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何畢獻策連環計
讓你治理北疆,沒讓你一統世界 作者:惡魔吻德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喏。”既已下定決心,何畢也沒打算再隱藏。
“如殿下所說,人是殺不完的,因此需殺一批,打一批,拉一批。”
“殿下此法甚妙,不但能殺雞儆猴,還能巧妙避免那些家族群體反抗,屬實讓小人驚歎。”
上來,他先是肯定李恪的觀點,又順勢拍了一記馬屁,以迅速拉近距離。
“別拍馬屁,在本王這兒不好使。”李恪擺了擺手。
“咳咳…”見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何畢老臉一紅。
隨後,他委婉補充道:“若是能夠完善一下,此法會更切合當下實際情況。”
一旁的薛仁貴懵了,暗罵這些文人拐彎抹角的真煩人,有啥事不能直截了當麽?
“嗯,繼續說。”李恪揮手示意。
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這位何家家主。
何畢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獻計:“首先,甄縣令尚且被關在牢中,可先嚴刑拷打,羅列出其罪狀。”
“想必,不難找出一些作奸犯科的家族,將這些家族羅列成清單。”
“再根據我們何家掌握的情報,我們可針對白水縣這些家族做一下簡單的黨派分類。”
李恪點頭,這倒是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隻要有黨派之分就好處理,最怕的就是鐵桶一塊。
可這些世家之間,恐怕有不少生意往來,甚至還有聯姻之舉。
五姓七望他們不就是這樣嗎?相互之間生意往來甚多。
就連家族子女的婚姻都以相互聯姻為主,為的就是鞏固自身的影響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五姓七望早就將影響力深入到了大唐的方方麵麵。
既然如此,為何那些小世家不能效仿,所以鐵桶一塊並非不可能。
“接下去,我願稱之為:分化一批,殺一批,打一批,拉攏一批。”
“拋出一塊誘餌,一塊足夠讓黨派相爭的誘餌,以此來分而化之。”
李恪頷首,“你是說…縣令之位?”
他之前就已經讓人傳出拍賣縣令的消息,何畢知道也正常。
“是的,縣令之位就是那些商賈家族絕對無法拒絕的誘餌。”
“若是其他人說賣官他們不會相信,但殿下說的,他們絕對信!”
“可這縣令之位隻有一個,那各個黨派必定想要爭上一爭,無法再鐵桶一塊,以此達成分化的目的。”
聞言,薛仁貴眉頭一蹙,暗罵此人心真髒。
你說什麽?
殿下是不是之前也有這意思?
嗯,殿下果真英明!
何畢沒有理會薛仁貴的眼神,繼續說道:“而拍賣縣令之位的同時,世家府邸的防衛必定空虛。”
“此時,殿下可派出護衛以及縣衙衙役假扮匪徒,開始對罪大惡極的家族進行清洗。”
“順帶著,也可對這些家族進行抄家,資金可用於貞觀犁推廣,此乃一箭雙雕。”
他的話音剛落,李恪投去讚賞的眼光,此人倒是頗合自己胃口。
薛仁貴猛地一顫,此人妙啊!
什麽陰謀詭計的他不擅長,抄家他可太喜歡了!
就抄縣令府邸那會兒,那個感覺,倍兒爽!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除這些地方毒瘤,也算是為民除害了。”李恪點頭讓他繼續。
何畢暗道老爹眼睛果然毒辣,殿下值得何家追隨。
接下來,他更加放飛自我了。
“這些罪大惡極的家族之人,全部抓起來,至於怎麽處理就看殿下您自己。”
“拉一批,殿下拉攏一些口碑還不錯的家族,加以扶持。”
“殿下可以拋出名利誘餌,讓這些家族捐錢來補貼百姓,助力貞觀犁的推廣。”
這年頭,世人對名頭看得極重,尤其是青史留名更是成為朝堂上那些大臣的畢生追求。
民間其實也一樣,若是拋出名利誘惑,再有李恪出麵號召,想來讓那些家族掏錢不難。
薛仁貴心裏罵罵咧咧的,居然能把搶錢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他還是頭一次見。
嗯,臉皮可真厚!
“打壓一批,以匪徒之名,把牆頭草家族的產業毀掉一批,以此削弱勢力,但不能太狠。”
“畢竟,水至清則無魚,我們還需要讓這兩大黨派相互牽製。”
“好!”他的這番話,屬實讓李恪刮目相看。
沒想到,何家一個釀酒世家,竟然能夠出這麽一位家主,屬實難得。
何畢還未說完,繼續說道:“緊接著,殿下再以剿匪之名,召集護衛以及衙役,對那些匪徒進行絞殺。”
“屆時,那些世家即便有所懷疑,也無可奈何。”
“畢竟,殿下站在正義的一方,懲奸除惡,為民除害。”
李恪雙眼冒光,這何畢稱得上一位毒士了。
一箭四雕的毒計!
