一下你家青果的婚事了,這可是人生大事,得認真考慮的。”
“青果下鄉插隊,迴城遙遙無期,你又不讓她結婚,她以後可怎麽辦喲?”
“不然你們家想辦法給她買一個工作,把人撈迴城吧?”陳素問非常真誠地看著何彩英提議。
“工作哪裏是那麽好找的?”
陳素問微笑地看著她,“可是我記得,之前你兒媳婦得了一個臨時工的工作,我看她到現在都還沒去上班。”
“難道不是因為她把那個臨時工的工作留給青果嗎?”
“你家兒媳婦可真是個懂事的,自己得了一份工作自己不去,非得留給青果。”
“這麽為婆家鞠躬盡瘁的好兒媳,阿桐媽你每天是笑醒的吧?”陳素問問得非常真誠,當然她當做完全看不出何彩英不對勁的表情。
光明路第一好婆婆?
對兒媳婦比對親閨女好?
那兒媳婦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工作,怎麽不讓她去上班呢?
正在整理菜園子的陳素問打了個噴嚏,那動靜大到旁邊跟著她一起拔草的小蘿卜頭們都嚇了一跳。
“奶奶,你生病了嗎?喝熱水。”
趙樂心聽到陳素問打噴嚏,趕緊湊過來關心她,還把掛在架子上的水壺拿過來給陳素問。
“奶奶,要看醫生嗎?還是去打針?”周玫也趕緊跑過來關心奶奶。
說著她還瞪了一眼趙樂心。
自從這個小姐姐來了她們家之後,她就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其實以前奶奶對她也沒有那麽上心,但她還是在趙樂心來她家之後有了危機感。
“奶奶,是太陽太大了,您曬到了嗎?”周現也跟著表現一下,不然都讓姐姐妹妹表現了,他不就得不到奶奶的愛了嗎?
陳素問看著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幾個孩子,搖搖頭,“我沒事,沒感冒。”
“你們幾個趕緊幹活,不要偷懶。”
揮揮手讓幾個孩子去幹活,陳素問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她的身體可是很好的,應該不至於感冒才對。
雖然最近的確是有些降溫,但羊城這個地方降溫也不會很過分,不至於把她凍感冒了才是。
先看看,如果真的感冒了就去買點藥吃,現在就不用管了。
陳素問繼續整理菜地,將那些長老了不能吃的菜全都拔了,還有瓜藤之類的東西都拔了。
先放著,一會兒剁碎了拿去漚肥,總歸是可以物盡其用,不會浪費。
“存誌媽,你在翻菜地呢?聽說今天供銷社那邊有好東西,你不去買嗎?”
何彩英路過周家的時候看到陳素問帶著孫子孫女在翻菜地,忍不住喊了她一聲。
陳素問迴頭看她,雖然對方名字叫何彩英,同沈文秀的母親何彩萍名字就差了一個字,但兩人還真的不是姐妹。
不是親的也不是堂的,兩人就隻是非常巧合都是姓何,名字又比較像姐妹。
何彩英跟何彩萍也沒什麽交情,並沒有因為名字差不多就處成好姐妹。
但何彩英跟陳素問的關係也不算好。
因為陳素問是光明路第一惡婆婆,何彩英就是光明路第一好婆婆了。
頗負盛名的對兒媳婦比對女兒都要好的好婆婆,簡直就是把兒媳婦捧在手心裏嗬護的那種。
原主覺得何彩英假惺惺的。
畢竟沒有哪個婆婆是真的喜歡兒媳婦,就算沒有那種兒子被搶走的感覺,兩個沒什麽感情的人相處一室,也是會產生矛盾。
何彩英跟兒媳婦的感情竟然好得所有人都交口稱讚,在她看來就特別假。
“存誌媽,你家三兒媳還在坐月子,你不去買點給她補身子的?”
“聽說這一批有不少紅糖,你要是不早一點,大家都搶完了。”
何彩英微笑著對陳素問說。
陳素問將手裏的瓜藤丟到一旁,終於抬起頭看向何彩英,“你莫不是忘了,我兒子還在供銷社上班?”
供銷社有什麽好東西,會上什麽新品,她兒子一個內部人員還能不知道?