不但鏟除了禍害世家,還給了牆頭草家族警告,又為推廣貞觀犁工作取得了資金支持,最後剿匪還落得個‘為民除害’的好名聲!
最關鍵的是,他還知道對被扶持的家族加以牽製,考慮挺全麵。
可誰知,何畢再次補充道:“殿下迴長安之前,還可以向被扶持的世家提出要收一批青年才俊為己用。”
“哦?”李恪似問非問。
“殿下一旦離開白水縣,難保那些世家不會飄。”
“若是殿下能把那些家族的嫡子收在身邊做人質,那就相當於在他們頭上懸了一把刀。”
“若是這些人敢越界,這把刀就會隨時落到他們頭上。”
何畢眼神中很是虔誠,也算是將自己的計謀徹底說完。
“不錯,以後跟在本王身邊做事吧。”
這種人才,讓他去釀酒,屬實太可惜了。
“殿下,其實這些謀劃並非小人所想,而是小人兒子提出的。”
何畢雖有些謀略,卻也不敢貪功,不然後麵會露餡。
“你兒子?”李恪越來越好奇了,“多大了?”
“小兒今年十五,說來也慚愧,他並不喜歡釀酒,反而酷愛讀一些史書、謀略類書籍。”
“按道理說,那些書籍都掌握在門閥世家手中,可家父以前在長安也有些關係,又對他寵溺無比,為了這些書籍可沒少求人。”
何畢也是有私心的,也算是為自己兒子找一條出路了。
“名叫什麽?”李恪一愣,在曆史上怎麽未曾聽說有這麽一位謀士?
想想也是,商人家族的孩子連科舉都沒機會參加,沒出現在史書上實屬正常。
何畢微微一喜,“小兒名喚何時,時辰的時,對殿下頗為仰慕。”
“改天帶來本王瞧瞧,至於你,本王府上還缺一名管家,以後來府上當差吧。”
“喏。”何畢躬身行了一大禮。
不知為何,薛仁貴突然心生緊迫感,總感覺要失寵了。
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兒,居然心髒成這樣,而且殿下好像還頗為感興趣。
而且,何畢竟然還代替三金,成為了蜀王府管家。
父子合力,那還得了?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做點什麽!
“如殿下所說,人是殺不完的,因此需殺一批,打一批,拉一批。”
“殿下此法甚妙,不但能殺雞儆猴,還能巧妙避免那些家族群體反抗,屬實讓小人驚歎。”
上來,他先是肯定李恪的觀點,又順勢拍了一記馬屁,以迅速拉近距離。
“別拍馬屁,在本王這兒不好使。”李恪擺了擺手。
“咳咳…”見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何畢老臉一紅。
隨後,他委婉補充道:“若是能夠完善一下,此法會更切合當下實際情況。”
一旁的薛仁貴懵了,暗罵這些文人拐彎抹角的真煩人,有啥事不能直截了當麽?
“嗯,繼續說。”李恪揮手示意。
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這位何家家主。
何畢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獻計:“首先,甄縣令尚且被關在牢中,可先嚴刑拷打,羅列出其罪狀。”
“想必,不難找出一些作奸犯科的家族,將這些家族羅列成清單。”
“再根據我們何家掌握的情報,我們可針對白水縣這些家族做一下簡單的黨派分類。”
李恪點頭,這倒是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隻要有黨派之分就好處理,最怕的就是鐵桶一塊。
可這些世家之間,恐怕有不少生意往來,甚至還有聯姻之舉。
五姓七望他們不就是這樣嗎?相互之間生意往來甚多。
就連家族子女的婚姻都以相互聯姻為主,為的就是鞏固自身的影響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五姓七望早就將影響力深入到了大唐的方方麵麵。
既然如此,為何那些小世家不能效仿,所以鐵桶一塊並非不可能。
“接下去,我願稱之為:分化一批,殺一批,打一批,拉攏一批。”
“拋出一塊誘餌,一塊足夠讓黨派相爭的誘餌,以此來分而化之。”
李恪頷首,“你是說…縣令之位?”
他之前就已經讓人傳出拍賣縣令的消息,何畢知道也正常。
“是的,縣令之位就是那些商賈家族絕對無法拒絕的誘餌。”
“若是其他人說賣官他們不會相信,但殿下說的,他們絕對信!”
“可這縣令之位隻有一個,那各個黨派必定想要爭上一爭,無法再鐵桶一塊,以此達成分化的目的。”
聞言,薛仁貴眉頭一蹙,暗罵此人心真髒。
你說什麽?
殿下是不是之前也有這意思?
嗯,殿下果真英明!
何畢沒有理會薛仁貴的眼神,繼續說道:“而拍賣縣令之位的同時,世家府邸的防衛必定空虛。”
“此時,殿下可派出護衛以及縣衙衙役假扮匪徒,開始對罪大惡極的家族進行清洗。”
“順帶著,也可對這些家族進行抄家,資金可用於貞觀犁推廣,此乃一箭雙雕。”
他的話音剛落,李恪投去讚賞的眼光,此人倒是頗合自己胃口。
薛仁貴猛地一顫,此人妙啊!
什麽陰謀詭計的他不擅長,抄家他可太喜歡了!
就抄縣令府邸那會兒,那個感覺,倍兒爽!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除這些地方毒瘤,也算是為民除害了。”李恪點頭讓他繼續。
何畢暗道老爹眼睛果然毒辣,殿下值得何家追隨。
接下來,他更加放飛自我了。
“這些罪大惡極的家族之人,全部抓起來,至於怎麽處理就看殿下您自己。”
“拉一批,殿下拉攏一些口碑還不錯的家族,加以扶持。”
“殿下可以拋出名利誘餌,讓這些家族捐錢來補貼百姓,助力貞觀犁的推廣。”
這年頭,世人對名頭看得極重,尤其是青史留名更是成為朝堂上那些大臣的畢生追求。
民間其實也一樣,若是拋出名利誘惑,再有李恪出麵號召,想來讓那些家族掏錢不難。
薛仁貴心裏罵罵咧咧的,居然能把搶錢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他還是頭一次見。
嗯,臉皮可真厚!
“打壓一批,以匪徒之名,把牆頭草家族的產業毀掉一批,以此削弱勢力,但不能太狠。”
“畢竟,水至清則無魚,我們還需要讓這兩大黨派相互牽製。”
“好!”他的這番話,屬實讓李恪刮目相看。
沒想到,何家一個釀酒世家,竟然能夠出這麽一位家主,屬實難得。
何畢還未說完,繼續說道:“緊接著,殿下再以剿匪之名,召集護衛以及衙役,對那些匪徒進行絞殺。”
“屆時,那些世家即便有所懷疑,也無可奈何。”
“畢竟,殿下站在正義的一方,懲奸除惡,為民除害。”
李恪雙眼冒光,這何畢稱得上一位毒士了。
一箭四雕的毒計!
不但鏟除了禍害世家,還給了牆頭草家族警告,又為推廣貞觀犁工作取得了資金支持,最後剿匪還落得個‘為民除害’的好名聲!
最關鍵的是,他還知道對被扶持的家族加以牽製,考慮挺全麵。
可誰知,何畢再次補充道:“殿下迴長安之前,還可以向被扶持的世家提出要收一批青年才俊為己用。”
“哦?”李恪似問非問。
“殿下一旦離開白水縣,難保那些世家不會飄。”
“若是殿下能把那些家族的嫡子收在身邊做人質,那就相當於在他們頭上懸了一把刀。”
“若是這些人敢越界,這把刀就會隨時落到他們頭上。”
何畢眼神中很是虔誠,也算是將自己的計謀徹底說完。
“不錯,以後跟在本王身邊做事吧。”
這種人才,讓他去釀酒,屬實太可惜了。
“殿下,其實這些謀劃並非小人所想,而是小人兒子提出的。”
何畢雖有些謀略,卻也不敢貪功,不然後麵會露餡。
“你兒子?”李恪越來越好奇了,“多大了?”
“小兒今年十五,說來也慚愧,他並不喜歡釀酒,反而酷愛讀一些史書、謀略類書籍。”
“按道理說,那些書籍都掌握在門閥世家手中,可家父以前在長安也有些關係,又對他寵溺無比,為了這些書籍可沒少求人。”
何畢也是有私心的,也算是為自己兒子找一條出路了。
“名叫什麽?”李恪一愣,在曆史上怎麽未曾聽說有這麽一位謀士?
想想也是,商人家族的孩子連科舉都沒機會參加,沒出現在史書上實屬正常。
何畢微微一喜,“小兒名喚何時,時辰的時,對殿下頗為仰慕。”
“改天帶來本王瞧瞧,至於你,本王府上還缺一名管家,以後來府上當差吧。”
“喏。”何畢躬身行了一大禮。
不知為何,薛仁貴突然心生緊迫感,總感覺要失寵了。
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兒,居然心髒成這樣,而且殿下好像還頗為感興趣。
而且,何畢竟然還代替三金,成為了蜀王府管家。
父子合力,那還得了?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做點什麽!