即使她不過去跟別人一起搶購,她兒子也可以利用內部人員的便利先買了。
何彩英聞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說的也是,我都忘了你家存宗就在供銷社上班了。”
“還是存誌媽你比較好,兒子女兒都留在身邊,真是讓人羨慕啊。”
何彩英除了大兒子留在家裏之外,剩下的兩個兒子都下鄉插隊了,連結婚都在當地結了。
何彩英還有一個女兒,對方並沒有像陳素問那樣算計來一個女婿,她也下鄉插隊了。
現在倒是沒有結婚,陳素問也不知道何彩英她們有沒有給女兒寄錢寄東西,反正那姑娘的消息她這個外人是不太清楚。
“我和老周有本事,養大的兒女當然也是有本事的。”陳素問一點都不謙虛,誇獎自己的時候順便誇獎一下兒女。
“都是我這個當媽的有先見之明,把他們幾個養得特別好,不然他們一個個都沒有現在這個出息。”
陳素問將小鋤頭丟給大兒媳讓她繼續忙,她挪動小板凳麵向何彩英,“我可跟你說,我家存誌這孩子可是非常孝順。”
“我家存誌他工資都上交了,幹什麽都跟我這個親媽說,我讓他不要什麽事都煩我,他還不聽。”
“還有我家存明,昨天他不是迴來看我了嗎?還給我買了蛤蜊油……”
陳素問叭叭地將自己兒女都說了一遍,重點說他們是怎麽怎麽孝順,怎麽怎麽討好他這個親媽的。
“還有我家小靈,她在滇省那邊也不忘給我寄東西。”
“她家宋徹之前上山打到了野豬,她還跟當地人請教怎麽做臘肉,做好了還給我寄迴來了。”
“我跟你說啊……”
何彩英聽著陳素問炫耀她的兒女的話,聽著聽著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當誰沒有兒子?
當誰沒有女兒?
好吧,她的兒子女兒肯定是沒有陳素問的兒女那麽有出息。
她家老大雖然也有工作,但工資比周存誌的少;她二兒子、三兒子都去插隊當知青,根本沒有工作。
他們下鄉之後幹活掙工分能夠養得起自己就不錯了,不問家裏要錢要東西就不錯了。
哪裏像陳素問的二兒子三兒子?
雖然陳素問的二兒子周存明給人當上門女婿,但當初人家李家給的“彩禮”是真的挺高,那小子還時不時帶東西迴來看望父母。
說來說去,陳素問家是真的讓人羨慕嫉妒啊。
惡婆婆怎麽了?
陳素問自己爽就夠了,管兒媳婦什麽心情?
“對了,阿桐媽,你家青果結婚了沒有?她今年也應該有十九歲了吧?”
何彩英的笑容僵了僵,“還沒呢,青果還小。”
何彩英每次寫信給女兒都是千叮嚀萬囑咐,讓她不要在當地結婚,不管跟她結婚的是當地人還是同樣下鄉的知青,都不行。
要是結婚對象是當地人,那麽孫青果以後就隻能紮根農村,想迴城都困難重重。
要是她跟同樣下鄉的知青結婚,誰知道對方老家真實的情況?
萬一比嫁給鄉下本地人更差呢?
反正何彩英希望自己女兒嫁的是知根知底的對象,而不是她一點都不了解的人。
但她不能這麽說,隻能說自己女兒還小,暫時不考慮結婚的事情。
“十九歲怎麽算小呢?好多人十九歲都已經當爹當媽了,你家大兒媳當初十九歲的時候還沒懷孕,你不也是著急上火嗎?”
“那個時候你還說你兒媳婦身體太虛,各種給她煮補身體的藥。”
陳素問似笑非笑地看著何彩英。
當初何彩英的確是火急火燎地給她兒媳婦煮藥,但到底是補身體用的,還是什麽生兒子的偏方,就不清楚了。
不過那段時間何彩英的兒媳婦的確是喝藥喝得紅光滿麵,因此大家誇讚何彩英是個好婆婆的時候,更加真心實意了。
要知道很多人當媳婦的時候,不被磋磨地神情憔悴就不錯了,哪裏能像孫家兒媳那樣紅光滿麵?
好多人都羨慕孫家兒媳,她們也想要何彩英這樣的好婆婆。
陳素問這麽想,又看向了徐慧雪那邊。
她的兒媳們,或許也很羨慕孫家兒媳?
她冷哼了一聲,“阿桐媽,你是該考慮一下你家青果的婚事了,這可是人生大事,得認真考慮的。”
“青果下鄉插隊,迴城遙遙無期,你又不讓她結婚,她以後可怎麽辦喲?”
“不然你們家想辦法給她買一個工作,把人撈迴城吧?”陳素問非常真誠地看著何彩英提議。
“工作哪裏是那麽好找的?”
陳素問微笑地看著她,“可是我記得,之前你兒媳婦得了一個臨時工的工作,我看她到現在都還沒去上班。”
“難道不是因為她把那個臨時工的工作留給青果嗎?”
“你家兒媳婦可真是個懂事的,自己得了一份工作自己不去,非得留給青果。”
“這麽為婆家鞠躬盡瘁的好兒媳,阿桐媽你每天是笑醒的吧?”陳素問問得非常真誠,當然她當做完全看不出何彩英不對勁的表情。
光明路第一好婆婆?
對兒媳婦比對親閨女好?
那兒媳婦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工作,怎麽不讓她去上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